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誰說眼淚就是脆弱,26歲的我還可以再勇敢一點”
你是在什么時候,覺得自己真正長大了?
是在過了十八歲之后?
是在經(jīng)歷過一些事,承擔了一些該承擔的責任后?
亦或是經(jīng)歷那些我們并不愿意,但又不得不面對的事之后?
小時候總盼著快點兒長大,好可以撐起一片天。
可當我們真正長大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成年人的世界里從來都沒有容易二字。
在不知不覺中去學會接受,學會妥協(xié)。
學會明白,飯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成長路上總有一些經(jīng)歷是要自己扛。
成長,有時候真的就在那一瞬間。
上海的地鐵里,26歲的燁子結(jié)束一天的工作,因為加班太晚沒時間,匆匆去便利店買了兩盒酸奶當晚餐。本以為找了一份不用頻繁加班的工作,業(yè)余時可以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并沒有想象那么如意。

本在上海干著一份不錯的工作,義無反顧飛去了北京,和男友辛苦地維持異地戀,2個月后項目出了問題,又面臨跟男朋友的感情問題,飛回到上海,結(jié)果北京的工作也放棄了,愛情也沒了。
對于不久前剛結(jié)束的愛情,她還沒能灑脫放下。置物架上擺放著前男友送的玩具盲盒,不舍丟棄的小黑板張貼了和前男友的點滴美好,相識過程的電影票,明信片等等,因為無法面對,只好翻過背對著墻壁。談起時還是忍不住落淚,惋惜,難過,卻又不得不接受。

在上海經(jīng)歷種種,有時候覺得辛苦,想回家,但又有很多顧慮。留下?回去?徘徊再三,想著這里還有未完成的夢想,于是選擇繼續(xù)留下。
回憶學生時代的美好,確實比現(xiàn)在要灑脫盡興很多。一個人搭車去西藏旅行,去臺灣參加紀錄片培訓,即興舞臺表演,拍自己喜歡拍的紀錄片,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束縛,沒有壓力,沒有煩惱,日子過得無憂無慮。

考研時報了紀錄片專業(yè),結(jié)果因為沒考上轉(zhuǎn)到了戲劇戲曲專業(yè),如今畢業(yè)后做著一份信息流廣告工作。一直在堅持做紀錄片的大學朋友,鼓勵她不要放棄曾經(jīng)的夢想,燁子說,謀生對于自己而言現(xiàn)在更為重要,拍紀錄片的夢想,要再等等。
工作,愛情,有過莽撞,有過沖動,有過任性,但把眼下的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燁子的生活,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寫照。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想要去做的事,可生活總是忙忙碌碌,加班加點,根本沒時間去實現(xiàn),等到有了時間有了機會,卻發(fā)現(xiàn)已被生活磨得沒有了自己要追的夢,自己已不再是從前的那個自己,無奈又現(xiàn)實,成長的代價莫過于失去原有的樣子。

燁子說她最近常愛哭,但誰說哭就一定是脆弱呢?眼淚可以是洗凈悲傷之后的成長,可以是情感的真實流露,可以是煙消云散過后的放下。因為可以流淚,我們才可以感受生活多種多樣的情感,更加深刻體會生命的不易。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人能像白紙一樣沒有故事。我們總是要咽下一些委屈,忍下一些不甘,一字不提擦干眼淚向前走。我們總要在經(jīng)歷中一點點長大,一點點變堅強。
就像燁子,一邊流著眼淚,一邊笑著說“眼淚是一種發(fā)泄”,繼續(xù)面對新的一天。

對著屏幕,她笑著說:“希望自己再勇敢一點?!?/p>
這話是勇氣,更是成長的又一次宣言。
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蛻變之后,擁有一個嶄新的自己。
原標題:《“誰說眼淚就是脆弱,26歲的我還可以再勇敢一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