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楊笠爆紅后,曾經(jīng)的“脫口秀一姐”思文:你嫉妒嗎?
原創(chuàng) 她姐 她刊

前兩天,楊笠發(fā)了這么一條微博:
唉,沒完了。這一行現(xiàn)在是有點難做的意思了哈。

楊笠微博
這是楊笠在前陣子一句“男人還有底線呢”再度引爆熱搜后作出的唯一回應。
微博發(fā)出后,她的微博評論迅速破萬,數(shù)據(jù)絲毫不比明星弱。
有人在評論區(qū)點出——只能說姐,你紅了。

是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結(jié)束后,楊笠、李雪琴、顏怡顏悅等不少女性脫口秀演員紛紛走入了大眾的視線。
她們因為在節(jié)目中的一些高光時刻,成為了2020年備受關(guān)注的女性喜劇人。
而相比之下,曾經(jīng)一度備受關(guān)注的女性脫口秀演員思文,如今則有些勢弱。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思文僅僅參加了一輪。
在第一輪比賽淘汰又被復活后,思文在第二場比賽開始前做出了退賽的決定。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
思文做出這個決定不難理解。
節(jié)目錄制前后,她剛剛解除和程璐的婚姻關(guān)系,但又不得不在節(jié)目中和程璐同臺競技。
彼時同事們都知道了兩人離婚的事情,不知道該作何反應。
而現(xiàn)場這種不知如何是好的詭異氣氛,則讓情緒還在調(diào)整中的思文覺得更加不自在。

《送100位女孩回家》
如果思文不退賽會怎么樣?
或許2020年備受關(guān)注的女性脫口秀演員的隊伍中依然會有她,她以往在節(jié)目中的表現(xiàn)讓很多人并不懷疑這點。
但她的退賽則讓這一切都變得不可能。
甚至新人的出現(xiàn)以及爆火,不可避免地分走了一些也許本會落到她頭上的資源。
思文會嫉妒嗎?
前陣子的一檔節(jié)目中,主持人丁丁張委婉地問出來這個問題:你怎么看她們?
她沒有回避,反而主動接下了主持人的話茬:
你是想問我有沒有什么嫉妒?我說實話有一點點。

以往,她姐提起思文只能想起一個冷冰冰的“獨立女性”的標簽。
有作品,有話題,沒溫度。
但這次,她不僅大方在鏡頭前承認自己會對同行有嫉妒,還在節(jié)目中毫無征兆地流了淚。
丁丁張后來提起她流淚的瞬間還有些無措:她突然間就哭了。

看到這里,她姐想起之前在一個訪談中張靚穎說,“大家都喜歡在節(jié)目里面看藝人哭,我很抗拒”。

《人生選擇題》
張靚穎的理由是,哭浪費時間。
而更根本的,其實是對“脆弱”的抗拒。
不僅明星如此,大眾也是如此。
但讓她姐覺得驚喜的是,思文在節(jié)目中說了這么這句話——
我覺得即便我承認自己的脆弱,我依然很獨立。

一直貼著“獨立女性”標簽的思文終于意識到——
脆弱根本不是什么洪水猛獸。
獨立和脆弱也并不矛盾。

脆弱一度被思文視為洪水猛獸。
在鏡頭前流淚,是思文之前萬萬不能接受的。
《脫口秀大會》節(jié)目播出了她退賽之后在后臺落淚的場面。

她看了之后直接失控,跑去公司發(fā)飆。
“我跟你們說了很多次,不要把我哭的畫面放在電視上。”

流淚本就是失控。
失控的樣子被所有人看見、評論、同情,是更大的失控。
思文不能接受。

她的原生家庭在某種程度上是完全不受她控制的。
“我媽離了五次婚,我姥姥離了兩次婚。我們家人幾乎沒有沒離過婚的?!?/p>
節(jié)目中,主持人問她最鄙視誰,她半開玩笑半真心的說:“我媽吧?!?/p>
她不反對媽媽的離婚。
只是覺得媽媽一次次離婚卻依然沒有獲得幸福,反而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而她媽媽,是一個很喜歡表達脆弱的人。

