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晉東南古堡群,高鐵時代藏不住了(下)
黃哲
山西東南角的澤州盆地,是座名副其實的聚“堡”盆。
如今,坐上去年底新開通的太鄭高鐵,從省會太原只需一個多小時,從鄭州出發(fā)一小時不到,就可到達晉城東站。晉東南古堡群,高鐵時代于是藏不住了。
鐵打的進士,坩堝打的城
在晉城,特別是陽城縣內(nèi),北留和潤城兩鎮(zhèn),是一對相愛相殺的“德比”對手。
雖托大清相國陳廷敬的福,其家鄉(xiāng)北留以“皇城”之名,在近三百年內(nèi)獨領(lǐng)風騷。但潤城人至今不服:看看財富,再看看進士數(shù)量,一直到明代,我們才是撐起陽城乃至晉城的門面。

砥洎城建在沁河之中的一塊大石頭上,三面環(huán)水。本文除注明外均為 黃哲 攝
潤城祖上的確闊過,其別名“鐵冶鎮(zhèn)”,留下了“鐵打的進士”之名。
作為黃河支流,汾河養(yǎng)育了省府太原為首的晉中地區(qū),古稱洎水的沁河,發(fā)源自沁源,最后在河南境內(nèi)入黃,正好從晉城腹地蜿蜒流過。上述每一組名門望族的城堡,無一例外都接受了這一龍脈恩澤。
潤城鎮(zhèn)的砥洎城,整個城堡就建在沁河之中的一塊大石頭上,三面環(huán)水,整體輪廓就像一只大烏龜。
“注意別剮蹭啊!”下車時,司機小哥連忙叮囑我,可我又不在城里開車,怕什么。但之后就感受到那句老話——鍋是鐵打的了。不過此堝非彼鍋,若不留心靠近,能把人衣服剮出花來的城墻、那只大烏龜龜甲蜂窩一般花紋,原來是一個個坩堝。

廢棄坩堝,加沁河水沖下來的河卵石壘起來,另類的城墻,在全世界也獨一無二。
曾幾何時,僅陽城一地,出產(chǎn)的鐵就占到全國百分之七八十的分量。而煉鐵時鐵水融化倒出后廢棄的鐵筒、也就是坩堝,也被會過日子的“老西兒”變廢為寶,成了最佳的建筑材料。
廢棄坩堝,加沁河水沖下來的河卵石壘起來,中間則用煉鐵的廢渣、石灰和到一起形成的鐵埽黏合加固,可謂一本萬利。這一材料另類的城墻,在全世界也被鑒定為獨一無二。

變廢為寶的坩堝,被用作建筑材料。
崇禎年間,為防流寇匪患,雖然做上了京官、但作為“鐵打的進士”之一,大興知縣楊樸不忘本,自己出資并牽頭也動員當?shù)氐母粦舭傩眨绣X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但就在鄉(xiāng)親們齊心合力修建起自己固若金湯的家園才過了一年,楊鄉(xiāng)賢就積勞成疾去世了。
但他的心血沒有白費:在精妙的化學作用下,時間越長,城墻反倒越堅硬,近400年過去,仍是名副其實的銅墻鐵壁,讓頂著洎水中流砥柱之名的城堡,名副其實。
但再堅固的堡壘也并非無懈可擊,東方也不乏特洛伊木馬這樣從內(nèi)部攻破的案例。更何況比起其他的古堡大多是由一家族掌握,砥洎城可是座七十二家房客的“大雜堡”。
解決問題的鑰匙,其實就在城堡唯一和陸地連接的那道門上。為了防止里應外合,這里采用內(nèi)外兩道門、而且不能同時開啟。黑科技再加上制度制約,才為城堡上了雙保險。
而城堡內(nèi)部,也不同于其他城堡的關(guān)起門來是一家。全城被劃為12個里坊,采取聯(lián)防制度。
最寬處最多兩三米、最窄處僅容單人穿行的道路,更是如羊腸蛛網(wǎng)般縱橫交錯、如布疑陣。
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不管進了哪條街巷,都感覺前方似乎沒路,像是進了死胡同,可等你走到頭,才會發(fā)現(xiàn)原來是可以轉(zhuǎn)向的。
迷宮一般的巷陌、騎樓甚至轉(zhuǎn)角處,除了山西民居常見的三雕,砥洎城更以門頭著稱——不在材料的精美、工藝的復雜,而是所有的文字都有典故、皆出自經(jīng)史子集。這樣人文氛圍,滋養(yǎng)出的人才輩出,就不奇怪了。
有“五脊六獸”的大箕天主教堂
晉城市近郊以昔日澤州府的古地名,命名為澤州縣。貫穿澤州全境的,除了今天的太鄭高鐵,還有昔日的晉豫古道。
行車于以晉豫古道為基礎(chǔ)改造的國道上,那些綿延的農(nóng)舍和糧倉,于曙色蒼茫中,依然清晰透出昔日府城的殷實底子。

