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春節(jié)家書︱1989·劉振海:江南雖好是他鄉(xiāng)
【編者按】春節(jié)來臨,闔家歡慶。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中國人民大學(xué)家書博物館共同策劃推出“春節(jié)家書”系列,甄選出10封與“春節(jié)”相關(guān)的家書,呈現(xiàn)不同時代背景下的百姓生活,展示七十年來中國人的春節(jié)韻味。
1989年1月17日 劉振海致侄子劉國強、侄媳舜蓉


【家書原文】
國強賢侄、舜蓉賢侄媳:
寄來的信及賀卡收到了,謝謝你賢夫婦!雖然只是一張小小的卡片,但代表了多少親情!這種家庭親情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基點,從這個基點,可以使家庭親情延續(xù)到永久永久。不論處在何地,不管相距多遠,哪怕千山萬水,更不管相隔多少年代,只要是同一個根上綿延下來的,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向心力及親切感。
國強,恭喜你通過考試取得了經(jīng)濟師的任職資格。你知道,我們不是世家子弟,全憑自己的奮斗、努力。我民國三十八年(1949)來到臺灣,已三十多歲,又重新考入學(xué)校就讀,后來又通過高等考試,教育行政人員及格。雖然這沒有什么,但總算沒有倒下去,沒被時代淘汰。
侄媳舜蓉由于身體狀況及事實需要,提前退休,不能說不對,但只要把家照顧好,孩子教育好,這種功勞是多少代價都買不到的。你八嬸和我結(jié)婚以后,我就叫她一心一意管理家務(wù),照顧兩個孩子。現(xiàn)在我了解到,一個家庭的盛衰、好壞,女人的貢獻太大了。為何叫做賢內(nèi)助的原因在此。
英兒(編按:劉國英,劉振海的女兒)說:“期考快到了,為了準備功課,等放了寒假再給劉娜(編按:劉國強的女兒)寫信,再寄一張照片留作紀念。”
春節(jié)快到了,臺灣已充滿了年的氣息。每逢過年過節(jié),心底總會感到說不出的灼痛、感傷、懷念、凄迷、茫然和惆悵:“江南雖好是他鄉(xiāng)”,我永不會忘記生我、長我的故鄉(xiāng)?!惆职?span style="color:#999999;">(編按:指劉國強的父親、劉振海的長兄劉振棠(1900-1995),著名武術(shù)家)代我問候。
祝
春節(jié)愉快
愚叔振海
一九八九.元.十七
【家書故事】
劉振海,1920年生于山東省武城縣(今河北省故城縣)。他的父母生了十個孩子,八兒兩女,劉振海排行第八。自幼失怙,是幾個哥哥把他撫養(yǎng)成人,送他讀書。后來,他參軍入伍,1949年隨軍去了臺灣。退伍后投考了師范學(xué)院,畢業(yè)后在南投中學(xué)教書,直到六十歲退休。

去臺灣前的劉振海
劉振海在大陸原有婚配,但新婚不久他就回部隊服役了,后因匆忙去臺而與妻子天各一方。因期盼與發(fā)妻團聚,直到五十多歲他都獨自生活,日夜盼著兩岸有一天能夠和解,有朝一日能與遠在大陸的妻子團聚。后因返鄉(xiāng)無望,年近花甲,才又結(jié)婚。1988年兩岸獲準通信后,劉振海與大陸的親人頻繁通信,以慰思鄉(xiāng)之苦。其中,寫給在北京的侄子劉國強的家書較多,幾乎每封家書都充滿了對家鄉(xiāng)一草一木的懷念和親人的牽掛,動人的文字非有切身感受不可能寫出。

1989年2月,劉振海和妻子于臺灣南投縣家中
1992年,漂泊了43年的游子終于回到了母親的懷抱。5月2日,72歲的劉振海攜臺灣妻子陳淑返回祖國大陸探親,回到了老家山東祭祖,與兄弟姐妹及親戚團聚。在北京,劉國強全家人陪同八叔、八嬸到各處游覽,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劉振海去臺前最后一次見到家人是在1946年的春天,此后海角天涯,杳無音訊。在近半個世紀的分離之后,骨肉再次相聚,酸楚和喜悅的淚水久久交織在一起。

1992年5月,首都機場,劉振海夫婦回大陸探親時與劉氏家族成員合影
1999年1月,劉振海因患腦溢血不幸病逝于臺灣南投家中,享年80歲。家人說,他是帶著滿意的心情離開的,只是稍微有點遺憾:能再回大陸探探親、祭祭祖,那該多好??!此后,劉國強和八嬸陳淑一家繼續(xù)保持著聯(lián)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