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調(diào)查|你讀過最厚的書是哪部?長閱讀還適合這個時代嗎?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做了個小調(diào)查,采訪了一些人,談?wù)勗谒麄兊拈喿x經(jīng)歷里,讀過篇幅最長的一本書是什么?為什么會挑戰(zhàn)“大部頭”作品?以及,他們認為,長閱讀在這個碎片化時代還符合年輕人的閱讀習慣嗎?
關(guān)東:

某周:


英子:
讀過最長的單本是《2666》,它是由5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不需要一口氣讀完,所以讀起來也不痛苦。同時,里面很多通俗小說的懸疑因素。語言方面雖然是西班牙語翻譯,但翻譯的質(zhì)量不錯,很凝練。會去讀這本書的原因貌似是因為《百年孤獨》的譯者為這本書寫了序言還是推薦,正好當時看完《百年孤獨》,對魔幻現(xiàn)實主義很喜歡。加之《2666》也有這種南美洲典型風格的特色,所以讀起來比較愉快。
阿欣:

孫平:
看過最厚的書是《平凡的世界》,我是山西人,書里主要描述的是陜西那邊發(fā)生的故事,跟我們的風土人情接近。我覺得那本書挺樸實的,也比較喜歡作者路遙,看完以后會跟人分享,但主要是室友。我覺得喜歡讀“大部頭”的一定是少數(shù)群體。
鷺島千尋:
我讀過最長的書是《達·芬奇自傳》,是我高中的時候讀的,我看到三分之二,是鷺江出版社的那一版,羊皮的《達·芬奇自傳》。讀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達·芬奇是很全才的人,他研究的東西是我們現(xiàn)在一個平凡的畫家或者藝術(shù)家無法想象的領(lǐng)域,所以我很好奇這個人生平是什么樣,他為什么會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做那些有意思的研究。
林隱溪:

K:

胖通:

情傷姐:
八月長安的《橘生淮南》,當時是受到情傷才讀。之所以讀它的原因還比較奇異,一開始是因為作者八月長安寫過另一本書拍成電視劇,我覺得電視劇不錯,所以搜到原著小說,進而搜到作者,才發(fā)現(xiàn)這本書。這本書就兩三百頁,如果朋友也有情傷,我會把這本書分享給他們?!按蟛款^”的閱讀是不是適合年輕人,還是要看每個人的閱讀層次。
江南:

Philosopher:
因為要入哲學的門,在老師的要求下,讀了《純粹理性批判》,大概是我讀過最厚的書。但讀到一半還是讀不完,因為太難了,我覺得是所有書里最難的一本。因為課程要求,所以會跟同學一起分享,我覺得讀篇幅短的書和篇幅長的書會給人不同感受,短的是零碎時間讀讀滿足一些樂趣,讀長的書會有很安心的感覺。
1203:

爐石:
讀過最長的書是錢鍾書的《圍城》,因為課程要求。我覺得錢鍾書的寫作手法很好,但是這本書我單純是為了課程讀,課下不會和其他人分享。我覺得長篇幅作品應(yīng)該不會成為一股潮流。
尤克里里:
最厚的書是《哈利·波特》系列,讀的時候是高中,覺得書寫得很有意思,翻譯成中文版也很好看,把整個系列都讀完了。當時讀主要出于一種娛樂目的,我會推薦給同學看,后來我媽也在看。我覺得讀長篇作品是個好習慣,現(xiàn)在不忙的話我也會經(jīng)??匆恍╅L的作品。
耶加:
我讀過最長的是《百年孤獨》,因為本科我們上外國文學史,老師說這本書是南美洲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我當時看完,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里面有太多外國名字很難記住,人物關(guān)系錯綜復(fù)雜,都是幾代幾世,讀得很痛苦。當然作品本身很好,所以會跟別人推薦。我覺得現(xiàn)在大家不讀“大部頭”最主要原因是都挺忙的,沒有大塊時間去閱讀,而且像《百年孤獨》這樣的作品中間斷了就很難接上,加上我們現(xiàn)在手機閱讀比較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