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漢女孩的B面人生,把65㎡小家變成私人圖書館


奇妙私人圖書館
武漢女孩Doris把自己65㎡的小家,裝修變成了一間對外開放的小小圖書館。世界各地搜羅的奇妙藏書把屋子裝滿,她給這里取名「谷志GOODS」。想去看書嗎?請先填寫“勸退單”!
Doris自稱“書店中毒重度患者”,喜歡滿世界旅行,逛書店,看到有意思的書就會收入囊中。
五年前,她夢想過一間裝滿書的屋子:“它既是自己的家,也是自己的書店,店名還沒想好,每天最多不超過五個客人……”
那是大學(xué)畢業(yè)前最后一個暑假,22歲的Doris用手機(jī)便簽敲下3000多字天馬行空的構(gòu)想,并許下愿望:35歲之前,實現(xiàn)夢中的圖書館之家。



夢想有時下落不明,有時想一想還真的成了。
五年后,Doris如愿有了一間裝滿書的屋子—— 她把自住的65㎡小房子,裝修成了一間對外開放的小小圖書館 ——「谷志GOODS」在今年誕生。
與常見的書店和圖書館不一樣,想去「谷志GOODS」看書需要先填寫一張“考卷”,卷子包含一系列靈魂拷問:“最愛的一家書店”“最近讀的一本書”“夏天是什么味道”“你喜歡散步嗎”……
館長Doris稱其為“勸退單”。提交答題卡,確認(rèn)過氣味,方可獲得“準(zhǔn)入”。






原木色書架從玄關(guān)入口延伸至陽臺,透明榻榻米是繪本閱讀區(qū)。這是一個奇妙圖書小世界,掀開換鞋凳,爬上小閣樓,每個角落都可能藏著一本書,就連衛(wèi)生間馬桶旁的壁龕都放著一本《杜尚的小便池》,還有一份《蹲坑畫報》掛在毛巾架上。
在「谷志GOODS」看書像是去朋友家串門做客,Doris會在開放式廚房為訪客準(zhǔn)備茶點。
無人到訪時,Doris獨享這間書屋,這里就是她日常吃飯睡覺的家。




01
一顆種子發(fā)芽了
Doris長了一張娃娃臉,白天她是公司上班族,在一個跟圖書、出版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yè),從事一份需要西裝革履的工作??
下班回家,她就成了「谷志GOODS」的圖書館館長??
每當(dāng)有人問起,為什么要做谷志,Doris都會提到德芭與彩虹,“我的啟蒙書店。有且唯一?!?/p>
Doris每天會給自己做飯,偶爾也會給讀者做些 “隨便餐” 一起吃。
2010年中考結(jié)束的暑假,她第一次踏入珞珈山大廈A座2605“德芭與彩虹”,店面不大,選書以繪本、人文、設(shè)計類為主,與其說是書店,更像是一個暖黃色燈光包裹的家。
讀高中那些年,家住漢口的 Doris 會在周末擠 1 個小時公交車,跨江去2605德芭看書寫作業(yè)。
一顆“書房式居所”的種子,悄悄種下。
愛上書店,則是大學(xué)去臺灣做交換生,她在花蓮時光二手書店看到一本《聽見書店的聲音》,書中介紹的特色書店,每個都想親自去逛。她集中火力瘋狂修學(xué)分,攢出大把課余時間,環(huán)島把臺灣大小書店幾乎走遍。

倫敦/magMA書店 攝影/Doris

京都/赤尾照文堂 攝影/Doris

京都/惠文社一乘寺店 攝影/Doris

南方澳/春陽號漁港小書房 攝影/Doris

倫敦/Lutyens and Rubinstein Bookshop 攝影/Doris
就這樣走上不歸路,Doris開始追著書店去旅行,足跡遍布英國、日本、國內(nèi)各地?;ㄥX買書絕不手軟,來時空空的28寸旅行箱被書塞滿,肩扛手提一箱箱背回武漢。
這些四處搜羅的奇妙書籍構(gòu)成了「谷志GOODS」的館藏。今年1月,谷志迎來第一批讀者。




