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作為供品的靜嘉堂文庫:日本財閥如何收藏中國珍本古籍

吳真
2015-04-07 11:46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巖崎彌之助

        說到近代中國古籍的海外流失,總會被拿出來舉例的就是日本靜嘉堂文庫現(xiàn)藏的皕宋樓近5千冊宋元古書??墒且话阒袊x者不曾留意的是,靜嘉堂文庫其實位于三菱財團巖崎家墓園玉川靈廟之內(nèi),文庫所收藏的文物古書,全都是靈廟的供品?!对?大雅?既醉》描寫上古祭儀有一名句:“其告維何,籩豆靜嘉”,靜嘉堂之名來自于此,意為古書古瓷等名物就像籩豆之類的供物,絜清潔美,奉納于祖宗的靈前。享受靜嘉堂名物奉納的主人,就是三菱財團第二任社長巖崎彌之助(1851~1908)。

        從中國風水格局來看,玉川靈廟的風水甚佳:它位于武藏野一帶山脈“龍頭”之首的小山上,小山海拔不足百米,山勢平緩,山兩側有兩條活水(丸子川、谷戶川)流經(jīng)并于山前匯合,形成“雙龍戲珠”之勢。你若站在巖崎彌之助的墓冢瞭望四野,西南方的富士山便會跳入眼簾。要知道富士山在古代民間信仰中諧音寓意“不死山”,山上無時無刻燃燒著長生不死的靈藥。日本人只消抬眼望見富士山,心中再大的傷痕也能馬上被治愈,舊時江戶城(東京的舊稱)的達官貴人們都爭著在能夠“富士見”的高地上蓋房子。        

巖崎家玉川靈廟的形勢圖。圖中央的綠色圓環(huán)表示巖崎彌之助的墓冢。

        長眠于風水寶地的巖崎彌之助,每天悠然見富士山,如此冥福倒也罷了,讓中國人羨慕恨的是,山上侍衛(wèi)著巖崎家靈廟的建筑就是靜嘉堂文庫! 20萬冊古籍尤其是皕宋樓近5千冊宋元版古書,5千種珍稀文物,全都是靈廟的供品。彌之助何德何能,享受如此供奉?        

巖崎彌之助的墓冢由英國人Josiah Conder設計,西式墓室的鐵門上刻著“二十四孝”圖案。

三菱基業(yè)的暫時接管人

        正如2009年大河劇《龍馬傳》劇情那樣,追隨坂本龍馬的土佐藩“地下浪人”——巖崎彌太郎,憑著一腔“所奉為公”的浪人精神,于1870年開創(chuàng)了九十九商會(后改名為“三菱商會”)。彌太郎對家里老幺的巖崎彌之助寄予厚望,兩人年紀相差16歲,彌之助一直將長兄當作父親般敬重。18歲那年,彌之助從土佐藩來到大阪研習漢學,才過了兩年,彌太郎在公司的發(fā)展中認識到國際海運必然要求精通外語的接班人,要求弟弟中斷漢學,遠赴紐約留學。彌之助在美國留學了一年,1873年11月便回國奔父喪,以相當于副總裁的身份進入三菱商會,時年僅22歲。

        此后數(shù)年,三菱的海運事業(yè)由于承攬臺灣出兵和西南戰(zhàn)事的軍事輸送而獲得政府的極大信任,成為壟斷日本海運的霸主。物盛則衰,1883年,庇護三菱的大隈重信等政治家失勢,明治政府對待三菱的態(tài)度忽然嚴厲起來,屢次要求三菱與另一家海運公司合并。巖崎彌太郎在這場與政府的拉鋸戰(zhàn)中殫精竭慮,1885年因病含憤辭世,年方五十歲。34歲的彌之助臨危受命,一方面向政府遞上白旗,接受合并,一方面逐漸將三菱的經(jīng)營重點從海上轉到陸地,著力開拓采礦業(yè)和造船業(yè)。僅僅8年間,三菱會社在長崎設立“東方最大的造船廠”,開設了三菱銀行。1893年,巖崎彌之助把三菱總裁的位置讓給28歲的侄子巖崎久彌(巖崎彌太郎的長子),此時的三菱財團,已經(jīng)是緊緊纂住日本命脈的獨一無二經(jīng)濟實體。

