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坐擁第一大盆地,非洲的心臟為何如此貧窮?
原創(chuàng) 豹妹 地球知識局 收錄于話題#沙漠以南的非洲13個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928-非洲的心臟
作者:豹妹
制圖:孫綠 / 校稿:辜漢膺 / 編輯:養(yǎng)樂多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這樣一個國家,它幾乎獨占非洲第二長、流量世界第二大河流,卻至今未能走出貧窮、分裂和饑荒的陰影。這個國家就是剛果(金)。
剛果(金)即剛果民主共和國
(底圖:shutterstock)▼

一般來講,大河兩岸是非常適合人類生存的,世界上許多文明古國都誕生于大河岸畔。這是因為,大河水量充沛,漁業(yè)資源豐富。周邊的河漫灘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其間生物多樣性高,存在大量潛在的可馴化物種。特別是進入農業(yè)社會之后,河流為灌溉與航運提供了簡單直接的解決方案,優(yōu)勢變得愈發(fā)明顯。
發(fā)展出強盛文明的大河文明基本在北溫帶
剛果河和亞馬孫河兩條熱帶大河
在早期文明開發(fā)難度極高▼

然而,幾乎獨享剛果河資源的剛果(金),如今卻成為世界饑餓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個國家自獨立后幾乎紛爭不斷,再加上新冠疫情影響,民生愈發(fā)雪上加霜。
原來我出生時候,我國人均和剛果是一檔
看似相似的起點,懸殊的國運▼

大河深處
在非洲中部西海岸,阿贊德高原、米通巴山脈、加丹加高原、隆達高原之間,形成了面積廣大的剛果盆地。相較于周邊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原和500米左右的平緩丘陵,海拔只有200-300m之間的剛果盆地顯得地勢低洼。
剛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高氣壓帶來的豐沛降雨,迅速沿著地勢匯聚,形成眾多河流,并最終在盆地中心匯聚為一條大河,并在周邊形成湖泊和大量濕地。
剛果盆地及周邊的高原、大河、大湖
(底圖:shutterstock)▼

剛果河長達4640千米,是世界第十長河。如果計算流域面積,則是世界第二,高達401萬平方千米。正因為其廣大的流域面積橫跨赤道,而干流呈幾字形分布,不論氣壓帶風帶如何移動,流域內總有一部分地區(qū)屬于雨季,帶給剛果河較為穩(wěn)定的流量。
多云天氣下的剛果河
作為世界徑流量排名第二的大河,理應相當富饒
(圖:NASA)▼

寬廣的大河對于人類來說,是天然的地理邊界。剛果河數不勝數的支流,則將盆地內的土地分割的尤其破碎。茂密的熱帶雨林,更是影響文明進步的屏障。
如果缺乏現代機械,想要開發(fā)植被茂密的熱帶雨林是非常困難的。即便是最基礎的刀耕火種,第一步也先要將植物環(huán)割殺死,曬出部分水分后才能焚燒,需要耗費大量人力。
這是一片動植物力量仍然非常強大的土地
(圖:shutterstock)▼

今天剛果盆地中占多數的班圖人,也是在公元前后才來到剛果河下游定居。到后來,班圖人才逐漸逆流而上,趕走俾格米人和布須曼人,征服全流域。
注意,所謂班圖人包含了共享班圖語和文化的
數百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族群
這一群體規(guī)模龐大,但內部也千差萬別▼

雨林中的病菌往往能讓外來人類前功盡棄。事實上,在19世紀80年代以前,歐洲遲遲沒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大規(guī)模殖民,其首要原因就是無法戰(zhàn)勝當地以瘧疾為首的疾病。為了適應環(huán)境。當地部分班圖人甚至演化出鐮刀狀的紅細胞。
這也算得上是生物武器了
在發(fā)現特效藥之前,白人深入雨林還是很危險的
(瘧原蟲的循環(huán),圖:NIH)▼

另一方面,當班圖人終于征服了剛果盆地,他們想走出這片相對封閉的地理區(qū)域也變得困難。文明之間的交流是文明進步的重要條件,而剛果的先民們卻被困在了茫茫雨林中。
相較于其他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qū)的河流,剛果河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來講,穩(wěn)定的巨大流量意味著良好的通航能力,然而剛果河在上游與中游之間分布著7個瀑布,阻斷了本該全流域通航的剛果河。
同時,剛果河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之一,這就導致架橋非常困難,當地難以發(fā)展出自己的橋梁建造技術,進一步阻礙了文明的交流。
在剛果河上游與中游之間
基桑加尼和烏本杜之間的博約馬瀑布群
(圖:shutterstock)▼