“GOODS” 是 “goodnight & daydream book barn” 的簡稱,good night,good day,good dream,多個 good+XX 變成 “GOODS”。
谷志的書以獨立出版物和設(shè)計類書籍為主,也有插畫、繪本、文學(xué)、生活方式、報刊雜志等等,還有一個角落專門留給武漢,熬路和米莫的水彩畫、武漢的建筑群像等等。
相比真正的書店或圖書館,這里的藏書種類和數(shù)量并不算豐富,妙在每一本都讓人眼前一亮,裝幀別致好看,有些甚至在網(wǎng)上搜不到,更買不到。
不外借,不售賣,只能現(xiàn)場閱讀,畢竟每一本都是Doris珍藏的心頭肉。
Doris選書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自己喜歡”,不迎合誰,一如“刁難”的勸退單,“為什么只能是客人選書店,而不是書店選客人?”
一顆種子破土發(fā)芽,是一朵充滿個人意志和趣味的花,有點任性,非常喜歡。






02
集齊100顆“谷籽”
今年三月,我讀到一篇關(guān)于谷志的文章,當(dāng)時就興沖沖給Doris發(fā)私信,索取“勸退單”。
隨后因為“太忙了”“沒時間”“下次吧”等各種借口,這份“考卷”在我的信箱孤苦伶仃躺了大半年。
直到半個月前,一位朋友聲稱跟Doris相熟多年,可以帶我一起去看書,我激動地搓搓手,心想:嘿嘿,有熟人帶路,應(yīng)該不用答題了吧?
事實證明,沒人能逃過“勸退單”。Doris“鐵面無私”發(fā)來考卷,堅決抵制一切走后門行為。
我只能乖乖答題,榮幸成為谷志第72名讀者。







索要勸退單隨后杳無音信的不止我一個人,Doris說勸退率大概有30%-40%。
想要得到就要付出,愿意花時間答題才是誠心想來。有讀者表示 “好久沒寫這么長的問卷,感覺直擊心靈”,也有人小傲嬌回答 “錢都花了還要問問題”??
一問一答時常給Doris帶去啟發(fā),有來訪者寫 “閱讀是奢侈品”,有人說 “提起閱讀就會想到曠野”,想起爺爺奶奶家的書桌,書桌對著窗,窗外的稻田有去年割完稻的痕跡。
有來訪者在答卷里建議,是否可以加入一個新的問題:過去24小時里感到最幸福的事。后來Doris真把這個問題加入“勸退單”。再后來就收到一位北京讀者的戳心答案:過去24小時感到最幸福的事,就是訂了來武漢的車票。







Doris給谷志的來訪者取名為“谷籽”,她會給每位“谷籽”拍攝一些不露臉的照片,通常是翻書的手,或是閱讀時的背影。
等集齊100顆“谷籽”,她想把100份答案和照片集結(jié)成書,這將是“谷志”和“谷籽”共同創(chuàng)作的紀(jì)念小Zine。
Zine 是 Fanzine 的簡寫,特指獨立出版、小規(guī)模印刷的紙本書。
Doris喜歡收藏Zine,她自己也是一位小Zine創(chuàng)作者。






2017年完成以書店為主題的畢業(yè)論文后,Doris把在臺交換學(xué)習(xí)期間逛書店的見聞和故事,做成了一本《未完成的uncompleted》。去年疫情宅家“閉關(guān)”,她又做了本《依舊未完成的Continued》,收錄與 6 家書店店主的訪談。
最新自制的攝影集《你什么都看不見》,記錄了「谷志GOODS」從二手毛坯房一點點蛻變的全過程。裝修那段時間,Doris幾乎每天都會跑去工地和師傅聊天,咔嚓拍照記錄。
這本攝影集是關(guān)于「谷志GOODS」的第三本Zine,之前她還做過《谷奶誕生記》和《谷志誕生記PLUS》。這三本關(guān)于谷志的小Zine都可以在谷志看到。






左下:Doris創(chuàng)作的zine《未完成的uncompleted》《依舊未完成的Continued》
右下:Doris記錄的谷志裝修攝影集《你什么都看不見》
03
最大的底氣
小時候看動畫片《櫻桃小丸子》,其中一集叫《自己的床》,小丸子把臺燈接進(jìn)衣柜,躲在衣柜里看書睡覺。Doris對這個片段記憶深刻,從小就幻想,未來的家能有一個柜子改造的床,放上毛毯、枕頭和臺燈,再擺一些書。
這只是Doris的無數(shù)構(gòu)想之一,谷志誕生之前,她心中早有大致輪廓:很多很多書、小丸子的衣柜床、有植物的陽光房、有烤箱的廚房、養(yǎng)一只貓……
Doris做了厚厚一本裝修筆記,在2019年秋天找到「小小空間事務(wù)所」,經(jīng)過漫長設(shè)計裝修(此處省略一萬字),有了現(xiàn)在所看到的谷志。







