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郭子儀是安定大唐第一人,可他孫女卻近乎毀滅大唐
原創(chuàng) 團隊特邀作者 朝文社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蕭玉南
《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字數(shù):3376,閱讀時間:9分鐘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
這是朦朧詩人李商隱,看到大唐一路猥瑣發(fā)育,徹底放棄治療后,對家國前途一番朦朧而又傷感的噓唏。那么話說大唐什么時候自由落體式地衰落呢?很多人肯定會脫口而出—安史之亂啊,這場列入人類歷史十大浩劫之一的動亂,猶如現(xiàn)實版的巫妖王之怒,徹底地打斷了大唐的脊梁骨,以至于昔日威風凜凜的大唐,由此邁入了藩鎮(zhèn)割據(jù)時代,中年中風了一樣半身不遂。

其實不是的,安史之亂后,大唐他還活著,活了足足144年之久。因為在這期間,還曾又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他們骨子里依然流淌這盛唐的熱血,他們并沒有在內卷之下躺平,而是一路篳路藍縷,適矢志中興大唐,他們扛住了安祿山、史思明的瘋狂的進攻,一路胖揍安史余孽,將安史之亂從野火撩燃,撲滅成了星星之火,試圖重獻大唐昔日的榮耀。那些時光,大唐并沒有徹底衰落。
其實大唐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狂奔,再也無法逆轉,應該從一場謀殺,一位年富力強的皇帝之死,拉開了序幕。
公元820年,大唐長安,大明宮中和殿,一個王的男人,突然間暴斃了,時間是2月14日晚,黑色情人節(jié),這個人走的時候,眼球爆裂而突出,一點都不安詳,一看就知道,完全是死不瞑目。大唐的皇帝那么多,他是誰?堂堂一國之君,誰敢如此弒殺?為何說,這場謀殺,近乎毀滅了大唐?

這個被弒的天子,史稱元和天子,也被稱為大唐第三天子,一位難得的有為之君。為什么這么說呢?他任用大批良臣猛將,勵精圖治,強勢削藩,締造了自安史之亂后難得一見的輝煌—元和中興。一代文宗韓愈曾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勸董生等人,“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所談及的“明天子”指的就是他。
憲宗的一生那是相當生猛的一生,小時候,爺爺?shù)伦谙鞣?zhèn),由于措施不當,鬧出了堪比安史之亂的“四王二帝”事件,長安城被攻占,德宗倉促逃走,77位皇子皇孫被殺,后來不得已下罪己詔,向河朔諸藩公開認錯換得停戰(zhàn),他才得以返回滿目瘡痍的長安城,看到劫后余生的小憲宗,抱膝蓋上逗樂一下,問你是誰家的孩子,這么在我的膝蓋上?不料小小年紀的李純竟然語出驚人,“我是大唐第三天子”,他爺爺是天子,父親是太子,將來他也將會是天子,回答得天衣無縫。

后來歷史證明,太宗,玄宗,憲宗,他當之無愧大唐第三天子!削藩失敗而有些自暴自棄的德宗病逝之后,父親繼位,可父親早就中風病臥在床,奄奄一息,軍權都在一群宦官手上,朝政被王叔文等一個干人把持,他果斷聯(lián)絡一批人,推動了“永貞內禪”,效法家族的光榮傳統(tǒng),推開老爸我來做—登基了。
他的一生,幾乎就是和藩鎮(zhèn)死磕的一生,剛一繼位,蜀地地頭蛇劉辟就跳了出來,不但要求接任節(jié)度使,還要求兼領三川,眾人都被德宗年間的大削藩嚇怕了,紛紛要求順勢而為答應劉辟的要求。可英氣十足的李純不答應。盧龍、成德、魏博,淄青、淮西、鎮(zhèn)海,一個個不是割據(jù)了,就是在鬧割據(jù)的路上。
現(xiàn)在朕剛繼位,這劉辟就跳出來要挾我,要是答應了,以后還如何號令四方,重振朝綱?這大唐的江山,他還姓李嗎?得益于他慧眼識中的宰相杜黃裳,幫他精準地判斷了形勢,坐鎮(zhèn)中樞,運籌帷幄,并推薦“勇略過人”的神策軍使高崇文,結果高崇文不負眾望,伐蜀大軍一路旗開得勝,最終活捉了劉辟,押至長安斬首,還搞了場普法教育,莊嚴宣告,王的男人—大唐沒陽痿!