建在一整塊磐石之上的大箕天主教堂

建在一整塊磐石之上的大箕天主教堂
晉豫古道上必經(jīng)的買賣重地大箕村,村中最高處,是一塊巨大的巖石。巖石兩側(cè)落差巨大,能看出是已經(jīng)干涸的昔日河道,巨大卻瘦長健美的巖石,酷似船形。一直走到近處,發(fā)現(xiàn)竟還有高高的鐘樓還有十字架。
將照片第一時間發(fā)給損友,“這是又去歐洲浪了?拉仇恨??!”疫情還沒解除,你想啥呢!再說了,好好看看遠處的中式寶塔。遂發(fā)去定位,友人終于服氣,“原來中國也有這樣的城堡教堂,還以為是歐洲的中世紀古堡!”
這的確是國內(nèi)罕見的古堡教堂,建在一整塊磐石之上的,更是罕有同者。
這座與長治尼各老堂、馬廠堂并稱晉東南三大天主教中心之一的小寨天主堂,實在是養(yǎng)在深山人未識。
雖是西洋舶來的天主教,包圍教堂的堡寨圍墻,卻是中國模樣。

豎書黑底金字“天主堂,加上純中式的柱礎(chǔ)和五脊六獸。
寨門上的閣樓,更是居然采用純中式的柱礎(chǔ)和五脊六獸。原來,除了豎書黑底金字“天主堂”字樣,這閣樓和城墻本是一體,比教堂的歷史要還要早兩個多世紀。那還是在明末清初、也就是晉城城堡群建設(shè)的高潮期,大箕西面的秋木洼村,出了個巨商王泰來。他家資豐厚,后在朝謀了一個官職,紅極一時。為保其家安全,就在要道旁修了南寨、北寨、小寨三個防衛(wèi)營地。
三個營地中,修在一塊磐石上的營地最小,故稱之為“小寨”。
19世紀末,兩位荷蘭籍神父,為躲義和團在附近土窯里避難,他們向圣母許愿:如果能平安度過此次劫難,就修建一座教堂,以表示對圣母庇護及當?shù)亟逃褞椭闹x恩。幾個月后果然安然無恙。
為還愿,兩位神父四處募捐,于1902年買下大箕村西荒蕪多年的小寨,修建了這座小寨天主堂。為了紀念神父和教友們避難時所誦讀的圣母玫瑰經(jīng),教堂又名圣母玫瑰堂。
城堡的城墻兩丈多高,在孤立的巖石之上,更成天塹之勢。雖不像砥洎城那般個別,但也與晉城其他古堡均不同,除外表有一層石灰,砌的磚更是有橫也有豎。
當初,傳教士買下小寨時,此處已經(jīng)是一片殘垣斷壁。傳教士就在此基礎(chǔ)之上,雖然圍墻整體風貌是中式,卻將按照西方的防御理念,修了與中國傳統(tǒng)元素不同的槍口——從外面看是方,從里面看卻是橢圓。
寨角上一座呈正方形的建筑,很是突兀。但老教友說,這是整座堡寨的大恩人。直到現(xiàn)在,起碼百十口子都要指著這座方廳里的那口水井過日子。而他們早早前來,就是打水忙活準備早上的圣餐事宜的。

教堂建在一塊磐石之上,吃水困難可想而知。最初要到河灘岸邊的水井去挑水,擔水上坡進寨,費時費力。遇到下雨,特別是冬季下雪后,坡陡路滑,擔水就更加困難。
而在磐石上打井,深度還要達到河灘地面以下數(shù)米才能找到水源,困難比擔水還大。當時可沒有什么先進的打井機械,只能用原始的工具錘鑿鋼釬。
據(jù)說當年教堂給鑿井人的工資是這樣計算支付的:鑿出一斤石粉,就付給一斤小米;不論工作時間長短,以石粉重量兌換小米。
就這樣,鑿井堅持了近三年,終于在磐石之下冒出一股細泉,等過了幾天神父放下水桶試探水的深度,結(jié)果不但滿滿打了一桶,而且覺得水還很深。
這不禁讓人想起《圣經(jīng)》里,梅瑟揀選以色列子民時的故事,“用你手中的拐杖,擊打你面前的石頭,就會有水流出來”。
從閣樓進入教堂,之前還要穿過長長的坡道。坡道左手,由前向后,依次有五排帶閣樓的平房,都建于教堂主體建筑之前。小圣堂、神父院、廚房、女書房和音樂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直到解放后,附近十里八鄉(xiāng)最早的女童普及教育,也是從這里就地改建的學校起飛的。
這座僅有二百個座位的教堂,實在算不得恢弘,最多只能算中型教堂。但建筑的每個細節(jié),都貫穿著設(shè)計者的巧思,堪稱宗教建筑里的精品。