        巖崎彌之助退居之時,年方42歲,年富力強,但他時刻銘記著當日兄長“巖崎家自古尊崇嫡系,(我死后)久彌作為嫡統(tǒng),讓彌之助輔佐”的遺囑,將自己定位為久彌成人之前的暫時接管人。遵照彌太郎遺愿,彌之助“清算”家產(chǎn),不僅將巖崎家在三菱中所擁有的權益全部劃歸久彌,還讓長房一支成為家族的本家,自己一方的分支所分得的公共財產(chǎn)只有本家的五分之一。把兄長留下的家族事業(yè)打理至鼎盛之時又盡早交接給侄子的這一段佳話,讓巖崎彌之助在日本民間至今享有與中國古代周公旦一樣的清譽。

東洋之物,留于東洋

        社會動蕩的大變革時代,往往出現(xiàn)大收藏家,巖崎彌之助就是這樣的“國家不幸藏家幸”典型代表。從1870年開始的三十年間,銳意“脫亞入歐”的明治政府推行一系列“廢佛毀釋”政令,許多佛教大寺院被占為神社,寺內(nèi)文物被豪取強奪。在這場文化浩劫之中,就連奈良法隆寺這樣顯赫的大佛寺,也要采用主動上繳寺內(nèi)寶物獻給天皇(即今日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法隆寺寶物館所藏),以求躲過一劫。另一方面,失去了社會身份地位的大名家、武士家為解生活之困,也在不斷地低價拋售舊藏。

        可以說,那三十年間,日本傳統(tǒng)古物的多舛命運,類似吾國之文化大革命。而在當時以西方文化為主導的明治社會,洋風洋物更受本國收藏家喜愛,反而歐美人士甚至中國學者涌至日本搜集文物,當時赴日的黃遵憲、繆荃孫、楊守敬等就收集了許多善本秘籍回流中國。一向“尚古”的彌之助有感于斯,立愿“東洋之物,留于東洋”,以“尋訪東洋名物”為自己的社會責任。

日本茶道的圣品——南宋茶入茄子。巖崎彌之助花費全年的薪水購入。

        1885年1月,整個三菱會社正在被政府施壓而焦頭爛額之時,一向恭順的彌之助卻要求其兄提前支付全年津貼,原來是急欲購入日本茶道的圣品——付藻茄子、松本茄子。這是中國南宋時期流轉東瀛的茶入,輾轉足利義滿、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千利休、德川家康等歷代名人之手,身影總是出現(xiàn)于歷朝歷代的《茶會記》文字中。無數(shù)茶人一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得窺此二圣品之真容。若不是明治政府廢藩置縣,吃慣了鐵桿子莊稼的大名與武士在一夜之間失去土地和俸祿,只能逐漸變賣祖上名物來拯救生活的窘狀,這兩個圣品茶入,是斷斷不會淪落到待價而沽境地的。

        素習茶道的彌之助被這兩個茶入所顛倒,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在此之前的七年間,他更執(zhí)著于購入名刀名劍。明治十年(1877年)政府頒發(fā)《廢刀令》,明令除穿大禮服者(主要為皇室成員)、軍人警察之外,其他人士禁止帶刀。一夜之間,無數(shù)武士世家被迫拋售祖上名刀。少年時即已喜歡把玩刀劍的彌之助,不忍眼見這些往日武士身家性命之所系的名物流散四方,遂將大部分薪水投入到刀劍收藏中?!叭鈺绲亩咽衷谒鸭秳Α钡南⒑芸靷鞅槿毡玖袓u,前來獻寶的古董商人一時間云集門前,如今名列日本“國寶”的手搔太刀包永、國家重要文物的古備前高綱太刀等一批刀劍,就是那幾年所得。

