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詩人韓博:酒神精神對于每個人其實都很重要
提起詩人和酒之間的關系,端起酒杯能聊上幾天幾夜。詩人韓博也是一個標準的“酒徒”。在國外旅行期間,葡萄酒是串起他旅行的重要線索,他在不同的地方喝了不同的酒,微醺之間精神也游蕩探索了歐洲古老的“酒神文化”。

作家寫游記的不少,韓博在旅途中也寫了不少游記。浙江文藝出版社建議他結集出書之后,韓博才仔細審視了之前斷續(xù)寫下的游記,發(fā)現(xiàn)自己不經意間已經把“酒神精神”這個主題融入了不少作品之中。于是整理之后,有了兩本游記,《與酒神同行》和《涂鴉與圣像——異托邦城市簡史》。
上海書展期間,韓博攜兩本新書參加了讀者見面會。他長發(fā)過肩,面龐輪廓明顯,有幾分詩人的不羈也有幾分酒徒的灑脫。而兩位對談嘉賓,一位是同為詩人的胡桑,一位是品酒師葉文。

《與酒神同行》與其說是游記,更像是一本別具一格的世界文化史。在書中,韓博打破時空束縛,從酒神文化的角度,選出六個最具代表性的國家——有著古典文明與文藝復興底色的意大利,有著羅馬天主教文明底色的波蘭,代表東正教文明的塞爾維亞,代表新教文明的英國,可以看作歐洲文明“新世界”的阿根廷,以及“上帝死了”后以達達主義為代表的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源地瑞士。在對這六種文明類型的描繪中,韓博在看似差異巨大的古典傳統(tǒng)與先鋒文化、西方傳說與東方思考之間,找到其內在的文化和藝術關聯(lián),呈現(xiàn)出一幅精彩的藝術圖譜。

“這本書中有韓博對于整個西方文明精神的重新考量。在走馬觀花和觀光的同時,他作為游記作者,做了一個哲人式的哲思。”胡桑對韓博書中哲理性的部分評價頗高。
酒神精神來源于希臘,“酒神”即狄俄尼索斯,后來尼采在《悲劇的誕生》這本書中將阿波羅的理性、秩序與狄俄尼索斯(酒神)的狂熱、不穩(wěn)定對舉,把“酒神精神”拎出來變成西方文明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韓博雖然在書中以“酒神精神”貫穿西方文明,但他更希望通過酒神精神討論到人類文明的普遍價值,“我覺得整個人類文明是一體的,整個文明互相傳遞,互相影響,只不過會有一些獨特的變異?!?/p>

正因如此,書中聊到的內容十分廣泛。韓博舉例,書中有一篇是寫瑞士的達達主義。達達主義是一個很現(xiàn)代的藝術流派,產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但達達主義中對非理性意識的推崇使韓博從中看出了“酒神精神”的現(xiàn)代表現(xiàn)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背景實際上就是歐洲對理性的推崇,導致后來變成這樣一種非理性的結果。當時很多藝術家逃到蘇黎士,因為蘇黎士是一個中立國,他們希望在那里用一種非理性的意識來抑制理性的問題。達達主義的影響實際上非常大,如果沒有達達主義根本不可能有美國戰(zhàn)后的那些藝術。它的確是一種治療方案,在這本書中寫達達主義,實際上我也是寫酒神精神,只不過它是一種現(xiàn)代的表現(xiàn)形態(tài)。”
酒神精神在當代也有價值
韓博從達達主義入手,上溯歐洲文明的根源,在胡??磥硎菑奈舶蜕先ダ斫饩粕?,達達主義可以說是“酒神精神的當代版本”。
胡桑認為,從這個角度看,20世紀的達達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包括整個搖滾藝術,確實是某種意義上在轉換酒神精神。

“酒神精神說穿了就是對阿波羅的反抗,就是用酒對抗太陽,用非理性對抗理性,用夢幻對抗清晰。那么這些就是夢幻、不體系,凌亂,他們代表另一種秩序。這種秩序看起來很亂,但他們內在是——我們在認真的撒嬌?!?/p>
品酒師葉文對酒神精神的理解,走的則是從西方文明源頭的希臘順流而下的一套道路。葉文是學意大利語出身,對于意大利文化有非常精深的了解。韓博最早在游記中寫到酒神文化,也是源于葉文設計的一次穿越希臘、意大利西西里的葡萄酒之旅。
葉文認為酒是一把鑰匙,可以引領我們進入酒神精神的本質。喝酒之后,酒可以把人引領到“醉”的狀態(tài),在醉酒的狀態(tài)中,似乎人與人之間或者人與自然之間的隔閡是被打破的,人在這個狀態(tài)中回歸本質。
“尼采把這種醉的狀態(tài)定義為一種個體回歸母體的沖動。應該說整個西方文明是有一個母親的,這個母親可以說是古希臘文化,包括古羅馬,這是整個文化的源泉?!?/p>

因為醉酒讓人們由物質世界進入精神世界,所以希臘文化中,葡萄酒成為一個十分燦爛重要的因素,“然后對葡萄酒的崇尚又被帶到了古羅馬帝國,然后又從古羅馬帝國到現(xiàn)今的意大利地區(qū),擴張到了整個舊世紀的歐洲。同時伴隨著酒的傳播,酒神精神也隨著歐洲移民傳播到了新世紀?!?/p>
葉文認為,在如今酒神精神仍然有深厚的土壤,物質發(fā)展過快讓人的精神無所適從,這時候,酒可以作為一把鑰匙,讓我們進入酒神精神的本質,幫助我們化解現(xiàn)代社會面臨的問題。
韓博覺得,“酒神精神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意大利的每個酒莊都在寫詩
韓博和葉文在歐洲喝了很多葡萄酒,意大利葡萄酒的豐富性最讓他沉醉,他甚至不吝以“詩”來形容意大利的酒,“意大利實在是像寫詩一樣,每一個酒莊都在寫詩,每一個酒莊都不一樣?!?/p>
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晚上在西西里,葉文帶著大家去了一個餐廳,喝了一支以古希臘方式釀造出的葡萄酒,從打開到喝完,這支酒的口味一直在變化。
“它完全是活的,我以前從來沒喝過那樣的酒。”韓博感嘆。

意大利也是一個最有“酒神精神”的國家,費里尼晚期的電影《卡薩諾瓦》和《女人城》里有很多酒神狂歡的意味。韓博覺得,酒神精神在歐洲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行為方式之中。
他和葉文一起去過一個意大利酒莊,由一男一女經營,都不是意大利人,男的是西班牙人,女的是比利時人。他們來到意大利做酒,是因為覺得應該選擇自己最適合的地方去生活。他們做的酒,在韓博看來基本不符合市場邏輯,比如“圣酒”,生產周期很長,里面有很多不可控因素,用韓博的話說,是很“非理性的”。
他寫游記也是非理性的,從葡萄酒蕩開筆觸,聊到圣母、但丁、《唐璜》,整個歐洲文明圖景徐徐展現(xiàn)。
“韓博應該查閱了很多資料才寫出這個文章。但他行文的獨特之處在于他能夠把事物和自己的閱讀那么精妙地融合在一起,或者像拍攝電影一樣疊加在一起。所以它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游記,它是一個文學作品?!焙UJ為讀韓博這兩本游記是有趣的閱讀體驗,能掃清很多知識盲點,又有文學閱讀的愉悅,“就算脫離了游記的范疇,它也是成立的,是一篇篇可以獨立成文的作品?!?/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