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鄭州到株洲,距離半個富士康|城鏡系列②

接上篇《從南株北鄭到南轅北轍|城鏡系列①》
富士康,只是鄭州蝶變的一只蝴蝶而已。
2010年,是一個分水嶺。
此前的鄭州很痛,此后的鄭州,開始“鄭動”。
2010年初,富士康傳出內遷風聲!
彼時,競爭城市眾多,最終卻落地鄭州。

一、吃頓飯功夫
2010年,《鄭州晚報》的一篇報道,講了一個小插曲。
身為臺灣第一大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人,郭臺銘來鄭的時間很緊張,只有短短的一天。
河南省主要領導對他說:昨天請你吃燴面,今天中午宴請你。
可郭臺銘卻回應道:我們還是想吃那個鹵肉火燒,越簡單越好。
于是,郭臺銘點菜、一頓便飯,雙方卻在邊吃邊談中拉近了關系,一段“姻緣”成了。

2010年5月接觸、7月簽約、10月局部生產、12月正式出貨,富士康在鄭州扎根了。
而在當?shù)孛襟w的報道中,更是以“鄭州園區(qū)從奠基到生產只用了120天”來為“河南速度”背書。
富士康給鄭州乃至河南帶來了什么?
2022年,《河南日報》在題為《臺企在豫這十年》開篇有一段敘述:
作為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省份,河南自2012年起外貿總量已連續(xù)10年位居中部第一。真金白銀的成績單背后,富士康的作用顯而易見。
自2010年進入鄭州,這家來自臺灣的電子科技企業(yè)就是河南開放路上繞不開的名字。
統(tǒng)計顯示,2021年年底,富士康集團在豫企業(yè)實現(xiàn)產值4400余億元,同比增長30%,約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60%。
鄭州和河南又給了富士康什么?

二、留人的“紅包”
諸多讓郭臺銘無法拒絕的優(yōu)惠政策,無須一一列舉。
另一個小故事,反而更顯誠意:
2011年1月,農工返鄉(xiāng)潮,鄭州在火車站直接打出富士康招聘海報:入職就送100元床上用品,200元紅包。
鄭州直接在火車站“截留”外出務工人員,為了富士康。
而在幾年前,鄭州也做過類似的事,為了緩解富士康深圳園區(qū)過年期間的“用工荒”,鄭州曾組織了幾千人的員工隊伍奔赴深圳……

一個數(shù)字更為讓人印象深刻,在富士康落戶鄭州前,富士康在大陸的員工中河南籍員工就占了五分之一。
雙方的情緣,或許從那個時候就結下了,也間接促成了富士康選擇鄭州。
此后的鄭州,開啟了奔跑模式。
富士康的代工模式,讓中興、創(chuàng)維、天宇、OPPO等300多家產業(yè)鏈上下游相關企業(yè)相繼入駐鄭州,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yè)集群成型。
隨后10年,富士康進一步與河南深度捆綁,除了鄭州工廠,其還在另外5座河南城市建設了工廠。
2017年,全球每7部手機中就有1部來自鄭州,就是效果。
更多類型產業(yè)集群,也開始向鄭州匯聚……

三、株洲也有“富士康”
富士康在鄭州落戶同一年,株洲也擁有了自己的“富士康”。
2007年,北汽控股落戶株洲,結束了株洲無汽車整車生產企業(yè)的歷史。
2010年,北汽集團株洲基地首款產品BC306Z下線,并逐步成為中南地區(qū)最大的汽車整車制造工廠之一。
然而,這個在2018年被列入《株洲市改革開放四十年40件大事》的大事,對株洲人而言似乎波瀾不驚。
只是多了一個廠,如此而已。

為何沒有發(fā)生鏈式反應?
南株北鄭之間,到底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差異?
顯然,并不只是鄭州當年的人力成本便宜,就可以一筆帶過的。
何況,湖南較之河南,同樣也是勞務輸出大省。

四、不是火車、是飛機
或許,郭臺銘的一句話中,能看到線索。
“我之所以將產業(yè)選擇在鄭州,是因為我看上了這里的飛機場、人口和位置?!惫_銘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
不仔細看,或許覺得不過是場面話,放之四海皆準。
仔細一讀,會發(fā)現(xiàn)鄭州作為中國北方的鐵路樞紐,并沒有被提及,反而出現(xiàn)了另外一樣交通工具:飛機。
事實上,富士康和后續(xù)跟進的電子信息產業(yè)集群,就落戶于鄭州航空港區(qū)。
而在富士康鄭州工廠大門外幾百米,就是鄭州保稅區(qū)海關。

