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漫談國軍︱新桂系的起家:北伐鋼軍第7軍
說起新桂系,自然離不開李宗仁和白崇禧。李、白兩人能立足民國政壇,并長期與以蔣介石為首的中央相抗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手中掌握著相當的武裝力量。即便中央想方設法裁減旁系軍隊,但到1949年為止,李、白掌控的新桂系嫡系部隊仍然有七個軍,這在民國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他們之所以能走到這一步,和他們的起家資本——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切切相關。
北伐鋼軍
第7軍的前身,主要分為兩支。一為由李宗仁掌握的、原林虎護國軍第7旅13團第2營;一為由黃紹竑掌握的原廣西陸軍模范營。北洋政府時期,廣西局勢混亂,大小軍閥十數股各據一地,尤以陸榮廷、沈鴻英等實力最強。要在群雄割據的廣西生存下來,李宗仁和黃紹竑想起了合作。
1924年7月16日,李、黃兩部合編為“定桂討賊聯軍”,由李宗仁任總指揮兼定桂軍總指揮,黃紹竑擔任副總指揮兼討賊軍總指揮,白崇禧任參謀長。聯軍成立后,不斷吞并弱小軍閥,并先后打敗陸榮廷和沈鴻英兩大軍閥,完成了統(tǒng)一廣西的目標。
李宗仁是擁護廣州國民政府的,在他的主張下,廣西軍隊于1926年3月24日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軍,李宗仁任軍長,黃紹竑任黨代表,白崇禧任參謀長,所轄部隊編組為九個旅二十一個團。早在李宗仁以十萬大山為根據地時,這支部隊就常年在山地活動,至第7軍成立時,因擅長山地作戰(zhàn),所以又有“中國最早的山地兵部隊”之說。

最先進入廣西的是第8旅。當時唐生智的部隊正遭到軍閥葉開鑫部的猛攻,第8旅初入戰(zhàn)場便立即投入作戰(zhàn),發(fā)起勇猛的密集型沖鋒,使葉開鑫的部隊措手不及,被迫后退。此后第8旅與唐生智的第8軍互相配合,接連奪占數地。此時廣州當局派遣第4軍獨立團入湘作戰(zhàn),第7軍的后續(xù)三個旅也都進入湖南,北伐戰(zhàn)爭就這樣正式開始了。
北伐戰(zhàn)爭期間,第7軍在湖南、湖北、江西連戰(zhàn)告捷,尤其是武昌、德安兩戰(zhàn),給吳佩孚和孫傳芳的部隊以沉重打擊。不過在德安城下,第7軍所屬第9團也是傷亡慘重,這個團在團長陸受祺陣亡的情況下依舊對守軍發(fā)起接連猛攻,最后全團的軍官僅剩下團附、連長和排長各一人,其戰(zhàn)況慘烈程度可見一斑。第7軍也因此戰(zhàn)贏得了“鋼軍”的名聲。
龍?zhí)洞髴?zhàn)是第7軍北伐時期打得最為艱苦,也是最輝煌的一仗。
1927年8月,不甘失敗的孫傳芳集結所部主力強渡長江,對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發(fā)起拼死一搏。作為中央軍的第1軍在棲霞山不敵,被迫后撤,使南京暴露在敵軍正面。此時已經由旅改師的第7軍抽調所屬第1師反攻,成功在烏龍山以東將敵軍擊潰。此后第7軍主力又在棲霞山與敵軍發(fā)生激戰(zhàn),經過往返爭奪,終于取得勝利。
孫傳芳見進攻失利,不得不退守龍?zhí)?。?軍則在第1軍和第19軍的配合下續(xù)攻龍?zhí)?,經過一晝夜激戰(zhàn),終將敵軍擊潰。孫傳芳本人倉皇登上汽艇逃往江北,從此一蹶不振。戰(zhàn)后,李宗仁辭去軍長職務,改由副軍長兼第1師師長夏威繼任軍長。

