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當女粉絲喊男明星“老婆”:“泥塑”現(xiàn)象背后的女性訴求
近段時間,隨著改編自網(wǎng)絡小說家priest耽美小說《天涯客》的武俠劇《山河令》的熱播,兩位主演張哲瀚、龔俊收獲不少粉絲。但不同于此前的黃景瑜、許魏洲,肖戰(zhàn)、王一博,這一次不少女性粉絲喜歡“周子舒”張哲瀚,不是因為他寄予了女性粉絲對“老公”的完美想象,相反,無論是張哲瀚還是他的個人工作室微博底下,網(wǎng)友們爭先恐后留言的都是“老婆”。一個很典型的形容張哲瀚的前綴是,“我那柔弱不能自理籃球34分MVP高爾夫一桿進洞比糖果還甜橫店斗地主第一名唱歌巨好聽可愛機智大嘴魚但是不會做飯?zhí)柰甑暗母杓п炏道掀艔堈苠??!?/p>
張哲瀚女粉絲的應援
對于不追星的路人觀眾來說,看到女性粉絲稱呼一個男性“老婆”,可能會有點懵。但事實上,這幾年這種現(xiàn)象一直存在,只不過以往它們更多是小眾化的愛好,而今愈發(fā)有浮出水面之勢。這一現(xiàn)象叫做“逆蘇”,后來也變成網(wǎng)絡流行語“泥塑”??赡芎芏嗳瞬⒉恢溃ツ贽Z動一時的肖戰(zhàn)“227風波”,其導火索正是泥塑。有泥塑粉在名為《下墜》的同人小說中,將肖戰(zhàn)設定為有性別認知障礙的發(fā)廊小妹,王一博則是愛上他的高中生。這引發(fā)肖戰(zhàn)粉絲的不滿,導致之后事態(tài)往不可控的方向發(fā)展。
相較于一年前粉絲與明星的抵制,一年過去后,明星坦然接受“老婆”的愛稱,明星的女友粉和泥塑粉也相安無事。變化是如何發(fā)生的?泥塑這一現(xiàn)象的本質(zhì)是什么?又寄寓女性怎樣的審美訴求?
泥塑:以我的性別贊美你
泥塑,其實就是“逆蘇”。厘清這個詞匯指涉,需要簡單搞清楚何謂“蘇”。
粉絲話語里的“蘇”,最早延伸自“瑪麗蘇”?,旣愄K是英文Mary Su的中譯。1970年代,某外國作者在自編的《星際迷航》同人文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名叫Mary Sue的虛構(gòu)女主角,她非但以自己的才華拯救了全人類,還憑借美貌和性感俘獲了所有男人,最后在拯救世界后華麗地死去,為大愛犧牲自己?,旣愄K隨后名聲大振,并成為一種心態(tài)名詞,即女性(創(chuàng)作者和受眾)對自我魅力的YY。
再后來,“蘇”就具備形容詞的指稱,粉絲們常常用來形容明星很“蘇”,比如“他笑起來真的好蘇”,即明星身上具備了某種性別的強大魅力與吸引力。
很顯然,逆蘇/泥塑是相較于“正蘇”而言。一直以來,正蘇才是追星界的主流,它是“正向瑪麗蘇”,指涉明星彰顯出他生理性別的吸引力,比如男性身上具備傳統(tǒng)意義上的男性氣質(zhì),帥氣、陽剛、硬朗,粉絲們將男明星稱為“老公”“男友”“兒子”“哥哥/弟弟”;女性身上具備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女性氣質(zhì),比如漂亮、柔媚、性感,粉絲將女明星幻想成“老婆”“女友”“女兒”“姐姐/妹妹”。
逆蘇/泥塑,就是“逆向瑪麗蘇”,將明星的社會性別進行倒轉(zhuǎn),男明星可以具備美好的女性氣質(zhì),女明星也可以擁有刻板印象中只屬于男性的魅力。女星的泥塑其實很常見了,比如不少女明星的人設是“爺”“哥”“老公”,粉絲并不會覺得這是一個貶低。因為在我們以往漫長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里,男性氣質(zhì)被認定為更“高級”。
真正罕見的,是男星的泥塑,它也是本文所要主要探討的。以往很多人避之而不及,他們以為泥塑就是男性“娘化”,而“娘化”長久以來都不是受歡迎的氣質(zhì),有些人甚至認為這是一種男性的危機。其實,男性泥塑與男性娘化之間有著根本性區(qū)別。前者是粉絲賦予的,是粉絲“以我的性別贊美你”,她們在偶像身上挖掘出偶像自個都不知道、沒察覺的“另一面”,并給予高度贊賞。泥塑是在男性氣質(zhì)基礎上,具備女性魅力。但男性“娘化”在輿論中仍在被污名化,它更多指涉一個男性不那么具備“男性氣質(zhì)”的女性化,這類人往往不被男性認可,也不被女性接納。
