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袁泉,太難搞
原創(chuàng)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袁泉又演女強人了。
在新劇中,她飾演了一位丈夫出軌、獨自撫養(yǎng)兒子的單親媽媽,獨立、堅強又隱忍。
劇集的口碑好壞參半,然而袁泉卻憑借演技又上了幾次熱搜。
拍戲不多,大部分角色都是配角,但每次一演戲就會立刻“翻紅”——這幾乎成了袁泉這兩年拍戲的特殊定律。
袁泉將其歸為是觀眾對她的“偏愛”,畢竟不演戲的日子里,她多數(shù)時候都是消失在大眾的視線之中,常常以“明星”的身份被忘記,又隨時以“演員”的身份被記起。
在這個以名利與流量為原點,不斷向外畫圈的娛樂圈里,袁泉有著自己的生存之道。
曾經(jīng)有人問袁泉認為自己是幾線演員,沒有片刻猶豫,她給出答案:
“我是偏離在線外的?!?/p>
43歲那年,袁泉拿下了自己第三座金雞獎獎杯。
站在臺上,她手握獎杯說道:“奇怪,我都43歲了,本以為在這種場合會更成熟一些,沒想到,坐在臺下依然緊張得心砰砰跳?!?/p>
這一年,是她成為演員的第22年,獲得了不少獎項,卻依然謙遜淡然。
袁泉將自己的這種性格歸為“基因”:“我遺傳了我爸矜持、保守的基因,我一輩子都不會有那種膨脹的感覺?!?/p>
在11歲之前,袁泉是生長在長江邊上的孩子。
那時她生活在湖北荊州,爸爸是一名乒乓球教練,媽媽是小學老師,除此之外,袁泉還有一個姐姐。
湖北的夏天氣溫很高,暑假里,袁泉的爸爸常帶著她與姐姐在長江邊玩,江水被曬得溫熱,袁泉將腳踩進河流,看水在腳背上滑過。
一家四口的生活簡單快樂,回憶起來,袁泉說:“我的童年是沒有任何瑕疵的,滿是幸福的回憶?!?/p>
袁泉(右)與姐姐
這樣的生活在11歲那年宣告結(jié)束。
那年,袁泉正在讀四年級,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的老師來到她的學校,想要挑選幾個具有學習京劇潛質(zhì)的孩子。
老師選中了八個小孩,其中就有袁泉,父母問她是否愿意獨自去往北京學習,得到的答案是肯定。
就這樣,11歲的袁泉坐著火車去往北京,開啟了自己長達七年的學戲生涯。
至今,她都記得學校練功房的樣子:房間里有一面巨大的鏡子,三面把桿,一側(cè)是落地窗,層高極高,人少的時候說起話,屋子里會有一圈圈回音。
在這里,袁泉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

袁泉與母親
最初學戲的兩年,袁泉過得并不快樂。在一些舞蹈動作上,她總是無法達到老師的要求,老師認為她不夠努力,袁泉覺得委屈,卻總是沉默。
那一時期的袁泉敏感且自卑,她將自己心里的那扇大門輕輕關(guān)閉,不愿意與人交流,大多數(shù)時候,練完舞她就立刻跑回宿舍,一頭扎進床里。
唯一的安慰,是父母寄來的信。
許多個下課的傍晚,袁泉總會趴在學校的收發(fā)室向里張望,如果有父母來信,她會開心很久。
在戲劇學校讀書的7年時光里,袁泉攢下了297封家書。

戲校的生活充滿苦悶與孤獨,但這段經(jīng)歷卻也成為了袁泉人生中最珍貴的經(jīng)歷之一,在這里,她漸漸懂得如何與角色對話、與孤獨共處。
畢竟,后來她才明白,當真正站在舞臺之上時,孤獨與強大才是永恒的主題。

