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李曉東:從旁觀者到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中國這三十年來經歷了什么?

2024-04-30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1994年4月20日,中國以一根64K國際專線接入互聯網。三十年后的今天,作為全球第70多個接入國際互聯網的國家,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擁有全球最多的網民和移動互聯網用戶,以及最活躍的互聯網技術和應用創(chuàng)新生態(tài)。

2024年是基于TCP/IP的互聯網誕生五十周年,也是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三十周年,為了解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的背后故事和發(fā)展歷程,《中國東盟報道》專訪了中國互聯網協會(ISC)副理事長、伏羲智庫創(chuàng)始人、主任李曉東。

△ 中國互聯網協會(ISC)副理事長、伏羲智庫創(chuàng)始人、主任李曉東

李曉東曾擔任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主任,并在國際互聯網名稱與地址分配機構(ICANN)擔任過副總裁。他的職業(yè)生涯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負責國家域名全球服務平臺的規(guī)劃建設,推動國際化域名和電子郵件的國際標準制定,以及組織完成“.cn”國家頂級域名入根等關鍵項目,創(chuàng)辦了中國互聯網博物館和ICANN北京合作中心,對中國互聯網的發(fā)展和治理做出了重要貢獻?,F在,李曉東還擔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帶領團隊做著技術和政策復合研究,希望為全球互聯網的發(fā)展做出新貢獻。

在采訪中,李曉東感慨道:“中國互聯網三十年來最寶貴的,就是一批批互聯網人敢想敢做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冒險精神。”他呼吁新一代的互聯網人應更加積極主動地應對國際競爭并尋求合作。同時,李曉東也指出,我們應該全面、客觀地評價和總結中國互聯網三十年的得失與經驗,充分肯定優(yōu)秀個人和企業(yè)的成績與貢獻,為互聯網科研機構和企業(yè)提供技術和研究支持。

“總結過去,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p>

《中國東盟報道》:2024是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三十周年。當時中國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接入國際互聯網的?

李曉東:業(yè)界普遍認為互聯網始于1969年的 ARPAnet(阿帕網),1974年問世的TCP/IP技術讓計算機網絡之間的互聯成為現實?;ヂ摼W在此之后的幾十年里迅速發(fā)展,到了20世紀90年代,web技術、瀏覽器相繼出現,在通信、資料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開始顯現。而在此時,中國還只是個旁觀者。

中國互聯網的接入是由科研學術界提出和推動的。雖然普遍認為1994年4月20日為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的時刻,但在此之前,中國就有一群人在為接入互聯網而奔走。1989年,王行剛研究員為后來被稱作“中國國家計算與網絡設施”(NCFC)項目確定了TCP/IP的技術路線。在NCFC項目中,中科院、清華、北大三家院校搭建了64K寬帶的局域網,把清華校園網、北大校園網和中國科學院在北京中關村的40多個研究院所聯成一個網,共享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當時主要用于下載國外論文、發(fā)郵件和學術交流,獲取國外先進的知識和數據。當時的網速,下載一篇論文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而且網絡極其不穩(wěn)定,經常在傳輸過程中斷開。但對于以前只能讀到過時幾年的“影印版”外國書籍的我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 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號樓前的銅牌。

為了解決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的難題,以胡啟恒院士、錢華林研究員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互聯網人多次赴美國交流,表達中國科學院連入國際互聯網的訴求,爭取國際科學家的支持,幾經波折,付出了不懈努力。1994年4月,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的胡啟恒專程赴美,拜訪主管互聯網的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代表中方重申接入國際互聯網,終于得到認可。當月,中國實現與國際互聯網的第一條TCP/IP全功能鏈接,中國正式從互聯網的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成為世界互聯網大家庭中一員。

“互聯網進入中國,不是八抬大轎抬進來的,而是從羊腸小道走出來的?!边@是胡啟恒院士的原話,中國接入世界互聯網的過程經歷了無數艱難坎坷,互聯網能進入中國,離不開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不懈努力,也離不開國際上的許多學者、專家以及科技界人士的幫助。

《中國東盟報道》:三十年來,中國互聯網的市場特征有哪些明顯的變化?

