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蘇智良受聘南京利濟巷紀念館館長:中國該有慰安婦主題紀念館

澎湃新聞記者 龔菲
2016-04-18 20:14
來源:澎湃新聞
? 長三角政商 >
字號

2015年12月1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分館——利濟巷舊址陳列館(下簡稱利濟巷館)正式開館,對公眾開放。這也是中國大陸首座經(jīng)“慰安婦”親自指認的、亞洲最大的以“慰安婦”為主題的紀念館。
今年4月18日,澎湃新聞(m.dbgt.com.cn)獲悉,有“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第一人”之稱的蘇智良教授被聘為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館長,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徐寧為蘇智良教授頒發(fā)了聘任書。

蘇智良先生是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導,上海師范大學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人文與傳播學院院長、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的史學專家。1999年2月,蘇智良教授撰就了我國第一部全面探討中國婦女受辱的專著——《慰安婦研究》,被譽為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第一人。

據(jù)介紹,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的建設(shè)過程中,蘇智良教授傾力指導大綱撰寫,落成開展后又專程來館查對資料,為展陳調(diào)整提出專業(yè)的指導性意見,對陳列館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今年3月,江蘇省新型重點高端智庫——“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成立,蘇智良被聘為智庫首席研究員。

蘇智良作為一名上海近代史研究的學者,轉(zhuǎn)身為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專家,源于一次與日本教授的偶然交流。

1992年3月,36歲的蘇智良在日本東京大學擔任客座研究員,某次學者間交流時一位日本教授向他求證,“日軍第一家‘慰安所’在上?!边@個說法是否真實,這個問題讓蘇智良吃了一驚?!拔已芯可虾J芬灿幸欢螘r間了,卻從未聽說過。”蘇智良說,當時的他暗下決心,要把這個問題研究清楚。開始蘇智良以為這只是個小課題,沒想到一頭扎進去后,竟堅持了20多年。

1999年,在他的倡議下,上海師范大學成立了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2000年,蘇智良教授擔任東京“慰安婦”民間法庭審判中國代表團團長;2007年,他創(chuàng)設(shè)了中國“慰安婦”資料館,這是繼首爾、東京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有關(guān)“慰安婦”的紀念資料館;此外,他還主持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侵華日軍‘慰安婦’研究與文獻整理”等。2015年,蘇智良教授作為首席專家,參與了中國“慰安婦”檔案申請世界記憶遺產(chǎn)名錄的工作。

20多年來,蘇智良教授足跡遍及全國,找到大量的慰安所原址,還自掏腰包援助受害者。他坦言雖然艱難與沉重,卻是義不容辭的堅持與責任:“我遇上了,就不可能轉(zhuǎn)身離去!”

日本政府一日未就“慰安婦”問題向世界和受害者進行深刻反省和謝罪,而關(guān)于“慰安婦”問題的研究也一直在世界各地持續(xù)進行。作為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的館長,蘇教授表示,將積極參與到陳列館的各項工作中,為那段殘酷的歷史,奉獻自己的心血和力量。

據(jù)介紹,此次聘任采取掛職方式,實行任期制,3年為一任期。受聘學者作為館長,主要承擔業(yè)務(wù)建設(shè)和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職責,每年要帶領(lǐng)中心成員至少完成一個以上的重點研究課題,提高中心的研究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

據(j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介紹,利濟巷館從12月1日開館以來,已有近25000人前來參觀。

蘇智良 澎湃資料圖

【對話蘇智良教授】

澎湃新聞:作為利濟巷舊址陳列館的館長,未來您有怎么的想法和規(guī)劃?

蘇智良:首先是對這個陳列館的定位問題,這里可以說是目前亞洲也是世界上關(guān)于日軍慰安婦最大的一個博物館,是揭露日本推行性奴隸制度一個重要的陳列館,如何把這個館辦好,我有幾個想法:

第一是基本陳列要做的更精致、更準確。我每一次館里都會對館里做一些微調(diào)。譬如為了方便參觀者了解,在介紹披露慰安所規(guī)定時,把中文貼在那里,這不就變成中國人進去了嗎?本來應(yīng)該是日文,就必須要恢復日文,而且日文當時也是有照片的,有照片就必須按當時的來恢復,現(xiàn)在這項工作正在做;還有就是樸永心裸體照,我說從性別的角度,還要考慮到,如果是青少年進來,有些是應(yīng)該打馬賽克。要做到更到位、更精致。

第二就是繼續(xù)收集資料。應(yīng)該把陳列館當成是一個資料和研究中心,這也是南京市政府希望這里掛一個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的南京分中心牌子的意義所在。

