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內(nèi)思想周報|一場“財務自由”夢與我們從果蠅身上學不到的
追求“財務自由”的白日夢
“財務自由幾乎成為了新時代工薪階層追求的信仰,但追求財富的時候,我們失去的又是什么呢?”微信公眾號“土豆公社”最近發(fā)表署名“林深Catherine”的文章《通往財務自由之路,怎么這么難走?》,問道:“人人愛談的財務自由,到底是什么?”
作者繼而解釋道:“財務自由,指的是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工作賺錢的狀態(tài)?;蛘哒f,就是你的資產(chǎn)產(chǎn)生的被動收入必須至少要等于或超過你的日常開支。出租物業(yè)、股息或基金分紅、版稅專利費等收入、信托基金等都有可能給你帶來無需勞動獲得的被動收入,如果這些收入足以支付生活,那么就可以視為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
然而,遺憾的是“總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不斷為我們的財富注水,實現(xiàn)財務自由顯得有些遙不可及”,這是因為“在實現(xiàn)積累之前,錢就已經(jīng)花得差不多了……醫(yī)療、就業(yè)、住房等等社會保障被紛紛拋入市場,這意味著一個工薪階層的工資收入可能需要大比例地拿去為生活風險買單……因病致貧、因房負債、失業(yè)等等問題將可能降臨到任何一個人的身上,社會的底層首當其沖,中產(chǎn)也免不了為此惶惶?!?/p>
作者于是追問:“所以當人們追求財務自由的時候,究竟是在追求什么,丟掉的又是什么呢?”
并在進一步的分析中提到:“自二十世紀末到今日,‘勞動致富’越來越被資本的神話所淹沒。當勞動不再光榮,所有的東西都是商品化的,金錢的多少意味著社會地位的高低時,坐享其成就會成為人人渴望的狀態(tài)。同時,勞動者對致富的焦慮和向往并非天賦使然,而是一種被動的逐利求存行為,當全球資本收益遠遠高于平均實體經(jīng)濟增長率,勞動完敗給資本,工資趕不上投資,工薪階層只能一邊體驗著‘勞無所獲’的現(xiàn)實,一邊做著‘不勞而獲’的白日夢?!?/p>
最后指出:“……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的高凈值人士和目前還在為這個目標奮斗的工薪階級是徹底對立的兩類人,甚至他們的根本利益也是相齟齬的。工薪階層的財務自由夢,本質(zhì)上也是無產(chǎn)階級希望從資本主義異化勞動中解放出來的渴望,只不過它解放的意義被資產(chǎn)階級意識形態(tài)扭曲了。因此,與其渴望一種腐朽奢靡的資產(chǎn)階級生活,不如回歸到勞動價值的討論……”
有讀者評論道:“人們崇尚的是自由,而不是財務。但是現(xiàn)在變色了,崇尚財務,而失去了自由。”及:“人們都快把金錢等同于‘自由’了,因為大概也只剩消費的自由了吧?!?/p>
也有評論呼應文章:“財富自由都是食利階級編出來的幌子吧?!币约埃骸澳切┱炫θ崿F(xiàn)財務自由的人有沒有成功我不知道,反正那些忽悠這些人的磚家大概是實現(xiàn)財務自由了?!?/p>

果蠅的行為或許無法完全套用到人類身上
“對于男女行為的差異,演化上的經(jīng)典解釋認為,這些差異體現(xiàn)了一種演化產(chǎn)生的、在動物界中一直普遍存在的模式。從這個觀點看,許多性別差異,例如‘男性更放縱、女性更保守’都是‘天生’的。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這套觀點的許多基礎(chǔ)性假設都是錯誤的。社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在適應性狀的表達過程中也起著關(guān)鍵作用……”
微信公眾號“環(huán)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發(fā)表了“紅豬”(果殼科技文章編譯團隊)編譯的科迪莉亞·法恩(Cordelia Fine)和馬克·埃爾加(Mark Elgar)的文章《為什么男性更放縱?》,其中提到:“男性大膽而淫亂,女性謹慎而貞潔,這個刻板印象可謂根深蒂固。傳統(tǒng)觀念認為,男女兩性之間的行為差異是天生的,是為了將各自的繁殖潛力發(fā)揮到極致,而在千萬年的自然選擇中磨練出來的。從這個觀點看,男性因為冒險和競爭的稟性,必然會在人類活動的每個領(lǐng)域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無論是藝術(shù)、政治還是科學?!辈⑦M而批評道:“對生物學、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的行為做一番仔細考察,卻會發(fā)現(xiàn)支撐這套性別說辭的許多假設都是錯的。”
基于科學的考察,文章中提出:“兩性平等也許比我們先前認為的更加容易實現(xiàn)?!?/p>
上世紀中葉,為了解釋“為什么是雄性在性選擇中扮演競爭者的角色,而雌性扮演選擇者的角色”,英國生物學家安格斯·貝特曼(Angus Bateman)用果蠅實驗來檢驗這一從達爾文理論引申出來的重要假設。此后,演化生物學家特里弗斯用另一種方式表達了貝特曼的觀點:“雌性在繁殖中會投入較多資源——一邊是肥大的卵子,一邊是瘦小的精子。他還指出,這個最初的不對等遠不止于配子形態(tài)的不同,還包含了妊娠、喂食(包括哺乳動物的哺乳)和保護幼崽方面的性別差異。就像一個消費者會隨手購買可以丟棄的便宜小飾品,而在選購轎車時卻會謹慎許多一樣,特里弗斯主張,在繁殖中投入較多的性別(一般是雌性)也會等待最佳伴侶出現(xiàn),然后交配。而投入較少的性別(一般是雄性)則會盡量播撒那些便宜而充足的精子?!?/p>
然而,恰如最新發(fā)表的這篇文章所說“這個邏輯優(yōu)美而強大……文化和社會的變遷也要求我們,重新審視將‘貝特曼-特里弗斯原則’完全套用在人類身上的做法?!币驗?,“性別的確會影響大腦,但是這個說法忽略了演化生物學中一個日益受到重視的觀點,那就是后代從親代那里繼承的不只是基因,還有一整套特定的社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這些環(huán)境在適應性狀的表達過程中起著關(guān)鍵作用”。
有讀者評論道:“人類不完全適合‘貝特曼-特里弗斯’原則的主要原因,是對于人類來說性交本身可以作為一種社交行為和生殖行為分離,自從避孕手段提升后女性和男性在性交行為中付出的成本差不多。但是生殖行為中女性仍然要付出更高成本,因此更為符合‘貝特曼-特里弗斯’原則。最終的表現(xiàn)可能是,尋找性伴侶的時候兩性的態(tài)度相近,但談婚論嫁的時候,女性仍處于選擇的位置。若我這個邏輯可行,可以推斷男性更易發(fā)生婚后出軌。”
也有讀者針對一些觀點批評道:“說男性更放縱因為女性會大肚子那位老古董根本沒看文章,明明文章解釋了在女性性解放安全措施和避孕藥普及的今天,男女的放縱程度已經(jīng)完全一樣了?!?/p>
更有不少讀者認為:“……迄今為止看到的最委婉、最學術(shù)的文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