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劉浦江遺稿:點校本《遼史》修訂是怎樣進行的

劉浦江
2016-05-06 10:25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2013年6月15日,在最后一次《遼史》讀書課上,劉浦江先生總結(jié)陳詞,宣告《遼史》修訂工作初步完成。此前一天,先生專門致信稱,“歷時六年的《遼史》修訂工作將于明日結(jié)束,今晚翻看這些年來的修訂檔案,感慨良多,把最早的兩封郵件發(fā)給大家分享”。其中一封郵件寫于2007年4月30日,略敘斯事緣起,現(xiàn)摘錄如次:

“中華書局即將開始修訂二十四史點校本的工程,計劃用時5至7年。我已經(jīng)接下《遼史》……我之所以接受這項任務,主要是想把這項工作用來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一個重要手段,對于學遼金史的學生來說,這是進入專業(yè)領域的一個最佳途徑。目前的《遼史》點校本出自馮家昇和陳述先生之手……我們的修訂本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一步,所以這項工作的要求是很高的……雖然我們現(xiàn)在也有《四庫全書總目》研讀、《三朝北盟會編》研讀之類的讀書課,但這項工作情況不同,因為要做到能夠正式出版的程度,而且是這樣的一部書,所以會做得很規(guī)范、很嚴格,大家可以通過這項工作受到更嚴格的學術(shù)訓練,要求不一樣,效果當然也就不一樣。”

在研讀《遼史》的數(shù)年間,先生始終持此信念,教書育人。如今,《遼史》修訂本正式刊行,先生卻已歸道山,無緣得見。弟子謹據(jù)先生生前在讀書課上的影像錄音,將先生的總結(jié)發(fā)言整理出來,以示紀念,文中個別詞句、語序容有改動。(本文原載《中華讀書報》,經(jīng)授權(quán),澎湃新聞轉(zhuǎn)載。)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浦江

昨天晚上我把最早的郵件給大家發(fā)了兩份。中華書局修訂“二十四史”的第一次會議是2007年5月份在香山飯店召開的,由于之前已經(jīng)在醞釀這件事,所以當時我很早就做了準備。大概從2007年5月中旬開始讀《遼史》,到今天已有六年一個月。

昨晚我清點了一下每個人的點校情況。我先說每個人點的卷數(shù),任文彪最多,是19卷,然后康鵬、邱靖嘉各16卷,苗潤博13卷,肖乃鋮11卷,樂日樂10卷,陳曉偉8卷,趙宇7卷,高宇5卷,曹流5卷,林鵠4卷,聶文華2卷。另外高宇還承擔了很多前期工作,編纂《遼史勘誤》《〈永樂大典〉引用〈遼史〉匯編》《遼代石刻新編》,工作量都很大,對于我們后來的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文彪的《禮志》《樂志》《儀衛(wèi)志》,很枯燥,很麻煩,但文彪做得很有興致,也很細致。靖嘉的《歷象志》,主要是《閏考》《朔考》那兩卷,做得非常徹底,所以出的成果也最多。其中《朔考》那卷讀了2個月,共計8次課。康鵬的《地理志》工作量非常大,非常麻煩,本來歷代正史《地理志》都很麻煩,《遼史·地理志》尤其麻煩。潤博的《營衛(wèi)志》難度是比較大的,此外還有4卷表,涉及到世系,非常棘手。曉偉一開始從“傳”讀起,楊績、楊皙那篇文章,就從這里面讀出來的。然后還有林鵠的《百官志》,做得非常徹底,初稿做了二十多萬字。

我們這六年多來,通過讀書課培養(yǎng)學生,事實證明這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方式。這些年來通過點《遼史》,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表的文章,我粗粗算了一下,大概有十幾篇。我一開始目標就很明確,我首先不是為了項目而做這個項目,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從2007年開始,最初是每周讀半天,后來沒多久變成一周讀一天。2010年有一個學期因為開四庫的課,是兩周讀一天。中華一直催進度,我就說,我們這個工作始終沒有中斷,但是我們的進度就這么快,我們一字一句地過。因為《遼史》篇幅小,所以能夠這么做。這些年,我算了一下,自始至終參與這項工作的大概只有靖嘉。康鵬和曉偉因為中間都出去過一年,所以沒有完整參加。

我覺得通過這樣一個讀書課培養(yǎng)學生的效果非常好。原來不是學歷史出身的同學,可以通過這個讀書課很快地找到感覺,進入歷史學的學術(shù)領域。原來基礎并不是很好的同學,通過這個讀書課,可以在學術(shù)上迅速成長起來。本科的同學可以由此進入遼金史領域,有了真正的感覺。這些都是讀書課帶給我們的收獲。

