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小島上的民間女子消防隊:十年滅火90余次,最大隊員70歲

澎湃新聞記者 袁璐 發(fā)自廈門 實習生 余曉宇
2017-09-27 14:36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人物 >
字號
廈門大嶝島有一支民間女子消防隊,她們包括清潔工,雜貨店老板,收銀員和家庭婦女,12個女人,從36歲到70歲, 過去10年,參與救火90余次。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袁璐 剪輯:沈彤(03:27)
8月3日早上8點半,廈門市大嶝島山頭村的一塊空地上,吳淑春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換好了消防服。她身旁的幾個中年婦女瞬間也換上了同樣的衣服。

當天,山頭村的女子消防隊正在進行一次演練。村里人頭攢動,壩子邊的樹蔭下,圍聚的人越來越多,老人抱著孩子坐在石階上,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這群變身消防員的農(nóng)村婦女。

隊伍里的12個女人,從36歲到70歲,有清潔工,雜貨店老板,收銀員和家庭婦女。 她們沒有編制、也沒有正式身份,算不上一支正規(guī)的消防隊。但過去10年,她們自愿承擔了整個村莊的消防宣傳和救火行動。

小島上的民間女子消防隊。本文圖片均來自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隨叫隨到”

正午的日頭越來越烈,53歲的吳淑春頭戴消防帽,臉頰緋紅,她的短發(fā)被汗水浸透,發(fā)絲一綹綹地貼在頭皮上。

演練開始了。她嫻熟地將一捆十幾斤重的水帶甩成直線,單手提著20斤重的滅火器,噴向一個事先點燃的火盆。

吳淑春是隊伍里跑步最快的,因為“力氣大,速度快”,負責扔水帶、持水槍,總是沖在最前。

她還記得第一次救火的情形:一個村民家里的香臺倒了,桌子燃了起來,火勢迅速蔓延,整間屋子紅彤彤一片。她怕火,心里又著急,但看到其他隊員往前沖,也“顧不了那么多了”。

演練場上,12名隊員統(tǒng)一著裝,排成一列,輪流練習使用水帶和滅火器,動作干凈利落。她們參加過多次消防技能競賽,因為女性的身份格外引人注意。

一次翔安區(qū)的消防技能比賽,八十幾支隊伍共500多人參賽,只有山頭村是女子消防隊。周美專和吳淑春代表隊伍參加400米接力賽,對手都是18歲的青年,她們穿著笨重的水鞋,使勁兒往前沖,“停下來后喘氣跟牛一樣”。

那場比賽,盡管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爭分奪秒”,但最后還是遺憾地位列21名,和前一名相差3秒,吳淑春失落了好幾天。

后來她們反復(fù)訓練,消防救火比賽中的成績也越來越好。2015年,在大嶝街道的一場消防競賽中,當時60多歲的邱麗華在“麻袋滅油桶火”項目中比同組的年輕男孩兒快出5秒。

“我們不輸男人的”,面對質(zhì)疑,隊員鄭麗梅總回以這句。這次,她提前向老板請了假,帶著5歲女兒一起到壩子上參加演練。此時,女兒正在一旁新奇地盯著變身消防隊員的母親看。

“一眨眼,十年了”,深藍色的消防服濕漉漉地罩在52歲的周美專身上,她的皮膚被島上的太陽曬得黢黑,滲出的汗珠又細又密地在臉上淌著。她不時用手揩去,新的汗珠又冒了出來。

周美專說從沒想過救火會遇到什么危險,只知道要及時趕到現(xiàn)場。 有時她正帶著游客,突然接到任務(wù),就得盡快把游客安置好,再趕往火災(zāi)現(xiàn)場。

所有隊員都是“一分鐘出動,三分鐘到現(xiàn)場滅火”,接到山頭村副書記鄭明星的火警電話后,她們需要立即放下手里的活兒,以最快的速度奔到微型消防站,換好衣服。

周美專記得,2016年的大年初一,夜里11點,天很冷,她干完一天的活兒,剛躺下睡著,電話突然響了,鄭明星打來的,告訴她相鄰的陽塘村因為燃放煙花爆竹引發(fā)火災(zāi)。

