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虹市首富》:觀眾不像編劇,已經不做夢了
《西虹市首富》不是開心麻花最好的作品,就結構、完成度和鋪陳而言,它比不上飽受“直男癌”詬病的《夏洛特煩惱》,也比不上略顯老套的《羞羞的鐵拳》,它更雜糅、更喧囂、更平庸。
馬克·吐溫寫過一篇短篇小說《百萬英鎊》,倫敦的富翁兄弟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英鎊大鈔借給美國窮小子亨利,給他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后,亨利不但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還贏得了佳人的芳心?!段骱缡惺赘弧返膭”揪兔撎ビ谶@個在底層代碼中寫滿了《馬太福音》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諷刺而戲謔的,一個窮小子因為手里握了一筆無法兌現的財富,突然就有了非凡的社會信用,人人對他敞開大門,任他予取予求,他因此獲得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切。財富是放大器,是催化劑,是冪指數。有十塊錢的時候,錢被別人拿走了,有十個億的時候,錢甩也甩不掉。
這就是這類故事的關鍵所在。若是完全按照《百萬英鎊》去拍,那會異常扎心。開心麻花是有野心的,他們不滿足于、也不能僅僅將戲劇的故事搬上銀幕,他們做了大量本土化的努力,在火雞中塞進了太過滿的餡料,而且都是本地食材,有“渣雙魚恭叔”的碰瓷表演,有各路大V“義正辭嚴”的站臺,有乍富階層的心態(tài)轉換。這些餡料非常接地氣,就好像是余華、格非等一批已無力把握現實的作家用在作品中的道聽途說和新聞素材。這些素材撐起了一座土洋結合,貌似離滿洲里不太遠,又似乎是上海衛(wèi)星城的西虹市。
這座城市的丙級球隊守門員意外獲得了一筆遺產,但要通過一個考驗,為此必須在一個月內花光十億。窮小子亨利不能說出鈔票是無法兌現的,守門員也不能告訴別人自己的考驗,就這么踏上了瘋狂花錢的道路。結果錢怎么也花不完,不是買要退市的夕陽產業(yè)股票也能大賺,就是莫名其妙的天使輪項目也能另辟蹊徑實現營收,中間還想了各種辦法,無心插柳般地勾動了女主的芳心。

到這里一切都很熟悉,也都很正常。但之后就狂瀉直下,開始變得有點奇怪。因為野心膨脹的編劇們硬生生插入了一條副線,主人公作為丙級球隊守門員的個人夢想,還有他和聯賽頂級球隊過招的渴望。不加這條副線,影片真的沒什么好說的,就是《百萬英鎊》,加了這條副線,依舊沒什么好說的,影片爛尾了。試想一下,一個完整的結構,一個戲劇道具演練成熟的套路,一個意義不言自明的故事里,突然多了一條這樣的副線,會是什么結果。
首先是財富和人的關系被消解了。無論沈騰有多少錢,有怎樣的生活,他自我認同的底色依舊是守門員,這種設定符合邏輯嗎?一個無論怎么癲狂、多么迷茫的人,依舊堅定自己的路線,這不是沈騰,這是送信的加西亞。這位加西亞率領著一支丙級球隊,這支球隊的球員們,在前一個小時還在嫉妒沈騰,不停說著怪話,放縱自己的欲望,甚至相信自己真的是一個投資天才,后一個小時,他們就像從來不知道什么是財富,齊刷刷站在底線前,用頑強的意志對抗強大的敵人。
曾經一盤散沙的球隊,在被曾經最看不起的球員買下之后,在被金錢“腐蝕”過之后,反而團結一致,空前凝聚。這看上去是在教授金錢的正確用法,但這似乎違背了慣常邏輯。觀眾在觀看了一個小時為所欲為的狂轟濫炸之后,突然就被帶進了這樣的場景,這其中的啞然和莫名可想而知?!独嫌延洝分腥鹎镉靡坏啦说牡谝豁摵偷诙啦说牡诙撟龀隽艘坏篮诎盗侠?,《西虹市首富》就是用《百萬英鎊》的前半部分和這條奇怪副線的后半部分,做了一道左宗棠雞燴墨西哥玉米片,是強迫網絡小白爽文的讀者去看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其中的斷裂、跌落和突如其來,不實際走進電影院去看,很難形容。


舉個例子。一個陜北老農問另一個,你說皇帝老兒每天吃什么,另一個流著涎水說,那肯定是頓頓油潑辣子白面饃。在老農的想象和皇帝的實際之間,有巨大的認知鴻溝,就像一個普通人對十億富豪的想象和十億富豪的實際之間,一定也存在這樣的鴻溝一樣。問題出在編劇給出的想象,還停留在陜北老農那里,但觀眾們都進城了。

最妙的是,觀眾們在結尾處會看到,一對身價三百億的夫婦,趴在桌子上算育兒成本,從奶粉、紙尿布、磨牙棒算到車和房,這是普通人的煩惱,出現在了富豪的身上。這一幕很妙,它用近乎刻薄的方式告訴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日常生活是如此困難,如此艱險,其中充滿了種種令人焦慮的細節(jié)。一個富有的人,計算生活的價格,更能使人認識到問題就出在錢上,也更能使人意識到每一筆輕飄飄的計算背后的沉重,可以用錢來變得簡單。一切的諷刺都消失了,一切都得到了和解,大家達成一致,錢就是好。這一幕是在討好普通觀眾,讓他們看看自己的煩惱被另一個世界的人接受并包容,但這同時是在得罪他們,因為觀眾本能地意識到鴻溝的存在,意識到焦慮的世界里也標好了不同的價格?,F在還會有人信三百億身價的人和自己是同一個行為邏輯嗎?還會相信一個普通人因為掌控不了巨大財富,就回去繼續(xù)過普通的生活?我表示懷疑,觀眾不像編劇,已經不做夢了。同時它也進一步消解了影片的動機,既然影片的男女主人公是如此不在乎錢,他們寧愿像普通人那樣焦慮著、生活著,那花兩個小時講這樣一個關于金錢的故事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告訴大家就像現在這樣生活就很好,現在這樣的生活就是想象力的極致?還是只有不在乎錢的人,才能源源不斷得到金錢和幸福?我無法確信有人會從中獲得快樂,我尬笑之后得到的只有冒犯,我認為這一部的邏輯比《夏洛特煩惱》還要奇怪。
烤箱壞了,火雞炸了,餡料漏了,就是這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