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見微|馬桶

竇智昂
2024-02-21 16:28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政庫 >
字號

【編者按】

見微知著。

中國人堅韌不拔的信念、克服困難時的堅韌,都深耕于中國人的生活細部。龍年春節(jié)到來之際,澎湃新聞記者沉下身、靜下心,深入到中國社會的真實生活之中,發(fā)掘沉潛于民間雖百折而不撓的信念與意志。

這些來自生活細部的故事結集成“見微”專題。今天講述的是內蒙古鄉(xiāng)村馬桶的故事。

今年,我回到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姥姥家過年。

除去慣例的歡聚一堂吃吃喝喝,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回到農(nóng)村里去走親戚,看望姥姥的兄弟姐妹們。

今年離我上一次回村里已經(jīng)有六七年了。這一次回去,每一家的室內裝修既嶄新又漂亮,并且無一例外都把洗手間打掃得干凈整潔,和大城市的公寓樓房看上去并無兩樣。穿行其間,我有了一個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村中親戚們的家里都已經(jīng)裝上了馬桶,而不再是幼年記憶中傳統(tǒng)的旱廁了。

出于好奇和疑問,我專門向有著十余年建筑經(jīng)驗的姨父進行了一次采訪,探究了馬桶走進當?shù)剞r(nóng)村背后的故事。

早在十年之前,當?shù)鼐鸵呀?jīng)開始了向村民們普及在家中用水沖廁所和安裝馬桶的好處。只是因為當時地理位置以及技術原因等問題,還沒有引進供自來水系統(tǒng)和管道,沒有用水這一基礎支持導致進展緩慢。一直到近幾年,村子里通了自來水和煤氣管道,用水自由之后馬桶的安裝開始慢慢普及,在當?shù)氐某霈F(xiàn)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左右。有了這些基礎條件的鋪墊,具體操作起來就簡單很多了,“在房屋外面挖一個滲水井,充當化糞池的效果”。北方農(nóng)村的院子面積相對來說較大,一般都能夠留出空間來打井。

我的三老姨父(姥姥的三妹夫)家屬于是舊房改造。原來沒有安放馬桶的空間,他們專門隔了一個小屋子出來改成洗手間,裝上馬桶后從地底下打通,連了一條水管到外面的院子里,再挖一個兩米多深的井相通,這樣就為馬桶的循環(huán)打好了基礎。大部分工程是自己完成的,這樣一整套流程下來只需要花一兩千塊錢。三老姨和三老姨父已經(jīng)年近七旬,開始行動不便,過年家里還來了一個上幼兒園的小孫女,熱鬧得很。馬桶的安裝為他們增添了許多便利。

現(xiàn)在村里新蓋的房子都會默認安裝馬桶,原因無非有二。其一是經(jīng)濟條件變好了,家里有錢了,就決心改善生活條件,人們都想家里漂漂亮亮的。馬桶能夠取代過去在院子里鋪設的傳統(tǒng)旱廁。

其二是為了方便。村子里的年輕人逐年向城市里遷移,安裝馬桶可以讓留守在村里年事過高或是殘疾的老人們安全方便地如廁。上了年紀的老人們腿腳行動不便,獨自使用以前的旱廁的話,會大大增加摔倒受傷的風險?;诶先损B(yǎng)老的迫切需求,子女們選擇為家里安裝馬桶,避免意外的發(fā)生。

近在眼前的例子就是我的大老舅(姥姥的大哥)和大老姨父(姥姥的大姐夫)。兩位老人已經(jīng)年過八旬,腿腳都已經(jīng)很不利索,需要用到拐杖和輔助器來完成日常的行動。因此,兩家的子女無一例外都選擇了將衛(wèi)生間安在離老人房間最近的位置,以便他們使用。如果村子里沒有推廣馬桶,能夠想象將會為和他們一樣的老人帶來多少的不便。同時,冬天天黑得早,如果要在零下十幾度的晚上穿過院子黑咕隆咚地去上廁所,就算是腿腳便利,也不亞于一場“酷刑”。

聊到這里,我問姨父:“那為啥還有人不愿意安呢?”

姨父說:“那還不是嫌費勁嗎?”姨父補充道,有些老屋依舊選擇堅持用傳統(tǒng)旱廁,并不是因為舍不得錢。歸根結底,還是由于缺乏硬性條件的支持。

由于村子較為分散的地理原因,無法像城市一樣統(tǒng)一鋪設下水管道,沒有集中的排污處理系統(tǒng)。就算是安裝了馬桶的人家,也只能靠自己動手定期清理化糞池。而且這是一個封閉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也會污染到地下水。姨父還說,他自己的老家已經(jīng)安了七八年的馬桶,每年夏天都會到南邊的空地上的井里去清理幾次。如果出現(xiàn)了滲漏等情況,還需要自己掏腰包來請吸泵車來處理。

正因如此,農(nóng)村里的馬桶其實還相當于“半成品”,不能使用頻率太高,更不能太多人同時使用,否則就會產(chǎn)生導致?lián)矶碌奈酃赣倌嗪彤愇?。因此,即使家里裝著馬桶,還是不能像城市里一樣隨意使用。此外,村里的老房子大都是土木結構,如果安裝馬桶的話極其容易滲水,導致地基塌陷。

今年回去這一趟,我看到了和幼時不同的新農(nóng)村,現(xiàn)代化的智能設備逐步進入每家每戶,并正在得到認可,也看到了由此帶來的影響。

 

    責任編輯:蔣晨銳
    圖片編輯:樂浴峰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