她像接到“軍令”一樣從床上彈起來,披散著頭發(fā),穿著睡衣直接沖出家門,騎著摩托趕往集合站。

現(xiàn)場是陽塘村的一塊荒地,方圓10多米的范圍內(nèi)濃煙翻滾,周美專和其他隊員迅速接好水帶,朝火源噴灑水龍。

那次大火熄滅后,周美專流了一身汗,和隊員道別后獨自回家。

回到家里,她才發(fā)現(xiàn)大門開著,自己走時忘了關(guān)門,丈夫在樓梯口坐著等她,問她要不要吃宵夜,周美專心里一緊,“覺得很對不起他”。

孤島自救

大嶝島坐落在廈門東面,四面環(huán)海。從前這里是座孤島,島上居民約兩萬人,出行不便,主要靠渡輪,或從簡陋的大嶝海堤出行。

島上農(nóng)田稀少,為了維持生計,青壯年多外出打工,出海捕撈,留下老人、婦女和兒童留守在家。

2005年,全長1.8公里的大嶝大橋?qū)u嶼和陸地連接起來,但村路巷道縱橫交錯,發(fā)生火情后,專業(yè)消防隊很難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

2007年底,時任山頭村婦女主任的邱麗華意識到,“男人不在家,女人應(yīng)該自衛(wèi)”。她和當時的村支書商量著把村里的婦女組織起來,成立一支民間消防隊。

“在火災(zāi)初起階段控制火情,等待專業(yè)消防員到場并協(xié)助開展工作”,大嶝街道辦事處主任助理曾文雄解釋這支民間消防隊的職責說,她們有效地保障了救援的及時和準確。

2009年,山頭村副書記鄭明星接手管理這支女子消防隊后,邀請翔安區(qū)的消防中隊定期來培訓和指導(dǎo)練習??紤]到這支隊伍的特點,主要讓她們負責小型火災(zāi),村里的消防宣傳,并配合區(qū)里的消防中隊執(zhí)行任務(wù)。

在大嶝島,火災(zāi)的引子主要有煙頭和鞭炮。以前,山頭村里的村民缺乏消防常識,島上不時發(fā)生一些小型火災(zāi)。

成立女子消防隊后,隊員們常去村民家中宣傳消防常識,做消防檢查,特別是對一些獨居老人,她們會經(jīng)常到對方家里檢查電飯鍋和煤氣的使用情況,多年下來,火警比以前少了許多。

隊長邱麗華是隊伍里的“奶奶級”消防員。今年70歲的她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十幾歲,蓬松的黑發(fā)蓋在頭上,雙目有神,臉上的皺紋并不明顯。

她的母親是金門人,如今和8個兒女居住在臺灣,邱麗華獨自和女兒住在大嶝島。年輕時,她指導(dǎo)村里的女人繡花,現(xiàn)在年紀大了,仍然閑不下來。

有一次,邱麗華家附近一間房子的電線引發(fā)了火災(zāi),火苗竄出幾米。有村民慌亂中準備潑水滅火,她趕忙制止,并取來干粉滅火器結(jié)束火勢。

邱麗華很清楚,作為小型的民間消防隊,她們沒有正規(guī)消防隊那樣齊全的設(shè)備,遇上棘手的火災(zāi),需要聯(lián)系區(qū)里的消防隊,配合他們行動。

36歲的鄭麗梅是大嶝島臺灣免稅店里的一名收銀員。2008年,她從新加坡的食品加工廠打工回來,村里正在組建消防隊,父親勸她加入幫忙。

以前,在家里煮飯時,看到冒出來的煙火,鄭麗梅都嚇得直往后退。在女子消防隊訓練了幾次后,她才克服對火的恐懼。

年紀最小的她在隊里主要負責開三輪車,運送發(fā)電機,水帶和其他器材。她的手機24小時開著,總擔心半夜錯過任務(wù)電話。

在女子消防隊里待了十年,鄭麗梅也有了“強迫癥”:煤氣灶的開關(guān)總要檢查幾遍,家里的插頭也要反復(fù)查看。

這些年,工作和家庭上的壓力曾讓單親媽媽鄭麗梅想過放棄。但看到年過七旬的邱麗華每次都出現(xiàn)在訓練場或救火現(xiàn)場,放棄的念頭就打消了。

白天,隊員們有各自的工作或家務(wù),晚上,她們有時會安排常規(guī)訓練。每月兩到三次,就在吳淑春家門口的小道上,重復(fù)練習甩水帶,噴水,使用干粉滅火器。

