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慶紅衛(wèi)兵墓故事|幫八一五派打仗犧牲的反到底戰(zhàn)士
【墓志銘】朱本武
無(文字已風化)

在沙坪公園紅衛(wèi)兵墓園里,朱本武的墓碑是比較特殊的幾個之一,他的墓碑是在1994年補立的。立碑者,是他的兄妹。
生前,朱本武是重慶江北字水中學學生,是現(xiàn)在的影視明星陳坤的校友。
重慶江北字水中學位于江北區(qū)五里店,創(chuàng)辦于1960年。這所學校的創(chuàng)立,是因為重慶市當時市中區(qū)(現(xiàn)渝中區(qū))學校的規(guī)模,已經跟不上當時的人口增長率,接納不了市中區(qū)眾多的學生。于是,重慶市決定在市郊三個地方,新建三所學校,分流學生。這三所學校,分別是北碚朝陽高中、綦江三江高中、江北字水中學。
和學校大多數(shù)學生一樣,朱本武的家也在市中區(qū),離家較遠的朱本武只能選擇住讀。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在全國蓬勃開展。由于字水中學所在的江北區(qū),通過一座石門大橋便可通往重慶八一五派的大本營沙坪壩區(qū),所以當時八一五派在江北一家獨大,幾乎沒有反對派。但朱本武卻比較另類的選擇了反到底派,并成為反到底九一縱隊中的一員。
朱本武的家靠近重慶臨江門市政協(xié)大院。文革武斗開始后,字水中學八一五派武斗隊住在市政協(xié)大院內,同時很多外地的武斗專線聯(lián)絡員,也住在市政協(xié)大院。
由于朱本武經常去市政協(xié)大院玩耍,學校八一五派的一些人就認識了他。他本人雖持反到底觀點,但他幾乎不怎么參加派系斗爭。
有一天,他去市政協(xié)大院耍時,恰巧碰到長壽縣八一五派到重慶求援,希望字水中學八一五武斗隊開赴重慶市長壽縣(現(xiàn)重慶長壽區(qū))支援長壽八一五派武斗。因為當時長壽縣武裝部“逆重慶大流”,支持反到底派,八一五派在長壽處于弱勢地位。
于是,重慶八一五派決定幫助長壽八一五派,派出武斗隊赴長壽討伐反到底,朱本武也和武斗隊一起出發(fā)。
他們到達長壽的第一個戰(zhàn)斗地點,是云臺川東石油局氣礦辦公大樓。八一五派主攻,反到底派守護。
重慶八一五派組成敢死隊,一起去長壽的朱本武也加入敢死隊中。戰(zhàn)斗打了七天七夜,氣礦辦公大樓最終被八一五派攻克。但敢死隊中的朱本武卻不幸太陽穴中彈死亡,時年18歲。
在清理死難者時,有人發(fā)現(xiàn)朱本武的身份不對,但由于他是幫助八一五派,于是云臺八一五還是將他送回重慶,埋進紅衛(wèi)兵烈士墓地。
朱本武的哥哥回憶說,弟弟身亡后,是他到長壽領的遺體。云臺那一場武斗,死了幾十個人,下葬時都是白綢裹尸,穿一身毛料國服。掩埋時,父親曾來挖過土。墓坑鋪條石,中間是空的,棺材懸在條石上。
由于朱本武的身份不對,埋時沒立碑,當時是一座土墳。
1968年10月15日,兩派組織奉命取消各自的總部,基層組織消失,關于朱本武的派性所屬爭論便毫無意義。
一個戲劇性的情節(jié)是,70年代初知青上山下鄉(xiāng)時,云臺川東石油局進行清隊運動過程中,由于要消除“資產階級派性”,云臺氣礦當時經辦朱本武葬禮用品的工作人員,被要求講清白綢、毛料國服用途。由于朱本武屬反到底派,工作人員講不清情況,被迫找到朱本武的家人,希望他們寫個材料證明這筆錢的確用在朱本武葬禮用品上,但遭到朱本武父親的拒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