雨林茂密的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卻導致入??谔幮纬扇侵薜脑陷^少。另一方面剛果河在靠近入??诘牡胤铰洳钶^大,流速較快,入海后的沉積作用并不明顯。在不同原因的綜合作用下,剛果河未能在入??谔幮纬扇侵?。這無疑又讓剛果錯失了一片富庶的地區(qū)和與其他文明交流的窗口。
雖然沒有造出一大片三角洲
但剛果河所裹挾的大量礦物質造福于更大范圍
尤其對東南大西洋的海洋生物大有裨益
(圖:NASA/USGS)▼

總之,雖然熱帶地區(qū)往往降雨充沛、生物多樣性極高,卻并不是農耕時代人類的樂土,人類目前所馴化出的主要植物主食,沒有一種是來自雨林環(huán)境的,古人在這里維系生存已經不容易,更別說發(fā)展出先進的文明。
當然,熱帶很適合各種水果和經濟作物
但現代種植園是成熟文明規(guī)模生產的產物
如果以熱帶作物本身為文明起點,還是很難的
(圖:shutterstock)▼

黑暗之心
盆地地形往往意味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分布。剛果(金)坐擁一千多種礦產,2003年時曾進行過較為全面的勘察,當時勘察的結果是,銅(占世界儲量的15%)、鈷(占50%)、工業(yè)鉆石(23%)、鋅、錳、錫、鉭鈮礦(80%)、鍺、鎢、鎘、鎳、鉻儲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常用與電子元件的稀有金屬鈷、鉭、鈮,幾乎占據原材料供給的壟斷地位。
礦產資源確實非常豐富,分布集中在東部、東南部
事實上是東非的大裂谷周邊▼

然而,剛果(金)的礦產主要集中在剛果盆地在北部、東部與南部,而首都金薩沙位于國土西部。礦產資源集中在臨近邊境的地區(qū),這里同時生活著很多鄰國的主體民族。非洲國家的邊境是殖民宗主國粗暴劃分的產物,既沒有充分尊重自然邊界,也沒有考慮劃界在打亂本土族群關系后的諸多后果。這為日后剛果(金)的資源詛咒埋下了伏筆。
比如隔壁的盧旺達大屠殺
就是后殖民時代非洲族群紛爭的可怕案例
并且這次屠殺和也與剛果內戰(zhàn)有關
(近5000人死在了這個天主教堂,圖:wiki)▼


19世紀末期,剛果遭到比利時殖民。比利時的殖民政府一方面非常暴虐,另一方面國家能力有限,無力管理如西歐般龐大的剛果,做不到短時間內整合比屬剛果境內的254個部族。剛果(金)從比利時獨立之后,馬上便發(fā)生混亂,靠南部的省份先后宣布獨立,依靠聯(lián)合國駐軍才穩(wěn)定了局勢。
比利時在中非的殖民地即今天的剛果(金)
而比利時人對這里只有剝削而無治理
其手段之殘忍,令整個世界發(fā)指▼

隨后,軍人蒙博托上臺,統(tǒng)治剛果長達32年,一方面為剛果(金)帶來了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石油和采礦發(fā)展為支柱產業(yè),以服裝、制糖和裝配為代表的輕工業(yè)有所發(fā)展。剛果(金)一度被吹噓為南非以外,黑非洲第二個工業(yè)化的國家。事實上,這些產業(yè)規(guī)模十分有限,只能吸納小部分勞動力,大部分人依舊從事農業(yè),或住進城市貧民窟,依靠非正式經濟生活。
1973年,蒙博托與荷蘭王子
相比本國人民,獨裁者還是更想和歐洲人談笑風生
至于經濟,整合國家太難,賣資源太容易
(圖:wiki@Mieremet Rob/Anefo)▼

另一方面,蒙博托統(tǒng)治下的剛果貪腐問題極度猖獗,受部落制度尚未完全消亡的影響,政治分贓發(fā)展到總統(tǒng)帶頭挪用國家資源,扶持自己政治勢力的地步。據世界銀行估計,蒙博托統(tǒng)治下的扎伊爾(今剛果(金))只需要5萬名公務員維持政府運作,然而公務員崗位作為肥缺,竟被塞進了 60萬人。礦產、經濟作物莊園也大量轉移到蒙博托及其支持者名下。
蒙博托在老家建的豪華宮殿(之后被洗劫)
(圖:wiki)▼

同時,蒙博托自視為南部非洲霸主和胡圖族的保護人,所以在國內邊境地區(qū)收留、扶植了鄰國的反對派,這一點使得鄰國非常不滿。
蒙博托的統(tǒng)治在大宗商品價格較高的年代尚能維持,然而進入80年代,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剛果(金)經濟一落千丈。國內的反對勢力在鄰國的支持下引發(fā)剛果第一次內戰(zhàn),推翻了蒙博托政權。
盧旺達支持下的國內叛軍
一路向西,目標金沙薩▼

