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從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遠(十一)

2023-03-10 1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wù)
字號

3月1日是羅馬尼亞傳統(tǒng)的迎春花節(jié)。這是象征春天到來的節(jié)日,男士們應(yīng)按傳統(tǒng)習(xí)俗購買紅白絲線點綴的飾品送給母親、姐妹或女友,在美好的季節(jié)里祝福她們幸福順?biāo)?。盎然的春意不可辜?fù),熟識的羅馬尼亞朋友推薦我去歌劇院看戲。對方是布加勒斯特大學(xué)法學(xué)院的學(xué)生,住處與我所在的學(xué)院招待所僅有一墻之隔。某天閑聊時,她突然指著宿舍陽臺對面的建筑問我:“你喜歡聽歌劇嗎?國家歌劇院每月都有經(jīng)典劇目演出?!毕氲街霸诓┪镳^見過的古舊戲劇宣傳海報,自覺這番建議值得采納。于是,每周光顧歌劇院就此成為閑暇時刻的消遣。

本文采用日記體形式,整理并記錄了個人2022年3月的異鄉(xiāng)見聞,前篇可參見《從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遠(一)》《從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遠(二)》《從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遠(三)》《從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遠(四)》《從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遠(五)》《從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遠(六)》《從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遠(七)》《從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遠(八)》《從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遠(九)》《從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遠(十)》。

夏爾-弗朗索瓦·古諾的人性側(cè)寫:在靈與肉之間搖擺糾纏的浮士德

2022年3月

法國作曲家夏爾-弗朗索瓦·古諾(法語:Charles-Fran?ois Gounod)生于1818年,卒于1893年。古諾尤以編寫彌撒曲知名,1859年所作《圣母頌》(Ave Maria)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該旋律質(zhì)樸無華,沿用教會的固定歌詞、借巴赫作品原調(diào)增補伴奏。同年,古諾創(chuàng)作的歌劇《浮士德》于巴黎抒情劇院首演。劇本作者是法國籍劇作家朱爾斯·巴比耶(Jules Barbier)與米歇爾·卡雷(Michel Carré),劇情改編自戲劇《浮士德與瑪格麗特》(Faust et Marguerite),藍本源自約翰·沃爾夫?qū)ゑT·歌德所作悲劇《浮士德》的第一部(Faust. Der Trag?die erster Teil)。

歌劇《浮士德》共有五幕,主要講述浮士德(Faust)和魔鬼梅菲斯特(Mephistopheles)之間的交易和周旋。浮士德雖通曉世事,但年老體弱、生命將盡,對未能享樂浮華而心有不甘。魔鬼梅菲斯特以容貌姣好的女子瑪格麗特(Marguerite)為誘惑,用佞語哄騙浮士德與之簽訂契約。出賣靈魂的浮士德喝下靈藥,搖身變?yōu)槿菝部±实哪贻p男子,在放浪形骸的生活中流連忘返。為刻畫人物之間的境遇反差,瑪格麗特被浮士德拋棄、未婚先孕被世人唾棄,是祈求上帝救贖的悲情形象。

占據(jù)主流的“大歌劇”表演使觀眾習(xí)慣于布景華麗的恢弘敘事,但關(guān)注人物內(nèi)在特質(zhì)、專注細節(jié)描繪的《浮士德》依舊受到青睞。在羅馬尼亞國家歌劇院,這場將近四個小時的歌劇表演人潮涌動。該劇浮士德為男高音,魔鬼梅菲斯特為男低音,瑪格麗特為女高音。在開場的第一幕,由浮士德所唱的《唉!我此生虛度》(Rien! En vain j’interroge)悲嘆著年華逝去的遺憾,表達出無盡的孤獨和厭世的絕望。隨后,飾演魔鬼梅菲斯特的男低音在低沉的弦樂奏鳴聲中亮相,并與浮士德二重唱《我要的快樂》(A moi les plaisirs)。他戴著高帽、打扮詭異,盡顯鼓吹欲望至上的丑態(tài)。當(dāng)瑪格麗特跪倒在教堂中禱告時,燈光突然變得昏暗,周圍騰起彌漫的煙霧。霎時間,她的身后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個揮舞雙臂、衣著破爛的游魂。這些游魂其實是帶著滾輪的特制人形道具。雖然控制移動裝置的工作人員并無戲份,但他們也穿著和群眾演員相同的服裝,以此將自身巧妙地融入舞臺場景。