富士康在這里完成將iPhone轉給蘋果公司的手續(xù)。
然后,??吭卩嵵輽C場上的UPS、聯(lián)邦快遞等跨國快遞公司的大型貨運專機。
短短20多個小時,就能將iPhone送到世界各地。
成就是互相的。
2011年至2015年底,鄭州機場的年航空貨運量從10萬噸增長至40萬噸,年均增長達36%。
2016年,鄭州機場貨運量達到45.67萬噸,國內機場排名躍升至第7位。
到2020年,鄭州機場的郵貨吞吐量63.94萬噸,全國排名第6,全貨運航空公司31家,全貨機航線51條,通航的城市63個。
貨運結構也在顯著變化。
早期,鄭州機場貨郵主要以服裝等為主,2013年之后以富士康蘋果手機為代表的高端產品通過鄭州機場進行集疏。
飛機,成了吸引富士康前來的關鍵之一。

五、沒有飛機不算開放
這一切都起源于十余年前另一只蝴蝶煽動了翅膀。
《鄭州晚報》在2008年曾報道,鄭州的鐵路交通樞紐地位沒有哪個城市可以取代,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沒有必要再費時費力費錢建機場。而且鄭州人往往會對遠道而來的客人們說,從鄭州到北京坐火車很方便,睡一晚上就到了,辦完事再睡一晚上就可以回來。

1998年8月,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落成典禮上,時任鄭州市長的陳義初在接受采訪時話未出口便熱淚盈眶,籌建機場的種種酸甜苦辣一下子涌上心頭,這種復雜的情緒沒有建過機場的人根本無法體會。
他說:“一個城市如果沒有飛機,就不能算真正的開放?!?/p>
多年后,他對媒體再次發(fā)聲:什么時候鄭州真正成為中國的一個航空樞紐了,鄭州才能成為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
一切盡在不言中。
株洲呢?
在2023年11月《株洲日報》一篇名為《毫不含糊堅持成本領先——三論株洲高質量發(fā)展邏輯》的評論中,透露出了一些信息:
株洲物流運輸不僅嚴重“偏科”,還“生在福中不知福”。成本最高的公路運輸占了對外運輸?shù)木懦?。坐擁中南地區(qū)最大的貨運編組站,鐵路運輸卻遠低于全國水平。擁有100公里湘江干流,性價比最高的水運占比遠低于全省水平。目前,株洲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是14.37%,卻高于長沙和湘潭。產值幾百億的企業(yè),貨物七轉八轉,全靠卡車拉,是極不經濟、不明智的。
這個產值幾百億的企業(yè),是否就是北汽,不得而知。

六、株洲又娶“富士康”
2023年11月21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株洲市政府簽約共建工業(yè)軟件云工程應用創(chuàng)新中心。
這是華為公司全國布局的第一個以工業(yè)場景應用為核心的工業(yè)軟件云工程應用創(chuàng)新中心。
這一次,華為看重的也不是株洲的鐵路樞紐地位。
它看重的株洲作為一座老工業(yè)城市,在全部的41個工業(yè)行業(yè)大類中,株洲有37個,工業(yè)軟件的應用場景豐富。
兩個城的故事,又一次神似了!
按照媒體的報道,該中心正式運營后,將以華為云為核心,基于全棧自主可控的工業(yè)軟件及華為工業(yè)云平臺能力,為株洲工業(yè)軟件企業(yè)提供根技術能力,如工業(yè)數(shù)據(jù)管理及協(xié)同平臺、基礎資源庫、工業(yè)內核引擎等服務。
換言之,和鄭州通過富士康外聯(lián)世界,引入企業(yè);株洲則通過華為向內錘煉,要為既有工業(yè)企業(yè)的戰(zhàn)斗力,加裝云引擎……
鄭州,真的就一帆風順了嗎?
株洲曾經掉過的坑,或許就是橫在鄭州面前的一道深淵,怎么破?
株洲,真的能雄風再起碼?
留個坑,下篇來填。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yè)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