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春秋你賣站票得了”,比地鐵還擠的廉航座位,逼瘋多少打工人?

2023-12-12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廉價航空又叫“低成本航空”,通過取消一些傳統航空乘客服務,將營運成本控制在較低水平,從而可以長期大量提供便宜機票。

廉航不包飯,讓你免于潮濕黏糊飛機餐的折磨,維護心理健康,不至于每低下頭吃一口都覺得自己像槽里拱食的豬;

廉航托運行李額恨不得比機票錢都貴,讓你十來斤的行李也只能咬咬牙手拎肩扛隨身背,強化身體素質,私教說今天硬拉再加一塊杠鈴片,你連連婉拒,廉航一句“超重了”,你如有神力;

圖源小紅書@姐愛讀書(花澤類版)

如今,廉航在“坐姿管理”上也發(fā)揮出了奇效,專治當代人的七歪八斜體態(tài)病,比教齡40年的小學班主任都管用。

剛正不阿的椅背讓你腰板挺直,狹窄逼仄的間距讓你伸不開腿,全身呈兩個90度轉折,一路保持到下機。

圖源小紅書@皮餅

有人說“坐廉航快趕上受刑了”,那就對了,正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廉航一趟旅程,即是一個療程,一琢磨居然只要三五百嘿,真值!

在給乘客用刑——啊不——在幫助乘客管理坐姿這件事上,廉航是認真的。

前幾年我坐廉航,其實挺高興的,因為只有廉航那一坐下膝蓋就快抵到前排的座椅,能給我一種“腿挺長”的感覺。有一次旁邊坐了個人高馬大的大哥,抓耳撓腮半晌,指著自己腿跟我說:“姑娘,我真不是故意岔開,實在也是并不上?!?/p>

我十分善解人意地笑了,表示問題不大。

后來問題逐漸變大,因為我自己的腿也并不上了,除非硬抵著前排椅背。

是相信腿突破人類生理規(guī)律又長了,還是相信廉航又悄咪咪把前后排間距調窄了?

我很愿意相信前者,但社交平臺上無數抱怨飛機座椅如刑具的帖子,讓我不得不面對現實。

身高155cm的嬌小女生,坐著也頂膝蓋;

長得高點的要么雙腿呈鈍角打開,要么直接把腿屈起來,小腿抵在前排椅背;

靠窗的人想去上個廁所,靠過道的也得跟著解開安全帶、站起來、走到過道上,否則在座位上再怎么輾轉騰挪,也讓不出能容一人通行的空間。

遙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飛機座椅前后排間距一般有35英寸,也就是89厘米左右,如今縮減到約79厘米,再摳門點的航司只給76厘米,一些短途航班上甚至只有71厘米。

70厘米是什么概念?相當于家里一扇門的寬度。

圖源航空產業(yè)網

前后間距變窄,是有連帶效應的。

這一窄,小桌板也越發(fā)精致起來,寬度不超過大拇指和食指一比劃,春秋航空的小桌板就被網友吐槽:10厘米寬,用來放你春秋的理想嗎?——不過反正也不包飯,小桌板能起個造型的作用也就夠意思了;

裝報紙雜志垃圾袋的網兜也可以省掉,有需要請呼叫空姐另行購買哈。

桌板網兜這些椅背的附加功能能省則省,椅背本身也可以再削薄呀。

2018年,廉航挪威航空為其波音737 Max飛機配備了適配間距30英寸(約76.2厘米)的超薄座椅,奧義在于減少靠背里的填充物,挪威航空說,“旨在增加膝蓋處的空間,為乘客提供額外的舒適感”。

纖薄硬挺,華為手機看了直呼內行

還是謙虛,這超薄座椅一裝上,腿短的人坐后排多了膝蓋處的空間,腿長的人坐后排,兩個膝蓋直接變成前排的腰椎按摩器,力透椅背。

廉航在節(jié)省空間上的非凡創(chuàng)造力,《交換空間》甘拜下風,《夢想改造家》拜師學藝。

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還寄望于通過“調整椅背”獲得一絲最后的安慰,那也是天真了。

畢竟當前后排已經曖昧得“感覺像懷里摟了個人”,調整椅背就成為了一個道德問題。每個為“暴雨天該不該點外賣”、“兩個人在手扶梯上能不能并排站”狠狠糾結過的都市人,也一定深刻地思考過:“飛機擠成這樣我再往后躺是不是太不對了?”