威廉·理查德·瓦格納的原創(chuàng)歌劇劇本:守護圣杯的神秘騎士羅恩格林

2022年3月

威廉·理查德·瓦格納(德語:Wilhelm Richard Wagner)是歌劇史上舉足輕重的巨擘。瓦格納在1848年創(chuàng)作三幕歌劇《羅恩格林》(德語:Lohengrin)。該劇劇本和編曲均由其本人完成,并于1850年在德國魏瑪?shù)拇蠊魧m廷劇院首演。

歌劇《羅恩格林》雜糅童話色彩和宗教暗喻,故事發(fā)生在10世紀(jì)初的安特衛(wèi)普。布拉班特的埃爾莎(Elsa of Brabant)被指控謀殺她的弟弟、布拉班特貴族高特菲公爵(Duke Gottfried),卻無人為其辯護。神秘的騎士乘天鵝挺身而出,決心捍衛(wèi)埃爾莎的清白。他表示愿意娶埃爾莎為妻,但不能透露自己的姓名和故鄉(xiāng)。因泰拉蒙的腓特烈(Friedrich of Telramund)和奧爾圖德(Ortrud)慫恿埃爾莎逼迫騎士道出姓名,騎士最終告訴眾人他是守護圣杯的羅恩格林,將被施以魔咒的高特菲公爵由天鵝變回人形。眼看詭計敗露,奧圖爾德情緒激動、倒地而亡。埃爾莎在得知真相后,也因過度傷心而死去。

3月27日,我在羅馬尼亞國家歌劇院觀看了《羅恩格林》。因記錯演出日期,我匆忙趕往劇院,未在規(guī)定時間入場。負(fù)責(zé)檢票的工作人員是梳著發(fā)髻、妝容精致的女士。她將我臨時安排在演出大廳的后排觀戲,提醒我待到中場休息時再更換座位,注意調(diào)低手機屏幕亮度、靜音消息提示。為保證表演效果,室內(nèi)光線聚焦在舞臺中央。觀眾席漆黑不見人影,只能摸索前行。也因此,這位女士主動將我?guī)У街付ㄗ缓蟛徘娜浑x開。

待到落座觀劇片刻后才發(fā)現(xiàn),別出心裁的“戲中戲”極為精妙,使角色唱詞變成敘事旁白。負(fù)責(zé)演繹詠嘆調(diào)的歌唱家們僅以簡約樣式的晚禮服亮相,被安排在舞臺兩側(cè)演唱劇中選段;置身舞臺中央的是專門扮演劇中人物的演員,身穿做舊戲服進行無臺詞情景展示。絮狀的白色羽毛從舞臺上方緩緩落下,暗示圣杯騎士乘天鵝而來。飾演羅恩格林的演員有舞蹈功底,自如運用肢體動作表達情感起伏,體現(xiàn)主角之間的相遇、糾纏、分離和告別。當(dāng)埃爾莎和圣杯騎士在眾人的簇?fù)硐鲁苫闀r,衣著華麗、手持蠟燭的婦人們圍繞舞臺緩步徐行?!痘槎Y大合唱》(Treulich geführt)的旋律隨之響起,富有層次的人聲使現(xiàn)場氣氛變得莊嚴(yán)肅穆。這一幕讓人震撼而難忘。

