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類不討厭工作,意義不明的“狗屁工作”除外
原創(chuàng) 陳蘚 果殼
不管是被領導打壓到懷疑人生,還是總要在下班前開一場廢話說不完的會,或者是每天朝九晚十只為了潤色一張PPT……每一個對工作吐槽的背后,也許都藏著一句“什么狗屁工作??!”

世界上怎么這么多狗屁工作??!| 微博
世界上還真的有一個人,他的工作就是尋找世界上的“狗屁工作”。
什么工作才算狗屁工作?
人類學家大衛(wèi)·格雷伯(David Graeber)寫了一本書,書名叫《狗屁工作》。
世界上的完美工作很少,狗屁工作卻很多。2019年蓋洛普(Gallup)的一份工作調查顯示,全世界有24%的人覺得自己的工作還不錯(Good),但只有5%的人覺得自己的工作是非常理想的好工作(Great),在中國,完美工作的數(shù)據也不到5%。

對公司很有感情,嗯…… |《男親女愛》
格雷伯的書中就提到,很多人都在從事他們自己覺得沒啥用,也不太會有太多社會價值的工作。這份工作既不是自己真心想做的,也沒什么使命感,就算它們從世界上消失,可能也不會有人察覺。他說,“我遇過一百個公司法律師,有一百零一個認為他們的工作就是狗屎?!?/p>
為了找出世界上都有哪些工作很“狗屁”,他在網絡上收集了數(shù)百份吐槽工作的郵件和跟帖,整合了五種狗屁工作的類型。
幫閑:穿制服的仆人、電梯操作員等,讓領導看上去舉足輕重的職位
美化師:美化廣告產品,策劃夸張的廣告內容,做電話銷售
補漏人:把XX資料從一個筆記本轉移到另外一個筆記本,把XX資料從文檔里轉移到Excel里
打勾人:花時間做匯報PPT,研究風險
任務大師:給別人指派工作的人,創(chuàng)造上述狗屁工作的人

開會、填表格、做PPT,打工人的無盡深淵
還有一種“狗屁工作”是混合型的,它們看起來也許并不是百分百的糟糕,但卻夾雜著幫閑、美化、填表格或者寫周報。
有一項調查就發(fā)現(xiàn),我們工作時間里可能只有不到40%的時間在執(zhí)行工作的首要職責,而其他60%的時間都在開會、處理行政事務、被各種事情打斷和處理電子郵件。
為什么會存在那么多的狗屁工作呢?
格雷伯認為,這世界上不到1%的人控制了絕大多數(shù)的財富,因此所謂“市場”就會考慮這1%人的需求,創(chuàng)造出來的“職位”,就反映了這1%的人的心態(tài)——他們可能需要前擁后簇,讓自己顯得重要,讓自己感覺優(yōu)越,守衛(wèi)自己的安全和財富……但在世界上其余99%的人看來,這些工作就是狗屁。
狗屁工作為什么這么狗屁?
格雷伯的“狗屁工作”論,引發(fā)了不少爭議。
反對者認為,首先,他從社交網站上收集到的數(shù)據并不全面,并不能代表社會上的一般趨勢和態(tài)度。其次,不論什么工作崗位,如果人們從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意義和價值,也能從中獲得幸福感。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在日復一日無意義的工作里感到空虛和耗竭,在格雷伯看來,這是“狗屁工作”帶來的精神暴力。
我們可以停下來想一想,究竟是哪一點讓人覺得工作不開心?
為什么老板不看工作效率,只看工作時間?
如果做完了工作就可以下班,那世界上可能會少了很多“狗屁工作”。
但有些工作就像耐性比賽,誰在公司的時間越久,誰就“看起來”越敬業(yè)。老板不看工作效率,可能是在他們看來,雇傭了員工,就意味著買了他們的時間,他們會有種“你現(xiàn)在時間歸我”的權力感。
有研究發(fā)現(xiàn),領導們喜歡把“工作時間”和“敬業(yè)度”掛鉤,就算員工在工位上摸魚,那也比按時下班強。如果他們按時下班,還不如下班前開個會拖住他們。

在工位上加班摸魚,誰沒經歷過呢?|《男親女愛》
疫情期間的遠程工作顯然打破了領導們的這種掌控感。調查發(fā)現(xiàn),領導們對“遠程辦公”持有負面看法,72% 的主管表示他們希望所有下屬都在辦公室工作。雖然對員工來說,工作量并沒減少(甚至還增加了)。沒法掌控員工、只看產出不看時間,確實讓一些領導感到恐慌。

讓我看看是哪個公司遠程工作要每小時打卡
時間并不一定是拿來度量工作的繩子。冰島的一項研究就發(fā)現(xiàn),當員工的工作時間更少后(40~35小時),他們的工作量不僅沒有少,反而還增多了。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則表明工作時間太長也不是什么好事兒:如果每周工作超過50小時,生產力也會直線下降。

996的公司,買的大概就是讓領導心安的掌控感吧|《我,到點下班!》
拿錢不做事的工作,真的開心嗎?
既然必須要在辦公室呆滿至少8個小時,熟練的打工人開始琢磨著如何“假裝很忙”,比如把5分鐘就能完成的文檔整理工作延長到2小時。
表面上看,這樣的工作似乎活少錢多,在辦公室點點鼠標,做些文檔。不過在有一些打工人看來,這種任務卻也讓人覺得度日如年,至少毫無樂趣可言。