在袁泉的人生中,11歲之前她從未想過成為演員,11歲之后她卻只想成為演員。
1996年冬天,袁泉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與中央戲劇學院的表演系。參加中戲面試那天,她被分到的題目是即興表演,與她搭檔的是秦昊。
許多年后,秦昊回憶起那次搭檔,他說:“我之前學的是理科,沒有任何演戲經(jīng)驗,袁泉不同,那時她已經(jīng)學了7年京劇,全靠她能接住我的戲,我才能夠通過面試?!?/p>
袁泉舊照
在那年,“很會演戲”的袁泉分別被北電和中戲同時錄取,在她糾結(jié)之時,一封長達六頁的信件幫她做了決定。
寫信的是中戲表演專業(yè)的班主任常莉,信里她寫:“袁泉將來在有機會拍電影電視劇的同時,會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音樂劇、話劇演員?!?/p>
“話劇演員”四個字吸引了袁泉,她曾在北京看過一場話劇,舞臺上,徐帆扮演的阮玲玉深深打動了她,從那時起,話劇在她心中的分量就變得重了起來。
如此之下,她放棄了北電,進入了中戲劇,那時,袁泉或許并未曾料想,她人生的一些故事,正伴隨著這個決定有了新的走向。

袁泉舊照
回頭看,至今在娛樂圈里,1996年都是一個特殊的“明星生產(chǎn)年”。
那年,北電迎來了陳坤、黃曉明、趙薇、祖峰等學生,而另一面的中戲,則擁有了袁泉、劉燁、章子怡、秦海璐、梅婷、曾黎、秦昊。
至今,這些演員依舊活躍在熒幕之上,構(gòu)成了內(nèi)娛演員的半壁江山。然而在當時的中戲,96表演班卻是一個人人都想退學的班級。

中戲96級表演班合照
袁泉為一排右一
因為學校老師對于作業(yè)要求極其嚴格,讓學生們壓力極大,劉燁曾因為難搞的期末作業(yè)崩潰大哭,章子怡也曾在入學第一年和母親鬧著要退學。
而袁泉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感覺自己頭頂?shù)奶炜帐腔疑?,那時她唯一疏解壓力的方式是吃——每天下課后,她就會和同學一起,買上一包面包,夾上黃油與花生醬,一塊塊地塞進胃里。
一學期下來,她胖了近20斤。

但好在,嚴格的要求意味著更專業(yè)演員的產(chǎn)出。
大二那年,袁泉就獲得機會出演滕文驥導演的電影《春天的狂想》,飾演京劇大鼓藝人“周小玫”,這部電影將她送上了第二年金雞獎的舞臺,讓她拿下了“最佳女配角”的獎杯。
這一年,剛好是她來到北京的第10年。

《春天的狂想》中21歲的袁泉
2000年,袁泉將要從中戲畢業(yè),中央實驗話劇院的院長點名從中戲表演班要三個人:章子怡、秦海璐、袁泉。
彼時章子怡已經(jīng)出演過張藝謀的《我的父親母親》與李安的《臥虎藏龍》,而秦海璐則憑借電影《榴蓮飄飄》,拿下自己第一座影后獎杯。
雖然袁泉也已經(jīng)擁有金雞獎獎杯,但比起大屏幕,她更喜歡話劇舞臺,最終,只有她一人決定加入中央實驗話劇院。

中戲96級的7位女同學
回頭看,或許恰巧是這段經(jīng)歷,保留住了袁泉身上那份對于演戲最真誠的執(zhí)著:“我沒有經(jīng)歷過那種畢業(yè)后去跑劇組,被篩選與拒絕的經(jīng)歷?!?/p>
“如果我經(jīng)歷了那些,很可能會選擇離開這個行業(yè)?!?/p>
那幾年她幾乎合作遍了國內(nèi)知名的話劇導演,從田沁鑫導演的《青蛇》中的白蛇,孟京輝導演的《活著》里的家珍,賴聲川導演的《暗戀桃花源》中的云之凡。在短短幾年內(nèi),她出演了上百場話劇。

話劇《琥珀》中的劉燁與袁泉(2005)
余華形容她為:“角色就是她自己,即使她柔弱而孤獨地站在那里,也比別人強大?!?黃渤更是稱她為本世紀最好的女演員。
在30歲那年,袁泉就入選了中國話劇百年名人堂,成為進入這間名人堂最年輕的話劇演員。