這幾年我們能夠感覺到大家明顯的進步,2007、2008年的時候,一開始大家不會寫這種半文半白、文言體例的東西,稍微復雜一點的校記或者長編說不清楚、寫不明白。那時候基本上都是在讀書課上重新寫。大概讀了一年多以后,大家漸漸有了感覺。最近這兩三年,大家寫的初稿基本上都能用,有修改的基礎。而且很多問題,大家不容易獨立發(fā)現(xiàn)。比較典型的是靖嘉的皇太子、皇太弟問題,曉偉的楊績、楊皙問題。當時的初稿基本上都是承襲原來??庇浀恼f法。但是我指出這個肯定不對,或者說應該再往前走一步。然后大家去做,最后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通過這幾年的讀書課,使得大家盡快入門,而且很快進入到學術(shù)前沿。我覺得這是一個收獲。

第二個收獲,通過這樣一種讀書課的形式,使得大家進入學術(shù)領域,不走彎路,是一種正道。我們養(yǎng)成了一種實證研究的路子,一種嚴謹?shù)膶W風。因為我們的讀書課,不管是寫校記還是長編,尤其是校記,我們是錙銖必較的。每一個字該改不該改,尤其是改字,是非常慎重的。一個很小的問題,一個標點符號,都反反復復討論。這樣一種訓練,養(yǎng)成了大家一個好的習慣,將來做學術(shù)的話,會有一個很好的根基。

《遼史》修訂本

雖然《遼史》涉及的文獻有限,但是我們要求窮盡材料,要求一手的東西。傳世文獻大家都用最好的、最靠得住的本子,石刻大家也盡可能找拓本。在點校的過程中,相關的學術(shù)史,基本上都做了一個窮盡的工作。幾年下來,大家細細研讀一遍之后,以后不管做什么,《遼史》里面大概有什么,大家一定有印象。而且在討論的時候,涉及到的很多問題,可能是一句話、一個詞、一個名物制度,就會從里面牽扯出來。這為大家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遼金史的資料雖然有限,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民族語文、出土文獻以及民族學、人類學的方法來彌補。讀《遼史》的時候,涉及到民族語文的東西比較多,對大家養(yǎng)成這方面的意識也有好處。

另外,說到大家的收獲,還有一點,就是大家對古籍文獻整理,知道一個基本的路數(shù)?!岸氖贰钡狞c校整理是最嚴格的,我們經(jīng)過了最嚴格的規(guī)范訓練。如果大家以后整理別的古籍、別的文獻,包括寫文章做研究的時候處理材料,會知道規(guī)范分寸,知道應該怎么做。

雖然我們六年多,就讀了一部《遼史》,但是讀得非常徹底,訓練也是多方面的。如果要反思這門課的局限,一是限于點校本的體例,出校記的范圍是比較窄的。不能出校的、屬于考史的東西,我們沒有深入挖掘。二是對于大家的知識面還是有限制。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可能還會讀圖像的東西、地圖的東西、民族志的東西,或者宋代的文獻。研讀品類如果豐富一些的話,對擴展大家的知識面,可能會更有利一些。

我們的修訂工作現(xiàn)在就告一階段。下面統(tǒng)稿的工作量還是一個非常繁重的工作,尤其是前幾年讀的部分,現(xiàn)在偶爾牽涉到前面的東西,返回去一看,問題還很多。還有統(tǒng)一體例,按說統(tǒng)一體例是最簡單的,但是現(xiàn)在看來,還有非常多的問題??偟膩碚f,我們的工作應該比原來的點校本有明顯的提高。我們現(xiàn)在能夠看到的東西,比如說石刻,比陳述先生那個時候要多得多;陳述先生那個時候不能檢索的東西,我們能檢索。這些都是我們的有利條件。而且一個人點校,畢竟不如集體討論能夠解決問題那么徹底,一個人總會有顧此失彼的時候。此次修訂本里面肯定還會有很多問題,但是在目前材料情況下,我覺得近期提高的余地不大。也許再過二十年、三十年,又出來好多石刻材料,契丹文字的解讀又進步了,那時可能還有繼續(xù)修訂的余地。校書如掃落葉,旋掃旋生,這是至理名言。

研究遼史,對《遼史》的依賴程度要占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所以這部書值得我們花這么大功夫去做。我覺得,我們做這個工作,對得起這部書!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