為了鍛煉體能,吳淑春每天清晨五點多起床跑步,沿著全長16公里的海岸線跑一圈,十年來沒間斷過。

吳淑春的丈夫經(jīng)常在一旁看著她訓練,跑得滿身是汗,“雖然辛苦,但都是為村里做事” 。訓練結(jié)束后,她再默默抱著一堆消防服回到家里清洗。

“堅持干下去”

脫下消防服,周美專是大嶝島上的一名電瓶車司機兼導(dǎo)游,接送來島上旅游的客人,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掙幾百元,清淡的時候連續(xù)幾天都“不開張”。

更早時,周美專是一名農(nóng)家婦女,平日做些針線活兒。直到十年前的一天,邱麗華去到她家,問她有沒有興趣加入消防隊。

周美專的丈夫在外務(wù)工,她帶著兩個孩子在家里,想到自己“也沒什么事兒”,就一口應(yīng)承下來。

大嶝島曾經(jīng)歷過1958年“八·二三”炮戰(zhàn)的洗禮,后來和小嶝島、角嶼島一并被國務(wù)院和中央軍委授予“英雄三島”稱號。

年輕時的邱麗華曾是村中女民兵。金門戰(zhàn)役時期,大嶝島有一個禮炮班,20歲的邱麗華每天凌晨兩三點起床,扛著炮彈到海邊訓練,帶領(lǐng)群眾鉆防空洞。

后來,她連續(xù)數(shù)年被群眾選為山頭村婦女主任。也是在這段時間里,她萌生組建女子消防隊的想法。

她挨個游說村子里高個子,力氣大的女性加入消防隊,并沒有遇到太多困難,“幾句話就答應(yīng)了”。

副食雜貨店老板吳淑春被選中時,感到很自豪,這是“別人看得起”。在此前,她生活的重心是孫子,雜貨店,家務(wù)活。每天的日常是看店,煮飯,喝茶,聊天,清閑度日。

直到消防服穿上身,吳淑春看著鏡子中的自己,第一次覺得很“帥氣”。

女子消防隊剛成立的時候,設(shè)備簡陋,都是鄭明星開著電瓶車把隊員送到現(xiàn)場,再用高壓抽水泵直接從水源地取水滅火。

十年下來,鄭明星沒聽到隊員口中吐過一句怨言,更沒提過任何要求。他約莫計算,這支隊伍參與過大大小小90來次的火災(zāi)救援。

2015年的最后一天,大嶝街道成立了一支15人的專職消防隊,大嶝島嶼上的9個村莊也都成立了自己的消防隊。

但女子消防隊經(jīng)驗豐富,仍然是重要的民間消防力量,目前,她們承擔了山頭村和周邊村子的救火任務(wù)。

今年6月,廈門市消防局開始給這支隊伍發(fā)放每月4600元的補貼,有了補貼,鄭明星打算給所有隊員買一份意外險。

現(xiàn)在老隊員年紀漸長,從去年開始,鄭明星通過社區(qū)里的廣播發(fā)布了招聘年輕隊員的通知:男女不限,唯一的要求是身體健康,行動方便。

但大半年過去,沒有人主動報名。“現(xiàn)在年輕人不好招,尤其是有小孩了,都出去外面打工賺錢了?!编嵜餍钦f。

邱麗華對隊里“青黃不接”情況有些憂心,如果招不到新人,她打算“堅持干下去”。不過鄭明星比較樂觀,他說沒想過女子消防隊會“后繼無人”,會有年輕人加入進來的。

    校對:張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