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位全職媽媽的得與失|看見她們

祝碧晨
家庭主婦起訴離婚才知丈夫年薪300萬?女子全職帶娃10年離婚補償10萬元?
近年來,“全職媽媽”權益保障正獲得越來越多關注。
2022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xié)委員、時任廣西柳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韋震玲提交了建立家庭全職服務成員職業(yè)保障制度的提案,建議從制度層面認可和保護全職家庭成員的勞動付出,維護其合法權益。
2023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xié)委員、廣東省工商聯(lián)副主席趙心竹也對“全職媽媽”再就業(yè)問題給予關注,呼吁全社會加大對“全職媽媽”重回工作崗位的關注和支持力度。
第113個國際婦女節(jié)來臨之際,澎湃新聞記者對話三位“全職媽媽”。她們中間,有人為了育兒被迫放棄工作,還一度被職場拒之門外,也有人主動選擇、全身心投入到育兒中去,從未想過再次回到職場,有的人在“全職媽媽”過程中收獲了自由與快樂,但同時也有著矛盾的瞬間和對未來的擔憂。相比社會新聞中的“負面”案例,三位采訪對象都是幸運的,從她們的選擇中,我們也能看到角色轉變的歷程。
“不是只有工作能為社會做貢獻”
姓名:Daisy
年齡:37歲
所在地:上海
2010年,我以環(huán)境工程碩士研究生的身份,從上海一所高校畢業(yè),并順利入職了一家外企,在那里,我一干就干了8年,懷孕生孩子也都在這家企業(yè)度過。
我在32歲時,生了寶寶。休完產(chǎn)假,繼續(xù)回到職場的我,在朋友的引薦下,換了一家新的公司,起初換公司是為了有更好的職業(yè)發(fā)展,但工作環(huán)境變了,我覺得自己有些難以融入,每天趕地鐵,到了單位又是緊張的一天,下了班還要陪伴孩子。我的育兒理念是,1歲內(nèi)的孩子的食物不能加鹽、加糖,習慣了這些味道不利于科學喂養(yǎng)。因此,跟老人在育兒、喂食方面的理念上也起了一些小摩擦,我跟老公商量著,能不能全職在家?guī)?,照顧好孩子的一日三餐?/p>
當時老公很支持,我也沒想太多,每天三頓,定時定點,用心地幫孩子安排好。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家娃真的是個“飯渣”,在我沒有當全職媽媽前,由于大部分時間都是老人帶,總是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經(jīng)常吃飯不規(guī)律,老人總是會擔心孩子餓著,不分時段地給孩子喂食,邊玩邊喂。
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我也一度感受到了生活的“瑣碎”,一地雞毛。
孩子吃飯也是一大問題,在寶寶1歲多的時候,由于家里老人在我選擇當全職媽媽后,也返回了老家,我又要給孩子做飯,還要喂他吃,然后再把他哄睡。只有幫孩子安頓好了一切之后,我才有時間給自己弄一些吃的。至少有半年時間里,我的飲食習慣非常不規(guī)律。本身在我工作期間,也很少在家自己做飯,這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zhàn)。
特別是孩子還是嬰兒期的時候是最難熬的,因為他要吃夜奶,夜里我總會睡不好,直到孩子差不多到2歲時,才斷掉了夜奶。隨著孩子的睡眠時間不斷延長,我的作息規(guī)律也才漸漸恢復到從前。

2023年春節(jié),Daisy與孩子一起裝飾家里。本文圖片均為 受訪者 供圖
等孩子上了幼兒園,我開始感受到了全職媽媽的美好。白天有空可以去健身房,我給孩子報名了游泳課,我自己也跟著一起學游泳。即使不工作,其實每天依然很忙碌很充實,有時候我也會跟小區(qū)里的全職媽媽一起交流聊天,甚至約出去逛一下花市、商場。
我真的特別感謝我的孩子,我全程見證了他從出生到現(xiàn)在的成長過程,如今他是個5歲多的男孩了??吹剿c點滴滴的變化,我總感覺特別神奇,在陪伴過程中,我也在審視自己的成長過程。