第三是要更加國際化,并且要跟相關(guān)的國家和地區(qū),包括臺灣地區(qū)加強交流。這個館去年12月剛剛建立,還沒有很好的開拓,但是我這里已經(jīng)介紹了一些國外的朋友、研究者去,包括我請日本中央大學歷史學教授吉見義明教授到這里來參觀。

另外一個方面,要推進學術(shù)研究。適當?shù)臅r候,譬如說,12月13號國家公祭日前后,我們能不能舉行一次南京的這樣一個慰安婦和慰安所研究的發(fā)布,或者召開學術(shù)研討會,我想作為地方性的一個陳列館這樣的活動可以引起更多人的關(guān)注。因為南京的慰安所規(guī)模非常大,在亞洲城市當中的規(guī)模也是屬于非常大的,所以要把這些情況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以后公諸于世,讓世人知曉。其實包括日本,包括那些日本右翼他不太知道這些東西,更不要說其他了。

澎湃新聞:對于慰安婦制度的研究,此前一直沒有太多人去關(guān)注與研究。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對這方面進行研究的?

蘇智良:全世界研究慰安婦問題基本都是從1991、1992年開始,在此之前,大多人是不知道這事。事情的起因據(jù)說是發(fā)生在美國的一件事情。1990年初春,洛杉磯的KDED電視臺播出一檔“戰(zhàn)爭時的世界”的節(jié)目,其間一位在美國發(fā)了財?shù)娜毡救司谷煌跛缘匦Q,在太平洋戰(zhàn)爭初期日本之所以會勝利,是“因為有韓國慰安婦照顧著日本的士兵”。此言一出,大大傷害了韓國人的感情,尤其是那些原來的“慰安婦”們,她們隱忍多年的傷口終于迸裂,這樣導致了一些政治人士的抗議,從美國一直到亞洲,于是,1991年8月14日,67歲的韓國老人金學順老人第一個勇敢地就站了出來作證:“我就是一名被日軍抓去強制賣春的慰安婦?!彼瑴I帶血的親身控訴,給日本政府當頭一棒。金學順老人站出來以后,就有一批一批的都出來了,所以我們國家也是在1992年的時候,萬華、李秀梅(音)等等在山西站了出來,慰安婦的真相逐漸的才開始揭開。

但整體上,在過去的20年里,跟南京大屠殺研究相比,慰安婦的研究隊伍還是很小。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個情況呢?一個是資料非常少。因為做歷史研究,就是要資料。張憲文老師編的《南京大屠殺史料集》有72卷叢書,慰安婦資料,我現(xiàn)在也在編,可是我可能連7卷都編不出來,所以說資料少。此外,我們還要懂日語,如果不懂日語、沒法收集最初的資料;再則就是必須要田野調(diào)查。因為資料少,所以要通過口述來獲得。這項工作很艱苦的,我跟我的學生們反復的一個一個地方的調(diào)查,但是很遺憾,我們這個團隊人還是少,人手還是不夠。再加上這個題材很隱秘,日本當時想刻意隱瞞,后來銷毀大量檔案,想要找到真實的資料,確實是很辛苦。

澎湃新聞:南京利濟巷陳列館從籌備到開館,您提供了很多資料。您覺得陳列館之所以可以保留下來,應(yīng)該歸功于誰?

蘇智良:利濟巷慰安所遺址最早是南京大學已故教授高興祖先生發(fā)現(xiàn)的。1998年,我曾在高興祖教授的陪同下,對利濟巷慰安所遺址進行過初步的調(diào)查。

后來要說起最大推動作用的,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是2003年,我邀請了來自朝鮮平壤的受害者樸永心來到南京,確認了她當年的受害地——利濟巷慰安所。在這件事情上,一直關(guān)注“慰安婦”這個女性人權(quán)重大問題的朱弘對此事業(yè)給予了很大的推動。西野瑠美子曾表示,美軍拍攝的照片里有樸永心老人當年的影子;當年在美國聯(lián)軍昆明俘虜名單里,有樸永心老人的名字;當年日本老兵的回憶錄里也有這個朝鮮名“樸永心”、中文名為“若春”的慰安婦的記錄,到了2003年,經(jīng)過老人的確認,這段歷史被完完整整的記錄下來。

澎湃新聞:我記得2003年之后,也就是第二年,利濟巷面臨了拆遷,現(xiàn)在能保存下來實屬不易,您對這件事情是如何看待的?