粉絲行為:權力的轉(zhuǎn)移
泥塑是一種粉絲行為。當女粉絲泥塑一個男星時,她們首先會剔除掉男星身上那種夸張粗糙的“直男氣息”,比如大金鏈子、沒品位的服飾,等等。張哲瀚工作室的微博底下,都是粉絲們苦口婆心對張哲瀚造型的詳細建議,“請注意造型和服裝!拒絕丑衣服和大金鏈子,審美在線,拜托你們了”“給我搞好造型造型造型!清爽干凈就很好!不要亂搞!不要穿得太老干部!”以至于有留言調(diào)侃道:以前都是在女明星工作室的微博底下如此密集看到此類留言,這一次倒轉(zhuǎn)到一個男明星身上。

工作室微博底下,粉絲對造型的建議
這源于《山河令》中周子舒這個角色的魅力。他強大而溫柔,瀟灑而飄逸,該出手時果斷決絕,柔情時就化為一汪清泉,潔凈又纏綿。他既具備傳統(tǒng)意義上那些優(yōu)秀的男性氣質(zhì),同時一點都不盛氣凌人、咄咄逼人。雖然張哲瀚此前給人的印象是鋼鐵直男,但他演活了周子舒這個角色,周子舒也發(fā)掘了張哲瀚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個性氣質(zhì),這被女粉絲捕捉到了。她們將對周子舒的喜愛投射到張哲瀚身上,泥塑周子舒,也泥塑張哲瀚。

《山河令》中的周子舒
因此,絕大多數(shù)時候,泥塑都是粉絲對明星愛意的表達,傳統(tǒng)那些附屬于生理性別的形容詞不夠用了,干脆把明星的社會性別倒轉(zhuǎn)過來,以粉絲的性別贊美他。他依然是男的,但在這一段假想的關系中,粉絲愿意與他休戚與共,愿意“保護”他。誠如一個博主寫道的,“泥塑,重新定義姐姐……你是我休戚與共的姐姐,你是我們自己。一聲姐姐,我把所有女孩在世上需要經(jīng)歷的磨難與愛加諸與你。姐姐,姐姐。從今往后,你痛我也痛……”
當然,這種保護背后,也是一種權力關系的轉(zhuǎn)移。筆者曾在文章里論述過:流量經(jīng)濟時代,明星、經(jīng)紀公司和粉絲之間的權力關系發(fā)生了變化。粉絲不僅僅是偶像的觀望者,他們更是偶像的制作者、促成者、建構(gòu)者。偶像的名氣、機遇、發(fā)展前景,不再只是偶像和經(jīng)紀公司的事,它可以是由粉絲的力量主導和主宰的,粉絲們憑借自己的能力、要求和欲望,將自己的偶像打造成娛樂圈的超級巨星。在這一過程中,粉絲們收獲的不僅是與偶像的雙向互動,他們更從中獲得了一種主體感、掌控感以及成就感。
這已經(jīng)不僅僅是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在《文本盜獵者》中所說的“文本盜獵”,流量時代的粉絲更進一步,她們參與的是對明星的“人設盜獵”。粉絲借用明星這一“文本”上對自己有用的部分重新解讀,塑造出新的明星,新的人設。就如同張哲瀚此前從未想到過,他會成為那么多女粉絲的“老婆”,并成為他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個新契機。除非明星想與流量切割,否則他就必須笑對粉絲的泥塑。
也值得一提的是,在泥塑圈子里,有時泥塑僅僅是一種網(wǎng)絡狂歡。這才導致“萬物皆可泥”的現(xiàn)象。很多人想象不到,郭德綱、于謙、吳京、徐崢、倪大紅等男明星,也被泥塑過。這時泥塑僅僅是一種“游戲”,一種網(wǎng)絡上沒有惡意的跟風。
流動的社會性別
不少人反對對男明星的泥塑,他們的理由是,“人家好好一個直男,干嘛把他想象成一個女的?”這句話背后其實就隱藏著某個鄙視鏈:反對者不是反對泥塑本身,他們反對的是對男性的“矮化”;在他們眼里,所謂的女性氣質(zhì)是低于男性氣質(zhì)的。此前很多女明星彰顯出某種男性氣質(zhì),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覺得這有什么不妥,因為公眾默認:女性具備個別男性氣質(zhì)是加分項,比如更強的經(jīng)濟能力、有擔當,等等。
可是且慢,為什么能賺錢、有擔當,就是一種男性氣質(zhì)?