彌之助收藏的日本“國寶”,鎌倉時代的手搔太刀,銘文“包永”。

        最后讓彌之助說服兄長購入茶道圣品的強大理由,卻是名物的討彩“好意頭”。付藻茄子、松本茄子又被稱為“作物”或“九十九”(皆音為つくも),與三菱的前身“九十九(つくも)商會”正好同音——好馬配好鞍,立志全日本第一的三菱會社,自然應該擁有天下一品的名物茶入。彌之助執(zhí)掌財團大權之后,收藏茶物的雄心愈發(fā)壯大,1888年,他從仙臺藩的藩主伊達家那里購入一套曾被宗師千利休過手的十件茶室道具,當然,價格又是外人所不知的天價。

 皕宋樓的一攬子買賣

        1893年,彌之助最敬重的恩師重野安繹,從東京帝國大學退休,隱居東京郊外,全力編纂國史。為了“直接援助恩師之修史事業(yè)”,彌之助在東京神田設立靜嘉堂文庫,開始進入古籍收藏界。當時日本古書商人皆知,如有完整的私人藏書希望完璧售出,找靜嘉堂準沒錯,因為彌之助定下靜嘉堂宗旨是“把握舊藏者藏書之全體像”。中村正直的1萬5千冊舊藏,竹添光鴻的8千冊古書……1894年至1905年的十一年間,幾乎當時日本辭世的藏書家之全部舊藏,盡收入靜嘉堂庫中。

        因此1905年,當日本駐蘇州領事白須直將清末四大藏書家的湖州陸氏意欲出售陸心源皕宋樓、十萬卷樓等藏書的消息告知靜嘉堂文庫,彌之助立刻表達了收購意愿,但就陸樹藩開出的50萬元天價,頗為躊躇。先前陸樹藩謹遵家藏圖書“切勿散佚”的家訓,多方聯(lián)系國內(nèi)藏家,打算集中出售和轉贈,竟無愿意接受之合適單位;后又希望在保持藏書完整性的前提下悉數(shù)折價售與國內(nèi)藏家,商務印書館創(chuàng)辦人之一張元濟等文化人亦多次建議政府和文化機構將陸氏藏書買下,然而兩年間,因售價太高,國內(nèi)竟無一購書意向。陸樹藩當時認為,與其逐漸拆分擇精售出、忍見藏書在自己手上一散再散,不如集中售與日本藏家,至少保證了舊藏的完整性,就是不違先人遺訓。

        1907年3月28日,擔任靜嘉堂文庫長的重野安繹出訪歐洲途中,停泊上海,與陸樹藩會談,訂立協(xié)議,靜嘉堂以十萬清朝銀元(約12萬日本元)全部買下陸氏藏書約44,000冊。是年6月,三菱海運的一艘輪船把這4萬多冊中國古書運至東京,出資的巖崎彌之助,還來不及細覽這些泊來珍籍,就在第二年(1908年)3月去世,享年58歲。        

侍立于巖崎彌之助靈廟之旁的靜嘉堂文庫

        靜嘉堂收購皕宋樓藏書一事,在之后百年伴隨民族仇恨逐漸發(fā)酵,直至近年被稱為“20世紀中國文獻典籍被外人劫掠之重大慘禍”。陸樹藩的曾外孫徐楨基坦言,“當時中日民間書籍購買互有往來,買賣自由,加之系私人藏本,清廷未加干涉,也無暇顧及,他人亦無可奈何。但上世紀30年代后,隨著中日關系惡化,售書日本之事的嚴重性越來越凸現(xiàn)。此舉雖保持了陸氏舊藏的完整性,但卻使我國大量宋元善本流入日本,無價國寶永離故土。欲避免藏書散失之陸樹藩,反而因此背上不肖子孫之罵名,這是陸樹藩生前所預料不及的?!保ㄐ鞓E基口述《陸樹藩其人與皕宋樓藏書售日事》,《史林》2007年增刊)

