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技投資人|線性資本王淮:人對技術的理解比技術本身更重要
·“ChatGPT處在一個基礎設施極貴,但是應用極便宜的狀態(tài),所以關鍵不在于能否把應用做出來,而是做出來的應用能夠迅速在目標市場中落地和擴張,把這個商業(yè)閉環(huán)做起來?!?/u>
·“因為商業(yè)意識的改變,我們現在更加注重去理解對方想要解決的問題,基于問題再去談它的技術,否則技術就會淪為純學術研究,這就是problem oriented tech(為了解決問題而生的技術)的重要性?!?/u>

線性資本創(chuàng)始合伙人兼CEO王淮
如果要將人工智能(AI)技術賦能千行百業(yè),人對技術的理解比技術本身更加重要。這也許是線性資本創(chuàng)始合伙人兼CEO王淮10年投資生涯之后最深的領悟。“就好比一家公司雇傭了一位能力很強的員工,但能不能把這位員工用好,很多時候不僅僅在于員工本身,還在于給他的任務與他的能力圈是否適配,團隊的組織架構是否合理等多方因素?!蓖趸聪蚺炫瓤萍歼@樣解釋。
在創(chuàng)辦線性資本之前,王淮是美國互聯網公司Facebook總部的第二位中國籍工程師和第一位研發(fā)經理,2012年從工程師轉型為個人天使投資人,2014年成立線性資本,并將自己對技術的理解帶入投資決策中。在與澎湃科技記者的對談中,王淮多次強調了線性資本“前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不變理念,但在推崇技術的先進性之余,對人文、客戶、和對商業(yè)領域,資本市場的持續(xù)思考和復盤,也讓王淮這些年來的投資生涯始于技術,又不止于技術。
線性資本 (Linear Capital) 成立于2014年,重點關注數據應用、數據基礎設施和前沿科技應用領域的投資,知名投資案例包括地平線、思靈機器人、神策數據等。線性資本在業(yè)內的標簽正如公司名稱一樣,擁有鮮明的技術屬性。由于對早期科技公司的出色挖掘,王淮曾多次登上投中“中國最佳早期投資人”“中國最佳人工智能產業(yè)投資人”排名榜單。線性資本也多次入選“中國最受創(chuàng)業(yè)者歡迎早期投資機構榜單”。
ChatGPT距離一個好用的產品還有五六年
談到時下大火的ChatGPT時,王淮認為,GPT-4已經表現出了強大的能力,但能力和一個好用的產品之間還有距離,這需要企業(yè)深刻理解這項技術,并思考怎么用它取代日常的工作。王淮還認為,未來,一些腦力勞動的中低端工作可能會被ChatGPT取代,時間大約是5至6年。
“與腦力勞動相關的中低端工作,如中低端的工程師、插畫師、出版社編輯等,可能其中80%-90%在未來的1-2年可以被ChatGPT替代,但最終能否被替代還有很多人為因素,包括法律的限制和倫理問題等。因此我認為未來最終的替代可能需要5至6年的時間。”王淮這樣解釋。
就算是需要5至6年ChatGPT才能替代人類崗位,這個進程也比大多數人想象的更快,這是因為ChatGPT的應用并不難,難的部分在于GPT的底層基礎設施(infra)。
“ChatGPT處在一個基礎設施極貴,但是應用極便宜的狀態(tài),”王淮表示,“所以關鍵不在于能否把應用做出來,而是做出來的應用能夠迅速在目標市場中擴張并形成商業(yè)閉環(huán)。”王淮也提到,ChatGPT未來的應用有很多機會,中國能跟上,也能夠把好的產品做出來。但在GPT的基礎設施部分,如果要發(fā)展可能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引入結構性的創(chuàng)新、形成市場化的機制讓更多人愿意參與進來。
也有一些領域ChatGPT要改造相對比較困難,比如今天的硬件端。王淮介紹,“AI是軟件、是靈魂,機器人是硬件、是身體。你需要靈魂內核來做出判斷,決定這個事情應不應該做,但跟物理世界打交道去執(zhí)行的時候,還是要靠硬件?!?/p>
ChatGPT擅長理解、生成,推理和決策,但執(zhí)行目前還是要靠人或者機器。用于執(zhí)行的機器目前還在相對獨立地發(fā)展,但未來也可以和ChatGPT綜合發(fā)展。王淮表示,“如果綜合發(fā)展也成熟了,那時無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都有可能被機器所替代。替換的總體好處大于壞處,我們對未來還是充滿期待?!?/p>
AI產品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和ChatGPT類似,王淮認為,如果要將AI技術應用到各個產業(yè)中去,人對技術的理解比技術本身更重要。技術很先進、很酷,但它要怎么應用,成為了更難找到答案的問題。這里不僅是技術如何在產業(yè)中尋找應用場景,還包括客戶是否會理解和使用這項技術。
思靈機器人是線性資本的被投企業(yè),旗下的機器人系統(tǒng)軟硬件產品擁有世界領先的力控和力感知技術,能讓機械臂在極短的延時內通過受力感知做到預判、調整、再反饋?!凹夹g方面的前沿性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難是難在這項技術要怎么應用,這是我操心最多的一家公司?!蓖趸唇榻B,“當時我們通過頭腦風暴,討論了好幾個用途,包括打磨玻璃、做手術、擰螺絲等。”
