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德國洪災已致160多人遇難:天災還是人禍?有何政治影響?

澎湃新聞記者 閆頌陽
2021-07-20 20:23
來源:澎湃新聞
? 全球速報 >
字號

德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奧地利等歐洲西部多國近日遭遇強降雨襲擊,由此引發(fā)的洪水已經造成190多人遇難。德國的受災情況尤為嚴重,已經有160多人死亡,至少600多公里的鐵路線遭損壞。僅在德國西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阿爾韋勒縣(Ahrweiler)就有至少117人遇難,749人受傷。

路透社等媒體報道稱,這次洪災是德國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媒體畫面顯示,受災地區(qū)許多道路被毀,汽車被水淹沒,洪水退去后在許多街道上和低層住宅內留下了厚厚的淤泥。許多居民只能暫時住在由學校等設施改建成的臨時居住點中,德國軍隊也派出了士兵參與救災。

德國總理默克爾7月18日視察阿爾韋勒時表示,“德語中很難找到詞匯來描述這里遭到的破壞?!?/p>

德國為何會在此次洪災中損失慘重?這場災害又會對兩個月后的德國大選造成什么影響?

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布萊瑟姆鎮(zhèn)(Blessem)災后情況。德國萊茵-埃爾夫特縣(Rhein-Erft)政府 圖

“天災”加“人禍”?

造成這一輪洪災的直接原因是短時強降雨,而當地的準備不足。

德國電視一臺(ARD)7月14日的報道解釋道,此輪強降水的成因是在夏季并不罕見的冷暖氣團交匯現象。但在氣候通常較為溫和的歐洲西北部,如此強度的降水和隨之而來的洪災卻比較少見。法新社援引德國氣象局的數據報道稱,7月14日至15日,許多受災地區(qū)的降水量達到100毫米至150毫米,這一降水量是當地平常2個月的量。與之相比,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季風區(qū),很多地方雨季每月的平均降水量可達兩三百毫米。

地形因素也是此次洪災造成巨大損失的原因之一。一些受災最嚴重的城鎮(zhèn)位于丘陵地區(qū)的河谷中,在一些山區(qū),暴雨引發(fā)的山體滑坡沖毀了房屋,甚至造成人員死亡。

德國希爾德斯海姆大學客座教授、生物學家沃爾夫岡·比克斯(Wolfgang Büchs)對德國媒體“Riffreporter”分析了阿爾韋勒縣阿爾河(Ahr)河谷洪災嚴重的原因:當地巖層幾乎不透水,地形陡峭導致河流流速過高,因此降水迅速匯集到河谷中。另外,人類活動,如改直河道、修建不適當的排水道、農業(yè)用地擴展、城市土地硬化等,也使得洪災更加嚴重。

當地時間7月1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視察萊法州阿爾韋勒縣災區(qū)。  澎湃影像 圖

在極端天氣背后,許多分析將深層原因指向氣候變化。默克爾18日視察災區(qū)時說,人們看到了“大自然能夠施加怎樣的力量”。她承諾要做更多工作應對氣候變化,“我們需要比過去更多考慮自然和氣候的政策?!?/p>

德國波茨坦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的水文學家凱·施勒特(Kai Schr?ter)對法新社表示,現在不能肯定此次災害與全球變暖有關,但是全球變暖使得這類災害更容易發(fā)生:由于氣候變暖,更多的水汽蒸發(fā)到大氣中,高強度降水的可能性就更大。許多媒體也將西歐的洪水與近期北美西部的罕見熱浪聯系在一起,討論氣候變化可能造成的影響。

當地時間2021年7月17日,德國一處公路上被淹的車輛。   澎湃影像 圖

與此同時,此次洪災中的“人禍”因素也不容忽視,一些專家、政客和媒體批評當地預警系統(tǒng)失效、疏散行動太晚、人們缺乏防范意識、聯邦和地方缺乏協調。

美國《紐約時報》16日報道稱,在德國西部北威州的伍珀塔爾市,政府利用社交媒體和城市警報要求民眾居家并撤離較低的樓層,最終當地沒有人員死亡。但是在重災區(qū)萊法州阿爾韋勒縣,當地政府在河水水位到達3米時才發(fā)出了第一次警報,3小時后水位超過了此前的洪水紀錄后當地才宣布了緊急狀態(tài)。在該縣的辛齊希鎮(zhèn)(Sinzig),12名住在護理機構中的殘疾人無法及時得到轉移,最終全部遇難。