2020年,美國達美航空一班飛機上,就出了一起前排調椅背砸壞了后排筆記本電腦的事件,達美隨后宣布將限制旗下50%航班的座椅調整功能。真是打蛇打七寸啊,可謂是從根源上解決了問題。

飛機座椅窄,不僅窄在前后,左右一樣局促。這年頭買衣服容易身材焦慮,想不到飛機座椅的尺碼也越來越不友好。

有網友吐槽,坐一趟廉航,極窄座位、卡大腿橫梁、無支撐椅背,再加上隔壁大哥難以維持邊界感的胳膊肘,共同構成了“空中刑場”,“命都給你坐沒”。

圖源小紅書@Sally誰 卷心菜版

座椅尺寸向著XXS一路進發(fā),其它空間當然也得跟上,比如廁所和廚房。

2019年6月,菲律賓最大的廉航宿務航空,訂購16架超高密度布局機型A330-900飛機,單艙最大載客量指導人數為440人,而宿務航空當時就計劃通過移動廚房和衛(wèi)生間,再多塞20個座位——導致座位只有16.5英寸(41.9厘米)寬,達不到制造商空客最低18英寸的舒適標準。

40厘米大概就是課桌的寬度,回憶一下青蔥歲月插科打諢的課間,我想坐桌子上只能挑長邊,挑短的那邊坐,大腿容易往下出溜。

每次說到飛機越來越擠,總有人說“干脆賣站票算了”,其實春秋航空2008年就有過這個設想,以解決春運難題,董事長王正華也曾放出豪言:“只要政府敢批準,我就敢在飛機上賣站票?!?/p>

意大利公司Aviointeriors設計的馬鞍型站立航空座椅,空中牛仔,泰酷辣

民航局還沒對站票松口,但飛機已經達到了前后窄、左右也窄,過道窄、廁所也窄的境界,想在飛機上做個有邊界感的人,越來越難。

腿伸不開,腰板筆直,廉航經濟艙,堪比背背佳,坐姿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按照行內的說法,“減少腿部空間”已成為航空業(yè)界的主流選擇。

這種費盡心思多塞人的趨勢,甚至讓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在2019年專門邀請了一批志愿者測試飛機安全性,因為按照美國相關規(guī)定,發(fā)生危急情況時,航空公司必須保證能在90秒內疏散乘客,而太過緊湊的座位安排很可能拖慢疏散的進程。

雖然這場測試的結果是通過,但質疑并沒有被消除。

美國乘客權益保護組織FlyersRights的總裁保羅·哈德森表示,自己向美國聯邦航空局提交了有關健康風險的數據報告,表明太過局促的座位安排會導致血液凝結等健康風險。

“他們狹義地定義安全,好像只與疏散速度有關,”安德森接受采訪時說道,“但忽略了健康風險,尤其是血凝塊,處在密閉空間超過兩三個小時,會讓血凝塊急劇增加?!?/p>

盡管始終受到安全和健康方面的爭議,全世界的航空公司都在努力繼續(xù)塞人。

國內廉航領頭羊春秋航空在這方面經驗豐富,他們家很愛用空客A320系列,A320客機在東航和國航座位數是158個,而春秋航空將座位間隙減少3至5厘米,頭等艙也勻出來開發(fā)經濟艙,座位數增加到180個。

A320已經很講性價比,但春秋航空精益求精,2015年接收了中國首架186座的空客A320。這是空客為春秋定制的新機型,后廚空間減了半。春秋航空新聞發(fā)言人張武安表示:“早在2008年春秋航空就向空客總部提出186座的建議,因為廚房準備區(qū)是不需要的?!?/p>

香港國泰航空2017年在其波音777-300客機的經濟艙中增加了一個座位,歐洲廉航瑞安航空2014年就向波音訂購高密度機型,就圖它比正常機型多8個座位。

底層邏輯很好理解,多坐一個人,既是多掙一份收入,也是多攤薄一層成本。

航司創(chuàng)收的方法遠遠不止“擠”這一項。

行李首當其沖。廉航不送托運行李額已成常識,但仍有不少貓膩能打你個措手不及。比如線上提前買托運行李額比在機場買便宜;又比如不同階段對逾重行李的收費標準不一,有航司值機時不稱重,等到候機時再稱,此時收費標準最高。

“行李刺客”催生出了“廉航神包”“廉航神衣”,以能通過廉航火眼金睛的試煉為賣點。

此外退改標準也需要仔細研讀,通常越便宜的機票,退改手續(xù)費越貴。

很多人被廉航教會了一定要看服務須知——都是信息差啊。

除了靠信息差賺錢,有服務賣服務,沒有服務創(chuàng)造服務也要賣服務,更是廉航的殺手锏。雖然航空公司分“全服務航空”和“廉價航空”,但我時常覺得廉航提供的服務其實更多更講究——只是都是“另外的價錢”。

比方說“一次性毛毯”,不同于全服務航空重復利用、不許帶走的毛毯,如果在形同冷鏈運輸的廉航上感覺冷氣太過充足,花12塊就能買到全新未拆包的一次性毛毯;

如果餓了,也可以在常規(guī)飛機餐雞肉面和牛肉飯之外,買到15元的三明治、30元的炸醬面和50元的鹵肉飯;