李曉東:互聯網前二十年的商業(yè)模式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豬買單”,即用戶在免費使用網站和應用的同時也為互聯網公司貢獻了流量,而互聯網公司就可以通過建立網站、提供內容來賺取廣告費,是一種流量經濟。但是這種商業(yè)模式后來就不奏效了。

2014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信辦成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這是中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國家戰(zhàn)略邁出的重要一步,也說明中國對數據的重視程度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zhàn)略的層面。與此同時,用戶的數據安全意識開始覺醒,人們開始意識到數據的真正價值。在此背景下,互聯網公司轉變商業(yè)模式勢在必行,也影響著許多與互聯網相關的行業(yè)重新洗牌。但有些企業(yè)沒有跟上轉型的步伐,有個很典型的案例是知網,一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發(fā)現,在知網上下載自己的論文還要花錢,而他本人卻沒有拿到過一分錢稿費,就把知網告上了法庭,最后該事件以知網被罰8760萬元告終。

在這方面抖音做得不錯,它讓用戶(內容生產者)可以賺到錢,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羊賺錢”,尊重用戶數據的所有權,確保數據的所有者能夠獲利,這才是符合當下,也就是移動互聯網的商業(yè)邏輯。

《中國東盟報道》:在您的觀察中,民眾對互聯網的認知和態(tài)度有哪些明顯的變化?

李曉東:我在互聯網這個行業(yè)已經快三十年,我觀察到人們對于互聯網的認知是一個曲線變化的過程:從追捧到無感。

互聯網出現之初,人們對于互聯網處在一種興奮、好奇的狀態(tài),都知道互聯網特別神奇,言必提互聯網,到處都能看到人們在談論互聯網經濟,凡是涉及互聯網的公司,哪怕只有不多的用戶,都更能夠獲得投資人的青睞,與科技及新興的互聯網相關企業(yè)股價高速上升。但是,與好奇并存的,是人們對于互聯網的本質知之甚少,而這一時期的互聯網也未能真正融入國人的生活。

在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后,互聯網企業(yè)才意識到自己沒有商業(yè)模式這一現實命題,為了生存,互聯網企業(yè)必須尋找新的盈利模式。2003年至2004年,一些企業(yè)開始探索如何將互聯網與傳統(tǒng)行業(yè)相結合,主動融入到當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現實過程中,尋找新的商業(yè)模式。而在這個階段,我們發(fā)現,人們不再過多地提及互聯網了,甚至是對互聯網“無感”了,因為互聯網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和社會的方方面面了?;ヂ摼W就如同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又不可或缺。

當然,這離不開無數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師背后的努力,夜以繼日地為網民安全快捷上網提供技術保障。就像空氣質量好的時候沒有人討論空氣污染,只有在堵車的時候人們才意識到交警的重要性,現在人們對互聯網“無感”,是因為互聯網越來越安全、穩(wěn)定和可靠,也說明我們的工作做得好了,對于我們互聯網人來說,這是莫大的自豪。

《中國東盟報道》:您如何看待中國互聯網行業(yè)在全球互聯網發(fā)展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李曉東:中國已經不再是人口第一大國,但網民數量仍然是全球第一,中國數字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這意味著中國互聯網已發(fā)展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擁有全球最多的網民和移動互聯網用戶,以及最活躍的互聯網技術和應用創(chuàng)新生態(tài)。作為全球第70幾個接入國際互聯網的國家,我們在三十年里實現了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我們需要肯定互聯網和數字信息行業(yè)所取得的成績,同時也需要認識到我們與領先國家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美國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占GDP比重超過60%,而中國數字經濟的總體規(guī)模還不到美國的40%。

《中國東盟報道》:您認為在下一個十年,中國應如何縮小這種差距,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

