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那個時代,自有其不一樣的顏色︱讀《五代十國史料輯存》

王淳航
2023-11-13 15:14
來源:澎湃新聞
? 理論·學(xué)術(shù) >
字號

《五代十國史料輯存》,杜文玉編,鳳凰出版社,2023年6月版

都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

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都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

——施耐庵《水滸傳》引言

說起中國古代朝代,深入國人血脈的都是諸如夏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這些或盛極一時,或為大一統(tǒng)的王朝。至于魏晉南北朝或五胡十六國,就已經(jīng)有點“超綱”了,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五代”,就屬于這個“超綱”范圍。或許好多人直到我們在此寫下這段話的時候,才意識到唐和宋中間,還有一個時段叫“五代十國”。

傳統(tǒng)中國,一向以漢唐為盛世。天寶十四載(755)開始的安史之亂,使得盛極一時的大唐由盛轉(zhuǎn)衰,大一統(tǒng)的帝國逐漸散裝化,藩鎮(zhèn)勢力開始崛起。到九世紀末,黃巢率軍轉(zhuǎn)戰(zhàn)南北,最終進軍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才真正敲響了大唐帝國的喪鐘。再到天祐四年(907)四月,出身于黃巢勢力的藩帥朱溫取代大唐、建立后梁,正式拉開了五代十國的序幕。

什么是“五代”,哪些又是“十國”,有必要費些筆墨?!拔宕敝鹩谒纬醯膬刹繒?。其一是宰相范質(zhì)修纂的《五代通錄》,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記載:“《五代實錄》共三百六十卷,質(zhì)刪其繁文,摭其要言,以成是書?!痹摃挛迥?967)由范質(zhì)之子范旻獻給朝廷,但今天已經(jīng)亡佚。其二是王溥撰寫的《五代會要》,這部文獻于宋初的963年上報皇帝,“監(jiān)修國史王溥又上新修梁、后唐、晉、漢、周五代《會要》三十卷”?;蛟S范質(zhì)、王溥并沒有想到,他們因編纂文獻而命名的這個時代,會逐漸成為普遍共識。

“十國”之說的起源,真正形成于歐陽修撰寫《五代史記》(也就是《新五代史》)中的《十國世家》,以及同時期劉恕撰寫的《十國紀年》,這都已經(jīng)到了北宋中期。也就是說,現(xiàn)在通行以“五代十國”稱呼的這個時代,名稱的確定是在其結(jié)束的一百年以后。具體的“十國”,是歐陽修將吳(892-937)、南唐(937-975)、前蜀(891-925)、后蜀(925-965)、南漢(905-971)、楚(896-951)、吳越(893-978)、閩(897-945)、南平(907-963)、東漢(即北漢,951-979)等除五代之外的十個主要政權(quán),至清人吳任臣撰寫《十國春秋》而最終固化。但在十國之外,先后稱王建國者不在少數(shù),如李茂貞的岐國、劉守光的燕國、王镕的趙國,乃至西北定難軍、歸義軍等等,但都未能列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天子寧有種邪?

“天子寧有種邪?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歐陽修《新五代史·安重榮傳》

五代,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用一個字概括或許很簡單:亂!

這種“亂”幾乎是全方位的。在這個時代,皇帝已不是天命所歸。無論是《舊五代史》的“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寧有種耶!”,還是《新五代史》的“天子寧有種邪!”,抑或是《資治通鑒》的“今世天子,兵強馬壯則為之耳?!碑?dāng)薛居正、歐陽修和司馬光的筆觸分別寫到安重榮的這句話時,或許,《舊五代史》的記載就是安重榮說的原話,《新五代史》則對其進行了史學(xué)的經(jīng)典化改造,《資治通鑒》則立足于服務(wù)皇帝閱讀。比較起來,歐陽修果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確實是文章圣手,他不約而同地點出了五代時期所謂“天子”,只不過是有力者為之的時代真相,這也正是大唐瓦解后,皇權(quán)的神圣性受到強烈質(zhì)疑的直觀反映。

在這個時代,做個幾朝元老不是什么難事。最典型的當(dāng)屬自號“長樂老”的馮道,歷事四姓十君。五個政權(quán)加起來也不過五十多年,長的十幾年,短的只有三四年,十四位皇帝,平均在位時間連四年不到,老皇帝有六旬老翁,小皇帝有七歲孩童。

在這個時代,收幾個養(yǎng)子也是常有的事。先當(dāng)養(yǎng)子之后當(dāng)上皇帝的,五代政權(quán)中有后唐李嗣源(原無姓)和末帝李從珂(原姓王),有作為叔叔石敬瑭養(yǎng)子的后晉出帝石重貴,也有內(nèi)侄柴榮給姑父郭威作養(yǎng)子,十國中的前蜀王建、南平高季興、南唐李昪也都有過養(yǎng)子的身份。

