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巷人家》:這部“電子棉襖”,再現(xiàn)了一段溫情的舊日時光
《小巷人家》講述了20世紀70年代末,居住在蘇州棉紡廠家屬區(qū)同一小巷里的莊、林兩家,兩代人相互扶持、共同成長,面對機遇與挑戰(zhàn),不斷開拓奮斗的故事。該劇于10月28日起在湖南衛(wèi)視、芒果TV等平臺播出,據(jù)中國視聽大數(shù)據(jù)CVB顯示,該劇播出期間穩(wěn)居同時段省級衛(wèi)視收視第一,豆瓣評分8.2。
近日,電視劇《小巷人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研討會現(xiàn)場
《小巷人家》以極具煙火氣的鏡頭語言勾勒溫暖治愈的家庭生活,將銘刻在大眾記憶中的歷史事件,化成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生活細節(jié),展現(xiàn)的不僅僅是小巷家家戶戶的生活軌跡的縮影,還是中國社會幾十年發(fā)展變遷的生動注腳。
研討會上,《小巷人家》制片人侯鴻亮表示,該劇的首次雙平臺播出取得了很好效果,讓這部劇在冬天作為“電子棉襖”,帶領觀眾回味了一段記憶的時光,給大家?guī)頊嘏S^眾的正向反饋,也鼓勵著正午陽光持續(xù)不斷地推出好作品。
導演張開宙分享了創(chuàng)作體會和感悟,他談道:“我想描繪一部同一屋檐下的群像劇,能夠讓不同年齡段、不同背景的觀眾喜歡甚至相聚?!?/p>
《小巷人家》是一部年代群像劇,兼具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風格。張開宙在研討會上坦言,在創(chuàng)作這部劇的初期,他很困擾——“困擾的地方就是,講述上選擇割裂放大矛盾還是通過描繪溫暖來治愈?”最終,張開宙認為:“矛盾和苦痛之后的治愈,體現(xiàn)人世間的美和善才是電視劇藝術表達的目的?!?/p>
導演張開宙
張開宙回顧了《小巷人家》中那些有趣的橋段:“為了一口水、一份工資、一個表彰、一間房;親人間為了一個返城名額、一個戶口、一個床位、一個入學機會而爭吵爭奪,搞得一個廠子一個社區(qū)躁動喧囂。領導們出面,廠子里出錢,巷子里出力,總有解決不了又都能暫時解決的問題。有人占便宜竊竊偷著樂,有人委屈……還有那個年代特有的人情世故:打打和和,紛紛擾擾,雖然翻江倒海,但總會風平浪靜?!?/p>
“我們經(jīng)歷了一次非常美好的難忘的創(chuàng)作過程,讓我流連忘返不可忘懷?!睆堥_宙談道。
談起《小巷人家》中的表演,他說,演員們能在“溫暖質(zhì)樸的狀態(tài)里,把戲完成得跌宕起伏;在疏密有致的節(jié)奏里,完美完成對人物的塑造。我看他們的戲經(jīng)常會忘記他們是誰”。
研討會中,演員們也進行了分享。演員閆妮認為“黃玲”是潤物細無聲的,最初感覺這個角色沒有太多的戲劇性,人物性格也不鮮明,但在拍攝過程中,自己一步一步走進那個時代、走進那條小巷,也走進了“黃玲”,逐漸感受到角色的魅力。

閆妮
演員郭曉東與“莊超英”感同身受,認為這是一個復雜矛盾的人物,他孝順卻又愚笨、溫良卻又教條、擔當卻又偏執(zhí)、熱情卻又刻板、熱心卻又沒有方法,自己在飾演過程中也不斷反思,受到很多啟發(fā)。

郭曉東
演員關曉彤談到“莊筱婷”不同于以往飾演一些的“閨女”形象,成長環(huán)境、性格特點與自己完全不同,非常有挑戰(zhàn),為飾演好角色,自己做了很多功課,“莊筱婷是悶聲干大事的人,她外表溫柔,但骨子里倔強。在經(jīng)歷了各種家庭瑣事之后,她沒有被同化,反而越來越堅定,一步步成長。在媽媽的鼓勵以及林棟哲的影響下,她變得更加獨立更有主見。我也從莊筱婷身上學到了很多?!?/p>
關曉彤
《小巷人家》在深入挖掘時代精髓的同時,也從多個視角還原了普通人平凡日子的真摯面貌,觸及家庭關系、親情觀念、人生選擇等多個現(xiàn)實層面的議題。
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劉文峰表示,《小巷人家》是體現(xiàn)文藝是以追求真善美為永恒價值的一次重要實踐?,F(xiàn)實題材電視劇應該是生活的“萬花筒”、人間真味的“顯微鏡”、時代精神的“瞭望塔”。這部作品以飽滿的藝術細節(jié)、充沛的情感,對時代生活的高度藝術化表達,為觀眾獻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湖南省廣播電視局二級巡視員胡知武認為,該劇破題視角獨特、故事基調(diào)輕喜、劇情效果破圈,兼具年代懷舊感和當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敘事方式,最終觸達了全年齡層的觀眾。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lián)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認為,《小巷人家》看似講述平凡人的故事,但實際上非常有力量?!斑@部劇用生活敘事來講述人間真情和社會變遷,這二者之間做到了水乳交融,宏大而不失細膩,它給觀眾帶來的溫暖,是從皮膚到骨肉,最后抵達內(nèi)心。這也是現(xiàn)實題材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共同在努力,要力圖表達的?!?/p>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劉淑欣稱,《小巷人家》以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小巷生活,編織成一幅絢麗多彩,飽含深情的畫卷,細膩展示出生活的本真與人性的光輝。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稱,《小巷人家》是一部溫暖清新,充滿了沉甸甸誠意的年代劇。它以生活流敘事,普通人的人生來折射時代,不以高濃度、高密度、強情節(jié)的戲劇沖突吸引觀眾,而是靠溫暖的細節(jié),藝術的皺褶,生活的漣漪取勝,以美好的人性人情和戲味悠長見長。
《文藝報》新聞部主任徐健認為,《小巷人家》是一部容易引發(fā)觀眾共鳴的作品,觸及了恢復高考、知青返城、國企改革、浦東開發(fā)等重大事件,串聯(lián)起17年改革開放史,與幾代人的個體際遇與成長軌跡密切相聯(lián),是一部容易帶來話題效應的作品。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認為,《小巷人家》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精神與浪漫主義情懷相結(jié)合的作品,也是一部把鏡頭聚焦在人民,既展現(xiàn)普通人的人生經(jīng)歷、追求、情懷、感情,也展示他們的精神軌跡的作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