往后的歲月里,他不是在削藩,就是在削藩的路上,夏綏銀想反,三下五除二就被削了。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李琦想反,平定后被押至長安斬首!重頭戲是號稱天下第一強藩鎮(zhèn),地處大運河中樞的淮西鎮(zhèn),這塊硬骨頭,足足打了四年,哪怕其他藩鎮(zhèn)還祭出了暗殺這等手段,當街殺死了主戰(zhàn)的當朝宰相—武元衡,群臣因為種種原因一致想罷兵,他依然不為所動,旋即升主戰(zhàn)的御史中丞裴度為宰相,親赴淮西,名將李愬于一個大風大雪之夜,以淮西降將為先鋒,突然發(fā)起襲擊,雪夜下蔡州,打了吳元濟一個措手不及,生擒吳元濟,并押至長安斬首。
天下第一強藩淮西被削平,吳元濟被五花大綁押解長安斬首,極大地震動了那些蠢蠢欲動的藩鎮(zhèn),橫海節(jié)度使奏請入朝為官,放棄割據(jù)。通天老幺成德王氏家族遣親子二人入長安,表示歸順,此前魏博早就在田弘正的帶領下,歸順大唐,此時,最大的藩鎮(zhèn)—李師道,還在負隅頑抗,唐廷一聲令下,各路大軍云集淄青,曾雪夜入蔡州的李愬挾戰(zhàn)勝之威,得各路之助,推土機一般推了過去,十二戰(zhàn)皆勝,內外交困之下,兵馬使劉悟反水擒殺李師道和他的兒子,頭顱送長安供人。
天下第一強藩—淮西被強力削平,天下最大藩鎮(zhèn)淄青頃刻間“強擼灰飛煙滅”,這讓最偏遠又一直桀驁不順的幽州鎮(zhèn)劉總,一直坐立不安,也請求唐庭接受幽州,并真誠而認真地幫助朝廷拆分幽州。
劉總的臣服,標志元和削藩事業(yè)達到了頂峰,這個時期,也被稱為元和中興。
可惜,最危險的時候,往往并不是篳路藍縷一路艱辛創(chuàng)業(yè)那個時期,而是你達到勝利的巔峰,沾沾自喜的時候,危機往往就在這個時候臨近。這個時候,“明天子”唐憲宗竟然莫名其妙地被人弒殺了。

據(jù)《舊唐書·憲宗本紀》的記載,在那個月黑風高之夜,弒殺了他的是一名叫做陳弘志的宦官?!霸褪迥暾赂?,是夕,上崩于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绷钊缩柢E的是,一件天大的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蛇@位太監(jiān),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沒事人一樣,在大唐長安城里,馬照跑,舞照跳。一直到15年后,才被憲宗的下一任的下一任,密令人暗殺在青泥驛。饒是如此,大唐的官方,還是一直諱莫如深,避而不談?!耙杂袕s逆之罪也?!薄杜f唐書·文宗本紀》
誰是幕后主使?按照誰受益最多,誰嫌疑最大的原則,大思想家王夫之在《讀通鑒論》做了肯定的回答:“弒逆之跡,暴露于論定之后,則憲宗之賊,非郭氏、穆宗而誰哉?”他鎖定的是郭氏。
這個郭氏是誰呢?他是憲宗的妃子,最貴的那一個,他是再造大唐名將郭子儀的孫女,當初憲宗為取得在朝中頗有影響力的郭家的支持,娶了她??珊髞淼匚粷u漸鞏固之后,又擔心郭家外戚勢力過大,一直沒有立她為皇后。很顯然,憲宗不喜歡郭氏,也不喜歡他們共同的兒子,更曾一度有廢掉李恒太子之位的想法,并且還在付諸行動,這下子就急壞了郭氏母子,在那個月黑風高之夜,一代雄主唐憲宗就那么莫名其妙地死去了。
直到26年之后,憲宗的一個“傻兒子”唐宣宗被宦官擁立上臺,突然間,他就一直對一直穩(wěn)坐釣魚臺的昔日郭貴妃,今朝郭太后,步步緊逼,一度逼得郭太后想要跳樓自盡,當眾坐實唐宣宗“不孝嫡母”之罪,饒是如此,宣宗也加安慰,還勃然大怒,結果,當天晚上,
郭太后就死在自己寢宮,也是死的那么莫名奇妙,宣宗更拒絕將其與憲宗合葬,太常官王暤奏請此事,被唐宣宗派宰相訓斥一通,貶為縣令。

什么仇什么恨非要做到這一步?宣宗一直有著神無之姿,他認為,大唐走到今天這一步,郭氏母子等人為一己之私,倒行逆施,要付很大責任。翻看憲宗被弒這26年時光,這番說辭,真的不無道理,穆宗四年,非但揮霍無度,還昏庸無能,所托非人,導致河朔三鎮(zhèn)又相繼叛亂,恢復到原來狀態(tài),忠臣良將們看著都心寒。敬宗一年,朝政更是一片烏煙瘴氣,到了文宗時期,更鬧出了“甘露之變”,宦官們領著神策軍,大殺朝臣一千多人,朝堂為之一空,太監(jiān)頭子仇士良還能指著文宗的鼻子破口大罵。
大唐威嚴,一落千丈,天下之人,更是當笑話看,眾多藩鎮(zhèn)更是蠢蠢欲動。
郭太后呢?她很能長居深宮,還能安享榮華富貴,偶爾還能指點江山,激昂文字,安心享受子孫們的孝敬呢,至于家國天下,誰管呢?
宣宗感到由衷的懷疑,要不是郭太后和他的兒孫們,如此瞎折騰,瞎胡鬧,大唐能走到今天這山窮水盡之境地?于是,他甘愿冒著不孝的“罪名”,也要徹底鏟除郭氏母子和他們的子孫,這才有了宣宗上臺之后,步步緊逼,直到郭太后突然間暴斃那一幕。
可大唐到了這里,已經(jīng)積重難返了,哪怕宣宗幕太宗,思憲宗之治,力圖中興大唐,可那樣連番折騰,帝國的根基早已經(jīng)被掏空,一切只不過回光返照而已,大唐徹底走向覆滅只是時間的問題。
平心而論,郭子儀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更是令無數(shù)后人敬仰,而且傳奇英雄也早在唐德宗初年就逝,他孫女這事情,沒有一點關系。真正的原因,還應該是李家這幫子孫,除了唐太宗,每一個找的女人都那么會折騰,卯著勁兒折騰自己的江山。
原標題:《郭子儀是安定大唐第一人,可他孫女卻近乎毀滅大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