首都保衛(wèi)戰(zhàn)結束之后,第7軍參加了西征,將寧漢分裂的主要謀劃人唐生智部擊潰。此后第7軍長駐湖北,并將湖北發(fā)展為新桂系的第二個根據地。在此期間,第7軍所屬六個師一分為二,第1、2、3師仍然作為第7軍建制,留守廣西的第4、5、6師則合編為第15軍。此外,第7軍還抽調干部和部分部隊,編入第18軍和第19軍,使新桂系的軍事力量逐漸擴大。
1928年2月蔣介石重新控制了南京國民政府,使曾經聯合何應欽倒蔣的新桂系在政治上處于下風。李宗仁不甘居于第二,便苦心經營廣西和湖北,以作今后逐鹿的資本。
北伐戰(zhàn)爭勝利后的編遣會議,成為蔣桂戰(zhàn)爭爆發(fā)的主因之一。在這次編遣會議中,蔣介石的中央軍不斷擴大,新桂系的實力卻被壓縮,其中第7軍被縮編為第15師,原軍長夏威降任師長。
1929年3月蔣桂戰(zhàn)爭爆發(fā),李宗仁原以為依靠廣西和湖北兩地的駐軍完全可以同中央軍放手一搏,不料他所信任的部下卻在南京方面的升官和金錢攻勢下分裂了。以第15師副師長兼第43旅旅長李明瑞為首的一批軍官突然陣前倒戈,使新桂系還沒有開打,就丟失了湖北地盤,剩下勢單力孤的廣西駐軍,無力維持戰(zhàn)局。在這種情況下,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等人紛紛下野,李明瑞以繼任第15師師長的身份擁護新桂系的另一位實力派將領——俞作柏掌握了廣西政權。
好景不長,俞作柏、李明瑞在廣西的統(tǒng)治連半年都沒倒,就被依然擁護李宗仁、黃紹竑的桂軍將領所推翻,他們聯合起來擁護李宗仁回廣西駐政,就連曾經支持倒李的第57師師長楊騰輝也宣布擁李了。
11月22日,李宗仁將第15師和第57師合編為護黨救國軍第8路軍第2縱隊,任命楊騰輝為指揮官。1930年1月5日又改稱為第7軍,所屬兩個師改番號為第5師和第8師,楊騰輝于是成為第7軍的第三任軍長。

李宗仁的割據一直維持到1936年的兩廣事變爆發(fā)為止。由于粵軍陳濟棠部被蔣介石分化瓦解,使成為孤軍的李宗仁已經無法繼續(xù)維持廣西一省的獨立,于是在黃紹竑的奔走說項之下,廣西當局又重新宣布歸屬于南京國民政府旗下。第7軍經過整頓,轄有第19師、第21師和第24師,這三個師后又改稱第170師、第171師和第172師。
反共到底
說起新桂系和中共,那就是一對老冤家。早在四一二政變時,廣西駐軍就開始捕殺中共人士。1935年又與紅軍在桂北和黔東交鋒,始終居于優(yōu)勢。此后紅軍轉往西北,加上抗戰(zhàn)的全面爆發(fā),新桂系與中共之間暫時停止了戰(zhàn)爭。
抗戰(zhàn)爆發(fā)后,第7軍軍長由周祖晃接任,并接連參加了淞滬會戰(zhàn)和徐州會戰(zhàn)。上海一役,是第7軍第一次與日軍的正面交鋒,由于該軍不熟日軍戰(zhàn)法,且裝備、人員又居于劣勢,結果作戰(zhàn)不滿一個月,就損失殆盡,旅長龐漢禎、秦霖以及團長多人陣亡。此后第7軍雖幾經整補,但元氣始終不能恢復。

