- +1
長生不老?吳國盛:科學如果想凌駕于自然之上,是妄想
原創(chuàng) 人文清華 人文清華講壇
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第一章《人類的新議題》中寫道,人類已經相當成功地戰(zhàn)勝了饑荒、瘟疫和戰(zhàn)爭,在21世紀及未來,人類追求的是永生、幸??鞓泛统蔀椤暗厍蛑瘛?。
人類真的能擁有赫拉利形容的這種生活嗎?什么科學會主導21世紀?清華大學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教授接受“人文清華”講壇專訪,暢談如何理解人類與科學發(fā)展的關系。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教授
21世紀仍然是物理學的世界
有觀點認為,20世紀是物理學的世紀。物理學的直接產物——原子彈,用震驚世界的方式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束敲下重錘,也讓更多人感受到了物理學的巨大“主宰力”。而同時,從20世紀到21世紀,抗生素和疫苗的發(fā)明與普及顯著促進了人類壽命的延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物種多樣性等生命科學議題則越來越成為人們探索未來社會發(fā)展的著眼點。
這些是否說明,生命科學會接棒物理學主宰21世紀?
在吳國盛教授看來,21世紀“仍然還是物理學的世界”。
吳國盛認為,從根本上說,整個人類近代社會都是由物理學“統(tǒng)治”的。從物理學到化學,再到生命科學,科學的內部發(fā)展有其先后次序,后者往往以前者為基礎。而正是這種內在聯(lián)系決定了新興的領域不會淘汰已經較成熟的科學門類。因此,就像化學沒有淘汰物理學,而是與物理學長期共同運作一樣,生命科學還是基于物理學和化學之上的發(fā)展。

1927年的索爾維物理學會議的會后合影
被認為包含了一大部分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
“在21世紀,生態(tài)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等非還原論的議題越來越成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指導方針,越來越成為人類對待生命態(tài)度的哲學指南,的確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將21世紀命名為‘生命科學的世紀’。但我們也必須看到,生命科學所采用的方法、所基于的手段都是物理學的方法和手段。”吳國盛以當今生物學最大的標志——分子生物學為例,指出分子生物學的突破在于它第一次讓生物學進入了分子層面,讓人們得以從全新的角度去考察生命的過程,發(fā)現(xiàn)遺傳、變異、發(fā)育的奧秘,但生物學進入分子層面的關鍵指標——電子顯微鏡,其實是物理學的工具。而且現(xiàn)代生命科學基本上還是還原論的思路、控制支配的思路,而這些方法都是物理學的方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21世紀“仍然還是物理學的世界”。

電子顯微鏡讓生物學得以進入分子層面
當今科學以“變現(xiàn)”為目標
那么從過去到未來,科學的發(fā)展是否有可把握的大方向或可確認的總目標呢?吳國盛教授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從整個西方科學史角度看,人類發(fā)展科學的目的經歷了從“解釋世界”到“控制世界”的轉變:在文藝復興之前,以希臘為代表的科學側重于就意識形態(tài)或觀念進行邏輯溝通,集中在觀念意義層面;進入近代,以牛頓為代表的科學開始呈現(xiàn)出明顯的動機?!叭艘獙W會像上帝那樣做事,像上帝一樣獲得權力,能控制世界”,換句話說,近代以來的科學,“就是要動真格的”。

落到社會發(fā)展中,“動真格”意味著創(chuàng)造財富,建立人類的支配地位。吳國盛認為這是科學的”變現(xiàn)”,它不一定在科學知識產生的時代發(fā)生,但會在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中慢慢兌現(xiàn),比如牛頓力學在牛頓時代是沒有“力量”的,但當今整個航天事業(yè)都是牛頓力學的“變現(xiàn)”。
“看科學發(fā)展的方向,就看哪個科學領域兌現(xiàn)得最多?!?/p>
科學越發(fā)展,人類越被奴役
而吳國盛指出,在人類為“控制世界”而征服自然的過程中,必然面臨一個“悖論”:由于人類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類對自然征服得越厲害,自己就被征服得越厲害,就被奴役得越強。
這種控制和征服對每個人的影響是切實的。在社會學意義上,“現(xiàn)代社會的許多弊病,實際上正是科學方法運用于社會生活的結果”,如鐘表讓時間分類越來越細,人類生活節(jié)奏因此加快。在生物學意義上,吳國盛認為看似已經司空見慣的“熬夜”實際上就是人類試圖控制自然的一個縮影。表面上,科學的發(fā)展和人工照明的發(fā)明讓人類得以打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節(jié)律,晚上工作學習變成了一種能力;但本質上,身體睡眠節(jié)律是人類作為生命體幾百萬年積累的結果,想用幾十年把它打破是不可能的,“熬夜帶來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失調,你身體就有問題?!痹俦热缈股剡^分使用導致超級細菌自己進化;我們用越多的數(shù)字化方式控制世界,自身也被深深卷入數(shù)字控制中......這些均說明人類征服的能力越強,實際自己被奴役得越厲害。

“人類越想把地球按照自己的意志做成單一的樣子,后果就越嚴重?!痹趨菄⒖磥聿粩嗝媾R各種問題是人類生存的必然,新科學和新技術在解決舊問題的同時必然帶來新問題,這是一件“沒完沒了”也“逃避不了”的事。
“是不是能夠像赫拉利非常樂觀地說的,人類饑荒、瘟疫和戰(zhàn)爭的問題都沒有了,剩下的是人怎么處理長生不老的問題了?看樣子還不是,這次新冠病毒一出來對很多問題的認識都要重新改變?!薄澳惝吘故堑厍蛏系纳?,而且不是最古老的生命,多少生命比你老啊,病毒、細菌,那都比你老多了,你沒來地球之前它們都待了多少年了,所以它們是地球的主人,我們是臨時過客,這個事情大家看得越來越清楚?!?/p>
“實際上說白了,科學的任務不過是人類對自己的認識的增加。如果把科學的最終目標定位為人類凌駕于自然之上,這是一個妄想?!薄熬拖衲惆沃^發(fā)要讓自己離開地球一樣?!?/p>
吳國盛:人類越想用科學征服地球,自己反而越被奴役
嘉賓簡介:
吳國盛,清華大學科學史系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科技史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曾任第七、八屆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獲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代表作《什么是科學》《科學的歷程》《時間的觀念》《希臘空間概念》《技術哲學講演錄》等。
原標題:《長生不老?吳國盛:科學如果想凌駕于自然之上,是妄想》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