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倪士毅病逝,享年100歲

倪士毅:字弘遠,浙江樂清人,1919年10月出生在樂清一個書香門弟,溫州中學畢業(yè)后,考取浙江大學龍泉分校,后在浙江大學文學院史地系及史地研究所學習。1947年8月開始任浙江大學文學院史地系助教,后在浙江師范學院歷史系、杭州大學歷史系任教。1987年4月退休。曾任中國古都學會首屆理事、浙江省歷史學會理事、浙江省地名學會副會長、杭州市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等。
浙江新聞客戶端1月29日消息,1月27日中午12時30分,浙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倪士毅先生因病搶救無效,在浙江省中山醫(yī)院去世,享年100歲。
昨天,他的兒子、學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倪士毅教授從事高校歷史教學與研究達40多年,在宋史、浙江地方史和中國目錄學史等方面有重要研究。1978年,在杭州大學歷史系,倪士毅先生參與創(chuàng)辦宋史研究室,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宋史研究機構(gòu)。杭大的目錄學史和浙江地方史課,都是他首先開出來的。倪先生著有《浙江古代史》、《中國目錄學史》、《古代杭州》等書。

他結(jié)合地方史
對杭州旅游提出不少建議
倪士毅對浙江地方史頗有研究,他對地方歷史的關(guān)注,是出于“古為今用”的治史思想,是重視運用歷史知識為現(xiàn)實社會建設(shè)發(fā)展服務,尋找兩者的結(jié)合,也是傳承古代學者倡導的“經(jīng)世致用”思想。
倪士毅之子倪集華向記者回憶,“對于杭州的發(fā)展,父親結(jié)合歷史上的情況,對城市的發(fā)展提出不少建議?!?/p>
“一個風景旅游城市的形成,首先要有優(yōu)異的地理條件?!蹦呤恳阍谑∥氖费芯筐^文史叢書《西溪集》中寫道,杭州地處錢塘江下游,又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但他覺得,要發(fā)展杭州旅游業(yè),還要重視歷史文化。他援引美國波士頓的案例。波士頓繁華的市區(qū)內(nèi),擁有美國最古老的公園,甚至路旁的一塊小墓碑,也是歷史的遺跡?!耙押贾萁ǔ墒澜缟系谝涣鞯娘L景旅游城市,發(fā)展旅游事業(yè),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睂v史上遺留下來的文物古跡要好好保護。
他還為西湖風景點的建設(shè)提出建議。鳳凰山位于杭州市的東南面,北近西湖,南接江濱。而南宋皇城遺址位于杭州城南鳳凰山東麓宋城路一帶。倪士毅覺得,這里既是南宋故宮所在,歷史遺跡多,鳳凰山環(huán)境也優(yōu)美,“南望則錢江帶繞,北眺則西湖鑒開,江海湖山的奇觀,一覽無余”。他提出應該開辟鳳凰山南宋故宮遺址公園,既為杭州西湖南線增添一處重要的旅游風景點,也能緩和北線游人眾多的現(xiàn)象。
他率先提出論述
對目錄學史有開創(chuàng)性研究
目錄學是研究目錄工作形成和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也即研究書目情報運動規(guī)律的科學,它是目錄工作實踐經(jīng)驗的理論概括和總結(jié)。
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何忠禮是倪士毅的學生。何忠禮說,在研究中國古代目錄學史中,“倪先生即便不是第一個人,至少也是先輩,他在目錄學史方面開創(chuàng)的系統(tǒng)研究,對后人的學術(shù)研究產(chǎn)生重要影響?!?/p>
倪士毅曾提出有關(guān)目錄學的論點,他認為,“目錄學是史學研究的一把鑰匙,不能等閑視之。凡成為一個有成就的史學家,必須很好地掌握目錄學知識?!?/p>
1978年10月,何忠禮考上杭州大學歷史系,成為攻讀宋代史方向的研究生。而本科時,倪士毅也是教過他的老師。“當時倪先生已從歷史系中國古代史教研室調(diào)到宋史研究室,于是他也成了我研讀宋代史的老師?!?/p>
何忠禮在讀研究生時,倪士毅為學生們講授《中國古代目錄學史》這門課?!皬奈鳚h劉歆的《七略》,講到清代官修的《四庫全書》和章學誠的《文史通義》,講得十分系統(tǒng),很多地方使用了歸納法和對比法,深入淺出”。這種教學方法讓何忠禮對我國目錄學的發(fā)展歷程和每個時代目錄學的特點都有了深刻把握。
“在西漢以前,史籍還不多,所以在劉歆所編纂的《七略》中,它尚附在其他各略中,并沒有單獨成為一略。可是到曹魏時,鄭黙編纂的《新簿》,接著到西晉時,荀勖編纂的《中經(jīng)新簿》,都將書籍分為甲乙丙丁四部,丙部即是史籍,它已從過去的附庸發(fā)展成為大國矣。這就充分反映了兩漢史學的發(fā)展?!边@些精辟論述,都是倪士毅率先提出的。
【學生眼中的他】
為了方便學生記筆記,老先生一句一句反復講
“知識淵博,脾氣好,人隨和,學生有問題問他,他都笑嘻嘻,有問必答?!闭憬∩鐣茖W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徐吉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語帶哽咽。他是1979年考入的杭州大學歷史系。
“先生溫州口音很重,鄉(xiāng)土氣息很濃。”徐吉軍說,那時候的學生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活躍地提問題,課堂上的教學模式也大多是灌輸式的?!跋壬阉亲永锼械闹R都教給我們?!?/p>
“先生是個老實人,很忠厚,上課風趣他做不到,開個玩笑也是沒有的?!焙沃叶Y談起倪士毅的教學風格,雖然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但倪士毅講課很慢,為了讓學生方便記筆記,他一句一句反復講?!拔覀儺敃r上課沒有教科書,上課全靠記筆記,記了以后才能去記憶上課的內(nèi)容。在先生的課上,我們記的筆記都能當成一本書了?!?/p>
每次一堂課結(jié)束,倪士毅還會特意在教室逗留一段時間,看看學生們對上課內(nèi)容是否還存在疑問。如果有同學上去問問題,他都給解答,方便學生們消化當堂課的知識。
課后,倪士毅也和學生的關(guān)系處得不錯。
當時,倪士毅的家在現(xiàn)在浙大西溪校區(qū)附近。徐吉軍會和幾個同學帶上問題去倪士毅家中請教?!拔覀兘?jīng)常探討學術(shù)上的問題。當時我們好奇南宋浙江的科舉為什么會這樣發(fā)達,溫州的進士人數(shù)為什么會遠遠高于浙江其他地區(qū),我們會一起探討原因,先生和師母還會留我們下來吃飯,邊吃邊談?!?/p>
談研究、談寫作,倪士毅為他們指出到哪里找到相關(guān)資料,怎樣嚴謹治學,還把自己在大學里的故事告訴學生,告訴學生浙大的老師是如何教他做學問的。徐吉軍回憶,“我們剛開始做學問時,先生就教我們治學的方法和學風。”
研究資料中有錯誤時,倪士毅總要反復核對和檢查,文章寫作時也要反復推敲,“而不是簡單地一篇文章拋出去,或者夸大文章觀點。先生也用親身體會教我們要耐得住清貧,淡泊名利?!狈泊朔N種,都讓徐吉軍覺得,自己在“治學方面和成長,和先生的指導是密切相關(guān)的”。
(原題為《百歲史學家倪士毅駕鶴西去 留下千年地方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