隨著反共高潮的出現,第7軍矛頭一轉又與新四軍為敵,兩軍“你來我往”互有勝敗,第7軍因此有多名高級軍官陣亡或被俘。如第171師512團團長蒙培瓊在占雞崗被俘。尤其是在1945年4月的王子城戰(zhàn)斗中,第171師遭到重創(chuàng),所屬第511團團黃振雄、第512團團長謝堯先后重傷,師長曹茂琮因指揮作戰(zhàn)不利被撤職。
在與新四軍作戰(zhàn)的時候,第7軍也沒有忘記另一個敵人——日軍。在張淦擔任軍長期間,第7軍先后取得過柳林、黃陂、立煌諸役的勝利。1943年7月徐啟明接任第7軍軍長后,又在壽城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但總的來說,從1939年到1945年間,第7軍的主要任務還是游擊,并不承擔正面戰(zhàn)場的攻防任務。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第7軍軍長改由鐘紀擔任。就在鐘紀奉命率部進駐蚌埠受降的時候,副軍長李本一卻在白崇禧的私下授意下于8月19日帶著第171師搶先進駐南京,成為第一支收復首都的部隊。事后,軍政部下令將李本一撤職扣押,但李氏得到白崇禧的庇護,只是在23日帶著部隊開赴蚌埠。此后由于第7軍調往中原地區(qū)進攻新四軍,這事就拖延了下來。
內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第7軍和由八路軍、新四軍演變而來的解放軍發(fā)生正面交鋒,先后在靈璧、泗縣、淮陰打了幾個勝仗。1947年3月國防部調集部隊對解放軍山東解放區(qū)發(fā)起重點進攻時,第7軍也被列入作戰(zhàn)部隊之列。當友軍整編第74師在孟良崮被解放軍重兵包圍時,作為馳援的主要部隊之一,第7軍卻進展緩慢,消極對待。表面上看,第7軍是遭到解放軍的阻擊而前進緩慢,實際上則是新桂系與中央軍派系爭奪的必然產物。當第7軍于5月18日突破了解放軍的阻擊防線時,整74師早已全軍覆沒。
新仇舊恨,全部爆發(fā)。但是因為政治原因,蔣介石不能拿新桂系的主要將領和部隊開刀,他還需要新桂系繼續(xù)與中共拼命,于是曾經違抗命令擅自進入南京受降的李本一成為了中央的出氣筒。就在李本一完成了山東重點進攻的任務前往南京休假時,被首都憲兵突然逮捕。1947年7月25日,國民政府明令公布“陸軍少將李本一著即免官,并剝奪原授該員之忠勤勛章及陸??哲娂追N一等獎章、干城甲種一等獎章、華胄榮譽獎章”,此外軍事法庭判處他三年有期徒刑。
事情發(fā)生后,新桂系的領頭人物——白崇禧、李品仙等人到處疏通打點,終于在三個月后將李本一保釋出獄,仍回第7軍“帶罪服務”。諷刺的是,1948年3月鐘紀調任第3兵團參謀長后,仍然處于帶罪之身的李本一當了繼任軍長。他“洗白”的原因,很可能與當時的總統(tǒng)選舉有著密切關系,這或許是某種利益交換。

在1949年3月與解放軍地方部隊——江漢軍區(qū)的交鋒中,第172師意外地打了敗仗,李本一沒有想到,他所率領的精銳竟然會被“共匪”的地方團隊擊敗,但這次戰(zhàn)斗并沒有引起李本一的重視,他過高地估計了自己部隊的實力,而且也忽視了當時的士氣。
解放軍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后,江防防線瞬間崩潰。1949年8月,位于湖南的中央軍又突然起義,使新桂系的根據地廣西岌岌可危。對于始終貫徹反共反蔣思路的新桂系來說,他們?yōu)榍笊嬷荒芷此酪徊?/p>
根據白崇禧的部署,第7軍在青樹坪給了解放軍追擊部隊一個措手不及。但回過神來的解放軍立即集中兵力圍攻第7軍,反將該軍擊潰,并俘虜副軍長凌云上、參謀長鄧達之、第171師師長張瑞生和第172師師長劉月鑒,只剩下個光桿軍長李本一沖出包圍圈。
這結局讓白崇禧氣七竅生煙,不過他沒有處罰李本一,因為要和“共匪”干仗,還是需要李本一這樣的猛將。于是,白氏一面重整廣西防務,一面升李本一為第3兵團副司令官,并要其重建第7軍。經過東拉西拼的,終于以廣西幾個地方保安團搭建起第171師和第172師的架子,加上衡寶戰(zhàn)役中未受損傷的第224師,李本一又有了些底氣。
李本一沒有想到,解放軍攻入廣西后,他的第224師首先在梧州覆沒,師長劉昆陽被俘,緊接著第172師又由師長劉維楷率領在百壽起義。李本一只得帶著第171師向第3兵團司令官張淦的司令部靠攏。但又沒想到,第171師師長楊受才卻拋下上級開溜了。
11月30日,第7軍殘部在博白全軍覆滅,李本一化裝脫逃,但仍不免于12月16日在平南被俘。就這樣,新桂系的起家老本,曾經扶持李宗仁當上中華民國代理總統(tǒng)、扶持白崇禧當上國防部部長的第7軍滅亡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