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防止錯殺遠比殺后平反更重要

周銘川/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刑法學講師
2016-12-04 20:18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研究所 >
字號

近日,一起21年前死刑錯案的平反,引發(fā)個別法學界人士和媒體的歡呼贊譽。然而,冷靜思考不難發(fā)現,這種為死者平反的活動雖然意義重大,但是,畢竟人死不能復生,而死刑錯案在客觀上又難以避免,因此,設法防止今后的錯殺案例,其意義將遠遠大于為死者平反。

古今中外,無論法治程度如何,刑事錯案都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象。

研究表明,美國每年真實的錯判人數大約在5000至10000人之間,被錯判監(jiān)禁的人數在2000至4000人之間。美國犯罪學家薩繆爾·格羅斯(Samuel R.Gross)篩選出來的全美328宗著名錯罪案件表明,自1989年以來的15年間,美國的錯案比例急劇上升,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每年12件,上升到2000年以后平均每年43件。

最受公眾關注的死刑錯案統(tǒng)計,更是令人觸目驚心。有學者對美國1973年至1995年的4578宗死刑上訴案例進行了統(tǒng)計,發(fā)現有7%的犯罪人屬于嚴重錯誤引發(fā)的無罪錯案。有學者對美國1982年至1989年的強奸和殺人死刑案件進行分析,發(fā)現至少有3.3%的人屬于無罪錯案,該學者預測真實比例應為5%。還有學者研究發(fā)現,美國自1973年以來,大約有2.3%的死刑被告人是被錯誤定罪的,這些人本來應當是無罪。甚至有研究發(fā)現,由陪審團定罪的錯案率竟然高達10%!

英國的錯案情況絲毫不遜于美國。據學者研究,英國在1988年至1999年的11年間,被上訴法院刑庭撤銷的案件共計8470例,平均每年達770例;英國刑事案例評估委員會曾經評估了1997年到2000年的2381宗案件,其中38%的案件被改判無罪。

20世紀中期三個已處決“罪犯”的平反,曾引發(fā)英國社會各界的廣泛爭論,并推動英國加快了死刑廢除的步伐。在蒂莫西·伊文思(Timothy Evans)案中,主人公是一名智商低下的男子,他因為1949年向警察承認謀殺了妻子和女兒,而于1950年被處決,但是三年之后,真兇落網。1966年,伊文思終于在死后16年獲得了平反。在1952年的德雷克·賓利(Derek Bentley)案中,智力只相當于11歲兒童的19歲主人公因與一名16歲同案人在共同盜竊過程中槍殺了一名警察,而于1953年被處決。但隨后發(fā)現的證據表明賓利在槍擊發(fā)生之前15分鐘已經被警方拘捕。該案引發(fā)了英國公眾的廣泛同情,賓利終于在45年之后的1998年獲得平反。在露絲·埃利斯(Ruth Ellis)案中,女主人公因被指控槍殺了對她不忠的情人而于1955年被判死刑,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后一個被絞死的婦女,時年28歲。但事后新發(fā)現的證據表明,其死刑裁判認定事實錯誤。

在一向以司法公正相標榜的加拿大,其刑事錯案也屢見不鮮。研究表明,在過去20年里,加拿大約有40到75宗刑事錯案被改判無罪,但每年大概有450宗錯案;2002年到2006年間,加拿大有114名罪犯向司法部申請定罪審查,在22個完成調查的申請中,共有7宗無罪和4宗重新審理或上訴的案例。

在日本,近年來由于公訴和警察系統(tǒng)采取更長的拘押措施,引發(fā)大量無罪的人做有罪供訴,致日本最近幾年刑事錯案率大幅上升,時常出現被改判無罪的案件。例如,一名叫菅家利的司機因涉嫌于1990年殺害一名幼女,而于1992年被判處終身監(jiān)禁。2009年真兇出現后,他被改判無罪。

以色列已出現大量針對恐怖犯罪活動的刑事錯案。法國、德國、北愛爾蘭等國家的刑事無罪錯案也屢屢出現,例如,法國上訴法庭2005年推翻了2000年對6位戀童癖的有罪判決。

