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味淡了嗎?
-1-
春節(jié)的腳步牽引著時間不斷向前
藏在記憶里的歡笑聲卻漸漸消散
不知從何時起
每當春節(jié)來臨,很多人都會長嘆一聲
“年味越來越淡了”
可即便是這樣
依然抵擋不住我們對“年”的期盼
畢竟,它是每個華夏兒女心底
最深的情感羈絆

還記得兒時對春節(jié)的期盼
從元旦就開始了
隨著一頁頁日歷的翻飛
各家各戶開始殺豬、宰雞
炸帶魚、炸肉丸……
一直忙到臘月二十九
到了除夕夜,一家人整整齊齊
吃著團圓飯、看著春晚
隨后,從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
各式各樣熱熱鬧鬧的年俗
為過年增添了太多的趣味和儀式感
而現(xiàn)在的春節(jié),已經(jīng)少有這樣的盛景
越來越多的年俗帶著“年味”
在我們的記憶中不斷淡去

-2-
為了讓大家重拾記憶中的“年味”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上
一座約1000平米的中國年文化館
在今年,走近我們身邊
這座中國年文化展館
以追溯文明、體驗文化、凝聚情感為目的
集展示、交流、體驗及創(chuàng)意于一體
共設(shè)置“說過年·鬧新春”
“溯千年·脈相承”“過大年·賞民俗”
“中國年·看西安”四大主題展區(qū)
來到這里的人們
無一不被這里濃濃的年味所吸引
在這里,聽它把關(guān)于“年”的故事娓娓道來

-3-
在這里,通過圖片、視頻、物件兒
你可以在瞬間走入記憶深處
再見那些年關(guān)于除塵迎新年、趕集備年貨
及除夕團圓夜、破五迎財神
十五鬧元宵等豐富多彩的年味景象
你可以充分了解貼門神、燃煙花、放爆竹
祭祖、貼對聯(lián)等年俗
以及它們從唐宋元明清時期
直至今天的傳承和演變

如果說春節(jié)是國人的一組新春樂章
那么“春運”一定是序曲
年文化館中那一張張車票、一幕幕膠片記憶
代表著一段段珍貴的旅程舊事
也見證著屬于鐵路春運的百年變遷
從綠皮火車、特快列車、飛機
再到“和諧號”、“復興號”動車高鐵
春運成為了中國人歸鄉(xiāng)途中的人生印記
也成為了記錄新中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縮影

打場子、社火場、敲鑼鼓
踩高蹺、宴親友……
一組由泥塑組成的長4.8米、寬2.4米的
關(guān)中社火微縮景觀
生動還原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關(guān)中過年期間的熱鬧景象
細節(jié)的刻畫,栩栩如生,令人震撼


舊掛歷、老式錄音機、老款縫紉機
蜂窩煤爐、黑白電視、搖頭電風扇
綠布衣、花棉襖……
在館中收藏的這些老物件里
你會看到即便是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里
人們的精神世界也絕不貧瘠
在這里,你一定會對“年”的情懷和內(nèi)涵
有更新更深的認知



-4-
過年,意味著漂泊一年,終能回家團圓
意味著一切苦樂悲歡,都有了精神的歸處
在這個追求速度的時代
如果你覺得年味淡了
不如來這里,放慢腳步
重溫記憶中那些關(guān)于“年”的味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