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內航空試水“伸腿費”引發(fā)不滿,網友送橫批“錢鉆子”
【編者按】
想在飛機上坐得舒服點,恐怕得交“伸腿費”了。近日,國內各大航空公司紛紛試水“選座收費”,引發(fā)不小爭議。
今天(10月13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以《飛機“伸腿費”,能否更舒服》為題刊文。文章指出,與其說大家不滿的是“伸腿費”本身,不如說是對稀里糊涂“被收費”的詰問。
對國內航空收取“伸腿費”不滿的背后,折射出大眾對賣方市場的詬病。航班取消,不加解釋,便讓乘客滯留機場;行程改變,退票引發(fā)爭議,卻一切“以我們的解釋為準”……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類似的“霸王”事件,不在少數?!罢f收就收,說收多少就收多少”,航空公司這樣的強勢姿態(tài),自然很難贏得乘客的認同。
細水長流,多做服務的“加法”,才能讓買賣雙方取得共識?!吧焱荣M”也當作如是觀。
全文如下:

想在飛機上坐得舒服點,恐怕得交“伸腿費”了。
近日,國內各大航空公司紛紛試水“選座收費”服務,針對經濟艙前排和應急出口等好座位,向乘客收取一定的選座費。先到先選,變成了付費先得。這一舉措,引發(fā)不小爭議。
“ ‘心儀座位’分三等,‘坐享其程’需付費,橫批:錢鉆子?!本W友對此的吐槽,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觀點。不過,選座收費,若理解為只是航空公司一廂情愿的“小九九”,恐怕也不全是。人的偏好是多樣的,有人喜歡一望無際的海,有人喜歡層次分明的云,還有人喜歡眉黛斂秋波的山。對座位,同樣如此。一個可資類比的例子是火車票,除了有坐票、臥鋪票之別外,同樣是臥鋪,還有上、中、下三種類別。市場的力量,總是在供需相互對接之中萌芽的。正是因為乘客有需求,愿意付錢選座,這項服務才有成長的空間。
但批評,也并非沒道理。機票價格是否默認包含座位的費用?收取“伸腿費”是否屬于“二次征收”和變相漲價?即使要收,標準是什么?收費之后有更好的服務嗎?這些問題,才是讓乘客質疑的關鍵。然而從目前來看,不少航空公司對此并沒有細致的說明。旅途短、乘客多、服務跟不上,卻突然要多收費,引發(fā)不滿也是必然。其實,讓乘客“明白地乘飛機”,也是一種“服務”。服務沒有跟進,就難免會讓公眾有“飛機價格天上飛,航空服務地上看”的感覺。與其說大家不滿的是“伸腿費”本身,不如說是對稀里糊涂“被收費”的詰問。
一個對比是,對于收“伸腿費”,國際航空和廉價航空受到的批評較少。究其原因,廉價航空機票本來就低,本身并不含行李托運、機上餐飲等服務,收取“伸腿費”,也就鮮有人質疑。而對于國際航空,旅程較遠,機艙里不能隨意走動,能有一個相對較大、較舒適的空間,對乘客而言,無疑是更好的體驗。這也說明,讓消費者看到“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收費才能收得明明白白、堂堂正正。
對國內航空收取“伸腿費”不滿的背后,還折射出大眾對賣方市場的詬病。航班取消,不加解釋,便讓乘客滯留機場;行程改變,退票引發(fā)爭議,卻一切“以我們的解釋為準”……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類似的“霸王”事件,不在少數?!罢f收就收,說收多少就收多少”,航空公司這樣的強勢姿態(tài),自然很難贏得乘客的認同。
還是古人說得好,“一樁生意,七分服務。買主買主,衣食父母。生意要成,為客參謀”。市場經濟下,消費者的信任和口碑是一張“金名片”。細水長流,多做服務的“加法”,才能讓買賣雙方取得共識。“伸腿費”也當作如是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