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杭州單腿外賣小哥即將告別拐杖:最想做的事就是買條牛仔褲

9月10日,王建生在浙醫(yī)二院濱江院區(qū)做了手術。半年后,他就能裝上假肢,像正常人一樣獨立行走。
兩套治療方案
他選了便宜的那個
手術前一晚,王建生發(fā)了一條朋友圈:“想到了媽媽,你在那一邊好嗎?看到兒子很快就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你也不用為兒子的生活,將來擔憂了!”
母親早已離世,但她說過的那些樸素道理,一直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我小時候,媽媽經常告訴我‘今天別人幫你鋤地,明天你要幫別人割草’,意思是我們不能平白無故接受別人的幫助,要想想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么。”
當一些慈善機構、媒體、個人提出幫他安裝假肢時,母親常念叨的這句話又回響在他耳旁。
浙醫(yī)二院骨科主任嚴世貴教授告訴錢報記者,多年前的燒傷造成王建生下肢發(fā)育異常,膝關節(jié)屈曲攣縮,形成疤痕,左下肢失去功能。團隊為他制定了兩套手術方案——
第一個是保留原有萎縮的小腿,將已經萎縮屈曲的膝關節(jié)慢慢拉伸,同時通過植皮手術“再造”完整的膝關節(jié)和小腿連接處,最后進行截肢手術安裝小腿假肢。嚴世貴教授說,“未來,他甚至可能像南非刀鋒戰(zhàn)士那樣,能跑能跳,運動、開車都沒有問題?!钡@個方案耗時一年,手術費超過十萬,技術難度和風險也大。
第二個是將沒有發(fā)育的小腿拿掉,進行左膝膝關節(jié)離斷、大腿疤痕切除和皮瓣轉位術,用小腿長端多余皮膚覆蓋創(chuàng)面,再安裝假肢。這個方案手術費用只需要二三萬,術后2周就能拆線下床,3周就能安裝上“臨時假肢”,恢復正常生活,但效果沒有第一種方案那么好。
醫(yī)生把兩個方案告訴王建生。他沒有考慮太久,選擇了花費時間、金錢更少的第二種。
出院后第一件事
是買一條合身的牛仔褲
9月10日,浙醫(yī)二院骨科副主任葉招明主任醫(yī)師為王建生做了手術。手術進行得很順利,三四天后即可出院。省福彩中心和余杭慈善總會分別出資2萬元和1萬元,支付他的醫(yī)療費用。三家制造假肢的廠商主動聯(lián)系他,為他免費提供假肢。
葉招明醫(yī)生說,王建生將先安裝上“臨時假肢”,通過不斷的走路訓練來進行磨合,半年后再換成真正的假肢,“到時候穿上褲子,從外表很難察覺他腿部有殘疾。”
雖然人還躺在病床上,王建生已經開始憧憬未來的生活,“等出院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一條合身的牛仔褲?!薄恍┏H丝磥硐∷善匠5氖虑椋K于可以獨立完成了。
住院前一天,他看到有個人喝醉酒摔倒在路邊,但他不能去攙扶,只能提醒旁人去幫助,“以后,我也能扶別人過馬路了。”
以前,做快遞員送一些比較重的大米、食用油、礦泉水,他有時會請顧客自己下樓來取,因為實在扛不上去,“有一次,是個準媽媽下樓來拿,我特別不好意思?!?/p>
長遠來看,王建生最放心不下的是四川老家快70歲的養(yǎng)父,“雖然不是我的親生父親,但對我有養(yǎng)育之恩,我有贍養(yǎng)他的義務。”他計劃,等以后生活改善一些,租一個大一點的房子,把老父親接過來一起住。 出院后,王建生將回歸外賣崗位,但他內心有一個更大的目標:雖然母親離世多年,但他至今仍記得“媽媽的味道”,“我媽媽做飯?zhí)貏e好吃,我小時候偷吃她做的菜。我希望以后有機會開一家餐廳,研發(fā)我媽媽擅長的菜,讓別人也嘗一嘗。我連餐廳的標志都已經想好了!”
(原題為《單腿送外賣的小哥即將告別拐杖 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去買牛仔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