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個世界上,還有人不會吐痰?正確的排痰姿勢看這里
原創(chuàng) 編輯部 大魚 常笑健康
之前《泰坦尼克號》,Jack教Rose吐痰,評論區(qū)和彈幕都出現(xiàn)了疑問——世界上還有吐痰都不會的人?

可是自從放開以后,新冠疫情導致咳成一片,上網(wǎng)一看,小編才發(fā)現(xiàn),世界上有這么多從來不會“吐痰”的人,每次都要咳到撕心裂肺,才能勉強咳出一點點……
原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正確的排痰姿勢。
咽不下吐不出,
你的痰都去了哪里?
說到痰的成分,其實和鼻涕類似,主要是氣管分泌物、細菌、塵埃等顆粒等。一般來說,咽部會將大部分侵入物阻擋住,但還是會有少量進入氣管。氣管分泌的黏液會將偷跑進來的雜質(zhì)黏附住,然后將它們一起排出體外,就是我們所說的痰。而新冠肺炎,因為病毒攻擊人體,誘發(fā)免疫系統(tǒng)抵抗,就會導致氣管分泌物變多,痰液也會變多了。

有痰要盡量咳出,不然聚集在呼吸道內(nèi),不僅影響通氣也不利于控制感染。但是一般來說,如果平時不會吐痰,只能咽下去,在平時沒有生病的情況下,除了有點惡心,對人體也沒什么大的影響。
可如果你感染了新冠肺炎,
排痰就很重要了
因為痰液咳不出來,痰液在支氣管內(nèi)潴留,部分患者可以因此而形成痰栓,將支氣管局部堵塞引起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使病情進一步加重。
此外,如果是肺部感染的患者痰液咳不出來時,有可能會加重肺部感染的程度,部分患者甚至因此而形成肺膿腫。
部分老年患者痰液黏稠、咳痰無力,使痰液咳不出來,此時有可能會引起胸悶、氣喘,少數(shù)患者甚至因此窒息而臨床死亡。
一旦得了新冠
痰會更加難以排出
除了不會吐痰的人,很多本來就會排痰的人在得新冠以后,也出現(xiàn)了痰液難以排出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幾點:
新冠發(fā)燒導致身體缺水或者飲水量不夠,導致痰液比較黏稠,進而出現(xiàn)痰咳不出來的癥狀。
感染新冠時候身體狀況可能比較差,導致肺功能下降,咳嗽,氣流比較少,痰也不容易咳出來。
新冠病毒侵犯肺間質(zhì),但對于氣道的影響相對較少,痰量也就會減少,出現(xiàn)痰咳不出的現(xiàn)象。

正確的排痰方法,
到底該怎么做?
因為以上的種種原因,甚至引發(fā)了很多人在網(wǎng)上咨詢——怎么樣才能快速咳痰?小紅書上一搜比比皆是。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其實這種方法叫做體位引流法,很多都建議大家讓身體呈俯臥位,胸部有一定支撐,然后咳嗽的時候頭部微微下垂,這樣的咳嗽姿勢更有助于粘稠痰液的咳出。
從重力學角度就能夠很好地解釋,痰液粘稠、厚重,俯臥并微微向下傾的姿勢,比站立、坐姿更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但是這種方法要考慮考慮顱內(nèi)壓、血壓、腹脹、消化疾病等因素,以及可能有誤吸的風險。
如何正確咳痰呢?
掌握正確咳嗽。
01
取坐位,然后先進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深吸氣后屏氣3~5秒,繼而縮唇緩慢呼氣(胸廓下部和腹部應該下陷),再深吸一口氣后屏氣3~5秒,身體前傾,從胸腔進行2~3次短促而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時收縮腹肌,或用手按壓上腹部。
采取胸部叩擊和震顫的方法。
02
取側(cè)臥位,家屬將手的五指并攏,向掌心微彎曲呈空心掌狀,由下而上、由外向內(nèi)叩擊病人背部,震動氣道,叩擊時發(fā)出一種空而深的拍擊音則表示手法正確。
每日可以數(shù)次叩背排痰,但是需注意不要在餐前或餐后2小時內(nèi)進行。每次叩擊5~10分鐘為宜。
藥物輔助排痰。
03
《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藥目錄(第一版)》中,能夠改善咳嗽咳痰癥狀的藥品有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氫溴酸右美沙芬膠囊/口服溶液、止咳橘紅顆粒/丸/口服液、復方鮮竹瀝液等。

肺都要咳出來了,干咳、白痰、黃痰......不同情況用藥分別說清
物理排痰法。
04
振蕩呼氣正壓(OPEP技術)結(jié)合了振蕩排痰和呼氣正壓排痰的原理,能更好地促進氣道內(nèi)壁上的分泌物松動,減少氣道塌陷,改善肺部通氣。
常笑呼吸訓練器就是典型的OPEP裝置。其工作原理是按照1:3或1:4的時間比進行深吸氣慢慢呼氣的呼吸訓練,呼氣期間的高頻振蕩會產(chǎn)生剪切力,減少氣道塌陷,促進側(cè)支通氣,從而改善粘液移動排出。

此外,還有一些注意點可以輔助你排痰順利——
01
注意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潔凈。避免誘因如煙霧刺激、劇烈運動等。
02
適當補充水分,每天飲1500毫升以上。
03
飲食需要注意。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保證熱量,忌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總之,看完這一篇,祝大家都能學會吐痰,健康過大年!
參考文獻:
[1]柳濟成. 如何有效的咳嗽、排痰[J]. 人人健康, 2019-03-041
[2]楊一朗,蔡婉霞.呼吸功能訓練及有效咳嗽咳痰對腹部手術患者排痰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21.01.134
[3].https://mp.weixin.qq.com/s/LEB0Dp39Uo6d4gpyk1zZlQ
[4].https://mp.weixin.qq.com/s/sMPe8kEBwcVSiHaBGRuD6A
本文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