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狂降55.5萬,寶馬被迫重返價格戰(zhàn)了

寶馬賣不動了,重返價格戰(zhàn)。當初,退出價格戰(zhàn)的寶馬有多驕傲,如今重返價格戰(zhàn)的寶馬,就有多狼狽。寶馬給出的解釋是,為了完成年度銷量目標,做出了正常價格調整??礃幼?,寶馬今年的銷量目標是很難完成了。為什么寶馬會重返價格戰(zhàn)?就一個原因:真賣不動了,銷量數(shù)據(jù)跌的太慘了。
寶馬是今年7月份,宣布退出價格戰(zhàn)的。當時,價格戰(zhàn)打得太慘烈了,寶馬i3的裸車價都降到17萬了。寶馬經(jīng)銷商有些扛不住,寶馬集團也扛不住。根據(jù)媒體透露,寶馬每賣一輛車,就要虧超1萬。眼見虧損太嚴重,寶馬是既想要利潤,又想要銷量,索性就退出價格戰(zhàn)了。

可價格戰(zhàn),比拼的不只是價格,還有價值。你寶馬i3都賣到17萬了,突然又漲回20萬以上,消費者還會買賬嗎?當i3降到17萬時,它就只值17萬了。等你重新漲回去,除了寶馬的鐵桿用戶,愿意加價購買外,一般用戶就直接轉去奧迪、奔馳,或者其他國產電動汽車了。退出價格戰(zhàn)的效果很顯著,8月份,寶馬銷量跌到3.48萬,幾乎遭遇腰斬。
同時期的奧迪賣了4.79萬輛,奔馳也賣了4.95萬輛。奔馳不僅比寶馬賣得貴,還賣得好。為什么會這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奧迪的燃油車用戶太忠誠了,短期內不是電動車所能取代的。奧迪在電動車領域賣得不好,就專心賣燃油車。該降價,就降價,奧迪A4L、A6L,都給出了不少的折扣。但奧迪還是有底線的,沒有降到寶馬3i那么低。奧迪電車賣不動,大不了不賣,燃油車基本盤還是很穩(wěn)。

二是,奔馳不降反升。奔馳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降價。2024款、2025款奔馳E級的售價,都小幅上調了,還貴了好幾千塊。對于花四五十萬買車的人而言,這漲了幾千塊,也無所謂,但品牌調性卻穩(wěn)住了。奔馳搶銷量的任務就交給奔馳C了。但奔馳C的價格也基本穩(wěn)在了25萬左右,沒有像寶馬i3那樣,跌的那么狠。即便奔馳的電車,EQE系列也維持在了30萬以上。
也就是說,奧迪、奔馳,沒有為了電車清庫存,就搞低價甩賣,能賣多少賣多少,賣不動的電車,就減少產能,主陣地還是保持在燃油車領域。
寶馬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它既想要電車的銷量,又想要燃油車的利潤。結果就是,電車降低太狠,損害了寶馬的品牌價值,而燃油車用戶又轉去了奧迪和奔馳的懷抱。這時,寶馬的油車也被迫大幅降價。像寶馬5系,都降到33萬起售了,相比指導價降幅在10萬以上。這種以價換量的路,一旦走上去了,想重新提價,就難于登天了。

為什么?因為消費者心智被刷新了。大家覺得,寶馬5系就應該賣30多萬。當寶馬退出價格戰(zhàn)時,那消費者就會想,為什么還要買寶馬呢?不如去隔壁看看奔馳,看看奧迪。在BBA中,寶馬銷量的下滑速度,遠遠超過了奧迪與奔馳?;艁y之下,寶馬又出爛招了,把寶馬i7旗艦電動轎車,狂降55萬,裸車價來到了66.33萬。
別看降價挺狠的,但在66萬這個價格區(qū)間,寶馬i7的競爭力并不夠強。原因有二:一是,50萬以上的價格區(qū)間,電動汽車市場容量極為有限。當前,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最大的價格區(qū)間,在50萬以上。只要超過了50萬,任何電動汽車都不好賣,包括特斯拉、保時捷等,都賣不動。

二是,在電動汽車領域,寶馬這個品牌過于老氣了。有錢的中年人不愿意高價購買電動寶馬,有錢的年輕人寧愿買四五十萬的蔚來ET7,至少還能彰顯自己對新勢力、新潮科技的追求。買寶馬7系的燃油車還行,買寶馬i7電動車,就顯得格外另類了。
寶馬重返價格戰(zhàn),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要擺脫困境,寶馬應該做的是,在中國生產高端電動汽車,再出口去歐美市場,以實現(xiàn)反向降維打擊。中國太卷了,寶馬也沒法躺平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