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淚光里的時光
原創(chuàng) 觀復虛極 觀復博物館
虛極子按:當這座白色大理石在葉木納河畔落成時,沒有人敢相信眼前的奇跡是真實的存在。
泰戈爾把泰姬陵比喻成“時光面頰上的一滴眼淚”,這淚光中閃爍的是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

▲ 1890年代的泰姬陵
泰姬陵的建造者——沙賈汗(1592-1666年),莫臥兒王朝第五位皇帝,欲稱霸全世界的一代雄主,渴望成為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同時對建筑有著異乎常人的眼光和興趣。

▲ [印]畢奇特《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立于地球之上》,細密畫,約1630年
愛爾蘭都柏林 切斯特·比替圖書館藏

▲ 《沙賈汗坐像》

▲ [印]畢奇特《沙賈汗在登基大典上接見三個年長的兒子和阿薩夫汗》
描金水彩細密畫,約1630年
英國王室收藏
17世紀中葉,全世界都處于戰(zhàn)爭、瘟疫和政局動蕩之中,印度也概莫能外。

▲ 《沙賈汗狩獵圖》,《沙賈汗回憶錄》中的細密畫插圖,1707-1712,33 x 21.7 cm
英國溫莎城堡 皇家藝術收藏館藏

▲ 《沙賈汗獵獅圖》
正值春秋鼎盛的沙賈汗剛即位不久,南方便出現(xiàn)叛亂。幾經鎮(zhèn)壓都無濟于事,按捺不住怒火的皇帝決定御駕親征。

▲ 馬背上的青年沙賈汗

▲ 沙賈汗御駕親征
此時的皇后穆姆塔茲·瑪哈爾已身懷六甲,為了不讓沙賈汗有后顧之憂,皇后作出了最后的選擇:陪同皇帝一起親赴前線。

▲ 《穆姆塔茲·瑪哈爾像》

▲ 抽水煙的穆姆塔茲·瑪哈爾
沙賈汗的到來令士氣大振,很快就把叛軍打得落花流水??上Ы輬髠鱽淼臅r候,皇后因難產而死的噩耗也傳來了。悲欣交集的沙賈汗一夜白頭……

▲ 眾人向沙賈汗表示臣服

▲ 沙賈汗凱旋
班師回朝后,沙賈汗找來全國的能工巧匠,不計工本地為忠實賢惠的亡妻修建世上最高貴的陵寢——泰姬陵。這一工程持續(xù)了二十余年,它集伊斯蘭和印度的建筑精華于一身。當這座白色大理石在葉木納河畔落成時,沒有人敢相信眼前的奇跡是真實的存在。

▲ 泰姬陵頭枕葉木納河

▲ 2010年的泰姬陵

▲ 晨曦中的泰姬陵
白色大理石來自拉賈斯坦邦的齋浦爾,黑色大理石來自查爾科赫,黃色大理石來自納爾巴達河畔,光是運輸石材就征用了一千多頭大象。

▲ 白色大理石熒耀著珍珠母的光澤

▲ 黃昏時分的泰姬陵變成了黃金圣殿

▲ 泰姬陵與陵園入口及其他附屬建筑
泰姬陵用于鑲嵌的的寶石和半寶石多達28種:旁遮普的碧玉、巴格達的瑪瑙、也門的水晶、中國的水晶和綠松石、斯里蘭卡的青金石和藍寶石、紅海的珊瑚、本德爾坎德的石榴石、潘納的鉆石、波斯的縞瑪瑙、法泰赫普爾·西克里的雞血石……

▲ 泰姬陵大門鑲嵌

▲ 鑲嵌與浮雕

▲ 主廳內的沙賈汗和穆姆塔茲·瑪哈爾的空石棺
兩萬名工匠從波斯、土耳其和伊拉克征調而來,鏤空雕刻上還反映出中國工藝的特色,中國工匠也有可能參與了泰姬陵的修造。


整座陵寢共耗費國帑4000萬印度盧比,約等于70億人民幣,這在當時生產力低下的農業(yè)文明條件下需舉國之力方能實現(xiàn)這一建筑奇跡。



生同衾,死同穴,相傳沙賈汗原本想在泰姬陵邊為自己建造一座同一式樣的黑色大理石陵墓,以示生死相依,可惜天不遂人愿。沙賈汗用瑰麗建筑的藝術贏得了與亡妻恒貞彌篤的愛情,卻也因掏空國庫兒失了民心。

▲ 霧失樓臺
1658年年邁多病的沙賈汗被第三個兒子奧朗則布篡位,囚于泰姬陵不遠處的紅堡之中。
▲ 軟禁在紅堡里的沙賈汗老淚縱橫中眺望亡妻的陵寢“泰姬陵”
從此,老人只得日夜臥在紅堡的八角亭上眺望泰姬陵,在思念愛妻和失去自由的痛苦心境中,沙賈汗凄涼地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八年……
原標題:《淚光里的時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