 散盡千金化名物

        陸樹藩未必預料其背負的身后罵名,巖崎彌之助卻掌控著其一生收藏的身后命運。彌之助遺愿將生前所藏悉數(shù)捐給靜嘉堂,1910年,長男小彌太遵照父親遺愿,在東京郊外的北多摩郡建造了靈廟作為“納骨堂”(骨灰冢),同時在舊巖崎邸宅蓋造日本首個鋼筋水泥書庫,以收藏靜嘉堂文物。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導致東京城中的巖崎家建筑受害慘重,小彌太決定將父親的古物都轉移到郊外,翌年于靈廟之旁加蓋了靜嘉堂文庫的洋館建筑,這一次轉移,恰好躲過了20年后的東京大空襲,實為文物之萬幸。

        靜嘉堂的20萬冊古籍可以說皆係巖崎彌之助的生前私藏,后來又具有“供品”的象征意義,可是除了一本19世紀日本《名刀源秘錄》之外,全部圖書皆未見彌之助的個人藏書印。書過留印,每一部古書無不留下歷代擁有它的主人的私章,這是中國古往今來私家藏書的習慣。巖崎彌之助在所有古書上不曾留下任何一個私章、身后又將全部收藏捐出,可見其走出私家收藏的舊時代、將靜嘉堂收藏事業(yè)當作公共慈善事業(yè)來經(jīng)營的立意。

皕宋樓藏本——南宋刊本《周禮》,現(xiàn)為靜嘉堂收藏。右上的人像藏書印為皕宋樓主人——陸心源45歲時的藏書印。

       彌之助生前極為推崇鋼鐵大王卡耐基"The Gospel of Wealth"一書,親自為此書日文版《富の福音》作序,提倡卡耐基代表的所謂“自由慈善主義”(Liberal Philanthropy):掌握社會剩余財富的富人必須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所擁有的財富為了社會的利益而散盡。捐贈不是為了有錢人精神上的救贖,而是為了改善受惠者的品性和社會風氣。所以,任何捐贈都要精心計算其后果,高度理性化。

        彌之助一生的收藏事業(yè)便是在實踐這樣的慈善主義:當整個社會拋棄東洋傳統(tǒng)的時候,他逆潮流而上,全力收集東洋古物,而在收集古書之時又強調(diào)“一攬子買賣”,堅持最具書志文獻學價值的藏書完整性。

        受彌之助影響,他這一支的家族成員在過世之后,生前蒐集的收藏品都會寄贈給靜嘉堂。靜嘉堂的“巖崎家”印跡,在彌之助身后三十年間漸漸淡化,1924年靜嘉堂文庫開始向全社會公開藏書閱覽,1940年登記為財團法人,成為面向社會公開的獨立法人代表。

        因三菱財團在二戰(zhàn)期間助紂為虐,1945年日本戰(zhàn)敗之后,財團被勒令解散,靜嘉堂文庫被充作國有財產(chǎn),劃歸國立國會圖書館。1970年,靜嘉堂文庫又復歸三菱財團經(jīng)營。時至今日,靜嘉堂在財政上由三菱財團支持,但卻是公益法人性質,藏書面向全世界開放。中國的學者或普通訪客只要提前申請預約,都可以在東京郊外的桃源之處,親眼覲見百年前渡航而來的宋元古書。

        “藏家無三代”幾乎是中國民間收藏的定律,當年陸心源花費萬金搜羅群籍,藏書之富,甲于海內(nèi),熟料三十年不到,其子陸樹藩非但無法善守,且迫于時勢將藏書售與巖崎家,陸家反而因此落下“民族文化罪人”之罵名。而漂泊東瀛的陸家4萬4千冊古書,竟在動蕩不安的百年之后完好地存活下來,這又不得不歸功于巖崎家的文化公益事業(yè)經(jīng)營策略。

        平心靜氣地說,陸氏藏書如果留存在中土,大概難逃四處散佚的結局。這不僅僅是大時代的原因,我們只要想一想時至今日,有哪位中國企業(yè)家具備了百年前巖崎彌之助收藏傳統(tǒng)名物的胸襟與氣魄,就可以知道,并非古物不戀故土,乃因吾國之文化制度尚未成熟矣。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