說到底,五代是一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廟朝廷人鬼皆失其序”的“亂世”,在這個時代“干戈賊亂”“禮樂崩壞”“三綱五常之道絕”“先王之制度文章掃地”。說得微觀點,《舊五代史》中有這句話:“至如毛錐子,焉足用哉?”這個時代的“筆桿子”,呵呵,靠邊站吧。

然而這個時代,自有其不一樣的顏色。

在這個時代,既有唐代文明的余緒:政治軍事的金戈鐵馬,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更有了很多宋代文明的影子:風(fēng)俗畫獨立與文人畫流行,士大夫開始成為詞作創(chuàng)作主體的文人詞。潛移默化之間,有了由中唐發(fā)端、到南宋最終定型的所謂“唐宋變革”,有了“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對舉。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史者,國家之典法也。

自君臣善惡功過,與其百事之廢置,可以垂勸戒、示后世者,皆得直書而不隱。

——歐陽修《論史館日歷狀》

五代處于由唐入宋的關(guān)鍵時期,蘊含著由唐到宋的轉(zhuǎn)型和過渡,處于由中古到近古的關(guān)鍵轉(zhuǎn)變時期。學(xué)界評價唐代“武功為中國歷史上之空前盛業(yè)”,宋代則是華夏文明的“造極”之世,一武一文,對比明顯。正如學(xué)者提出,中國幾千年歷史,“漢唐社會和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的核心是世家大族為主的士族,而宋以后則下層出身的人士有更多的參政機會,即便稱為庶民社會也不為過,政治上如此,文化上也是如此。這一轉(zhuǎn)變的關(guān)鍵時期正是五代十國”。只有透徹地研究這個過渡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才能對宋代及其以后的中國社會形態(tài)有更清楚的了解。

受時局影響,五代十國的文獻資料保存不易。加之入宋以后,人們多將五代視為“偽朝”,認為宋朝制度沿襲了唐制,而否認對五代之制的承襲。最終導(dǎo)致宋人修纂的《舊五代史》等五代史籍散佚,反而需要清人從明代所修的《永樂大典》中去輯佚。進入二十世紀,學(xué)者在史料運用上大多仍舊像前代一樣,著眼于新舊《五代史》和《資治通鑒》,局限性較大。在史料利用上,一方面僅僅集中于五代政權(quán)等北方幾個朝代的更迭,南方地區(qū)的史料僅僅是蜻蜓點水,未予搜尋;另一方面,更是局限在傳世文獻和舊有文獻范圍,忽視了出土資料和域外文獻對研究五代十國史的重要意義。

資料的局限,也導(dǎo)致對五代十國史的研究,長期以來成為中國古代史研究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雖然近年來這種狀況有了較大的改觀,但是與中國古代其他斷代史比較,研究薄弱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改善。雖有像傅璇琮《五代史書匯編》、陳尚君《舊五代史新輯會證》、陳智超《輯補舊五代史》和中華書局新修訂本新舊《五代史》等文獻陸續(xù)問世,但系統(tǒng)梳理所有五代十國史料,仍然任重道遠。

有鑒于此,由中國唐史學(xué)會名譽會長、著名隋唐五代史專家杜文玉教授耗費十年精力編纂而成《五代十國史料輯存》,最大范圍保存了五代史料。該書作為其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重大項目“五代十國歷史文獻的整理與研究”的結(jié)項成果之一,同時也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五代十國文獻叢書”之一種,近期已由鳳凰出版社出版。

《五代十國史料輯存》全書共六冊,都凡350多萬字。編者從320余種歷代筆記、小說、文集、類書、政書、史論、地理、方志、游記、法典、繪畫、書法、詩話、佛典、道書、茶譜、硯譜、錢譜、墨經(jīng)等書,以及一些外國人撰寫的中國10世紀上半葉情況的文獻中,將史料一一摘錄出來,再加以分類,務(wù)求網(wǎng)羅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于一體,集五代十國史料之大成。

該書共計政治、經(jīng)濟、軍事、民族與國家、人物、思想文化、地理、祥瑞與災(zāi)異等8個類別,通論、官制等90個小類,計16000余條。條分縷析,層次清楚,以類相從,便于查尋。

或許,這六大本正好可以幫助您來了解五代十國的歷史,廓清這段波瀾壯闊史實的迷霧。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責(zé)任編輯:黃曉峰
    圖片編輯:張穎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