波伏娃的《第二性》發(fā)表了一個著名的觀點,“One is not born,but rather becames,a woman.”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也即女人之所以得像個“女人樣”,是后天性別社會化塑造的結(jié)果,而不是先天就應該如此。這也是sex和gender的區(qū)別。前者為“生理性別”,后者為“社會性別”——gender的詞義包含了傳統(tǒng)觀念、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文化等對于性別的建構(gòu)和規(guī)范,后者的標識意義遠遠超過了前者。
長久以來,我們對女性社會性別的規(guī)定,延續(xù)的是傳統(tǒng)“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職業(yè)分工,男人在外面從政、打仗、服役、種地、打獵、經(jīng)商等,女人在家內(nèi)“主中饋”、務蠶織,生兒育女、孝敬公婆等;因此男性必須勇猛、剛強、有力量、有擔當、有淚不輕彈,女性就必須溫柔、體貼、賢惠、愿意服從、以家庭為主……這樣的社會性別規(guī)定,以R.W.康奈爾在《男性氣質(zhì)》里的說法,“男性氣質(zhì)事實上就是權力最赤裸的表現(xiàn)形式”。擁有男性氣質(zhì)的人同時也在男女關系中掌握著壓制性的力量和權力,男性氣質(zhì)成為父權制度合理性的重要依據(jù)。
男女雖然有生理上的差異,但并沒有什么涇渭分明的性別氣質(zhì)劃分,不是說男的就不能有脆弱的一面,女的就不能英姿颯爽。男孩女孩首先都是平等的“人”,而不是有什么專屬于男性與女性的氣質(zhì),也不是男人就得做好所謂的“男人”,女人也得安分守己做好所謂的“女人”。
泥塑現(xiàn)象體現(xiàn)出一種流動的社會性別的意識,體現(xiàn)出年輕一代更加多元更加包容的性別意識。不過總的來說,這種意識還是比較懵懂的,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前文也提到,粉絲眼里的泥塑與“娘化”還是有區(qū)別的,很多粉絲強烈反對偶像被“姨化”“母化”,她們認為這是對偶像的一種侮辱和惡毒攻擊?!芭本涂梢裕瑸槭裁础澳锘薄澳富本筒恍??說到底,泥塑并沒有根本上逾越男女社會性別的刻板劃分。但這也非意味著它沒有意義。長遠地看,它會慢慢地松動既定的性別秩序。依然有人反感“娘化”的男性,也有越來越多人接受理解他們的存在。
平等關系的想象
在傳統(tǒng)男權社會,女性長期處于被凝視的位置,并將男性的這種凝視內(nèi)化為女性的行為準則。??轮赋?,“不需要武器、肉體的暴力和物質(zhì)上的禁止,只需要一個凝視,一個監(jiān)督的凝視,每個人都會在這一凝視的重壓下變得卑微,就會使他成為自身的監(jiān)視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的針對每個人的監(jiān)視,其實是由每個人自己施加的?!本枚弥?,女性就被客體化了。
在一個女性向時代,當女性成為消費的主力軍,情形發(fā)生了改變。從“小鮮肉”“小奶狗”的走紅,到“耽改101”時代的到來,都可以看出男性也在被凝視。誠如戴錦華教授指出的,這是“資本對于單純的男權結(jié)構(gòu)的超越”,資本顯示出它跨越性別的一面,它允許女性消費男性。但戴錦華也補充道,并非資本是女權主義的,而是“在無所不在的資本邏輯中,我們每個人作為‘人’的意義正在不斷地貶低和下降,成為資本鏈條中的一個部件;在工具或部件的意義上,當然沒有人在乎你是男是女了”。
