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掌握景別用法,讓你輕松記錄秋日美景

happy惚惚
北京眾客時代廣告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首席攝影師
Getty Images華蓋簽約攝影師
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
全景視覺簽約攝影師
____

尼康Z fc 光圈f/7.1 快門1/250 ISO125 焦距 16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秋日帶給每人的感受各不相同,或是喜悅豐收,或是色彩斑瀾,或是氣爽神怡,或是寒冷蕭瑟。但是無論哪種情緒,對我來說,秋天都有一種一年收尾時的獨特美感。所以我喜歡秋日出行,要么時間充裕就長途遠足,要么就在京郊甚至市內(nèi)走走逛逛,感受一下秋日帶給我的那種清涼舒爽。

北方的秋很短,但我卻獨愛這短暫而又美得足夠豐富的時節(jié)。作為一名攝影師,必然要帶上相機去記錄眼下所看到的一切,但經(jīng)常是長槍短炮出行,確實有時會感覺不堪重負。今年尼康推出了一款復(fù)古微單相機Z fc,瞬間讓我這樣的女?dāng)z影師感覺找到了福音。我一直就專注于使用尼康相機,唯一的一款膠片相機也是FM2,而尼康Z fc的外觀造型瞬間就讓我愛到不行。雖不比膠片相機的厚重,但輕薄的設(shè)計反而讓我感覺握持更加得心應(yīng)手。平日里,我的Z fc搭配的鏡頭焦段是16-50mm,作為APS-C畫幅,等效焦段約為24-70mm,剛好是一支完美的廣角到中焦的變焦鏡頭??梢哉f,在出行時,如果一定要對鏡頭進行取舍,這個焦段是最為方便的。
這次我就以“大、中、小”三種不同景別,為大家分享我用尼康Z fc拍攝秋日的一些小技巧,看看這臺“小設(shè)備”是如何呈現(xiàn)我所看到的美景。
▼
1、大景別——壯麗河山
我所理解的大景,就是一些相對比較大的景別,江河湖泊都涵蓋其中,今年秋天的新疆阿勒泰之行,讓我好好欣賞了一番祖國的壯美河山,也拍攝下了很多自己所喜歡的“大景”。

尼康Z fc 光圈f/8 快門1/500 ISO250 焦距 50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上圖是新疆阿勒泰地區(qū)的秋日,遠處的雪山、中間黃色的山以及近處光禿禿的山形成了逐層的對比,而落日剛好照射在色彩最豐富的中間部位,讓畫面色彩更加突出。雖然日落光比很強,但是適當(dāng)通過后期,所有細節(jié)依舊能盡收眼底,這得益于尼康相機一貫的高寬容度。因為是行車過程中進行的抓拍,所以我適當(dāng)增加了感光度,提高了快門速度,讓畫面不會因為車輛的行進和抖動而虛片。

尼康Z fc 光圈f/6.3 快門1/250 ISO160 焦距 36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這是停車后拍攝的一張照片,拍攝主體在背陰的位置,雖然并沒有強烈的光照,但是蜿蜒曲折的公路依然顯得尤為突出,為畫面增加了很強的趣味性,間或出現(xiàn)的樹木,又為整張照片點綴了一些色彩,使得整體畫面不會過于暗淡。

尼康Z fc 光圈f/7.1 快門1/250 ISO125 焦距 32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山上漫天大雪,而山下則是陰雨綿綿,陽光也努力地在云層的縫隙中探出頭,像是大口呼吸一般把大片的陽光灑在大地上。這時的天空還是青灰色,與山下陽光的暖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張照片我采用了斜對角線構(gòu)圖,冷暖比例均衡,而白樺樹的黃色則處于黃金分割點上,并剛好是視覺的中心,從而形成一幅冷暖對比、明暗對比、高低飽和的對比都很舒服的畫面。

尼康Z fc 光圈f/10 快門1/250 ISO160 焦距 17.5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晴空碧日下,河水與天空幾乎連成了一片,而遠處的植被將這一片藍色分割開來,讓我們從眼中到心中,對如此景致有了不同的空間感。

尼康Z fc 光圈f/14 快門1/250 ISO160 焦距 50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上圖作為同時期拍攝的照片,我采用了風(fēng)光攝影中最常用到的平分構(gòu)圖法,冷暖色調(diào)在畫面中左右各占一半,所不同的是,河對岸的五彩灘從中部橫向?qū)嬅媲懈铋_,并讓觀者有了一個視覺上的延伸。
▼
2、中景別——自然景觀
看罷大山大河,感受完遠方的醉人風(fēng)光,讓我們再把目光放回所生活的城市,著眼于自然景觀。原本希望時間晚一些再拍攝北京的深秋,可誰曾想一場秋雨過后,北京一夜入冬,樹上的葉子被雨水打得遍地都是。植物園一直是我所鐘愛的市內(nèi)公園,種類豐富的植物、合理的園林設(shè)計,可以讓人感覺步步為景。

