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黃慕蘭自傳》修訂版手記:力氣大多用在圖片上

《黃慕蘭自傳》是本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年正式出版的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革命者、主要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的黃慕蘭老的自傳。傳主雖歷經(jīng)坎坷,但始終不改對黨的忠誠。作為我黨較早開始從事地下工作的女性,傳主與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上的諸多重要事件與重要人物發(fā)生過交集,為維護黨的事業(yè)作出了卓越貢獻。
2011年,正值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之際,我所在的學術(shù)著作分社決定對該書進行修訂再版,以為紀念。(選題報告上的日期恰巧是2011年7月1日)我作為學術(shù)著作分社的首席編輯,有幸做了該書修訂再版的責任編輯,并由此得以與黃老以及黃老的女兒陳大中女士建立了密切聯(lián)系。

或許是間諜電影看多了,以為做地下工作的女子一定是美貌與智慧兼?zhèn)涞?。饒是如此,傳主的美麗還是讓我感到了極大的震撼。那是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麗,是讓人在一凝眸中就能心生美好的美麗??粗@種美麗,我無法想象她是怎樣在刀尖上舞蹈的。我渴望認識她,當然是在書中,至于后來有了直面她的美麗的機會,那真是我的幸運。
所幸,2004年版《黃慕蘭自傳》的責任編輯梁云福老師已做了關(guān)鍵性的史料核實工作。為此,我專門約了時已退休的梁老師面談,聽他講述當年的編書經(jīng)歷。梁老師不僅與傳主有書信來往,還不止一次地見過黃慕蘭老,他親切地稱她為黃媽媽。當然,梁老師核實史料時,不僅僅是向傳主核實,而是根據(jù)傳主提供的線索,到中央檔案館以及黨史研究機構(gòu)進行核實,在一些關(guān)鍵問題上作了結(jié)論性認定。這是至關(guān)重要的工作。
除了2004年版的電子文檔,黃慕蘭老的女兒陳大中女士還發(fā)來了珍貴的圖片資料包。這些圖片中有2004年版已采用的,也有當時限于篇幅未采用的,還有那之后陳大中女士又多方收集的。鑒于傳主有非常高的文學修養(yǎng),編輯在文字上應(yīng)該不會用多大工夫,而這些圖片實在是太珍貴了。

傳主具有很高的文學修養(yǎng),她曾在俞樓受教于我們所熟知的俞平伯的父親俞陛云,那當是傳主生命中最平靜、最美好的時光了,這或許就是她最后選擇在杭州定居的原因之一,但該“自傳”除了各篇篇前的〔臨江仙〕以及文字本身隱約可見的文字功力外,并沒有太多的文學性,只是在記錄、記錄。
據(jù)2004年版黃老的大女兒陳允中與二女兒陳大中所寫的編后記可知,黃老是在1993年定居杭州后才動手寫自傳的。一個世紀老人能夠?qū)⑺雌鸱?、極富傳奇性、涉及數(shù)百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一生,敘述得如此清晰,著實讓人驚嘆。但通過與陳大中老師的交流以及從傳記的字里行間可以發(fā)現(xiàn),傳主的這部自傳其實已經(jīng)“寫”了幾十年了,只不過不是以傳記而是以交代與申訴材料的形式罷了。她早就開始或在筆上或在腦海里一次又一次地回顧過自己的人生了。這也印證了我初讀此“傳”時的感覺,它不是文學性的“自傳”而是紀實性的“自傳”,可以更多地至少是從親歷了那段歷史的傳主的視角還原歷史之真實。
為了這次修訂的嚴謹,責編通過陳大中老師與傳主作了溝通,傳主提出了修訂原則如下:
1.真實人生:是集黨史、家史、國史于一生的真實人生。入黨以來夢寐以求、歷盡艱危成此景的戰(zhàn)斗人生;又是忍辱負重、不屈不撓、堅持原則、四次上訴、平反后記實存真、無悔、無怨、無尤、無憾的真實人生。
2.不是鳴不平、訴冤屈,而是一樁樁、一件件黨的政策的檢閱。有領(lǐng)導、有布置、有計劃、有分工、有檢查,才能人證物證齊全。總結(jié)回顧,報中央領(lǐng)導培養(yǎng)、信任、愛護的情深和民主人士患難合作的誼重。
3.我寫回憶錄,力求樸實。非小說,亦非文學創(chuàng)作。平凡的崗位,大動蕩的時代。從未敢忘黨的教誨,龍?zhí)痘⒀ㄒ簧磔p,粉身碎骨又何怨?革命不會一帆風順,曲折、復(fù)雜的斗爭是必然的。正因為有領(lǐng)導、有組織,才能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奇姻自有奇跡,不是一般的庸俗的悲歡離合。又何況欣逢中興盛世,四代同堂的真實人生,豈鏡花水月的虛幻也耶!知足長樂,珍知遇之榮,記難忘之跡,回味彌甘。
責編在編輯中謹尊黃老擬訂的編輯原則,除一般性的字詞標點錯漏外,其他涉及內(nèi)容的問題均一一通過陳大中老師與傳主溝通解決。大部分問題都由陳大中老師核實解決了,也有一些細枝末節(jié)的問題,因為傳主年事已高,難以與之討論,就只好遵從2004年版了。