教堂既有羅馬式拱形的窗戶,亦有哥特式鐘樓。而最見功力的則是巴洛克式的教堂正面:頂端構(gòu)成花體M,內(nèi)包兩個小三角A,暗合圣母瑪利亞名字MARIA的首尾字母,與上方的十字架組成“圣母圣號”。中間大三角圖案象征著圣父、圣子、圣神的“三位一體”。下方的兩根石柱,象征著耶穌既是人又是天主的“兩性一位”。
進入內(nèi)堂,兩邊各6根紅色的柱子,分別代表最后晚餐時分侍耶穌左右的十二門徒。雖然如今裝修的有些過新,但還是看著眼熟——原來馮小剛曾在此拍攝《溫故1942》。

《溫故1942》取景于大箕天主教堂 視頻截圖

《溫故1942》取景于大箕天主教堂 視頻截圖
現(xiàn)實中,抗日期間的河南難民也曾經(jīng)在此避難。和當年義和團時期的逃難者一樣,他們都曾藏身于堡寨墻下三百余年歷史的藏兵洞里。
電影《白銀帝國》也曾在此選景。投資讓這里露臉的大老板,正是晉城籍臺胞里最財大氣粗的那位郭臺銘。
“堡中之堡”蟠龍寨
良戶古村的蟠龍寨,是晉城古堡唯一的堡中之堡。
它是昔日清代侍郎田逢吉的府邸,外面固若金湯。為了給自己的居所再加一道保險,田大人不僅居于高聳堅固的豫樓內(nèi),還給樓前加了一座吊橋,平日高高掛起,主人通行時才放下。
良戶侍郎府的尾端,是一座上書“居貞吉”的院子,揭示了此處應是小姐院/樓的所在。但奇怪的是,除了一大塊種了菜的平地,傳說中的香閨卻杳如黃鶴。
“小姐樓咋不見?因為人家就沒小姐么!”的確,老田家男丁甚旺,為小姐樓準備的地方,卻一連幾代人都一直等不到幾位千金降生,只好一直作為花園。

糧倉在堡寨里的地位至關(guān)重要
老田家的男丁興旺,居然娶了公主這樣的金枝玉葉。公主府也好找:門口的獅雕和其他大門的都不一樣的就是了。一般能用獅子作為門墩者,都得富貴到一定級別,滾繡球的公獅子在上首、幼獅承歡膝下的母獅子則在下首,公主府正相反。進到門內(nèi),內(nèi)側(cè)門楹的附鳳字樣也揭示了主人身份。
村中最老建筑是始建于金代的太虛觀。田侍郎和數(shù)位本地鄉(xiāng)賢告老還鄉(xiāng)之后,都曾在此義務教授當?shù)刈拥堋?/p>
太虛觀的外立面還保留了金代初建時的特色
直到今天,這里的村里路上甚至見不到丟棄的垃圾,路邊也沒有農(nóng)村常見的垃圾堆,更沒有遠遠飄來的旱廁味道,這即便在已經(jīng)高度城市化的沿海地區(qū)的農(nóng)村也難得。
鄉(xiāng)居生活還算原汁原味。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傳統(tǒng)集市貿(mào)易日常進行,就連村頭墻上的標語,仔細看,也來自村里自產(chǎn)的玉米、小米和辣椒。
如果不是疫情,幾乎每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村中都有社火等民俗表演——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文旅興村”常見的外請演員,這里的演出團隊全部是本村居民組成。

盤龍寨幾百年前建設(shè)時就采用了“責任實名制”,是建筑質(zhì)量的保證。
“不光是演員,整個文旅公司除了我一個,從總經(jīng)理到每個普通員工,都是村里人?!绷紤粑穆眉瘓F董事長楊建新告訴我。“就連把村里古建修舊如舊的工人,也是當?shù)厝恕!?/p>
楊建新是太原人,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代山西大學中文系高材生,為了他心中的鄉(xiāng)村振興夢,已經(jīng)幾乎完全融入了堡寨里的生活?!案哞F開通,除了回太原更方便,能做的事情也就更多了,但‘速度’還得再加快?!崩蠗钫f的不是高鐵,而是他自己——雖然村里走出的大學生也紛紛回來了,但寨上的小學去年招上的新生只剩一名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