廉航已經進化成“空中綠皮車”、“空中直播間”,日常用品、家居好物,怕行李超重沒敢在免稅店買的,在飛機上照樣能買到;

實在被罐頭式座位擠怕了,不妨加錢買逃生門旁邊的位置,和空姐空少相視一笑。

座位越來越擠、“服務”越來越多,說來說去繞不開掙錢二字。

春秋航空創(chuàng)始人王正華說了,“錢,一半是賺的,一半是省的”,多加座位就能多賺一份錢,少送服務就能省成本,并且還能倒逼消費者花錢買服務。

實際上,隨著機票本身價格越來越低,輔助性服務成為航司著重培育的現金奶牛,包括座位分配、超重行李托運、登機前升艙、機場接送、合作產品傭金和廣告招商等。

達美航空在2021年的輔助營收占到公司總營收的24%,比2019年提升10%左右;這一比例在“廉航祖師爺”美國西南航空的營收里,更高達27.9%。

反觀我國,三大航企的輔營收入占比據悉還沒超過2.5%,足見其還大有可為。春秋航空發(fā)布的最新財報里,也將“利潤率較高”的輔助業(yè)務,列為公司未來高度重視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服務利潤率高的要義,全在于“差異化”,在于把每一個方面分出三六九等,分檔標價,這種策略當然也是合時宜、有道理的。

“坐飛機”早就不像幾十年前那樣可以和“成功人士”劃上等號,符號價值大不如前,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祛魅和低價相互助推。

而當坐飛機不再是為了“見世面”,小推車上是不是擺滿米飯面包火龍果、咖啡牛奶orange juice,也就不那么重要了,甚至有沒有小推車也不重要了。

座位可以擠一點,空調可以冷一點,空姐要帶貨就帶貨吧,反正“99的機票還要啥自行車啊”,票價包含的服務太多有時候反而也會被吐槽:“紅眼航班發(fā)飯也吃不下,還不如票賣便宜點。”

其實,全服務航空和廉價航空之間的界限已經漸趨模糊,廉航不再沉溺于價格戰(zhàn),搞差異化服務才是正道,全服務航空也向營收低頭,向廉航的創(chuàng)造力看齊,大家一起卷,比如加座位。

所以,如果說飛機越來越不舒服了,肯定是不恰當的。

免費服務不斷被削減的另一面,是付費服務的上限不斷被抬高,不同檔次座位的定位越發(fā)單一明確:要么只負責把人從這兒拉到那兒,有地方坐就行;要么極盡豪奢,爭取把“空間溢價”發(fā)揮到極致。

據報道,航空公司“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把盡可能多的座位塞進經濟艙,現在則把焦點轉移到豪華座椅上,以吸引高凈值游客”。

今年5月,阿聯酋廉航Flydubai在阿拉伯旅游展上展示了自家最新的商務艙產品,隔間帶有推拉門,全平躺座椅由賽峰座椅和全球知名的約翰·波特曼設計師事務所(JPA Design)聯手打造,配備環(huán)境照明、17 英寸 4k 觸摸屏,餐點飲料啥的就不說了,冷的熱的生的熟的都有。

達美航空總裁格倫·豪恩斯坦則在去年的一次行業(yè)會議上表示:“高端產品的利潤率要高得多,這正是我們航空公司的發(fā)展方向?!?/p>

有統計指出,平均來看,航空公司70%的收入來自25%的高端客戶,財經媒體人“蟲二”據此分析,不是座椅越多越賺錢,而是經濟艙越少越賺錢,客艙布局的關鍵不是空間利用率,而是空間溢價。

達美航空的一位發(fā)言人稱,2009年售出的座位中有9%是“高端座位”,該比例到2019年提升到28%,2024年預計將達到30%。

現在的飛機比以前便宜了也難受了,現在的飛機又比以前寬敞了舒服了——只要你愿意加錢,而便宜艙位越來越非人性化的設計,大概也在讓越來越多旅客不得不加錢。

從前以為飛機貴是因為飛得快,能買來時間,現在發(fā)現飛機上最貴的還是空間,飛不飛的沒什么兩樣。

今年,“高鐵商務座”變成了一個景點,最吸引人的就是“空間自由”,包括寬敞的專屬候車室、寬敞的商務車廂、形同按摩椅的寬敞座位。坐商務座可以隨意躺平,不需要害怕妨礙到后排,手肘可以隨意支棱,不需要擔心戳到鄰座肋骨,腿可以隨意前伸,前排椅背根本束縛不著你。

但無論如何,廉航經濟艙雖然時常讓人動彈不得,好歹還是明碼標價的便宜東西。

“我不嫌它爛,它不嫌我窮?!?/p>

開篇圖源小紅書:魚籽醬

封面圖源小紅書:@皮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