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熊易寒:人民建議征集讓市民直接參與廣泛的城市治理
【編者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聯(lián)合澎湃新聞,發(fā)起“人民城市·5周年/筆談”專欄,從超大城市治理、城市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城鄉(xiāng)融合、城市群發(fā)展、青年與城市等多個角度,討論人民城市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楊浦濱江的時候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古北市民中心則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上??疾鞎r強調,要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這一重要論斷進一步闡明了人民城市與全過程人民民主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全過程人民民主為方法,最終兌現(xiàn)人民城市的承諾。
上海不僅是人民城市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首提地,也是新時代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再啟航的首發(fā)地。上海把人民建議征集作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不斷豐富“最真實、最廣泛、最管用”的民主內涵。如今人民建議征集已經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人民城市的一張閃亮名片。這絕不是一種巧合,而是歷史賦予上海這樣一座城市的使命擔當,也充分體現(xiàn)了人民建議征集與全過程人民民主和人民城市的內在關聯(lián)性。
首先,人民建議征集是一種典型的參與式民主,主張公民切實參與到國家治理與公共決策的過程中。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體系中,公民不僅可以作為選民進行投票參與,還可以直接參與到廣泛的治理實踐中,影響、塑造和實施公共服務與政策,管理公共事務,真正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在筆者看來,人民建議征集就是一封來自民主的邀請函,讓廣大市民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聲,發(fā)揮自己的智慧,為上海的城市建設與城市治理建言獻計,譬如“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好差評,“隨申辦”人民建議征集矩陣,12345金點子,人民建議征集功能融入“家門口”信訪服務體系。人民建議征集就像是一個正能量采集器、金點子收割機,實現(xiàn)群眾工作從“被動”到“主動”再到“互動”的跨越。
其次,人民建議征集體現(xiàn)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原理,是市民與政府的共同生產,旨在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共同生產指的是公共服務的使用者與生產者共同參與到公共服務的生產過程中。共同生產可以帶來公共服務效率與效益的提升,增加政府治理能力與回應性,有效促進公民美德,彰顯公民的民主權利。
最后,人民建議體現(xiàn)了人民城市的精神內核。人民城市的建設必須充分尊重廣大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政府不是萬能的,城市治理離開人民的參與是萬萬不能的。人民建議本質上是人民的主體性與創(chuàng)造性,是社會活力的一種體現(xiàn)。人民建議征集就是把社會活力轉化為城市治理的動力。
“高手在民間”,各級政府應當積極地問計于民。其實,讓人民提建議不難,難的是如何把人民建議轉化為公共政策。要實現(xiàn)這種轉化,必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和辦法。上海人民建議征集辦細化辦理環(huán)節(jié),形成了梳理研判、轉辦摘報、調研論證、協(xié)調督辦、溝通反饋、落實轉化、表彰獎勵七大環(huán)節(jié),確保每一件建議事項辦理全閉環(huán)、可查詢、可評價、可追溯。把群眾的真知灼見直送領導案頭,會同督查部門、職能部門推動群眾的“金點子”落地生根,讓一條建議推動一項政策、完善一項工作成為常態(tài)。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生陳立銘暑期實習時,接觸到重癥肌無力、系統(tǒng)性硬化癥等罕見病患者。他們雖四處求醫(yī),但因種種原因未及時確診,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他突發(fā)奇想,如果能把主要罕見病種類梳理匯總,形成罕見病診治“字典”,不僅能幫醫(yī)生快速篩查診斷,也可讓患者早日得到救治。2016年2月,《上海市主要罕見病名錄》發(fā)布,涵蓋56種主要罕見疾病的名稱、診斷方法和治療原則,這也是全國首個地方性罕見病名錄。從陳立銘的“金點子”到《罕見病名錄》的發(fā)布,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和專業(yè)機構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終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
全過程人民民主既是現(xiàn)實,又是愿景,永遠只能是“現(xiàn)在進行時”。民主是一個循環(huán)反復、自我完善、生生不息的過程,而廣泛的、高質量的、多樣化的公眾參與是民主再生產的“燃料”,失去人民的廣泛參與,民主難以得到完善。人民建議征集就是助推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斷發(fā)展完善,推進城市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不竭能源,也是“人民城市”理念在社會治理領域最生動的創(chuàng)新實踐。
(作者熊易寒系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海報設計:周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