英國雷丁大學水文學教授、曾參與設計歐洲洪水預警系統(tǒng)的(EFAS)漢娜·克洛克(Hannah Cloke)在德國電視二臺(ZDF)的節(jié)目中批評稱,所有必要的預警信息都已經發(fā)出,“但是預警鏈條在某個地方斷掉了,信息無法到達民眾那里?!笨寺蹇诉€認為,一些地方撤離民眾的行動太晚,而且德國缺乏聯邦層面統(tǒng)一的防洪措施。

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以及聯邦民眾保護與災害救助局(BBK)負責人阿明·舒斯特(Armin Schuster)均反駁稱,聯邦層面的預警系統(tǒng)起到了作用。舒斯特表示,預警系統(tǒng)已經發(fā)出了足夠的警報,但是該機構無權干涉地方。在德國的聯邦制框架下,針對聯邦機構發(fā)出的洪水預警,具體應對措施由各州自行制定。

一些分析還指出,當地政府和民眾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措施??寺蹇艘舱f,許多民眾沒有意識到“持續(xù)的降雨必然會引發(fā)洪水”。北威州州長、德國執(zhí)政黨聯盟黨總理候選人拉舍特同樣表示,萊茵河歷史上經常發(fā)生洪水,因此沿岸城市已有防護,但該地區(qū)許多較小河流缺乏防洪設施。

當地時間7月15日,在德國西部城市科隆拍攝的水位上漲的萊茵河。  新華網 圖

對選戰(zhàn)影響幾何

在距離“沒有默克爾”的德國大選只有兩個月時,這場洪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ARD的一篇分析稱,“天氣是高度政治的”?!都~約時報》認為,今年的洪災使得氣候變化成為了德國大選的中心議題之一。

各黨對于災害應對很可能對選民產生影響。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16日的一篇報道指出,2002年德國時任總理、社民黨人施羅德穿著膠鞋視察易北河洪災災區(qū)的畫面被認為在選戰(zhàn)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施羅德最終成功連任。

此次洪災后德國各派政客紛紛表態(tài)。目前在聯邦層面以及幾個重災區(qū)州執(zhí)政的聯盟黨和社民黨領導人早已到各地視察、慰問災民,其他政黨也抓住機會爭取選票。

現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朔爾茨先后視察了萊法州以及南部巴伐利亞州的災區(qū),宣布聯邦政府將提供3億歐元的救助,并強調了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美國《華爾街日報》評價稱,朔爾茨已經“進入了危機管理人的角色”。

另一方面,綠黨總理候選人貝爾伯克于16日中斷假期,奔赴災區(qū),強調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貝爾伯克近期被指涉嫌抄襲、簡歷“注水”,此次洪災或可使外界的關注點回到綠黨的氣候政策上來。

Politico報道分析認為,雖然氣候是綠黨主打的中心議題之一,但是在這種全國性災難中進行政治活動也有風險。7月15日,綠黨的聯邦議院黨團副主席康斯坦丁·馮諾茨就因利用洪災攻擊對手的政策而道歉。

德國議會中的反對黨自民黨和左翼黨批評政府應對不力,左翼黨甚至要求聯邦內政部長辭職。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則表示,此次洪水是“自然現象”,和氣候變化沒有關系。

聯盟黨和綠黨目前領先大選民調,但近期聯盟黨的優(yōu)勢正在擴大。Politico評論稱,此次洪水是對聯盟黨總理候選人拉舍特的雙重挑戰(zhàn):他領導的北威州是德國災情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同時他的危機管理能力以及氣候政策也在受到考驗。然而就在視察災區(qū)時,拉舍特被拍到在德國總統(tǒng)施泰因邁爾向媒體講話時大笑,引發(fā)多方抨擊,他最后被迫道歉。

當地時間7月17日,在德國埃爾夫特施塔特,拉舍特被拍到在施泰因邁爾講話時大笑。  人民視覺 圖

德國《明鏡》周刊委托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在“誰是應對自然災害的優(yōu)秀危機管理者”問題上,41%的人選擇了朔爾茨,只有26%的人選擇拉舍特。但還是有最多的受訪者(36%)信任聯盟黨能夠應對自然災害。

此外,德國聯邦與地方的關系再次成為政治討論的話題。由于德國聯邦政府災害應對的權力有限,貝爾伯克要求聯邦層面扮演“更強的協調角色”。澤霍費爾則說,德國分散性的組織方式是“正確的”,雖然需要一些集中的工作,但是“不需要在柏林準許每一個決定”。

    責任編輯:張無為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