然而鄰國派出的軍隊盤踞在資源豐富的東部、南部不愿離開,被扶上臺的新統(tǒng)治者與鄰國關系再次惡化,導致剛果第二次內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爭。期間的屠殺、強奸、饑荒和疾病,讓這場內戰(zhàn)成為二戰(zhàn)以后最殘酷的戰(zhàn)爭。
為了反擊鄰國軍隊的暴行,東部地區(qū)組織起了各式各樣的地方武裝。和約締結后,這些武裝卻不會就地解散,反而占山為王,成為礦產的實際擁有者,甚至向當地民眾強征稅款。部分武裝還出現了分化,變成新的不穩(wěn)定因素。
第二次剛果戰(zhàn)爭
非洲眾多國家卷入,內戰(zhàn)把剛果禍害得生靈涂炭
而且即使戰(zhàn)爭結束,地方武裝也長期盤踞
(圖:wiki)▼

最好的時代?
2000年以來,世界局勢相對和平,全球化為非洲國家?guī)碣Q易不平等的同時,也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fā)展機遇。隨著中國強勢崛起和全球經濟增長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持續(xù)上升,剛果(金)迎來了GDP增速8%以上的大發(fā)展時期。
只看剛果本身的話
2000年后真的是大發(fā)展時期▼

即便如此,不平等仍然廣泛存在甚至愈發(fā)嚴重。冷戰(zhàn)結束后,依靠超級大國獲取資金、設備、技術的發(fā)展道路已經成為歷史。全球分工讓各行各業(yè)效率提高的同時,也增加了競爭的烈度。
剛果(金)擺脫浩劫不久,國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所以缺少有能力承接產業(yè)轉移的工人,工業(yè)基礎也比較差,缺少發(fā)展工業(yè)的產業(yè)聚集效應。
本質上還是靠賣礦
(圖:shutterstock)▼

同時,由于缺少資金,剛果(金)不得不獲取國際貸款和國際投資。工業(yè)基礎差、礦產資源豐富的現狀決定了這些投資會更多流入礦業(yè),而非下游工業(yè),久而久之造成礦產被外國公司的控制的情況。
方方面面的劣勢決定了這里的工業(yè)想要起步非常困難。由于缺乏競爭優(yōu)勢,經歷長期動蕩,剛果(金)甚至經歷了被動去工業(yè)化的進程。
各種各樣的資源,支撐著全球工業(yè)的發(fā)展
自己掙一點資源稅,實際開發(fā)也不是自己掌控▼

水平相似的鄰國之間競爭同樣激烈,曾經因為種族仇殺引發(fā)內戰(zhàn)的盧旺達,如今已經趨于穩(wěn)定,依靠貿易保護政策和積極招商引資,漸漸積累自己的工業(yè)。走上同樣道路的還有坦桑尼亞和埃塞俄比亞。剛果(金)本國的工業(yè)崛起越晚,面對的競爭者就越多,差距就越大。
剛果(金)東南部盧本巴希的一座廢棄工廠
(圖:shutterstock)▼

這些問題就導致,在貌似一片繁榮的背后,隱藏著不容樂觀的危機。走上工業(yè)化道路的鄰國人口增長率穩(wěn)定在3%,未來可能逐漸放緩;而剛果(金)的人口增長率則穩(wěn)定在3.3%左右,剛果(金)已無力養(yǎng)活目前的人口。
平均每婦女生育數
十年二十年后的人口壓力,肉眼可見▼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全球經濟的持續(xù)乏力,大宗商品價格瘋漲的時代結束了,而2018年該國又發(fā)生了多起部族沖突和大規(guī)模糧荒,聯(lián)合國糧食計劃署為870萬人提供糧食援助,才幫該國渡過危機。
剛果(金)東部邊境難民營
(圖:shutterstock)▼

隨著新冠疫情帶來經濟波動,剛果(金)再次出現糧食短缺問題,部族沖突隨之加劇。截至今年三月中旬,已經造成數百人死亡。
深陷于叢林中的非洲之心一次次錯失了發(fā)展機遇,未能完成部族整合,也無力控制人口,很難讓人對未來持樂觀判斷。該國在可見的未來,恐怕很難發(fā)生逆天改命的轉變,非洲之心還會繼續(xù)黑暗下去。
參考文獻:
1.https://www.un.org
2.http://cd.china-embassy.org/chn/gbgk/t1250928.htm
3.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1206_677680/1206x0_677682/
4.https://chinese.aljazeera.net/news/2018/3/10/un-two-million-children-risk-starvation-in-drc
5.https://news.un.org/zh/story/2021/03/1080602
6.https://news.un.org/zh/story/2021/04/1081412
7.https://news.un.org/zh/story/2019/03/1030501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NASA
END
原標題:《坐擁第一大盆地,非洲的心臟為何如此貧窮?》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