思文不想像媽媽一樣。
她拒絕脆弱,也討厭失控。
于是,她從小就習慣事事盡在自己的掌控中,包括結(jié)婚這樣的人生大事。
思文的父母第一次見到程璐是在她的婚禮上,他們對未來的女婿并不滿意,但她不顧父母的傷心,依然走進了婚姻。
走進了婚姻的思文,是她在節(jié)目中聲稱的那種“獨立女性”。
不靠男人賺錢養(yǎng)家,家里一半以上的錢都是她賺的。

夫妻關(guān)系也獨立。
她在段子里調(diào)侃自己和程璐開辟了一種新型的夫妻關(guān)系——上下鋪的兄弟,他們從來不干涉對方的任何生活。

他們甚至不知道彼此的檔期,有時忙完回到家發(fā)現(xiàn)對方也在家,還會調(diào)侃道:“居然還偶遇了在家里?!?/p>
離婚也是她自己做了決定,直到領(lǐng)證之后才告訴家人。

她表現(xiàn)出了不需要任何人的態(tài)度。
不需要父母給她的人生提供指導,也不希望朋友來干涉自己的人生。

以至于程璐作為她曾經(jīng)的另一半都說:“我一直覺得,你是一個不需要照顧的人?!?/p>
但一些細節(jié)卻暴露了并非如此。
幾次“落淚的時刻”或許可以窺見她的內(nèi)心的一角。
一次是,她和程璐剛認識不久時。
程璐曾隨便從書架上抽出一個本子送給她,本子雖然不值錢,但那個本子她剛好很喜歡。
她拿到后忍不住哭了,覺得“居然有人會給到我一個,我這么喜歡的東西”。

還有一次是在節(jié)目中她談及好朋友。
僅僅只是提起,她就已經(jīng)開始哽咽落淚。
因為朋友曾在她難過的時候?qū)λf:你可以來我家過年。

家是思文一個無法說出口的傷痛,但她不需要說出口朋友就懂了。
所以你看,思文并非不需要任何人,她甚至十分希望擁有符合自己期待的親密關(guān)系、人際關(guān)系。
她也并不是不會脆弱。
她只是害怕脆弱,并拒絕脆弱。

拒絕脆弱,并不是真的不會脆弱。
掩藏脆弱,反而會讓人變得擰巴。
而那股子擰巴,是藏不住的。
思文提到從小到大可以自己做決定這件事,她說:我是幸運的。

但在她說完這句后的解釋,卻讓她姐從這“幸運”里品出了一絲別的意味。
習慣自己做決定,是因為覺得“父母不著調(diào)”。

聽完這解釋,她姐就怎么也品不出“幸運”,只覺得“苦澀”。
張靚穎也是如此。
參加節(jié)目別人想要煽情時,她提到自己有時甚至會刻意突然插話,帶走場上的負面情緒。
華少說她逃避自己的負面情緒,然后補充道,人是需要哭的。

她聽到后依然習慣性地用笑話消解情緒。
“但你知道女藝人是有假睫毛的?!?/p>
是時候為“脆弱”正名了。
正如開頭她姐所說,脆弱并不是什么洪水猛獸。
它不過是人性中再正常不過的一部分。
人是一個完整的個體,當我們否定自己的脆弱時,也意味著我們無法接納真正的自己。

《圓桌派》第三季
承認自己的脆弱,其實就在接納自己。
而只有當接納了自己,我們才能真正向內(nèi)追問——
我想要什么樣的親密關(guān)系、我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我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思文如今是可以接受自己的脆弱的。
她不再假裝不需要任何人。
退出節(jié)目后,她開始有意識地社交。
而當主動走進別人的時候,她突然發(fā)現(xiàn),最近兩個月認識的朋友,比過去幾年認識的都要多。

也開始更多地思考如今的工作之于自己到底意味著什么。
思考的結(jié)果是,她聽到自己的內(nèi)心的聲音——
我對脫口秀這個事情
真的沒有很多熱情
完全是出于一種職業(yè)操守(在做)

