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雷曼兄弟倒閉10周年:歷史灰燼深處有余溫
十年前的今天,2008年9月15日,美國華爾街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也標志著本次危機大幕的拉開,而本次危機的規(guī)模和持續(xù)期幾乎和上世紀的“大蕭條”相當,因而危機初就被貼上了“百年一遇”的標簽,而回望金融危機爆發(fā)迄今的10年間(注: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標志次貸危機爆發(fā),而2008年9月15日,雷曼的破產則標志著危機演變?yōu)槿蚪鹑诤[),圍繞危機和反危機的諸多單一話題,像一顆顆串珠被挖掘出來,幾近窮盡。由此,把這些散落的串珠穿聯(lián)成彼此聯(lián)系的“縱貫線”,就有了現(xiàn)實基礎。
至于說穿聯(lián)的必要性?!皻v史不會重演,但總會驚人的相似”,危機初期,我們的第一應激反應就是回望上世紀“大蕭條”實況,為的就是向歷史索要危機可能的路徑;而危機本身又是經濟運行中人性最為集中的展現(xiàn),不然牛頓怎會感慨“可以計算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那么反危機能否順暢則取決市場預期和信心的盡快重建,由于“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有余溫”,只要能抓住余溫,經濟之火就可重燃。
因此,對過去10年經濟運行邏輯的梳理,就成為一件既必要,又可行的事,意義不僅在于當下的“內省”,更在于未來不時之需的“參照”。
本次危機禍起美國房地產泡沫,背后則是次貸[注:次級抵押貸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即“次級按揭貸款”。美國抵押貸款市場的“次級”(Subprime)及“優(yōu)惠級”(Prime)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條件作為劃分界限的。根據(jù)信用的高低,放貸機構對借款人區(qū)別對待,從而形成了兩個層次的市場。信用低的人申請不到優(yōu)惠貸款,只能在次級市場尋求貸款。兩個層次的市場服務對象均為貸款購房者,但次級市場的貸款利率通常比優(yōu)惠級抵押貸款高2%~3%]為首金融擴張失序下,房地產市場和各類金融市場的過度糾纏和捆綁,加之危機前市場已習慣了多年的“歌舞升平”,所以當泡沫破裂,資產價格開始大幅縮水,經濟頓陷“驚慌失措”之中,融資條件收緊之快超過危機前的擴張速度。面臨市場的突變,人們仿佛是首次領略到“資產波動——負債剛性”經濟規(guī)律的威力,企業(yè)、居民和金融機構等經濟主體開始“競賽式”的縮表,以求在自身資產流動性沒有完全喪失前,盡最大限度地削減負債。而當所有微觀經濟主體均以此來理性來保全自己“信用好人”形象時,集體非理性的“合成謬誤”應運而生,結果必然是出現(xiàn)負的經濟產出缺口,通縮、失業(yè)等問題相機而至,經濟軌跡面臨由“衰退”墜入“蕭條”的巨大風險。

“大蕭條”的回望,結論顯而易見——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反危機”。至于說,完全依靠市場自行出清來等待經濟轉機,僅能作為理論分析來為現(xiàn)實提供參考。在現(xiàn)代信用貨幣體系下,政府的公共行為越來越依托于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持續(xù)運轉,當危機幾近要摧毀這個運動體系時,政府必須出手干預和糾正。
由此,我給反危機下了個定義:通過一切必要的手段(包括非市場化手段),來阻止經濟增速自由落體的下降,阻止市場運轉的猝死,修正市場失靈的促發(fā)因素,明確退出反危機的條件。通俗的講就是:先救火,后防火;進的來,出的去。
以美國為例,來觀察上述四步反危機路徑。
①先救火。2008年9月15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同日美林公司被美國銀行收購,當時全球金融市場是用“金融海嘯”來形容此突變,加之AIG、房利美、房地美等金融巨頭均距破產也是一步之遙,市場變得人人自危。對于美國政府而言,當務之急就是穩(wěn)定人心,因此在經過激烈的政治博弈之后,美國財政部啟動了資產救助計劃(TARP),美聯(lián)儲相繼實施零利率(ZIRP)和量化寬松(QE)的寬松貨幣政策。
②后防火。針對誘發(fā)本次危機的金融風險,尤其是系統(tǒng)性風險,頒布了《多德-弗蘭克法案》(《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并在此基礎上重構了其金融監(jiān)管體系,對微觀主體的風險偏好進行了引導和糾偏。
③進的來。為了更好的達到反危機效果,尤其是在“攻占華爾街”的壓力之下,美國財政部和美聯(lián)儲在政策協(xié)調方面,進行了精心細致的工作,同時在本次危機以來,建立了與市場、公眾的常規(guī)溝通機制,并且就反危機路徑、措施等進行充分的溝通,以實現(xiàn)修復經濟產出缺口、穩(wěn)定市場預期等反危機目標。
④出的去。在反危機過程中,除了填補危機下的缺口之外,更為重要是反危機措施的有序退出,在此環(huán)節(jié),美聯(lián)儲堪稱典范——明確告知市場退出觸發(fā)條件,反復溝通退出時機和路徑,基本實現(xiàn)了政策轉向未給經濟帶來額外不利影響。
以上就是危機10年來,美國經濟運行的“縱貫線”,現(xiàn)在美國經濟的復蘇景象(經濟已持續(xù)108個月擴張),表明其反危機路徑的有效,而同期凡是在防火和救火、反危機進與出的路徑上混亂不清的經濟體,其反危機后果均是新問題比當初想要解決的問題還要多。相信與“大蕭條”一樣,本次危機必將成為宏觀經濟殿堂的另一座圣杯,僅一條“縱貫線”是遠遠不夠的,其產生的深遠影響仍需要時間的發(fā)酵,才能被充分認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