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學生人數及對應教師數量:小學生最多,中職教師最少

12月16日,教育部等九部門發(fā)布《“十四五”學前教育發(fā)展提升行動計劃》和《“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fā)展提升行動計劃》。 加大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專項規(guī)劃實施力度,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額。教育部要求原則上普通中學每班學生45~50人,城市小學40~45人,農村小學酌減。
為什么大班那么多?是學生太多,還是老師太少?
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小學在校生超1億人,初中生4800萬人,中職在校生1500萬人,普通高中生超過2400萬人。高等學校本科在校生1700萬人,研究生超過280萬人。
學生的數目越來越龐大了,但中小學教師甚至成為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缺口最大的職業(yè)之一。
但教師缺還是不缺,比的不是絕對數量,這里要引入一個概念:師生比。師生比,顧名思義是教師數量和學生數量的比值,寫作1:X,其中1是教師,X是學生。如同“茶壺配茶碗”,X越大,師生比越高,教師壓力越大。


下圖將中國各類學校中每名教師對應的學生數量集合在一起,各省份之間的教育資源分配差異明顯。中學階段的師生比最低,高校師生比的地區(qū)間差異不大,中職的師生比壓力最突出。到2019年,中國中職專任教師近84萬,但13個省市還未達到教育部2010年制定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設置標準》中師生比為1:20的規(guī)定。



此外,觀察師生比也可以從地區(qū)差異的角度展開。典型的如小學階段吉林師生比僅為1:11,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17)和師生比最高的福建(1:19)。人們普遍的認知里似乎農村、偏遠地區(qū)最缺老師,一個老師要教好幾個年級帶好幾門課。但實際上,由于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農村空心化,大量鄉(xiāng)村學校撤并,所以僅從數字來看師生比并不高。東北也是基于人口外流、生育率全國最低等原因導致師生比低。

初中階段地區(qū)間差異就更明顯了,北京因為師資充沛師生比為1:8,東北三省均在1:10左右,江西的初中師生比最高,為1:16。高中情況也類似。


地區(qū)差距最大的還是職業(yè)教育。北京的職校教師資源最為充分,師生比1:8,有老師缺學生可能是真實情況的寫照。在青海又反過來,每位中職老師對應34名學生,壓力最大。

高等教育在全國各省市的資源分布較為均衡。師生比最低的西藏一共有7所高等院校,配有2610名專任教師教師。雖然教師數量不多,但因為在校生人數也不多,所以師生比低。

總結來說,師生比高的原因各種各樣,既包括東部發(fā)達地區(qū)(學生多)也包括西部落后地區(qū)(老師少),而師生比低基本只有一個原因:學生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