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粉碎半生緣

2019-01-29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在《半生緣》這本小說里,有許多中國傳統(tǒng)色彩的名稱:焦黃、杏黃、棗紅、青白、胭脂、翠藍、寶藍和碧綠等等,可見張愛玲對色彩的認(rèn)識還真是細膩、清晰。(01:10)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向帆”,澎湃新聞湃客頻道經(jīng)授權(quán)轉(zhuǎn)載,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zhuǎn)載。

李敖曾指著自己的書柜說這些書“大概都讀過”,讓采訪他的記者陡驚。他從容地解釋說:確實不全讀,因為好書壞書一翻就知道,就像臭雞蛋一樣,不必吃完再說。這個觀點我一直特別同意,只要文筆不流暢的、用詞艱深的、語法復(fù)雜的書我都不讀,因為肯定是作者自己尚未真的搞清楚。

這些年來,我大部分時間都是閱讀論文,看英文的理論書籍,至多閱讀日文的短文來維系我飛速生疏的日語,人生沒有時間看小說。但是從去年開始,我嘗試從文本去觀察張愛玲。我很想看看這個文筆妖嬈的女性卸下形容詞、助詞、介詞之后的素顏。人們說她很細膩,又說她妖艷。

于是我找了一本她早年的小說《半生緣》,嘗試看看她喜歡什么色彩:

張愛玲確實很喜歡描繪事物的色彩,以色彩來暗示人物的心情。她筆下有“咖啡色的破絨線衫“, “青花綢旗袍,上面印有大的綠牡丹。”, “淡綠色士林布的窗簾”、“胸前一排綠珠紐子”..., 她好像以文字充當(dāng)了舞美、服裝設(shè)計師等等身份,為她的人物都有設(shè)計得相當(dāng)?shù)皿w的服裝,比如只有身世最慘的女配角曼璐才穿著紫色的紗絨,連料子都一并搭配好了。
朱舜山先生和我決定嘗試把《半生緣》的文字轉(zhuǎn)譯為色彩,讓作家所有的筆墨都鋪陳開,看看這個女子是不是如同傳聞般洋氣、華麗或典雅的:
在《半生緣》這本小說里,有許多中國傳統(tǒng)色彩的名稱:焦黃、杏黃、棗紅、青白、胭脂、翠藍、寶藍和碧綠等等,可見張愛玲對色彩的認(rèn)識還真是細膩、清晰,有著非常好的美術(shù)修養(yǎng)。

最愛是紅色。胡蘭成《民國女子》一文寫到: “一日午后好天氣, 兩人同去附近馬路上走走。愛玲穿一件桃紅單旗袍, 我說好看, 她道, ‘桃紅的顏色聞得見香氣’?!?可是,半生緣里雖有紅衣服,其實最多的倒是臉紅?。?/p>

"...臉上倒又紅了起來。"

世鈞紅著臉道什么呀?

...因此倒又紅了臉...

...不知道為什么馬上紅了臉...

...燈光下可以看見她臉上有點紅暈...

...她紅著臉走到穿衣鏡前面去理頭...

...世鈞方才發(fā)現(xiàn)自己也是臉紅紅的。

...紅著臉不作聲。

當(dāng)我們把整本書打開,這本書就是“臉紅紅”的,其他色彩都是次要的了。

細細看這些分布在整本《半生緣》的色彩,從臉紅開始,到故事的尾聲已經(jīng)沒有“臉紅”了,剩下一些很素淡的色彩。最最最后的有色彩的文字是:“大玻璃窗上裝著霓虹燈青蓮色的光管,背面看不出是什么字,甚至于不知道是哪一國的文字,也不知道身在何方?!?nbsp; 就算沒有看過《半生緣》,看色彩我們也可以知曉了下半生的基調(diào)。

除了色彩之外,我們很想知道張愛玲最愛寫什么,最不愛寫什么。于是,我們決定讓二十一萬字的小說被粉碎掉,看看藏在文字里最少見和最常見的是什么:

高精度畫面:https://v.qq.com/x/page/s056235aaqp.html

這本張愛玲寫作了半年的小說,跨越十八個春天的故事。無論怎么陰差陽錯,善良柔軟、癡情不幸..., 千言萬語就是“他”,最是“她”。 

為什么要粉碎一本小說呢? 照理說小說就是應(yīng)該被線性閱讀的,否則就會失去傳統(tǒng)閱讀的體驗感。 但是,誰喜歡忍受無法快進的電視節(jié)目呢? 
讀者需要有信息篩選與組合的能力。意大利學(xué)者 Franco Moretti提出“遠距離閱讀(Distant Reading)”理論。他例證:“假如讀者被《無名的裘德》吸引,而迷上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即使讀完200本同類小說,仍然不能被視作‘充分閱讀’,因為僅僅19世紀(jì)的英格蘭就有超過6萬本小說出版[1][2]。更換閱讀策略才是克服這種局限性的可行方法?!?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當(dāng)然,我們還是擁護翻篇兒讀書的美感,但是對于大型的文本來說, 遠距離閱讀的方式確實可以讓我們從文獻中更快地窺見新風(fēng)景。

參考文獻:

1.胡悅?cè)诘?,?shù)字人文背景下“遠距離可視化閱讀”探析,圖書館論壇,2007.02

2.Kathryn Schulz. What Is Distant Reading [EB/OL].[2011-06-24]. http://www.nytimes.com/2011/06/26/books/review/the-mechanic-muse-what-is-distantreading.html. 

向帆 朱舜山 于清華園

2017年10月19日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