高效打工人,越高效活越多
在工作中,運用自己的能力做出貢獻會讓人感到快樂,在德國心理學家卡爾·格羅斯(Karl Groos)的理論中,這叫做“操之于己的快樂”。工作和打游戲差不多,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做的事有效果、有意義時,自然會感到喜悅;如果上班讓人感到徒勞無功,不僅我們毫無樂趣,也會影響公司的績效。
紐約時報曾調查了近1.2萬名員工,他們表示,當感到自己的工作被重視、有貢獻,而且和公司的主要目標有著明確聯(lián)系時,他們上班會感覺更有效率,也會更加滿意,而更敬業(yè)的員工還能提高公司盈利和客戶評分。
工作是有意義,為什么給的那么少?
世界上有很多狗屁工作,但也有很多有意義的、能做出貢獻的工作,比如清潔工、教師、醫(yī)護人員、科研工作者等。
但這些做著“有意義工作”的人,卻可能會面臨這樣的話術:
“為人師表的,桃李滿天下比錢來得更重要吧?“
“在家?guī)薅噍p松,全職媽媽也配有工資?”
“治病救人是神圣的職責,那么注重錢干什么?”
“果殼又雙叒恰飯了,真是看錯你了!”

教育和服務行業(yè),工資縮水比例最大。| 智聯(lián)招聘2020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
工作的經濟價值和道德價值往往存在矛盾。一份完美工作,本來應該不僅能讓人們拿到錢,也能為社會做出一個有用的貢獻。然而,因為道德價值往往很難被衡量,而金錢價值卻早已被資本主義經濟普遍推廣了,工資也仿佛成了苦悶打工人的“精神損失費”。
有一些雇主甚至會利用這種矛盾壓低工資——你已經能從有意義的工作中收獲快樂了,那也是工作回報的一部分,更多錢并不會激勵你更加努力工作。再說了,即使低薪又勞累,還是會有源源不斷的年輕的理想主義者進入這行。
而那些意義不大的狗屁工作,缺乏意義感這種內在價值,反而需要金錢激勵。所以越是“毫無意義”甚至是“助紂為虐”的工作,越可能給出高薪。

這合理嗎?!
有些人會選一份輕松但“狗屁”的工作;有些人則愿意犧牲一部分薪水來換取工作意義,哈佛商業(yè)評論采訪過的2000多人中,有80%的人寧愿用20%的加薪換一個更好的領導。在他們眼中,工作的意義是另一種更重要的回報。
現(xiàn)代環(huán)境壓力猛增,打工人們苦澀地自我安慰,不去想工作意義的問題,拿錢度日就行。
然而,工作占據我們生活三分之一時間,工作滿意度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都非常重要;在工作場合中,有研究也發(fā)現(xiàn)工作的意義能提高動力 (55%)、忠誠度 (42%)、自豪感 (32%) 和生產力 (20%)。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工作的意義并不是靜態(tài)的,而是偶發(fā)和短暫的,它會隨著工作的階段不斷變化。而且有意義的工作也許也并不輕松,而是和忙碌與壓力共存。比如醫(yī)生就往往在救助患者時找到意義,但當醫(yī)生是一份辛苦又有風險的工作。

除了吐槽工作小組,也有“愛工作”小組,鼓勵我們從工作中找到意義。上一秒狗屁工作,下一秒能從中找到工作意義,也很常見| 豆瓣
時常停下來思考工作的意義,也許能讓我們更清楚自己的想法。不過,我們也可以先做做夢——什么時候誕生于工業(yè)革命時代的八小時雙休工作制能有所進化,一周只上四天班就好了。
參考文獻
[1] Bullshit Jobs: A Theory by David Graeber review – the myth of capitalist efficiency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8/may/25/bullshit-jobs-a-theory-by-david-graeber-review
[2] Soffia, Magdalena, Alex J. Wood, and Brendan Burchell. "Alienation is not ‘Bullshit’: An empirical critique of Graeber’s theory of BS jobs." Work, Employment and Society (2021): 09500170211015067.
[3] Bris, Arturo, and Maryam Zargari. "A Bullshit Job? A Global Study on the Value of CEOs." A Global Study on the Value of CEOs (March 16, 2021) (2021).
[4] Bailey, Catherine, and Adrian Madden. "“We’re not scum, we’re human”: Agential responses in the face of meaningless work."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35.4 (2019): 101064.
[5] 大衛(wèi)·格雷伯:為什么越來越多“狗屁工作”被創(chuàng)造了出來?http://m.dbgt.com.cn/newsDetail_forward_2236392
[6] 反思“狗屁工作”概念:該消滅的是狗屁工作還是異化勞動?http://m.dbgt.com.cn/newsDetail_forward_5152118
[7] On the Phenomenon of Bullshit Jobs: A Work Rant
by David Graeber https://www.strike.coop/bullshit-jobs/
[8] Why You Hate Work https://www.nytimes.com/2014/06/01/opinion/sunday/why-you-hate-work.html?_r=2
[9]Being Engaged at Work Is Not the Same as Being Productive https://hbr.org/2017/02/being-engaged-at-work-is-not-the-same-as-being-productive
[10] Pencavel, John. "The productivity of working hours." The Economic Journal 125.589 (2015): 2052-2076.
[11]Four-day week 'an overwhelming success' in Iceland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57724779
[12]The case for a shorter workweek https://www.bbc.com/worklife/article/20210819-the-case-for-a-shorter-workweek
[13]The Real Reasons Why Companies Don’t Want You To Work Remotely https://www.forbes.com/sites/jackkelly/2021/08/17/the-real-reasons-why-companies-dont-want-you-to-work-remotely/?sh=4cc556617fb3
[14]9 Out of 10 People Are Willing to Earn Less Money to Do More-Meaningful Work https://hbr.org/2018/11/9-out-of-10-people-are-willing-to-earn-less-money-to-do-more-meaningful-work
[15] Hu, Jing, and Jacob B. Hirsh. "Accepting lower salaries for meaningful work."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2017): 1649.
作者:陳蘚
原標題:《人類不討厭工作,意義不明的“狗屁工作”除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