沃爾夫?qū)ぐ敹嘁了埂つ氐墓诺渲髁x:最杰出的喜歌劇《費加羅的婚禮》

2022年3月

莫扎特是古典音樂作曲家的杰出代表,出生在今奧地利城市薩爾茨堡(Salzburg),全名為沃爾夫?qū)つ兀ǖ抡Z:Wolfgang Amadeus Mozart)。除創(chuàng)作交響曲、協(xié)奏曲外,莫扎特也關(guān)注歌劇體裁,且有為世人所公認(rèn)的杰作。由他執(zhí)筆的四幕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意大利語:Le nozze di Figaro)完成于1786年,劇本大綱來自洛倫佐·達·彭特(Lorenzo da Ponte),由法國戲劇作家博馬舍(Beaumarchais)的同名戲劇改編而成?!顿M加羅的婚禮》在1786年首演于奧地利維也納伯格劇院,因劇目主題先鋒前衛(wèi)、劇情頗有諷刺意味,彼時上流階層對此抱有怨言且不乏抵制之聲。即便如此,該劇仍頻繁復(fù)演并廣獲好評,是欣賞莫扎特歌劇的入門之作。

歌劇《費加羅的婚禮》講述了身為奴仆的費加羅(Figaro)與伯爵阿瑪維瓦(Count Almaviva)斗智斗勇的經(jīng)歷。費加羅與蘇珊娜(Susanna)同為阿瑪維瓦手下的傭人,兩情相悅決意成婚。然好事多磨,這對新人不僅要提防貪戀蘇珊娜的美貌的阿瑪維瓦,也要應(yīng)付癡情于費加羅的女管家瑪賽利娜(Marcellina)。老醫(yī)生巴托洛(Bartolo)因費加羅促成阿瑪維瓦和羅西娜(Rosina Almaviva )的婚事而懷恨在心,也樂見其陷入窘境。園丁之女巴巴麗娜(Barbarina)和童仆凱魯比諾(Cherubino)、音樂教師巴西里奧(Basilio)等人也稀里糊涂地來湊熱鬧,使錯綜復(fù)雜的人物關(guān)系愈加混亂。也因此,《費加羅的婚禮》充斥著輕快活潑的喜劇色彩。莫扎特以速度急促、節(jié)奏緊湊的序曲作為鋪墊,以幽默荒誕的故事情節(jié)暗示反封建的勝利。

考慮到該劇與《塞爾維亞的理發(fā)師》(意大利語:Il barbiere di Siviglia)在人物設(shè)定和故事情節(jié)上一脈相承,羅馬尼亞國家歌劇院為上述劇目均安排公演,但《費加羅的婚禮》場次靠前。飾演費加羅的男中音唱功扎實,能毫不費力地唱出如同繞口令般的詠嘆調(diào)。加之經(jīng)典唱段《再也不能》(Non più andrai)旋律活潑,極為帶動現(xiàn)場氣氛。最有意思的配角當(dāng)屬童仆凱魯比諾。這是由女性扮演的反串角色,在劇中獻唱最知名的詠嘆調(diào)《情為何物》(Voi che sapete cosa é amor)。說來也巧,扮演凱魯比諾的恰是容貌姣好、身材嬌小的女高音。不過,最有趣的發(fā)現(xiàn)來自戲劇背后——在歌劇院不為人注意的舞臺后方,安裝了用以顯示指揮家協(xié)調(diào)樂隊演出的單色電子屏幕。雖然指揮家以微縮半身像出現(xiàn)在設(shè)備中,但手勢和動作在觀眾席也清晰可辨。我想,這或許能夠幫助歌劇演員們跟進曲目節(jié)奏。