李曉東:一是提升對全球互聯網技術標準制定的貢獻率。我們統(tǒng)計了全球互聯網基礎技術標準制定領域的數據,中國的貢獻率不到5%。如果中國想在未來實現從跟跑到領跑,既要在技術層面推動互聯網技術的互聯互通和標準化,提高互聯網基礎技術的貢獻率,也要借助互聯網技術驅動相關產業(yè)創(chuàng)新升級。

二是掌握數字文明時代發(fā)展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碑斚拢€有許多沒有消弭、暫時未能跨越的“數字鴻溝”,世界范圍內數字領域發(fā)展不平衡、規(guī)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侵害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網絡犯罪等時有發(fā)生,網絡監(jiān)聽、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從三十年到四十年、五十年,如何以數字公平實現文明共享?這是中國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關鍵,也是中國為全球互聯網事業(yè)做出新貢獻的時代機遇。

三是青年應主動承擔時代使命。我國經濟增長需要靠產業(yè)轉型提升、高質量發(fā)展,核心是發(fā)展數字經濟。互聯網所支撐的數字經濟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未來,是社會發(fā)展的新形態(tài)和新趨勢。作為第一代數字“原住民”,青年一代已經逐漸成為社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青年是數字經濟發(fā)展的主力軍,是未來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關鍵貢獻者,更應該堅定理想和信念,培養(yǎng)自我的戰(zhàn)略意識和全球視野,自覺地承擔起時代使命,為中國的數字經濟發(fā)展、為全球互聯網事業(yè)做貢獻。

《中國東盟報道》:對于其他國家(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來說,中國互聯網行業(yè)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李曉東:一是平衡發(fā)展、安全與治理。在這些年的探索和實踐中,中國一直在發(fā)展、安全與治理中尋求平衡,在保障網絡安全的同時促進其有序發(fā)展,這一方面的經驗很值得與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分享。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來說,如何在立足本國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情況的基礎上有效地學習和吸收中國經驗,根據本國所處的國際政治環(huán)境來尋找安全與發(fā)展的平衡點,尤為重要。

二是結合時代發(fā)展新階段,立足當下學習中國技術和經驗。發(fā)展中國家應抓住時代機遇,尤其是一些欠發(fā)達國家,不用在其他國家踩過的坑、某些已經不再符合時代需要的事情上投入過多,而應充分利用國際社會現有的、先進的技術、人才、資本要素,優(yōu)先引入和培育先進產業(yè)鏈,以彌補傳統(tǒng)經濟發(fā)展模式的相對落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實現快速發(fā)展。

三是重視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中國專門組織實施了藏文軟件開發(fā)專項,制定出了符合國情的藏文編碼字符集標準,研發(fā)出包括輸入法、操作系統(tǒng)、辦公套件、網頁瀏覽器、出版系統(tǒng)等9大項、13小項關鍵性藏文基礎和共性軟件,對于消除西藏地區(qū)與內地間的“數字鴻溝”有著重要意義。以東盟為例,該地區(qū)各國互聯網發(fā)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數字鴻溝仍顯,如何統(tǒng)一市場規(guī)則、擴大市場規(guī)模,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環(huán)境下發(fā)展互聯網經濟?在這方面中國也有一些經驗可供借鑒和學習。東盟各國應在充分利用好東盟這個平臺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則、擴大市場的同時,加強區(qū)域協作和平衡發(fā)展。

《中國東盟報道》:在未來,您認為中國互聯網的發(fā)展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zhàn)?有哪些重要的現狀或趨勢值得關注?

李曉東: 互聯網作為一項基礎設施,經歷了網間互聯、網站互聯和數據互聯三個階段。在接下來的十年里,無論對中國還是全球來說,數據互聯是實現數據價值要素的關鍵。當下,數據價值不斷凸顯,個體、企業(yè)、國家對于保護數據安全的需求越來越高,但這其中也伴隨著一個問題:相關個體、企業(yè)對數據安全的擔憂,導致數據的過度保護,阻礙數據的流通,有可能會形成一個個的“數據孤島”。如何在尊重數據所有權和持有權的前提下,在保障數據安全和數據合規(guī)的基礎上,促進數據資源的互聯互通以及數據要素市場的發(fā)展,是未來十年的重要課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