話劇舞臺上的袁泉
當然,舞臺之下,帷幕之后,袁泉的選擇意味著要付出同等的“代價”。
比如收入。相比電視劇明星,話劇演員的收入更低,面對的觀眾群體也更小,這意味著她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棄部分名利。

比如傷痛。2003年,在排練話劇《趙氏孤兒》時,袁泉不小心在臺上跌倒,造成鎖骨骨折。袁泉后來形容起那一刻:“幾乎在半秒之內(nèi),我的肩膀就塌了下去,骨頭沖出來了?!?/p>
手術(shù)加上靜養(yǎng)花費了五個月的時間,袁泉的身上被打上六顆鋼釘與一根鋼條,雖然最終康復,但卻落下了病根——每到陰雨天,她的右邊肩膀總會感到酸痛。
但對此,袁泉卻從未有過動搖,對她而言,話劇永遠是事業(yè)中的首選。
談及原因,她說因為話劇給予她更多空間與時間,讓她能夠慢慢在一場場排練中找到劇中的那個人:
“只要在大幕拉開之前,什么都來得及。”

在袁泉的性格構(gòu)成中,“自我”從來不是重要的板塊。
年少時,她學京劇,因為上臺要化臉譜妝,化妝師說:“這小孩眼睛摳摳的,化了妝就像外國小孩化了古典妝?!?/p>
自此后,袁泉就認定自己長相平平,并不漂亮。
而在她的生命中,只有兩件事會讓她覺得自己“特別美”,一件是戲劇,另外一件則是她與夏雨的愛情。

認識夏雨那年,袁泉在讀大二。
那是1997年的夏天,袁泉洗完澡從浴室走出,她穿著一件大大的短袖,頭發(fā)濕漉漉且隨意地盤在頭頂,在路過籃球場時,她遇到了正在打球的夏雨。
夏雨比袁泉高一級,對袁泉而言,他只是學校里“有名的學長”之一——彼時,夏雨憑借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成名,是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最年輕的影帝。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16歲的夏雨
然而在夏雨看來,當見到袁泉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一見鐘情的故事在他的人生中發(fā)生了。
自此之后,夏雨開始追求袁泉,隔三差五邀請她一起出來玩,雖然十有八九被拒絕。
1999年的夏天,夏雨即將畢業(yè),北京八達嶺長城開放了夜景參觀,他邀請袁泉一同驅(qū)車前往。
沒想到,車開到一半突然下起瓢潑大雨,坐在車里,夏雨播放了一首郭富城的《今夜我有點壞》。
幾乎如同電影場景一般,那輛雨中的汽車成為了夏雨與袁泉戀情的開端。
那時,兩人常常坐在學校的看臺上,一人抱著一半西瓜用勺子挖著吃:“心里一點事兒都沒有,就是那種青春的快樂?!?/p>
戀愛后不久,夏雨在北戴河拍攝電影《那時花開》,與他搭檔的是周迅與樸樹,袁泉常常帶著兩根雞腿,去片場等待夏雨。