在“預防公正”數據庫網站(forejustice.org)收錄的全球10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650宗刑事錯案中,有573名無罪的人被錯判死刑,死刑錯判率占全部錯案的15.7%;728名無罪的人被錯判無期徒刑;1486名被判故意殺人罪的人被監(jiān)禁平均超過9年;525名被判強奸罪的人被監(jiān)禁平均達10年以上;161人在死后被法庭改判無罪或恩赦,占比4.4%。數據顯示,自1901至2012年,美國共計2112人,英國共計503人,澳大利亞共計108人被錯誤定罪。即使是最后30年,情況也不容樂觀,如美國1981年后每年仍有40.6人被錯誤定罪,英國1981年后每年仍有8.8人被錯誤定罪。

以上研究數據足以證明,刑事錯案的發(fā)生是不可避免的,這一事實也逐漸為我國專家學者和實務部門認識到。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沈德詠2013年5月指出,要想100%杜絕冤假錯案是不可能的,即便在法治發(fā)達的西方國家,冤假錯案也普遍存在,例如,美國1989年“中央公園慢跑者”強奸案兇犯于2002年被判處無罪,澳大利亞1981年的“暗夜哭聲案”殺人犯在遭監(jiān)禁31年后于2012年被改判無罪。訴訟法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何家弘也形象地指出,冤假錯案是古今中外刑事司法領域難以驅散的幽靈,錯判的發(fā)生具有普遍性和蟄伏性。

由于人命關天,防止即將被冤殺的人被錯誤地執(zhí)行死刑,其意義無可估量。而在冰冷的數據對比面前,為已經被冤殺的個別人平反,意義已經非常有限。因此,當務之急,是盡快發(fā)現還有哪些死刑錯案,盡量防止無辜的人再被冤殺。

刑事錯案發(fā)生的原因,既有人類認識能力有限的因素,也有諸多人為因素。由于刑事判案是根據現有證據去推測過去發(fā)生的事實,加之偵查能力有限,因此法律真實與事實真實之間必然存在或大或小的空隙,而公檢法破案結案的壓力、審判過程中的歧視、眾多案外因素的干擾、目擊證人的記憶錯誤、警察和公訴人的職業(yè)不道德、法醫(yī)科學的發(fā)展水平、刑訊逼供等等,均可促成錯案的形成。

既然錯案的發(fā)生不可避免,我們就應正視現實,加強對錯案發(fā)生原因的研究,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對策。近年來,美國通過對錯案發(fā)生原因的具體梳理,在立法、司法以及理論研究中都做了改革完善和技術創(chuàng)新,如在立法上出臺了《無辜者保護法案》,在司法上針對不同訴訟階段產生錯案的誘因采取不同應對措施,在理論研究方面建立多元化錯案研究委員會,為錯案防治提供豐富而全面的理論指引等,其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我國借鑒。

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刑事錯案不可避免地推動它們最終廢除了死刑。我國雖然廢除死刑的時機尚不成熟,但借鑒國外的做法,加強死刑錯案原因研究,對死刑案件建立多重審查機制,延長死刑犯執(zhí)行死刑前的羈押審查期限,加大懲治司法腐敗力度,建立科學合理的錯案責任追究制度,事前控制與事后救濟的雙管齊下,牢固樹立少殺、慎殺的理念,對可判可不判處死刑的案件一律不判處死刑等,將有利于減少死刑錯案的發(fā)生。

由于死刑錯案難以避免而人的生命無價,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審核制度,找出現有死刑案件中的冤假錯案,防止冤殺錯殺,應當是死刑復核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現代司法文明的重要標志。而推動最高法院更加慎重地對待死刑復核和核準,讓相關當事人清醒地認識到“錯案肯定會有”而且“比例不低”,從而更加耐心細致、高度認真負責地完成死刑復核及核準工作,將是學者們的重要擔當。

呼吁阻止眾多生者被冤殺,其意義永遠大于呼吁為個別死者平反,當然,這更需要學者們的勇氣和擔當精神。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