前幾天,我?guī)Ш⒆尤ヅ郎?,坐在纜車上,孩子突然說“媽媽,你看!樹是大山的頭發(fā)!”當時,這種表達讓我特別感動,這是來自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純真感受,借著孩子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被我忽視掉的美好,多了一份心去感受生活。

Daisy帶孩子一起去廈門海邊看海。
在當全職媽媽的過程中,我也會抽空在網(wǎng)上學習一些課程,如育兒課程等,我也想過,是否有必要像當下很多全職媽媽那樣,開個微信號講講育兒的話題,但當我學了那么多的育兒課程后,就發(fā)覺其實一個人知道得越多,越無法教育別人如何育兒,因為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家庭環(huán)境也是完全不同的,很難用一種特定的模式去育兒。
很多人問我,你當全職媽媽最怕的是什么?我想還是家庭的抗風險能力,目前家里就我丈夫一個人工作,他背負了房貸、生活開銷、育兒費用、老人贍養(yǎng)等諸多開銷,我也一度有過后悔,但這種后悔常常是瞬間的感受,出現(xiàn)在我的老同事來家里看望我,聊起收入,聊起職業(yè)發(fā)展前景,我會恍惚間想象著,如果我當初沒有放棄職場,我在工作上已經(jīng)做到了一個什么級別,但這種感受來得快也去得快。
大部分時間里,我不后悔做全職媽媽。對于網(wǎng)絡上那些對于全職媽媽“不友好”的聲音,我也選擇屏蔽,盡量不讓自己去接觸這樣的聲音。
在我身邊,也有親友會問起來,高學歷畢業(yè)不去工作,是不是太可惜?是否失去了社會的價值?我知道這些聲音很多是出自好意,有些甚至是出于對我的擔憂,但很多問題我都認真思考過,生活沒有十全十美,總會有些遺憾,我擁有了這些,一定會失去那些。
我很感謝,家里的老人很支持我的這個決定。盡管我們這一代人在育兒問題上和他們存在一些分歧,但他們對年輕一代的決定非常尊重。我和我的丈夫從小都是在寬松、平等的環(huán)境下長大,老人都對我們的決定很尊重。
對于全職媽媽這份工作,我的滿足感主要來自于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接受到的觀念常常是:“你要為社會做貢獻,你要做一個對社會有意義的人”。那么,什么才是為社會做貢獻?回歸家庭就一定不是嗎?我覺得有沒有個人價值和是否做全職媽媽其實是兩個維度的概念,這是在我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通過自我學習,慢慢體會到的。
我篤信自己是有價值的,而社會對于一個人存在的價值是多元的,每個生命都有它的價值所在,一朵花、一只貓,存在就是意義。對于孩子來說,我認為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或許會幫助他們建立更健全的“自我”,而對我來說,培育一個健健康康的孩子,和他一起成長,這也是有意義的。
但我也想說,無論全職還是在職,每個媽媽都不能放棄自我學習與成長。在時代中進步、提升應對社會變化的能力,以及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
在職場上,也有一些女性期盼過上帶娃、健身、看展的生活,覺得工作很累,還不如回歸家庭帶娃,但我不會主動鼓勵她們?nèi)プ鋈殝寢?,我會尊重他們的選擇。我知道,“甘蔗沒有兩頭甜”,一種生活方式不會成為另一種生活方式的出口。生活中重要的是接受當下、過好當下的能力。學會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畢竟生活沒有完美。
“因為‘工作經(jīng)驗不足’沒能再次走進職場”
姓名:Ellie
年齡:43歲
所在地:上海
在我30歲那年,丈夫因為工作上的原因要去德國,一去至少就是三年,而我們的女兒那時才剛剛三歲。當時擺在我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留在上海,繼續(xù)工作,請家里的老人幫我?guī)畠?,我婆婆更傾向于帶女兒到成都去照顧;另一個則是辭掉現(xiàn)在的工作,帶著女兒,和丈夫一起到德國去生活。
選擇后者要面對的問題和要克服的困難更多。比如,看到電視上出現(xiàn)外國人都會被嚇哭的女兒,真的到了德國能不能適應新生活?再比如,我和女兒都要從零開始學習德語,我們能不能和德國人順暢地交流?