走進(jìn)谷志,就像走進(jìn)雜志里“別人家的房子”,近乎是一個迷你的線下家居種草體驗館,每看到一處漂亮家具和擺件,就會忍不住添加購物車。
定制書柜隔板的長寬高,是Doris與設(shè)計師灰灰坐在Combo書店耗費一整個下午,毫米級一點點摳出來的尺寸,融百家書店之長,結(jié)合自身藏書的陳列需求,量身定制的超長連排復(fù)合書柜。桌椅、餐邊柜、榻榻米,每個地方該選用櫻桃木、白橡木或是山毛櫸,都有小心思。
小區(qū)物業(yè)來做檢查,一臉狐疑:樓上樓下和你同樣戶型,好像不長你這樣???你這是開教育培訓(xùn)機(jī)構(gòu)嗎?





靈感來自《櫻桃小丸子》的閣樓床上碼放了整整一排《文藝風(fēng)象》雜志,Doris笑稱為“時代的眼淚”,高中大學(xué)每期必買的雜志
Doris期望谷志是一個「私人圖書館 + 自己的家 + B&B」的復(fù)合空間。目前除了B&B還沒經(jīng)營,貓還沒養(yǎng),幾乎都實現(xiàn)了。
她形容自己是被“一顆從天而降的巨大彩蛋砸中”, 十分感謝父母主動“贊助”給她一個小戶型的首付,讓她可以自由發(fā)揮,比原計劃的35歲幾乎提前10年實現(xiàn)理想中的“書房式居所”。(當(dāng)然,貸款還是自己還)
“即便沒有任何讀者,這里仍是我的家”,Doris說她做谷志的最大底氣,就來源于此,不用為房租發(fā)愁,讀者愛來不來。
獨立書店迫于房租和場地?zé)o法持續(xù)經(jīng)營的故事,聽過太多了。
///




前往谷志看書,有早中晚三個時段可選,每次閱讀時限3小時,讀者需要支付70元。如果是工作日,則只能約在晚間Doris下班之后。
精巧又溫馨的谷志是一個可以舒服待上很久的地方??磿硬稍L,我去了三次,每次都比計劃中逗留更久,看書+閑聊+觀摩裝修,三小時完全不夠!
光臨次數(shù)最多的“谷籽”一共來過四次。最年輕的來訪者是一位由媽媽帶領(lǐng)著的13歲巨蟹座小男孩。她在來訪者中偶遇過高中校友、住同一條街的鄰居,以及和她一樣喜歡德芭的初代老粉和德芭老員工,各種意外巧合在谷志頻頻發(fā)生。





Doris記得有位讀者,從進(jìn)門開始就沉默看書,時間到了安靜離去,全程幾乎零交流。她原以為,這位讀者可能是不太喜歡谷志,或者是與想象中有差距,有點失望所以全程都悶悶地不說話。
直到第二天Doris刷朋友圈,才發(fā)現(xiàn)那位沉默讀者在朋友圈發(fā)了一長段文字,描述對谷志的喜愛,“回來的時候想蹦跶,或跳一支舞。最后在寢室傻笑了好幾次,幸福地干跳了幾分鐘,來彌補在大馬路上因怕丟臉而沒蹦跶的遺憾”。
原來是喜不行于色的社恐型“谷籽”。
谷志是一場醞釀許久的白日夢,堅持很久的喜歡終于有了著落和回音,女孩把夢注入有形空間,形形色色的人在此相遇分享,原來你也喜歡這本書,原來很久以前我們在同一個地方流連,這是谷志最打動我的地方。
EDITOR 編輯
PHOTO 攝影
DESIGN 設(shè)計
周古月
Path/Doris
Ed
TOPIC
今日話題
給你一間屋子,你想放進(jìn)什么東西?
EDITOR'S PICK
編輯 PICK
CONTACTS
來找我玩
WECHAT 微信
MICROBLOG 微博
Xiaohongshu 小紅書
Zhihu 知乎
原標(biāo)題:《武漢女孩的B面人生,把65㎡小家變成私人圖書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jī)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jī)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