但無論如何,借助消費的力量,女性終于也站在凝視者的位置上。女性凝視男性,以自己的審美改造男性,她們甚至代入男性,在這一段男女關系中占據(jù)主動的一方。就比如張哲瀚的粉絲喊出這樣的口號,“世間老公千千萬,唯有老婆張哲瀚”。有一個網(wǎng)友也曾說過,“被泥塑的男偶像,是女孩用自己肋骨造出的夏娃?!毕喈敎蚀_。

工作室曬了張哲瀚的照片,底下都是高呼“老婆”
不過,泥塑背后的女性凝視,與其說是把男性當作一個消費對象,當作一個被控制者(比如“小奶狗”“小狼狗”),毋寧說,她們希望通過賦予男性某種以前不被允許的氣質(zhì),來消解傳統(tǒng)男女關系中男性的攻擊性以及主導地位,她們幻想的是一種更為平等的關系。它不只是男女,也不是“女”女,它只是“平等”。
這也是耽美作品,包括《山河令》走紅一個很根本的原因。在男女向的情感關系中,不可避免受到傳統(tǒng)男權社會“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男主外、女主內(nèi)”等觀念的束縛,而白馬王子和灰姑娘從此“幸福地生活”,其下場很可能是灰姑娘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女性已經(jīng)在無數(shù)BG向作品里,以及殘酷的現(xiàn)實生活中體驗這一切。耽美作品里兩個男性的純粹情誼,真正超越了這一范式,提供新的想象空間。女性終于可以從自己的身份中抽離出來,作為旁觀者心無旁騖地欣賞一段不摻和太多雜質(zhì)的感情,男性成為女性與現(xiàn)實之間的緩沖地帶,女性“嗑糖”時也不會有什么社會壓迫感或道德壓力。
現(xiàn)實的肉身是沉重的,如果女性沒有辦法更改傳統(tǒng)的性別分工以及社會性別歸類,她們希望在現(xiàn)實中抵達一段充滿平等與尊重、基于對對方人格的愛慕、在性關系中占據(jù)主動方的兩性愛情,并不是那么容易。耽美是一種最便捷的途徑。如果說嗑CP只是觀望,但當女性將男性泥塑,她們代入“老公”的角色,這就是更進一步的“體驗”。她們在假想中經(jīng)歷這一段耽美式的愛情,不像是異性之間,也不像是同性之間,只關于平等與純粹,心心相印、惺惺相惜。
因此,有聲音認為,男明星被泥塑后還是處于傳統(tǒng)女性的弱勢地位,認為這是傳統(tǒng)“男強女弱”“男高女低”的復刻,這很可能是一種誤解?!袄掀拧辈皇钦娴呐模膊淮硭侨醯?;“老公”不是真的男的,也不代表她就是強的。這不過是一種模糊性別的策略,讓性別在流動中消除掉關于社會性別的種種既定成規(guī),讓女性更真實地代入一段與明星幻想式“戀愛”的同時,也更加接近平等。
總之,如果泥塑只是小圈子里的圈地自萌,是粉絲與明星之間的默契,并且嚴格杜絕泥塑文創(chuàng)作中“舞黃”(即傳播黃色內(nèi)容),也不去給明星的真實生活帶來困擾,那么泥塑這一現(xiàn)象也有其正面的意義。它是一種新的性別想象與兩性關系新的“實驗”。不可盲目倡導,也不必打壓,以放水養(yǎng)魚的心態(tài)觀望之,或許有助于讓整個社會對性別的認知更加開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