但看著三歲的女兒,我不希望她在這么小的年紀就長時間地離開爸爸,也不希望她跟著奶奶到成都去生活,只能在假期的時候見到媽媽。在我心里始終覺得,孩子的童年時期是很需要父母的陪伴,這對她將來性格的養(yǎng)成很關鍵。當時的我果斷地選擇帶著女兒,跟著丈夫去了德國。

六一兒童節(jié),Ellie制作了一些蛋糕分享給樓里的孩子們。
剛到德國的生活忙碌充實:我們的小家需要打掃、整理和布置;女兒去當?shù)氐挠變簣@很不適應,看到外國小朋友和外國老師總是哭,第一個月我搬了個小板凳每天坐在她教室門口,看得到我,她才能感到安心;中午幼兒園放學之后,整個下午的時間我都要帶女兒;國內(nèi)的朋友托我代購,我得找時間去采買……
一個月后,女兒終于可以不需要我的陪伴也能融入幼兒園的生活,我才有了每天早上三四個小時的“屬于自己的時間”,這段時間大部分用來做家務、學德語。有時我也會出去逛街買點東西,逛街也得控制時間,惦記著去接女兒。整個下午,女兒都要跟在我身邊,我經(jīng)常帶她去圖書館,她找自己喜歡的書看,我也看我想讀的書。
德國的幼兒園,乃至小學的教育方式,我是很欣賞的。老師會在游戲中教導小朋友正確地處理人際關系、順利地和他人交流;學校經(jīng)常組織小朋友們走出教室,在大自然的課堂中叫孩子認識身邊的事物。我女兒經(jīng)?;丶視d沖沖地告訴我,她認識了什么植物,走在街上也會指著路邊的樹木花草告訴我它們的名字,很多都是我不認識的植物。
這樣的教育我想對上幼兒園的女兒來說,已經(jīng)很足夠了,所以下午的時間,我多數(shù)時間是帶著女兒到處去玩,看著女兒到處跑跑跳跳的身影,我有時也很慶幸自己在尚且年輕的時候選擇成為一名全職媽媽,帶孩子是個體力活,三十多歲的我陪女兒玩一下午常常覺得有點累,當初若是把女兒留給成都的爺爺奶奶,也許會累壞老人家。況且,看著女兒活潑的身影,聽她明快的話語告訴我她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讓我由衷地感到幸福,我漸漸覺得這樣平實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
五年之后回國,我想找份工作,卻因為“工作經(jīng)驗不足”而沒能再次走進職場。我也預料到了這種情況,但也不后悔。五年的全職媽媽生活讓我對生活的追求有所改變,現(xiàn)在這樣每天收拾完家務后可以出去和朋友們聚聚、看看展覽,可以陪伴女兒的生活對我來說就是幸福的體現(xiàn)。
其實我也聽到有些對全職媽媽的負面評價,多數(shù)是覺得全職媽媽會圍著孩子打轉,從而與社會脫節(jié)。但現(xiàn)在網(wǎng)絡這么發(fā)達,我每天都有瀏覽手機,看看自媒體視頻、文章,關注社會新聞,不僅學習了很多育兒知識,還了解了很多當下的潮流文化,讓我和如今在讀初中的女兒也很有共同話題。而且因為女兒小時候就跟在我身邊,我和女兒的關系非常親密,可以說是一種相互依賴:她遇到煩惱基本都會和我說,問問我的意見;而我也注重培養(yǎng)她的自主選擇能力,遇到事情總是把選擇權交給她,她思考之后做出的選擇我都會給予尊重,不干涉,讓她自己去摸索屬于她的道路。
從選擇成為一名全職媽媽開始,我從未后悔,也不曾埋怨。丈夫很支持我的決定,他努力工作,家里的事情可以放心地交給我去處理。對女兒來說,她會覺得媽媽是她永遠可以依靠的后盾,避風的港灣。
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當一個好的“情緒管理者”,每天面對家里的瑣事,難免會有不好的情緒,我要在屬于我自己的時間里通過閱讀、看視頻、出去逛逛、和朋友聊聊等自我調節(jié),盡量不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家人。在做全職媽媽的這十三年里,看著女兒成長為一個有主見、陽光的孩子,感受到溫馨美好的家庭氛圍,我很滿足。
“生下二寶后,我主動選擇當全職媽媽”
姓名:summer
年齡:38歲
所在地:浙江
2017年,當我生下二寶后,我沒有一點矛盾和糾結,選擇了當一名全職媽媽。如今,5年過去了,我的大寶就讀于四年級,二寶上了幼兒園大班。五年的全職媽媽,在生活中,我主要以陪娃、育兒為主,除此之外也在不斷充實自己的生活。
在成為全職媽媽前,我在杭州的一家出版社工作,從我大學畢業(yè)以來,我就一直在這家單位工作,積累了近10年的工作經(jīng)歷,我也很喜歡這份工作,平時會經(jīng)常閱讀一些兒童類書籍、教輔書等等,工作的節(jié)奏沒有那么忙碌。
在大寶出生后的三年多時間里,因為工作和家里的原因,我無法每天陪伴他,孩子也主要由家里的老人幫我?guī)?,他們都住在紹興。每個周末,我都會回紹興看孩子,平時有空也會抽時間看看孩子。

