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印度疫情失控,A股醫(yī)藥板塊機會來了?

2021-04-27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作者/星空下的牛腩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魚

印度各大城市的街道上,冒著濃濃黑煙、焚燒遺體的火堆隨處可見,人間地獄可能就是這樣。相信存在下一個輪回的印度群眾,正帶著對此生的絕望,前往恒河中沐浴,祈求來世的好歸宿。

國內的疫情對于我們,似乎已經很遙遠了。然而,出于選票考慮而放松防疫措施的災難性決定,導致印度成了新冠病毒的超級培養(yǎng)皿。根據印度衛(wèi)生部4月25日的數據,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24.9萬——這相當于美洲、歐洲和非洲的總和,而這是印度連續(xù)第四天刷新全球單一國家新增確診最高紀錄。

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變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tǒng)計數據

話說印度不是號稱“世界藥房”嗎?印度不是有全民免費醫(yī)療嗎?為什么如今卻在醫(yī)療系統(tǒng)即將癱瘓的邊緣徘徊?

印度雖然是世界第一大仿制藥出口國,但這種優(yōu)勢地位是很脆弱的。在牛腩看來,印度制藥行業(yè)有2個環(huán)節(jié)被“卡脖子”:

1. 仿制藥“抄襲”創(chuàng)新藥,站在保護知識產權的角度,印度仿制藥不接受專利法管制的做法,在國際上是有爭議的。這方面我國不學印度,也是為了避免國際貿易糾紛;

2. 印度制藥行業(yè)在上游原料藥(用于生產各類制劑的原料藥物,制劑便是常見的藥片、注射劑、軟膏等)環(huán)節(jié),對外依存度極高,大約有70%的原料藥需要從中國進口。

其實在制藥產業(yè)鏈的環(huán)節(jié)上,印度更像是制劑車間+包裝工廠,其優(yōu)勢在于印度制藥公司曾抓住美國放松仿制藥申請流程的機會,搶占了市場,但是在對上游原材料的掌控能力上,是存在短板的。

疫情讓印度制藥的短板暴露出來。先是去年一季度,我國的疫情導致原料藥企業(yè)停產,印度無法從中國進口原料藥;然后便是如今疫情爆發(fā),即便是手里有原料藥,也無法開工。

上周末,股市沒有調休,這給了資金更多的時間來琢磨印度疫情的影響。所以,在今天的盤面上,原料藥有著亮眼的表現。

雖然牛腩也認為,隨著印度疫情走向失控,全球制藥產業(yè)鏈將經歷一次大地震,但如果簡單地在印度疫情失控、利好國內原料藥之間畫上等號,也能也存在邏輯上的瑕疵。

目前的原料藥行情,帶著事件驅動的色彩,題材炒作的成分可能比基本面變化要更多一些。從炒作的角度講,原料藥的估值明顯低于創(chuàng)新藥等細分賽道,但這也是有原因的——原料藥更像是化工產品,廠商往往習慣通過擴張產能來降低成本,因此原料藥公司股價走起來很像周期股,因此資金也不愿意給出長期穩(wěn)定的高估值。

國內生產的原料藥,很大一部分出口到印度。目前印度制藥行業(yè)生產停滯,這意味著國內原料藥需求的斷崖式下跌。而且,根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的報告,由于技術門檻低,我國傳統(tǒng)大宗原料藥2020年的產能是過剩的——這樣的供需失衡,顯然對于原料藥行業(yè)不算是好消息。

盡管行業(yè)未必有普漲的機會,但這并不代表這個賽道上的所有的選手都沒有機會。對此,牛腩建議關注2個投資邏輯:

1. 具有產能優(yōu)勢的行業(yè)龍頭。產能優(yōu)勢帶來更低的成本,能讓公司在行業(yè)競爭中活得更久。另外,原料藥其實也是高污染行業(yè),固體、液體廢棄物處理帶來的成本,會讓不具備優(yōu)勢的小廠商成為行業(yè)出清的對象;

2. 向下游延伸的一體化公司。近幾年醫(yī)保局集中采購導致的價格大跳水,或許在提示我們,國內制藥產業(yè)將從高銷售費用、高毛利率轉向低銷售費、低毛利率方向轉化。所以,能依托原料藥優(yōu)勢,發(fā)展下游制劑,順應了這種大方向的變化。

其實在牛腩看來,印度疫情失控導致國內原料藥需求的流失,直接的邏輯可能是利好國內仿制藥公司:

來自印度的仿制藥減少,給中國仿制藥讓出了位置;

國內原料藥供給若突然增加,對于下游的仿制藥公司而言,可以順勢降低成本。

另外,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4年,全球將有約1980億美元的藥品專利陸續(xù)到期——這對于創(chuàng)新藥公司是損失,但卻是仿制藥公司的福音。與此同時,我國也意識到了仿制藥并非一無是處,2019年國家公布了“第一批鼓勵仿制藥目錄”,其中就包括兒童用藥、抗癌藥等品種。

實際上,僅就生意論生意,創(chuàng)新藥公司未必就比仿制藥更賺錢。

一般來說,研發(fā)一款創(chuàng)新藥的成本至少要10億美元,但是創(chuàng)新藥的開發(fā),成功率極低。例如國際大藥廠阿斯利康在1997年到2011年支出的研發(fā)費用大約為580億美元,但是這期間只批準了5個新藥,平攤到每個新藥上的成本高達118億美元。

相比之下,仿制藥模仿的都是成功的創(chuàng)新藥,這相當于考試前提前知道了解題思路,然后打開卷子套公式,其成功率自然高得多。

如果說創(chuàng)新藥是虧錢or賺大錢的選擇題,那么仿制藥就是賺多or賺少的選擇題。這樣看來,仿制藥反而更穩(wěn)妥。而且要不是因為醫(yī)保局的帶量采購,國內仿制藥公司的好日子估計還會持續(xù),只是這對于我國制藥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能力極為不利。

資金這幾年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創(chuàng)新藥上,而仿制藥則慘遭拋棄。但是創(chuàng)新上沒有想象力,不代表基本面利空。帶量采購下的價格大跳水,實際上加速了行業(yè)出清,如果仿制藥賽道能大量淘汰尾部公司,那么“剩者為王”的邏輯便會浮出水面。

股市里面沒有絕對的事情,創(chuàng)新藥和仿制藥的辯證關系,就像今天指數沖高回落一樣——本來一片歡樂祥和的漲聲,結果砸盤來得太突然,實在是不講武德。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馬上要五一放假了,準備從股市提現出去旅游。今年五一出行人數突破2億人次應該不成問題,假期故宮的門票據說已經買完了,所以旅游、景區(qū)、航空看來是有題材的。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