1-1羅馬尼亞國家歌劇院的《費加羅的婚禮》演出門票(正面)  圖片由筆者提供

1-2羅馬尼亞國家歌劇院的《費加羅的婚禮》演出門票(背面)   圖片由筆者提供

古典芭蕾舞劇《堂·吉訶德》:與原著情節(jié)相去甚遠的改編故事

2022年3月

芭蕾舞劇《堂·吉訶德》(Don Quixote)與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西班牙語:Miguel de Cervantes)原著的內(nèi)容差異較大,難以窺見堂·吉訶德脫離現(xiàn)實的理想主義和崇尚自由的英雄主義——本名為阿隆索·吉哈諾(Alonso Quijano)的堂·吉訶德和仆人桑丘·潘薩(Sancho Panza)僅以簡單的舞蹈動作現(xiàn)身。雖然劇中有堂·吉訶德把酒館老板的女兒琪蒂(Kitri,原著為Quiteria)誤認(rèn)成自己夢中情人達辛妮亞(Dulcinea)的情節(jié),但真正的男主角是青年理發(fā)師巴西里奧(Basilio)。此劇以巴西里奧和琪蒂的愛情故事為主線。酒館老板洛倫佐(Lorenzo)嫌棄不富裕的巴西里奧,想讓有錢的戛馬謝 (Gamache,原著為Camacho)娶女兒為妻。巴西里奧為此借機假扮自殺,并在琪蒂父親洛倫佐答應(yīng)冥婚后“復(fù)活”。

羅馬尼亞國家歌劇院定檔的芭蕾舞劇《堂·吉訶德》采用的是1902年首演于圣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的版本,表演時長共計三個半小時,中場休息兩次。該版本的舞蹈設(shè)計源自亞力山大·戈爾斯基(Alexander Gorsky),由路德維?!っ鲙焖梗ǖ抡Z:Ludwig Minkus,又名Léon Fyodorovich Minkus,譯為萊昂·費奧多耶維奇·明庫斯)所作音樂和馬里烏斯·佩蒂帕(Marius Petipa)編寫的劇本潤色而成。亞力山大·戈爾斯基操刀的芭蕾舞劇《堂·吉訶德》以短小的序幕對出場人物進行簡單介紹,共有四幕八場。第一幕故事發(fā)生在巴塞羅那的集市,用帶有西班牙地方特色的舞蹈交代劇情;第二幕由五個段落組成,該幕最后一景為“達辛妮亞的魔幻花園”,配角堂·吉訶德的出場戲份最多;第三幕貴族戛馬謝登場,他試圖在酒館老板洛倫佐的牽線下討好琪蒂,與巴西里奧相遇的對手戲滑稽而幽默;第四幕琪蒂和巴西里奧喜得姻緣,著名的婚禮雙人舞(pas de deux)即出自此處。

我機緣巧合地買了張《堂·吉訶德》的芭蕾舞劇戲票。本以為此劇無需搶票不算熱門,沒想到演出當(dāng)日只能坐在距舞臺極遠的尾座。被公認(rèn)為偉大經(jīng)典的芭蕾舞劇的確值得欣賞,尤以高難度的技巧動作吸引觀眾。扮演琪蒂的舞者容貌姣好、舞步輕盈。她身穿暗紅鑲黑邊的蕾絲短裙,在愉悅歡騰的樂聲中旋轉(zhuǎn)跳躍。堂·吉訶德雖為配角,卻是婚禮的主賓。在芭蕾舞劇的結(jié)尾,他拿著造型夸張的錐形長矛,以瀟灑的手勢祝愿年輕人生活幸福,并踏上尋找達辛妮亞的新旅途。

后記:羅馬尼亞國家歌劇院不僅排演歌劇、上檔芭蕾舞劇,也免費舉行觀眾憑邀請函入場的文化活動。離開羅馬尼亞前,我本想買再幾張戲票。只可惜羅國暑假時段極長、人們樂于度假旅行,歌劇院彼時發(fā)布的演出公告寥寥無幾。

不同于西方的意境之學(xué):中國的戲劇藝術(shù)發(fā)展及蹁躚

2022年3月

戲劇藝術(shù)體現(xiàn)人的審美。中國的戲劇之美,萌芽于原始歌舞和巫術(shù)禮儀,即“擬態(tài)”的表演和“泛生活化”的祭祀。因古代貴族之流將巫術(shù)禮儀引向政治、倫理之途,戲劇未能從世俗生活中剝離發(fā)展。