蘇智良:確實,南京的居民都知道,利濟巷大街原本很長,但利濟巷的另半邊街早在歷史的進展中消失了,利濟巷斜對面原來還有一條小利濟巷,已經(jīng)被拆掉了。2003年的時候這半條巷子也要拆遷。2004年初已定下具體拆遷方案,等到方案一實施,整個利濟巷就要完全消失了。

早在1998年8月14日,“慰安婦”制度的另一個受害國——韓國,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慰安婦歷史館”。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受“慰安婦”制度殘害最深、受害地區(qū)最廣、受害人數(shù)最多的中國,卻沒有一個這樣的紀念館。不過,幸運的是,利濟巷最終還是保留下來了,所以我要說,南京市政府和人民很有擔當,盡管經(jīng)過了11年,最后想明白了,投巨資予以保護。并且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成世界第一。這個是很有擔當?shù)?/strong>。

過去存在一些舊觀念,認為像這種性迫害的一個場所,干嘛還要保存下來,要建紀念館。我記得過去有一個日本人跟我說過,他是針對戰(zhàn)爭的記錄,他說如果你們中國人也遺忘,我們?nèi)毡救诉€會記得嗎!我們作為一個受害者,怎么從這個當中汲取教訓,怎么走好未來的路?如果我們自己都是好了傷疤就忘了疼,那加害者的日本他還會記得嗎!從這個角度來看,利濟巷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

澎湃新聞:利濟巷陳列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后,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譬如如果有未成年前去參觀,館里的解說人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蘇智良:根據(jù)參觀者的年齡和接受度,館內(nèi)的解說詞應(yīng)該是不一樣的。我注意到,在韓國也有這樣的場所,韓國“慰安婦歷史館”的規(guī)模比我們小的多了,但他也有很多孩子去參觀。孩子也能夠接受這樣的一個教育,特別是少女銅像星期三的示威活動,大量的青少年加入,會讓人很感動。我觀察過好幾次,大學生甚至于更小的都在參與,年輕人為主。這是一個民族了不起的地方。我們現(xiàn)在大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參觀的人,年輕人們多,這個挺好的。

韓國的“慰安婦歷史館”門前做了一個少女銅像,利濟巷舊址陳列館內(nèi)的銅像是以樸永心老人的形象塑造的,是一個老人的形象,如果改成少女的,會不會更震撼?

“慰安婦”的歷史是世界婦女史上空前的、最為慘痛的女性集體被奴役、被殘害的記錄。根據(jù)我們不完整統(tǒng)計,就是慰安婦群體,一般來說是18-22歲左右。但是13-18歲也找到過很多。13歲,你想想。13歲完全是個孩子,她就被蹂躪了。當然也有更年長的,30歲、40歲的也有。就是說,總體上是這樣的一個年齡段。

韓國在青少年中發(fā)起“我跟她們比童年”的活動,就是讓孩子們?nèi)⒓?,我?7歲和慰安婦奶奶的17歲,這種比較對孩子們來說更加刻骨銘心。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跟戰(zhàn)爭時候相比,他們背井離鄉(xiāng)被強制遭受那樣的苦難,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我在想利濟巷舊址陳列館,可不可以也設(shè)計一些這方面的活動,包括放映等等,還可以搞一些征文,來擴大它的社會影響力。

澎湃新聞:中國現(xiàn)在對慰安婦的研究在國際上是處于一個怎么樣的水平?

蘇智良:我們總體上的對慰安婦歷史的研究還是有重大突破的,各有特點。譬如說日本他找尋到了比較多的是官方文件,當然日本還有一個就是亞洲各地的調(diào)查,對慰安婦的研究進行了很好的推進。這個就是有一批進步的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作家一起來參與。所以他們最初的人群是很龐大的,投入的人最多。

韓國對受害情況也做了調(diào)查,但是他們的學術(shù)研究性總體上不夠。菲律賓東南亞各國對自己的情況做了一些調(diào)查。在中國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一個對資料的挖掘,特別像吉林省檔案館,關(guān)東軍檔案當中的那一部分,等等,包括對舊報刊,我們也是不斷的挖掘出來一些東西。第二,是對生存的狀態(tài),那些幸存者進行了調(diào)查。再有一個對日本整個的慰安婦的制度的推行、理論,它的歷史等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澎湃新聞:我記得您之前做慰安婦調(diào)查時,當時仍在世的慰安婦老人尚有一百多個人,現(xiàn)在也僅剩21人,在這個過程中,給您感觸比較大的是什么?