summer陪兩個孩子一起去湖邊玩。
杭州和紹興的距離很近,高鐵和自駕都很方便。但當大寶上了一年級,二寶又出生了,綜合考慮,我最終還是放棄了工作,回家陪伴他們。
這一決定的出爐,并不意味著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要成為多么優(yōu)秀的“學霸”,我只希望能每天看著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多一些時間給他們。
孩子的成長時間很短暫,非常寶貴,錯過了就沒有了。之前因為我把重心放在工作上,放棄了許多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也讓老人幫我負擔了很多育兒的壓力,內(nèi)心懷著很多的虧欠感。
選擇做一名全職媽媽,對我來說,意義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老人的壓力小了,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放松雙手,另一方面,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未來我不想有后悔的一天。同時,做全職媽媽,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育兒中,不像在職場時那樣需要工作帶娃兩者兼顧。
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我的家里人很支持我的這一決定。老人有了更多的時間,還能出去旅游、散心,而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也收獲了很多快樂。
我家大寶是一個很懂事很自覺的孩子,學習不需要我太操心,除了象棋、跆拳道外,我也沒有給報名任何的語數(shù)外之類的課外課程,也經(jīng)常告訴他,不要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只要盡力去做就可以,要享受這一過程,這對人生的意義更大。
二寶由于還在幼兒園階段,目前主要以玩為主,最近開始學習寫字了,我們也不會給他太大的學習壓力,一切根據(jù)孩子的興趣愛好來選擇。

summer陪兩個孩子一起學習騎自行車。
我不后悔,為了養(yǎng)育二孩選擇了做一名全職媽媽。一來,我很喜歡孩子,二來,我也有妹妹,從小一起長大,我也希望自己能有兩個孩子,彼此之間互相陪伴。
在養(yǎng)育二孩的過程中,我仍然和老人一起住,有人幫忙一起帶娃。平時,早飯自己燒,然后會將兩個孩子一起送出,他們的學校也很近,接送方便,接著我會回家簡單地打掃下衛(wèi)生,一周會請兩次阿姨,買菜已經(jīng)習慣了網(wǎng)上購買,晚飯基本自己燒,周末適當出去吃吃。做飯和家務對我來說并不難,我樂在其中。
在帶娃過程中,也幫我養(yǎng)成了好的生活習慣。我習慣了早上七點起床,晚上十點睡覺,比在職場時的作息更規(guī)律。雖然生活每天很忙碌,但感覺很充實。孩子送去學校的那段時間里,我還會去做做瑜伽、逛逛書展等,或是約上幾個好友一起吃飯聊天,日子也過得很快。
有很多人認為,全職媽媽會失去收入來源,在家庭中陷入一個尷尬的窘境,但好在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的決定,也在經(jīng)濟方面給予我?guī)椭?,目前還沒有感受到生活上的壓力。
另外,我也正在做一些自由工作,兼職編輯、寫稿,也會和朋友一起做一些小投資。有了工作,生活才會更充實,目前我完全可以兼顧,這樣不僅可以讓我保持跟社會的交流,還能賺取生活費補貼,我很知足。
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我可能也不會再走上職場。我也不會鼓勵其他人做全職媽媽,因為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有所不同。而對于我來說,能讓自己開心是人生最重要的,時間自由是非常寶貴的,我可以做一些在職時沒有時間去做過的事情,從而真正去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人生不就是各種嘗試嗎?
我也在努力,有一天我希望可以在全職媽媽的道路上,實現(xiàn)經(jīng)濟相對獨立,設立一個更為明確的個人目標,合理安排和規(guī)劃家庭、自己、孩子的生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