《那時花開》中的樸樹、夏雨與周迅
第二年,袁泉也搭檔周迅與樸樹,合拍了電影《如果沒有愛》,那一年,樸樹27歲,剛剛發(fā)行了專輯《那些花兒》,正在與周迅談戀愛。
在電影中,樸樹的好友張亞東還前來客串,扮演周迅出軌的對象。
在片場,負責電影劇照拍攝的,是一個不容易被人注意到的23歲年輕人。多年后,他的名字將在電影圈如雷貫耳。他叫寧浩。
那是2000年的夏天,他們正年輕,一切都充滿著希望。
2000年《如果沒有愛》
27歲的樸樹,23歲的袁泉
袁泉曾說,和夏雨在一起后,自己變得松弛了許多,她開始覺得自己“再度成為一個女孩子”,也漸漸將那些束縛在自己身上的東西解開。
曾經(jīng)有人問袁泉喜歡夏雨哪一點,袁泉回答是因為他的“不世故”:
“我很害怕那種人,在這個圈里呆的時間長了,見什么人說什么話,特別知道怎么樣去爭取機會。當然那些都沒什么值得非議的,只是說我從夏雨身上看到一種特別孩子氣的東西,特別本真的東西,他從來不偽飾?!?/p>
這話形容的是夏雨,卻也未嘗不是袁泉。
在兩人在一起的那些年里,他們見證了彼此的成長,也共享了許多人生經(jīng)歷與瞬間。
2003年,袁泉鎖骨粉碎性骨折,彼時正值國內(nèi)非典肆虐,夏雨將自己的車內(nèi)塞滿枕頭,開著車將她送回了自己的老家青島,請親戚幫忙照顧。
而夏雨喜歡滑雪與滑板,這種運動危險系數(shù)高,受傷是常事,夏雨形容自己的的身體為:“每一個關(guān)節(jié)都受過傷”,但袁泉卻從不干涉,并且會在運動場旁邊陪伴著他,她說:
“我永遠是他最忠實的觀眾?!?/p>
兩人長久且低調(diào)的戀愛關(guān)系也成為了娛樂圈里的榜樣,袁泉卻并不喜歡這個標簽,她說:“榜樣總是很容易摧毀的。我們唯愿是對普通人,就可以了。”
像普通人一樣戀愛,像普通人一樣爭吵,也像普通人一樣分分合合——2007年,在戀愛的第8年,袁泉與夏雨決定分手。
這一年,袁泉30歲,夏雨31歲。
只不過這次分手只持續(xù)了10個月,后來,夏雨曾在自己的自傳中寫到自己與袁泉的戀愛,他說:
“以前我老想找一個100%我喜歡又適合我的,現(xiàn)在明白了不可能,所以我覺得最好的辦法不是要找個100%的人,而是兩個人加起來爭取達到100%。”
畢竟,能做到兩個人加起來達到百分之百,已經(jīng)很難了。


在演藝圈,女明星的年齡幾乎成為了事業(yè)中繞不過去的問題,就連袁泉也曾經(jīng)有過年齡危機。
那是2007年,袁泉將要邁入30歲,她突然對變老這件事有了實感:“對年紀的敏感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極其崩潰。”
但真走入30歲后,她突然覺得釋然,一種全新的感受被注入到袁泉的人生中,再站在鏡頭下,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狀態(tài)變了:
“沒有20歲的緊張、青澀,也不用再去演喜怒哀樂都在臉上的小姑娘的角色?!?/p>
在30歲之前,雖然在電影上產(chǎn)量不高,但袁泉的“擊中率”卻極高。
畢業(yè)之后,她和潘粵明合作電影《藍色愛情》,獲得了第八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最佳女演員,2年后,她又憑借電影《美麗的大腳》摘下第22屆金雞獎最佳女配角。

電影《藍色愛情》中的袁泉
就連客串男友夏雨的電影《獨自等待》,都能憑借著短短半分鐘的出鏡,讓人回味無窮。
或許因為外形原因,在演藝圈里,袁泉的“少女期”很長,她所扮演的大部分角色都是生動且靈動的女生角色。
直到2009年,隨著袁泉身份的兩次轉(zhuǎn)變,一切才有了變化。
這一年,是她與夏雨戀愛的第11年,兩人選了一個不忙的工作日在北京登記結(jié)婚。
沒有舉辦婚禮,也沒有通知同學,只是簡單請家人吃了一頓飯,袁泉與夏雨就這樣走進了婚姻生活。