通過對應用場景的討論和試驗,最終,思靈機器人的產品規(guī)?;M入工廠的產品組裝線,包括電子消費品和汽車零部件的組裝,也進入了醫(yī)學和農牧業(yè),包括遠程遙控操作手術機器人、智能養(yǎng)殖場和食品加工等。
除了AI技術能尋找到落地場景之外,技術要嵌入各行各業(yè)本身的工作流程,也需要每個環(huán)節(jié)的人都能對技術進行理解,包括AI從業(yè)者,也包括產業(yè)里使用技術的人。尤其是在傳統(tǒng)行業(yè),長期的工作習慣難以說改就改,因此引入新技術的學習成本和信用成本也會更高。
愛科農是線性資本投資的一家數字農業(yè)公司,通過算法校準及模型優(yōu)化,可以給農戶提出種植和養(yǎng)殖的建議,涵蓋種什么,怎么種,何時澆水施肥、用藥,用量多少等方面的問題,借助數字技術做到精細化管理后,農業(yè)生產可以顯著降低成本,同時提高效益。
但這款產品如何讓農戶使用,超出了王淮最初的預料。“這原本是一款很好的產品,農民完全可以通過它DIY,對自己的種植、養(yǎng)殖進行指導,但是面對年齡較大的農戶,他們不會使用APP,愛科農最終的方法是針對ToB直接服務,但ToC就選擇和經銷商合作,讓經銷商把愛科農的指導通過微信教給農戶?!蓖趸纯偨Y道,“也就是說,這個產品的最后一公里是通過經銷商的人工服務去實現的。這放在美國的SaaS行業(yè)里,是難以想象的。等到90后的新一代農人接班之后,這個情況就會好很多了?!?/p>
王淮介紹,之前一款AI產品剛做出來時,都是用行業(yè)大數據訓練出來的模型。每家企業(yè)的情況和行業(yè)標準的情況不會完全一樣,所以剛開始應用的企業(yè)總會有1-3個月的適應過程。另外,企業(yè)的組織架構、決策流程是不是和AI兼容,雖然上了AI技術,但員工還是和以前一樣該干嘛干嘛,這都是之前的AI落地各行各業(yè)時會出現的問題。
“AI技術進入行業(yè)一定要經過數據收集-校對校驗的過程,有效數據量達到一定基礎后,AI模型才是有效的,數據量不斷增加之后,有效性才會不斷提升,但這個過程中產業(yè)里有多少人愿意和你共擔,這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很多產業(yè)里的人試一下之后就淺嘗輒止了。”王淮表示。
為了讓被投企業(yè)的技術能夠被更多投資人和客戶理解,線性資本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把先進的技術介紹給更多人。 王淮表示,“我們對技術的判斷在業(yè)內是被認可的,但這家公司雖然技術好,它能不能做好技術產品化、產品商品化、未來的商業(yè)潛力又如何?線性做了很多工作,把被投企業(yè)的技術改造產業(yè)的故事講出去。我們相當于是做了被投企業(yè)的免費FA(財務顧問機構)?!?/p>
基于解決問題而生的技術
線性資本成立8年來,經歷過各種各樣成功和失敗的投資,王淮持續(xù)的反思和復盤,也讓線性資本的投資方法論和價值觀更加明確。王淮總結,和之前相比,現在的線性有三點和之前的認知不太一樣,總體說來,是比起早期純粹強調技術的優(yōu)越性,現在更加強調技術和商業(yè)結合的重要性。
一是更加看重商業(yè)成功,因為做投資就是為了用商業(yè)的方式實現技術價值最大化;二是更加看重技術背景的創(chuàng)業(yè)者是否愿意成為一名好的企業(yè)家,這里創(chuàng)業(yè)者有沒有學習的意愿至關重要;三是更加尊重資本市場的非理性,強調市場不景氣時,企業(yè)要先“活下去”。
“因為對商業(yè)意識的改變,我們現在更加注重去理解對方想要解決的問題,基于問題再去談它的技術。我們不是要求創(chuàng)業(yè)者要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想要解決的問題,但是他必須是愿意對此進行探討的,否則技術就會淪為純學術研究,這就是problem oriented tech(為了解決問題而生的技術)的重要性?!蓖趸幢硎?。
“第二,怎么在好的工程師、科學家、產品經理中,找到能成為好企業(yè)家的‘潛力股’,重點是要找其中有學習意愿和能力的人?!蓖趸淳唧w介紹道,“有的人喜歡技術,讓他學習做生意他沒興趣,有的人就喜歡單打獨斗,讓他學會團隊合作他搞不了,這些都是做一名企業(yè)家的大忌。這方面我們以前沒那么在意,現在我們很在意?!?/p>
“第三是我們比以前更加尊重資本市場。過去我們強調是金子一定會發(fā)光,一定要長期耐心,但如果企業(yè)撐不過去,未來也和它無關了,我們過去三年非常重視的一件事就是‘活下去’,因此我們也會更加重視企業(yè)的商業(yè)運營,”王淮總結道,“因為技術一定要產生影響,而不是只會在那里秀肌肉?!?/p>
“現在我們考慮的東西多了,更像一個‘正兒八經’的投資人的時候,是不是會錯失一些有靈性的企業(yè)家?我們不知道,做投資有意思的點也在這里?!蓖趸葱χf。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