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成都籍遠征軍簡少良埋骨滇西70年,六弟:路再遠也要去看他
山之上,國有殤。成都一千多公里外的云南施甸,一片郁郁蔥蔥的山林間,埋葬著抗日英烈的遺骸。
他們,有的被后人發(fā)現(xiàn),有的則被時光遺忘。
此前,在怒江東岸的一處半山坡,志愿者發(fā)現(xiàn)了一座孤墳。碑文破舊,依舊能夠辨認出,墓主是成都籍遠征軍簡少良,29歲時犧牲在這片土地。戰(zhàn)友將他安葬,直到20多年前才被云南志愿者偶然發(fā)現(xiàn)。(本報曾連續(xù)報道)
6月,在云南、四川兩地志愿者接力尋找下,7月1日,封面新聞記者獲悉,簡少良的六弟——86歲的簡紹云老人健在。
得知簡少良的埋骨處后,其家人表示,“不管再遠的路,也要去看看他?!?/p>

確認
86歲弟弟健在
“從小,就聽我父親講過大伯的事?!?月22日,成都崇州一養(yǎng)老中心,簡少良的侄子簡張紅說,“看到報道后基本可以確認,你們要找的簡少良親屬,肯定是我父親簡紹云?!?/p>
當天上午,坐在輪椅上的簡紹云,戴著一副老花眼鏡,始終盯著院里的一株老樹,喃喃自語,“終于找到了?!?/p>
“害怕他太激動,家人花了一周的時間,一點點告訴他這個消息?!焙啅埣t說,父親曾提起有個失散的大哥,是打鬼子的抗日戰(zhàn)士,去了云南不久就沒了消息,“家人不知道他去了哪兒,也不知道是生是死?!?/p>
“我在家排行老六,大哥就叫簡紹良?!焙喗B云說,自己是家里排行最小的,如今,前面的親人都相繼去世,他們這一輩,只剩他和失蹤幾十年的哥哥,“家里人都覺得哥哥可能戰(zhàn)死了,但我一直惦記著他?!?/p>
往事
曾穿軍裝回家
在抗日史研究專家、志愿者的詢問下,簡紹云的記憶閘門逐漸打開。
“我聽說大哥是遭抓了壯丁,后來,好像在部隊立功升官了。我?guī)讱q時,他還回過家一趟,穿著灰色軍裝,扛著槍。”
“我就跟在他屁股后面跑,讓他用槍打鳥。”那時候,簡家還住在崇州大劃鎮(zhèn)的簡家?guī)X一帶,簡紹云有幾個哥哥,還被送去成都水井街學(xué)裁縫,“沒辦法,家里人多,當時又窮,總得找地方謀生?!?/p>
沒幾天,簡紹云一家送別大哥,但令簡家人都沒想到的是,一去竟成了永別。
1942年5月,日軍攻陷龍陵縣城,連夜占據(jù)怒江西岸松山。為防止日軍繼續(xù)深入,中國軍隊當機立斷炸毀了唯一的通道——惠通橋。之后,憑借怒江天險等因素,中日兩軍陷入僵持。
1942年5月至1944年5月,兩軍多次有試探性的襲擊,未發(fā)生大規(guī)模戰(zhàn)役。從簡少良的墓碑可看見,他犧牲時,也正是在這期間。
接力
比對墓碑線索尋找
6月,一則尋找簡少良親人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等平臺受到關(guān)注。根據(jù)帖子信息,記者與云南志愿者蘇澤錦取得聯(lián)系。隨后,根據(jù)本報報道,簡張紅打來電話,希望比對更多信息。
“墓碑上有地址,成都東水井街?!笨箲?zhàn)歷史研究者泓影表示,根據(jù)簡紹云所描述,當年幾個哥哥曾在成都水井街學(xué)裁縫,“這個地址很可能是他與家人的通訊地址。那時候,相比小村莊,這些地方更易收到信件?!?/p>
隨后,記者與熱心志愿者多次前往水井街一帶尋找,但這里已成繁華的酒吧一條街。附近的老人,也對簡姓了解不多。
“我當過兵,為了方便,筆畫較多的‘紹’,常會被寫成‘少’?!焙啅埣t的猜測,也得到了多位抗戰(zhàn)史專家的認可,“抗戰(zhàn)期間,有部隊的確要求簡化名字?!?/p>
最終,通過簡家人給的線索,與目前掌握的線索比對,“可以確定,簡紹云的大哥就是犧牲戰(zhàn)士簡少(紹)良。”
心愿
再遠也要去看他
“這么多年,終于有他的消息,整個家族都熱鬧了?!焙啅埣t說,他第一時間把消息告訴了家里人,“大家都在討論,這個當兵失蹤這么多年的簡家人,終于找到了。”
“特別感謝幫助我們尋找親人,以及守住大伯墓地的當?shù)卣痛迕??!焙啅埣t說,父親得到消息后,的確很激動,他很想去看看大哥的墳?zāi)?,為他敬上一杯酒,告訴他家人沒忘記他?!暗赣H身體不好,腿腳特別不便?!焙啅埣t說,無論有多遠,他要去看看大伯的墓,“到時候,我會拍照、拍視頻,回來拿給父親看,也算了了父親一樁心愿?!?/p>
(原標題為《成都籍遠征軍簡少良埋骨滇西70年,六弟:路再遠也要去看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