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中學生扶老人被訛后反向其捐款,助紂為虐還是以德報怨?

4月23日,安徽舒城縣交警三中隊隊長倪敬文向澎湃新聞(m.dbgt.com.cn)證實此事,稱摔倒老人已于21日出院,并在當天接受了小何的捐贈。
倪敬文稱,4月3日早晨,舒城交警三中隊接到報警稱,一位70多歲的老人被學生騎車撞到,后老人家屬要求學生小何一家進行賠償;經(jīng)調(diào)查,小何并沒有撞到老人,而是扶起對方,老人屬于自己摔倒;了解到老人家里比較拮據(jù)后,小何選擇原諒老人,老人也不再要求賠償(老人子女表示,調(diào)查結(jié)果出來前,不在現(xiàn)場的他們聽信老人,認為老人被小何撞倒所以要求賠償),小何同時提出進行捐贈。
事件引起網(wǎng)友強烈質(zhì)疑。
有網(wǎng)友稱:這是美德?值得宣揚嗎?善心如果用在不該用的地方,那就是助紂為虐。
也有網(wǎng)友質(zhì)疑警方辦案不公,“和稀泥”:不僅沒有對涉嫌敲詐的老人進行處理,還鼓勵受害人捐款。
重慶周立太律師事務所律師周立太告訴澎湃新聞,在這件事中,老人誣陷訛詐他人的行為不僅應從道德上進行譴責,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警方可以對其進行拘留,但考慮到老人已經(jīng)七十多歲,警方可以在處罰后不予執(zhí)行;小何對這位老人進行捐贈也是不對的,會助長社會不良風氣,訛詐他人的人反而獲得了回報,這對于類似事件起不到警示作用。
對此,倪敬文表示,小何“以德報怨”,值得贊揚;小何捐款是出于愛心,這件事應從助人為樂的角度考慮,會促進大家相互包容,相互幫助。
近年來,類似老人摔倒后誣陷好人的事件頻繁發(fā)生,重慶康渝律師事務所律師陳保艷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一是當事人法律意識淡薄,不認為自己的訛詐有問題,二是老人仗著自己年紀大不會受到處理;警方在處理類似事件時應考慮到對社會的警示作用。
同濟大學社會學教授朱偉玨認為,對于女孩的“惻隱之心”應給予贊揚,但是從社會角度看,正義是有界限的,給訛詐他人的“壞人”捐贈不值得鼓勵,警方處理此事時也應該秉公辦理,以免引起他人效仿訛詐行為,淡化法律意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