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紀委機關報:誰能想到改革開放40年后中國元素充盈世界杯
這是世界杯上一道無法被忽視的“風景”——
綠茵場上,激烈的比賽引人入勝,場邊來自中國企業(yè)的廣告牌也十分“搶鏡”,不時出現的漢字隨著轉播鏡頭傳遞到世界各地。
據報道,此次俄羅斯世界杯,萬達、海信、蒙牛等7家中國企業(yè),成為世界杯的贊助商,這在之前幾乎不可想象。一家外國媒體評價說,今年中國企業(yè)贊助世界杯創(chuàng)下新高,打破了昔日美歐日企業(yè)包攬世界杯贊助席位的局面。
作為全球頂級賽事,世界杯不僅是球迷的盛宴,更是企業(yè)的黃金機遇,足球背后涌動著無法估量的商機。德國足壇名宿、有著“足球皇帝”稱號的貝肯鮑爾曾直言不諱地說道:“在綠茵場上滾動的不是足球,而是黃金?!?/p>

事實也如此,世界杯是頂級的營銷平臺。1950年巴西世界杯,可口可樂在世界杯上大做廣告,世界杯過后,全球銷售額直接翻倍。1974年德國世界杯,阿迪達斯借助世界杯大放異彩,一舉成為世界頂尖運動品牌。2002年韓日世界杯,現代汽車花費巨資贊助,不僅銷售量大漲,其全球品牌認知度也從32%一躍升至67%。一家國際知名市場調研公司發(fā)布的數據顯示,約有73%的人愿意支持世界杯的贊助品牌,60%的人認為贊助世界杯的品牌具有影響力。
世界杯歷來是商家必爭之地,然而,很長一段時間這和中國企業(yè)并沒有太大關系。贊助世界杯一直是發(fā)達國家一些大企業(yè)的“囊中物”,中國企業(yè)很難有機會進入贊助商行列。一家媒體統(tǒng)計了1982年以來的10屆世界杯發(fā)現,如果按照贊助次數來說,美國企業(yè)以50次贊助占據絕對優(yōu)勢;如果按照出現的品牌數來算,歐洲、美國分別以13、12個領先;日本企業(yè)在世界杯上的贊助數在2002年主場舉辦時達到最高峰的5家,但此后就只剩一家,2014年以后更是徹底退出。而在俄羅斯世界杯之前,中國只有一家企業(yè)曾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成為二級贊助商。
回顧世界杯在中國的歷史,40年前的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是中國第一次直播世界杯賽事。那時候,別說世界杯上沒有中國元素,就連央視的直播信號都是借用別家的。由于信息極度匱乏,電視解說員不認識阿根廷隊的球員,只能從報紙上把一個個球員剪下來仔細辨認,再和電視上做比對……即便如此,這也讓中國球迷們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杯的魅力,成了很多人難以忘卻的記憶。
一個有意思的巧合是:從1978年轉播世界杯,到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恰好40年,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同步。
40年改革開放孕育了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國企業(yè),而現在,正是這些中國企業(yè)登上了世界杯舞臺的中央。
不能否認的是,這次中國企業(yè)進軍世界杯如此順利,也與前幾年國際足聯負面新聞纏身、品牌過度溢價等因素有關。但中國企業(yè)抓住機會,迅速占據“風口”,毫無疑問展現了企業(yè)的硬實力。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體現。
對于中國企業(yè)來說,打好“世界杯營銷戰(zhàn)”,是企業(yè)開展國際化和推動品牌升級的有效手段,甚至可以說是一條“快車道”。一些企業(yè)“走出去”,直接贊助世界杯;一些企業(yè)則“請進來”,邀請世界一流球星梅西、C羅作為品牌代言人。這些不同的策略基于的是同樣的商業(yè)考量,都在想方設法“掘金”世界杯。
蒙牛集團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杯具有龐大的關注度,成為世界杯的贊助商,是一次走向世界的商業(yè)機遇,更是向全球展現中國乳業(yè)的重要機會,讓中國好奶成為全球青睞的“中國品牌”,逐步建立起世界級的品牌影響力。談及為何請梅西作為代言人時,這位負責人說,邀請梅西作為代言人,不單單是看重他在世界足壇的巨大影響力,更是因為梅西和企業(yè)品牌高度契合,能更好地傳播品牌形象,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40年前,中國剛剛改革開放,我們對世界杯充滿好奇。誰能想到,40年后,中國元素充盈世界杯,中國企業(yè)更是成了世界杯營銷舞臺上的主角。這里面的變化,值得細細體味。
(原標題為《 無法忽視的“風景”,不能不說的歷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