《黃慕蘭自傳》的再版修訂工作,責編的力氣大多用在了那些珍貴的圖片處理上了。為了完美地表現(xiàn)這些圖片,依2004年版也在文前設(shè)計了一個印張的彩插,精選了38張最具代表性的圖片,依時間順序排列,約略可見傳主的人生軌跡。最困難的工作是要將其他80余張圖片據(jù)時間線與內(nèi)容線插入正文中的合適位置。我決定分兩步走,首先在陳大中老師的幫助下,給每一張圖片加上包括時間、人物、相關(guān)事項在內(nèi)的詳細說明,然后在正文中查找與之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以確定圖位。當然,這種做法也不總是順利,有時相關(guān)內(nèi)容會不止一處,那就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然后進行平衡取舍了。
黃慕蘭是較早開始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的女性,曾與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上的諸多重要人物發(fā)生過交集。為了進一步豐富該“傳”的圖片,編輯又從本社的圖片庫中收集了十余張歷史人物的圖片,如譚嗣同、柳亞子、何香凝、宋慶齡、董必武等,將之插在了相應(yīng)的位置。對這一點,黃老與陳大中女士都表示很滿意。
圖片各歸其位之后,就是版式設(shè)計了。該“傳”計分五篇外加附錄五,黃老為每篇都題寫了一首自己創(chuàng)作的〔臨江仙〕。黃老的字寫得很漂亮,編輯很想直接用黃老書寫的詞作。只是黃老的原詞是寫在信紙上的,鑒于她的百歲高齡,也不能讓她按要求格式重新謄寫,最后只好在字庫里選了一種與黃老的字接近的字體。編輯與美編一道選擇了用一束簡約的水墨蘭草作為版式的基本裝飾,既寓意黃老之名,更希望它能與黃老的赤子之心相映襯。
大中老師說黃老和她都認同2004年版的封面,最好還能用那幅松圖作主圖。那幅“松”圖是黃老友人書畫家申石伽的作品,題款為“虬龍煥采 錦繡風光 癸酉元旦八十八翁西泠石伽”,鈐“福壽書生”、“美意延年”印。就用這幅圖吧。比起美麗,這棵虬勁挺撥的青松更能代表黃老堅韌不屈、赤膽忠誠的品格。

關(guān)于封面文字,我從正文中選了周恩來與陳庚對傳主的評語,即 “慕蘭是黨的百科全書?!芏鱽怼保?012年1月第1版P345/倒5—6行);“慕蘭的一生是中國革命曲折發(fā)展的反映?!愘s”(2012年1月第1版P477/1—2行);“黃慕蘭是一個經(jīng)受得住考驗的好同志,在最危險的敵人軍統(tǒng)特務(wù)的監(jiān)獄里,她都能忠誠機智地堅持斗爭而不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和黨的機密?!芏鱽怼?(2012年1月第1版P250/2—4行)。大中老師對此未提出異議,只是希望能放在封底,字也不要太大,言下就是不希望過度宣傳。于是,就有了2012年版的簡單莊重的封面。我希望讀者能看到封面書名與作者左側(cè)的那行小字: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黃慕蘭自傳》修訂再版工作在進入最后階段時,我們曾起意將書名改為“回憶錄”。我們的考慮是,書稿中涉及中國近百年歷史中的數(shù)百位社會各界人士,以及諸多歷史事件,似乎稱作回憶錄也無不可,加之我們學術(shù)著作分社已經(jīng)出版且有意策劃出版一系列與回憶錄類同的口述歷史,私心覺得可以用改書名的方式將此書也納入系列之中。當我們把想法兒拿出來與陳大中老師商量時,遭到了強烈反對。
她來信說:“如果說是‘回憶錄’就可以寫更多的人和事,這本書基本是以傳主為主線的,如果不是非常有道理我想還是不改吧!我們簽的是‘再版’而不是‘改版’吧!”這豈止是不認同,是堅決反對。說實話,大中老師的強硬態(tài)度讓我有些委屈,本來也只是個想法兒的,拿來商量的,何至于動氣呢?“自傳”改“回憶錄”的事就此打住。
及至書出版后,面對一些無端猜疑,我終于理解大中老師了。我能感到,她在此書的再版上如此盡力,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母親的愛,她要幫母親實現(xiàn)這個愿望;目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世人了解自己的母親——“一個中共早期革命者一個世紀以來走過的足跡”,“一個女人在男權(quán)的世界中的掙扎、奮斗、成功和挫折”。她甚至不想讓自己及家人的照片過多地出現(xiàn)在書里,即使是后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同意上書了,在作圖注時她還想著要略過自己及其他家庭成員的名字。一切都是為了母親,為了世人能夠真正認識她的偉大的母親。
2017.2.9
(本文作者系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學術(shù)著作分社編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