因而,不是離婚造成了她的退賽。
而是在那樣的一個時間節(jié)點上,她發(fā)現(xiàn)她不享受這個過程,她需要調(diào)整。

看到這里,她姐突然覺得,接受了自己也會脆弱的思文,要遠比她僅僅是“獨立女性”時,要鮮活可愛。
華少在采訪張靚穎的時候也說,看過不少張靚穎的演出。
但最觸動他的,反而多是她在臺上把情緒注入歌里、展現(xiàn)脆弱的時刻。

因為,真實的人總是更有魅力。

我們討論“人都會脆弱”。
但與其說,她姐是希望看到人脆弱的一面,不如說,是希望看到“人性的毛邊”。
《頌歌》中說,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而人性的毛邊,便是那裂痕。
什么是“人性的毛邊”?
脆弱、孤單、棱角、嫉妒、貪婪、欲望……這些都是。
但悲哀的是,如今嚴苛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如一個P圖軟件,正在一點點修掉這些毛邊,把人變成一個個美得無趣又無味的符號。
訪談中主持人丁丁張在其中一處的反應很有趣。
他在思文承認自己會嫉妒如今爆火的女脫口秀演員后愣了一下:你敢承認這個?

丁丁張并非不知道“嫉妒”的情緒也是正常的人性。
只是他以為,思文或許會逃避掉這個問題,或者至少比現(xiàn)在謹慎一些。
她姐一下子覺得,丁丁張的“詫異”,比思文的坦誠更耐人尋味。
這意味著,他是有訪談對象或許會在過程中說場面話的預設。
說場面話是正常的,說了真話反而讓人詫異。
而這,很難說不是當今嚴苛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造成的。
思文在主持人詫異后,反問道:我沒有嫉妒你不覺得很假嗎?

但事實上,我們在如今的娛樂環(huán)境看到的,有多少是“真”?
以前的娛樂環(huán)境中,倒是比現(xiàn)在“真”多了。
《今夜不設防》這檔節(jié)目,就有不少在我們?nèi)缃窨磥硪粋€敢問、一個敢答的話題。
葉童上節(jié)目,被問會不會對愛上對手戲演員。
彼時,葉童已經(jīng)合作過很多像周潤發(fā)這樣的大牌了,但她依然沒扭捏否認:
哇哈哈,我整天都愛上他們。

《今夜不設防》
張曼玉上節(jié)目被問進娛樂圈是不是愛慕虛榮。

她回答起來坦坦蕩蕩:
是的,絕對是貪慕虛榮。這是事實,不怕說出來,而且也不是丑事啊。

這樣的坦誠,這樣的直面自己內(nèi)心,且不偽裝不遮掩的態(tài)度,反而讓人覺得他們更鮮活、更立體。
也就是有人氣兒。
而這種“人氣兒”,現(xiàn)在似乎越來越難得一見。
這是一個兜售“人設”的時代。
但這也是一個人設逐漸翻車的時代。
2020年,我們就見證了太多人設翻車的事情。
偶像們一邊打造一個清純干凈、沒有欲望的人設,一邊在不斷被曝出戀愛、約炮、劈腿……
她姐無意評論偶像戀愛是否為偶像失格。
但,我卻對這種要求沒有欲望、永遠清純干凈的人設感到厭惡。
在《圓桌派》里,蔣方舟聊到“人設”時講——
“人設”對人性的磨損還是挺大的。

這種“人設”存在的本身,就是非人的。
它否定了人性的灰度,否定了人性中不夠“真善美”、不夠“正向”的一部分的存在,而僅僅把人塑造成一個二維的平面。
但人不是一個平面。

人會脆弱、會搖擺、會有欲望……
而這,恰恰是非常非常珍貴的東西。
因為這些的存在,我才覺得,我是我。
而不是一個沒有維度的標簽、沒有呼吸的人設、沒有溫度的機器。

接受自己人性中天然存在的脆弱、孤單、欲望、貪婪各種“毛邊”。
或許是在這個高壓時代很多人都要面臨的一個課題。
但更重要的一個課題是——如何與之相處。
承認脆弱、承認痛苦。
但一定記得,承認是為了更輕松地出發(fā)、上路。
原標題:《楊笠爆紅后,曾經(jīng)的“脫口秀一姐”思文:你嫉妒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