自秦以來,中國的戲劇藝術(shù)以迂回貫通的方式緩慢成型。漢代的“百戲雜陳”和唐代的歌舞小戲、滑稽表演,皆是中國戲劇的摸索和實踐。盛唐氣象雖蔚為大觀,但中國此時未能真正迎來戲劇時代。安史之亂后,民俗節(jié)目的豐富使得戲曲藝人成為職業(yè),由此推動了戲劇的專門化。由宋至元,得益于多元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國戲劇開始走向成熟。除瓦舍、勾欄為表演提供固定場所外,增多的市民觀眾、成型的演出規(guī)程和角色行當(dāng)也拓展了中國戲劇的深度。12至13世紀(jì),中國戲劇大有繁盛之勢。元劇塑造了中國戲劇史的黃金時代。14世紀(jì)后,元劇走向衰落。究其原因,應(yīng)是創(chuàng)作題材難以出新的“老化”。16世紀(jì)末到17世紀(jì)末的近百年間,隨著湯顯祖構(gòu)思的《牡丹亭》、李玉主筆的《清忠譜》、洪昇所作的《長生殿》和孔尚任所寫的《桃花扇》相繼面世,中國戲劇漸以傳奇藝術(shù)見長。令人遺憾的是,在現(xiàn)當(dāng)代潮流的沖擊下,明清兩代的傳奇藝術(shù)終究變做明日黃花。

殊途同歸的是,中西方戲劇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對社會風(fēng)俗和時事政治均有投射。一方面,古希臘的民間故事成就了巨作《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另一方面,儒家學(xué)說主張禮治代替法治、時下法制觀念不足的現(xiàn)實,促使舞臺表演加入擊鼓鳴冤、攔轎告狀等故事情節(jié)。元雜劇對法律缺失和普遍不公作出反抗,可從湯顯祖的“曲筆”中窺見一二。中西方戲劇藝術(shù)在表演形式上也有貫通之處。如京劇里扮老生的演員不太可能飾作丑角,意大利的假面喜劇會指定扮演特殊角色的演員。但是,西方戲劇藝術(shù)強調(diào)對生活場景的“再現(xiàn)化”詮釋,擅長以細致的道具陳設(shè)和舞美布景烘托人物。與之相比,以京劇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藝術(shù)具有程式化、虛擬化的特征。京劇的唱腔和念白風(fēng)格獨特,動靜態(tài)的肢體語言如亮相、云手等皆有講究。持鞭即是騎馬,小跑即是坐車。京劇臉譜亦可暗示人物個性、評判人物善惡。由此看來,中國戲劇中的舞臺道具更簡約、更經(jīng)典。

注1:有關(guān)羅馬尼亞國家歌劇院的劇目演出信息及歌唱藝術(shù)家介紹,詳情可參見其官方網(wǎng)站(https://operanb.ro/)。

注2:歌德最早在1790年發(fā)表《浮士德初稿》(Faust, a Fragment),并在1808年出版、1828到1829年修訂《浮士德(第一部)》(Faust. Der Trag?die erster Teil)。

注3:彌撒曲(Mass)是用于西方宗教儀式的聲樂套曲,涉及婚禮、葬禮和其他重要生活場景。安魂曲是悼念亡人的特殊彌撒曲,通常又稱為“追思曲”或“慰靈曲”。

注4:《婚禮大合唱》(德語:Treulich geführt)英譯為“Bridal Chorus”或“Wedding March”,有時以“Here Comes the Bride”為名。在歐美國家的西式婚禮上,習(xí)慣采用此曲迎接新婚夫婦入場。

注5:有關(guān)中國戲劇史的發(fā)展變遷,文尾部分觀點可參見余秋雨所著《中國戲劇史》(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21年版)。

(作者:李曾桃子,中國政法大學(xué)國際政治專業(yè)博士研究生。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北京大學(xué)區(qū)域與國別研究院立場無關(guān),文責(zé)自負(fù)。引用、轉(zhuǎn)載請標(biāo)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處。)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