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場對男權秩序的突圍,一則跨越時空的自由宣言|新書上市

春香選擇了自由,雖然她比任何人更深知這種自由的脆弱性、不可預知性,以及風險性。
——金仁順
金仁順似乎堅定地向男男女女傾斜,向日常生活中庸常的一面致敬,但又能以過人的膽識悄悄地對它們進行改寫,從訴說飲食男女那最不經(jīng)意的疏漏中找尋意義。
——著名文學評論家 程德培
《春香》在穿透歷史迷霧的重構中,史詩般地呈現(xiàn)了被主流社會遮蔽的日常世界。進而在講述一個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時,又隱含著人的情感問題的終極烏托邦困境。
——文學評論家,《作家》雜志主編 宗仁發(fā)
《春香》
金仁順 著
KEY-可以文化|浙江文藝出版社
2023年10月
突破男權秩序,建構弱者烏托邦
正如金仁順在談到《春香》時所說:“在這部小說里,男人全是女人的配角?!?/p>
這與原著《春香傳》中古代朝鮮女性無條件淪為男性陪襯的境況截然相反?!洞合恪返撵`感與素材雖然來源于朝鮮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和古典名著《春香傳》,但作者想要在小說中展現(xiàn)和構建的卻是一個由女性主宰的獨特世界。

在南原府,有一座名叫香榭的世外桃源般的宅邸,“玫瑰花開得鋪天蓋地,將‘用’字形的房子隔成了一座島嶼”,“香榭的玫瑰變成了一條香艷的蒺藜之河,除非生了翅膀,誰也不能從那足有兩人多搞得尖刺之中穿越過去”。
就此,香榭成了作者有意構造的與外部世界隔絕的女性空間。作者并為此構建了一套與以男性為絕對主導的外部世界全然不同的運行邏輯。

在金仁順看來,“香榭”不僅是脫離了男權秩序的場域,也是女性和弱者建立新秩序的空間。少女春香從小生活在香榭,在母親香夫人的庇護下衣食無憂。
與此同時生活在這里的還有被父親拋棄的侍女銀吉、小偷的女兒小單、歌姬的兒子金洙、考不取功名的鳳周先生……他們都是游離于傳統(tǒng)男權秩序的邊緣人。香榭作為試驗場,給予了逃離了男權秩序的人們建立屬于自己的烏托邦的機會。
一則跨越時空的女性“獨立”宣言
魯迅文學獎得主艾偉將《春香》視為一首關于女性獨立人格的贊美詩。當問及改編《春香傳》的緣由,金仁順說:“我寫作的重點不在于重述傳奇,而是想探究春香如何會成為春香?!?/p>
在《春香》的前文本朝鮮民間故事《春香傳》中,春香“美貌過人,知書達理,性情溫順,招之即來,能溫存相待,揮之即去,能恪守婦道”。

在作者看來,“傳”中的春香“是空的、虛的、無意義的”。當朝鮮時代的“傳統(tǒng)女性”春香走出民間傳奇, 她如何從“符號”回歸真實的“人”?
小說中的春香不再是滿心裝著愛人的貞潔烈女,作為藥師的孫女,她漸漸展現(xiàn)出了制藥的天賦。面對金洙的守護、李夢龍的求愛、卞學道的逼婚、香夫人的以命相護,春香開始思考愛情的意義,并有機會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最終成為一名藥師。
金仁順因此將這部長篇小說的名字從《春香傳》改為《春香》。
從此,《春香》關于春香,無關傳奇。

重寫才子佳人式的民間故事
顛覆傳統(tǒng)浪漫愛敘事
情感書寫是金仁順改寫《春香傳》的一個切入口。
《春香傳》是朝鮮半島流傳已久的民間故事,在原著小說中,春香與李夢龍一見鐘情,新任使道卞學道聽聞春香貌美,欲強納為妾,春香堅強不屈、嚴詞拒絕,終得以與李夢龍團聚,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金仁順認為,這種舊的敘事框架是“理想化的、男權主義的、模式化的、陳腐的”。為了重新發(fā)現(xiàn)被傳統(tǒng)的敘事框架遮掩的“有趣的、鮮活的東西”,作者從春香的愛情切入,有意顛覆了傳統(tǒng)的浪漫愛敘事,重寫了這段才子佳人式的民間故事。
不同于原著中春香和李夢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局,在《春香》中,愛情不再是女性生命中的必需品。在《春香》的結尾,春香并沒有和李夢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成為了藥師,作為第二代“香夫人”繼續(xù)守護著香榭。
正如金仁順所說:“春香選擇了自由,雖然她比任何人更深知這種自由的脆弱性、不可預知性,以及風險性?!?/p>
金仁順通過對前文本的改編,重新闡釋了愛情對女性的意義?!胺艞墣矍?,選擇自由”,不僅是春香對生命的另一次選擇,也是作者對愛情書寫另一種可能性的嘗試。
正如文學評論家岳雯評價金仁順時所說:“她總是從情感關系這一看似逼仄的單筒透鏡凝視這個世界。但這并不意味著她是狹窄的。在這條道路上,簡·奧斯汀、張愛玲等前輩都向我們示范了無數(shù)可能,以及無數(shù)的歧路?,F(xiàn)在,她穩(wěn)穩(wěn)地走在自己的路上,以她的聰慧、理性與對人世間深切的理解?!?/p>
《春香》不僅是一場對男權秩序的突圍,也是一則跨越時空的女性自由宣言。
作者通過對才子佳人式的民間故事的改編、對傳統(tǒng)浪漫愛敘事的顛覆,用現(xiàn)代性的目光再度審視了女性獨立之意識、自由之精神?!?/p>
原標題:《一場對男權秩序的突圍,一則跨越時空的自由宣言|新書上市》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