尼康Z fc 光圈f/4.5 快門1/60 ISO500 焦距 16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我個人一直喜歡拍攝雨后的景致,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么油潤,原本就紅艷似火的楓葉,即便掉落地上,也是如此熱情飽滿。作為背景的樹木,均衡地從綠色自然過渡為黃色、紅色,偶然裸露的地面,因為雨水的作用,也不再暗淡無光,畫面中游人的長椅,使得畫面有了視覺中心,也有了主體。

尼康Z fc 光圈f/3.5 快門1/250 ISO500 焦距 16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尼康Z fc 光圈f/3.5 快門1/60 ISO500 焦距 16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滿目紅色、滿目金黃,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符號。一年的生長、于凋零之前再肆意綻放一把,這也許是一種悲壯,但更多的,是一種精彩。目之所及,色彩延伸沒有邊際,連人們常走的小路也被這份色彩掩蓋,對于一年之中只等這一次的美,任何的不和諧都要為之讓路。

尼康Z fc 光圈f/5.6 快門1/60 ISO500 焦距 16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其實很糾結(jié)于這張照片是要歸于中景還是小景,因為畫面主體是面前一汪雨水,而真正最終的視覺重心,會落在邊緣角落中的兩個人身上,所以這張照片真的不是很好定義。我姑且將它歸為中景,與偶遇的這兩名行人一起漫步,靜靜地體會這雨中的寧靜吧。
▼
3、小景別——生活點滴
這應(yīng)該是我個人最喜歡拍攝的景別與題材,也許是因為身為女?dāng)z影師吧,本就比較喜歡關(guān)注生活中的很多小細節(jié),窗棱中投射出的光影、滿目凋零中映出的生機等等,都是我喜歡拍攝的內(nèi)容。也許是因為喜歡這樣的表現(xiàn)形式,也許是因為這些點點滴滴匯聚成了我們的生活。

尼康Z fc 光圈f/3.5 快門1/250 ISO500 焦距 16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尼康Z fc 光圈f/3.5 快門1/60 ISO500 焦距 16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在拍攝小景別時,可以嘗試改變我們的機位、變換我們的視角,也許你會得到全然不同的一張照片。因為Z fc有翻轉(zhuǎn)屏,讓我可以將我的機位無限貼近地面。以枯葉為對焦點,通過廣角的畸變來改變或是夸張物體之間的比例關(guān)系,使得視覺沖擊力更強,畫面也變得更有趣味。而統(tǒng)一的色調(diào),則帶給人的是秋日滿滿的暖意。

尼康Z fc 光圈f/3.5 快門1/250 ISO500 焦距 16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邊的小事物,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屬于自己的美,不一定要驚世駭俗,也不需要鶴立雞群,你只需要去觀察它,因為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美。

尼康Z fc 光圈f/4.5 快門1/60 ISO500 焦距 16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在雨水沖刷過后,總會在它所經(jīng)過的地方留下痕跡,這痕跡是那樣的晶瑩剔透,是那樣的純粹無暇,我喜歡記錄下它存在過的證據(jù)。

尼康Z fc 光圈f/4.5 快門1/500 ISO100 焦距 28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尼康Z fc 光圈f/5.3 快門1/500 ISO100 焦距 35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尼康Z fc 光圈f/4.8 快門1/500 ISO1000 焦距 29mm
鏡頭:尼克爾 Z DX 16-50mm f/3.5-6.3 VR
此外,小動物也是小景別拍攝較多的題材之一。大覺寺的貓咪一直都是一種很神奇的存在,因為都做過絕育,每一只都很健康,沒有人傷害,所以對人的警惕性都不強。因為多數(shù)時候它們都在動,我需要保證一定的快門速度,尼康Z fc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力以及足夠的寬容度,讓我敢于放心提高感光度來獲得一張清晰的貓片。

以上,便是我拍攝秋日美景的簡單分享。其實我認為對于攝影師來講,不需要固定某種類別的拍攝,審美是每個人深入骨髓的一種特質(zhì),千人有千面,千人也有千種不同的審美喜好。無論我們面對的是壯麗河山還是生活點滴,都應(yīng)用心去感受。就如同我們常說的構(gòu)圖,雖然會有各種定義,其實究其根本,還是服務(wù)于我們的審美需求,什么樣的構(gòu)圖更能表達我的畫面語言,那么,什么樣的構(gòu)圖就是對的,大可不必拘泥于程式化。反倒是手中的器材,雖說只是表達我們畫面語言的工具,但工具是否趁手,則會關(guān)系到獲得滿意照片的方便程度,甚至直接影響到是否會獲得最終成片。在擁有了一個好器材的基礎(chǔ)上,區(qū)分每個人照片的,也就只剩了我們的內(nèi)心。
作者 | happy惚惚
編輯 | 黃斌
原標(biāo)題:《掌握景別用法,讓你輕松記錄秋日美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