蘇智良:一個是戰(zhàn)爭的苦難。她們幾乎無一例外的遭受到身心兩方面的傷害,其中有好幾位是精神失常。有些人是自殺。第二個感觸,戰(zhàn)爭結(jié)束以后那種幸福還是沒有建立,因為這樣的苦難、這樣的遭遇,反而受到社會的歧視。再加上日軍迫害的后遺癥,譬如說很多人沒有生育能力,所以她們的婚姻也是不幸福的,很多人的生活是不幸福的。再有像萬愛花這樣,干脆不結(jié)婚的。第三個感觸就是我們的社會對她們這個受害群體還是比較冷漠的,只是到了最近幾年才有所改善。

澎湃新聞:在調(diào)查的過程中,有哪些老人給您留下了較深的記憶?

蘇智良:一個是荔浦縣城的韋紹蘭,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老人,很起勁,很有生命力。我跟我太太一起三年,過了年就到她家去。到她們那個荔浦縣城,所有的都關(guān)門的,大家都沉浸在春節(jié)中,早餐、中餐沒地方吃的,所以我們就住到她家去,跟她們一起生活,同吃,感受。我們說,要給她們寫一本書,這本書要寫的好一點。從人性的角度去思考?,F(xiàn)在太忙了,所以我們只是記錄,就把這些素材先記下來,然后等到有空了再寫。

韋紹蘭是一個比較堅強的老人,但不是每個人都像韋紹蘭那樣。有很多人是很抑郁的,有在中國的朝鮮人,也有中國人。就是苦難壓垮了她們,也有人想不通的“為什么我那么苦”,戰(zhàn)爭時候遭到這樣的蹂躪,丈夫有結(jié)婚的,又被拋棄,沒有孩子。終于養(yǎng)大一個養(yǎng)子,養(yǎng)子又對她粗暴,也有這種。

譬如說像袁竹林,她也是非常奇特的經(jīng)歷。戰(zhàn)爭結(jié)束以后她再次結(jié)婚,此前的丈夫離開了,因為戰(zhàn)爭就再也沒有找到,后來又結(jié)婚了,結(jié)婚了以后到了50年代憶苦思甜,她又被認定是日本特務(wù),組織上動員她的丈夫跟她離婚,然后她去黑龍江勞改,勞改到文革接近結(jié)束?;氐搅宋錆h,八個平方的一個小屋子。還好她有個養(yǎng)女,和養(yǎng)女是相依為命,但是養(yǎng)女后來到廣東去工作了。她那個時候經(jīng)常是半夜會打電話給我,說她的鄰居在砸她的門,求我去救救我她。她這是幻覺。我后來就跟她的養(yǎng)女說,要不要我打110給武漢市公安局。她養(yǎng)女說千萬別打,她媽媽的病并不是真實的,她一直認為周邊的人歧視她,因為自己身上很臟。所以她是這樣一個人。當然她可能鄰里關(guān)系也不太好,因為我到她家好多次,從來沒有看到一個鄰居跟她打招呼或者她跟她們打招呼。就是這樣一個孤老太太。還有很多。

這些老人心理上都有很深的創(chuàng)傷,南京大屠研究者張生、張連紅他們對這樣的人群都做心理方面的研究,我夫人做過比較多的嘗試,就是跟她們說話,陪她們聊天,她們會講,在這方面女性對女性會更容易一些,就是怎么消除她們自己內(nèi)心的陰影,比如說自己身上臟,自己好象不體面,就是這樣一些,然后教她一些簡單的方法。

澎湃新聞:目前國內(nèi)還有多少慰安所遺址,您覺得都需要保護下來嗎?

蘇智良:現(xiàn)在全國遺址陳列館就三個:黑龍江、云南、南京。我并不認為所有的慰安所遺址都要保護。相反,一些重要的城市,保留一個,一到兩個就可以了。不是說都要。但是有些地方必須在拆除之前調(diào)查清楚,在拆除以前。這個也是實事求是吧。你說到處都是慰安所遺址博物館,那誰去看,不可能。

我建議上海的“海乃家”慰安所作為第一個這么大的沙龍,應(yīng)該保留下來做陳列館,另外,還有一個就是武漢。廣州最近幾年不知道拆的怎么樣。但是在廣東的一個島上現(xiàn)在有一個慰安所遺址保留下來了,但還沒有做成紀念館,就是不拆了,那個建筑以文化遺產(chǎn)的形式保留下來了。

我并不是說一定要保留好多好多。假如這個房子在,可以立一個牌子,戰(zhàn)爭時候這里是怎么回事兒,這也是一種辦法。以不同的形式來保留。譬如說這個建筑本身還可以,留下一個外立面進行部分保護,其他的拆掉,將來這個地方做成一個紀念性的牌子,也就可以了。并不是說都要保留。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