夏雨與袁泉在中戲拍的結(jié)婚照
也是這一年,兩人的女兒出生,女兒天生愛笑,夏雨給女兒取名“哈哈”。
成為母親之后,袁泉變了許多,那些過去常浮在她腦海中的厭世與悲觀,隨著孩子的到來突然之間消散。
身份與經(jīng)歷被一層層疊加到袁泉人生中,投射到演技上,構(gòu)成了她對于演技更豐富的理解。
2012年,袁泉出演電影《大上?!?,扮演周潤發(fā)的青梅竹馬,劇中有一片段,是兩人多年后再次相遇,一切卻早已物是人非。
電影中,袁泉含淚回眸看向周潤發(fā),后來周潤發(fā)回憶起來,他說:“袁泉這一眼神中情感濃度太高,我差點沒接住?!?/p>
兩年后,她拍韓寒導演的《后會無期》,在劇中,她慢慢說出的那句“喜歡就是放縱,但愛就是克制”,成為了當年的熱門臺詞。
之后,她又在《心花路放》里扮演了“文藝女青年”康小雨,在《掃毒》中扮演古天樂的妻子袁可兒,在《黃金時代》里成為作家梅志。
角色的分量都不太重,但袁泉卻每次都能帶來讓人耳目一新的塑造,而她再次廣泛地出現(xiàn)在大眾討論中,是2016年。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袁泉扮演的“唐晶”一角讓她再度大火,觀眾們從演技、人設(shè)、與著裝上對她層層分析,感嘆著袁泉對于角色多維度的演繹。
為了讓她出演這個角色,導演趙寶剛曾多次邀請袁泉,后來在采訪中聊起此事,他“抱怨”道:“袁泉真的太難請了,我請了好幾次,都沒請動?!?/p>
在演藝圈里,人人都知袁泉演技好,有人將其歸于天分與天賦,然而或許天分有加成,但卻不止于此,更多的還是她的努力。
比如演《中國機長》,袁泉進行了長達數(shù)月的空乘訓練,電影拍完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如果再坐上與電影中同樣機型的飛機,她身上的“空乘基因”就會被再次觸發(fā):
“感覺這是我的地盤,下意識去觀察操控面板、看餐車?!?/p>
電影《中國機長》中的袁泉
再比如演《中國醫(yī)生》,在電影開拍前,袁泉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每天跟在親臨武漢抗疫的醫(yī)生身邊,一邊向他們學習,一邊采訪他們,只為讓人物更加具體。
電影在廣州首映放映結(jié)束后,鐘南山院士評價道:“袁泉演得真好,像極了03年非典時期跟在我身邊的助手劉曉青醫(yī)生?!?/p>
電影《中國醫(yī)生》中的袁泉
這一年,袁泉44歲,年復一年,她越發(fā)感覺到歲月的魅力。

至今,袁泉用手機打字時,都會選擇手寫輸入。
相比語音輸入與拼音輸入,手寫輸入速度更慢,精確度也更低,有時遇到復雜的漢字,甚至需要寫兩遍才能夠被識別。
但對此,袁泉卻從不覺得麻煩。她說:“打字,如果不用手寫,你不覺得就太浪費了嗎?”

在演藝圈,袁泉大多數(shù)時候更像是一個守門員。
守著自己對于角色的理解與堅持,挑選那些吸引自己的人生去演繹,不需要太多注視,也不囿于某個角色。
她說:“如果我身上有星光,那是角色帶來的光環(huán),表演結(jié)束,它就走了。生活是不需要高光的?!?/p>
今年,是袁泉成為演員的第24年了,在她45歲的人生中,有超過一半的時間是在舞臺與鏡頭之下,成為他人,也成為自己。
袁泉19個角色混剪
時間回到2000年,袁泉在王府井街頭拍攝《如果沒有愛》,在拍攝空隙她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縱使前一晚因為拍戲整夜沒睡,但她依然興奮地對著鏡頭分享著自己正在拍攝的第三部電影以及將要推出的第一張專輯。
她說:“表演是我學了四年的專業(yè),希望我的影迷歌迷朋友們……”講到這里,她停了下來更正到:“不能叫影迷歌迷,因為我還沒有作品”。
頓了頓,她又堅定地看向鏡頭:“總之,希望大家能夠看著我成長。”

那是23歲的袁泉,懷揣著夢想,卻又充滿忐忑。
后來,她的人生向前不斷走去,她成為妻子,成為母親,有些事情變了,比如年齡與身份,有些卻沒有,比如一腔熱忱,比如堅定勇氣。
比如成為好演員這件小事。


原標題:《袁泉,太難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